教育的生命回归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g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生命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教育实现生命的完整;教育促进生命的超越;教育和谐发展生命的个性与类性。然而受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支配的现代教育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它肢解了生命的完整性,桎梏着生命的超越性,断裂了生命的个性与类性。因此,回归生命,回归人性,是当代教育面临的主要议题。
  关键词:教育的生命内涵;现代教育;回归
  作者简介:代盼盼(1986-),女,河北邯郸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湖北 武汉 430074)
  
  教育的本体功能是培养人,通过充分发展人性而使个体最终获得幸福。教育只有涉入生命的因子,其内涵才会逐渐地丰富和发展,才能培养完整幸福的人。然而充斥着物欲与私利的现代社会已经导致了教育的异化。受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的驱使,现代教育越来越功利化、世俗化,越来越关注于满足个体和社会世俗性的发展,放弃了自己传统的人文关怀,从整体上失去了其精神陶冶的意义,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因此,回归人性,回归生命,是教育面临的主要议题。
  一、教育的生命内涵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人的生命是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和教育实践的现实依据。教育只有涉入生命的因子,其内涵才会逐渐地丰富和发展,才能培养完整幸福的人。本文从以下三方面界定教育的生命内涵。
  1.教育实现生命的完整
  人是一个双重生命的存在,既具有自然生命,又具有超自然的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二者和谐统一,舍弃其中的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不完整的。[1]
  珍惜、尊重、欣赏生命是人自然生命的内在要求,而实现知情意统一则是价值生命的本质诉求。“知”是人类对世界的知识性和理性的追求,即关于自然、人和社会的认识、经验、理性等内容,指向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情”是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的心理体验,指向人的内心世界,是人主观意愿的反映;“意”指意志,是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心理、行为去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2]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协调发展。认知是前提,人只有对万事万物有了明确认识并触及人的心灵,才会产生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意志,专一地致力于目的的实现;融于知识、智慧之中的情感赋予知识以活性,激扬理性的生命;意志需要认知来确立目的,需要情感来克服诱惑。教育应是知情意的和谐统一,造就完整的人是其最终目的。
  2.教育促进生命的超越
  人的生命具有两重性。作为生物性的存在,人要受本能和环境的制约;但作为精神性和社会性的存在,人能够自主地从本能和现实规定性的束缚中超越出来,获得开放的、应然的和生成的性质。人之所以具有超越性,根本在于人具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内在标志,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3]使人能够觉解和反思自我以及和自我关联着的人生与世界。对自我、人生和世界的意义探寻和追问是使自我意识进入澄明之境的动力源泉。人只有觉解到万事万物对于自我、人生和整个世界的意义所在,才能使意识更加明晰,才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实现超越和更新。
  教育促进人生命的超越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价值生命对自然生命的超越。人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存在的物质前提;价值生命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能够在意识的支配下,超越人的自然本能,使人从一个纯粹的生物体变成一个社会人。教育通过其文化功能和灵魂铸造功能来发展、提升人的精神生命,一方面提高个体所生存的整体世界的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和超越意识;另一方面建立充盈的内心世界,提高个体认识生命的意义,使生命个体觉解到自我、人生和世界的意义性存在,实现对世俗和存在的超越。
  第二,无限对有限的超越。人是一个现实的存在,现实性本身规定了生命的有限性。无论是人的肉体生命,还是人已获得的社会经验,或是人已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都是有限的。[4]但人的追求却是无限的,人永不满足于他的现实,不满足于动物式的种的延续,而是永远地在追求着未来,思考着未来,处在向着“理想”、“应是”行进的途中,努力把世界变成富有人的感情、意识色彩的属人世界。[5]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人努力追求未来、实现未来的前提是活在当下、立足现在,在此基础上树立远大志向,用充满希望的心灵激发生命中蕴含的无限可能性,不断超越有限的“现在”。
  3.教育和谐发展生命的个性与类性
  人不仅作为独特的个体而存在,而且先天蕴含着人之为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性,是个性与类性的统一,是个体与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合,“是人向自身、向社会(即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是保证了以往全部发展财富的”。[6]所以,人同时也是作为类主体而存在的。教育在张扬人的个性的基础上,应培养和谐的共同体,和谐发展生命的个性与类性,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教育张扬生命的个性。个性是个体动机、需要、兴趣、特长、心理品质以及认知思维方式的综合反映,它使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带有个性化的特点,形成个人化的精神世界。[7]由于先天遗传、后天环境以及个人努力程度不同,每个个体都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也展现出独特的个性。教育面对的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只有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凸显和张扬,教育的育人功能才能真正实现。
  其次,教育和谐发展生命的个性与类性。类性为个体个性化生长提供了土壤。任何个人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开了集体,就不可能成为人,更谈不上个性的发展。构筑学习共同体是教育实现生命个性与类性的可行路径。在这一共同体中,师生、生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一起成长,营造真诚开放的学习环境,培养心心相印的集体意识。[8]
  二、现代教育的危机
  现代教育的危机根源于现代社会。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繁荣、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在功利主义、科学主义支配下物欲横流、利益熏心的社会。物质世界不断充盈,精神世界却日渐萎靡,主要表现在:信念遭到嘲讽、理想受到冷落、道德濒临危机、情操退化为物欲,责任与金钱捆绑在一起。[9]充斥着物欲与私利的现代社会导致了教育的异化,给教育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危机。此外,建立在科学知识型基础上的现代教育为了迎合现代社会世俗性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功利化、世俗化,导致科学主义的泛滥,加剧了现代教育的危机。
  1.功利化教育对生命完整性的肢解
  现代社会高度的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逻辑,使教育日益功利化,越来越关注自己满足个体和社会世俗性发展的能力,“有用”已成为人们衡量教育的唯一标准。在“有用”的价值天平上,教育彻底地沦为“工具性教育”。科学知识由于能够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而备受人们推崇,堂而皇之地成为知识王国中的霸主,严重抑制着人文学科的发展。人文学者、人文课程和人文教师在学校或其他知识领域中的地位相对来说比较低。人文知识的教学也逐渐受到科学知识的熏染,紧跟其“有用性”的脚步,沦为一种应付考试或寻找职业的工具性知识,丧失了自己传统的人文关怀和人文追求。其结果是培养了许多空有知识外壳,但在人格、精神和德行上却有很大缺陷的“空心人”、“单面人”、“非道德的人”。[10]精神生命沦为自然生命的附庸,个体缺乏健全的自我和充盈的内心世界,知情意统一的教育理想也成为遥远的“乌托邦”。西方学者达拉里曾这样评说现代教育:“教育成为制造劳动者的一台机器,通过教育的塑造,人被变成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掌握生产技术成为受教育的全部目的,这样,人愈是受教育,他就愈被技术和专业所束缚,愈失去作为一个完整人的精神属性。” [11]
  2.现代知识观对生命超越性的桎梏
  现代知识观认为,在我们的世界之外存在一个真实的纯客观世界,这个世界是独立于认识者和认识背景之外的。认识者只有坚持经典物理学的实证方法论和价值无涉的原则,使自己的理性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身,才能获得知识。只有科学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从而也是最有教育价值的知识,才能够促进社会和个体的有价值的发展。[12]科学性、世俗性和普及性是现代知识观的主要特征。
  这种知识观严重桎梏着生命的灵动和超越:其一,它抽去了个人的主观存在和经验,人在现代知识观中缺席。当科学知识失去了生命内涵,以此为基础的现代教育对灵魂的铸造功能也就沦为一纸空文。试问这种单向度的人何以有充盈的内心世界去反观自我、人生和整个世界,实现生命的超越? 其二,其自身的世俗性、有用性带来的功利性使价值生命成为自然生命的附庸,培养出来的人缺乏健全的自我和独立的人格,荒芜了心灵,沦陷于物欲。试问这种异化的人何以有澄明的灵魂超越世俗和现在,保有对人生和整个世界的终极关怀?
  3.规训化教育导致生命个性与类性的断裂
  规训是教育现代性的一个核心议题,其主要特征就是对人的支配、控制、压制等。它用整齐划一的制度,即统一的教学、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统一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人。然而当任何制度僵化、教条化,它对个体的规范作用也就异化了。过分追求教学的标准化、常规化、模式化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生命的灵动性被压抑了,生命的个性被抹杀了,个人自由自主的精神气质丧失了。规训已成为教育中的负面现象,它不仅压抑了生命的个性,使我们的自我实现面临着阻碍和困难,而且使得我们的公共生活面临着危机和风险。[13]
  现代人存在的终极根基是“自我”,个人的自我诠释、价值选择和道德确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每个人从自己的意志、欲望、快感、利益等出发,为形成自己、改造世界寻求根据。每个个体成为单独存在的一个基点,成为一个单数的人。社会虽然存在,但是人的主体化存在使得人与人之间缺乏一定的内在关系和相互关联的价值感,社会与个体失去了相互关照的情感特征,个体之间如同沙砾,只能依据一定的规则减少彼此的冲突和摩擦,但没有相互交往和融合的可能。“他人”于“我”而言仅仅成为一种“我”追求利益的工具。既得利益的获得成为唯一的“他人”与“我”联系的纽带,每个个人不惜采取任何手段竞争利益,人与人的交往具有临时性和易变性。人际交往以“有用性”和“使用性”为准则,交往变成了交换。[14]个体与社会之间断裂了,生命的个性与类性之间断裂了。人们之间缺乏富于爱心的、真诚的对话和交流,公共意识被日益膨胀的自我意识之流淹没了。
  三、教育的生命回归
  教育是最具生命的事业,然而现代教育的种种弊端却导致了生命的异化和人性的缺失。教育界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生命对于教育的不可替代作用。回归生命,回归人性,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教育者需要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
  1.回归生命的完整
  (1)珍惜、尊重、欣赏生命。人具有生物性和精神性的双重属性。虽然精神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但人首先是作为宇宙中一个自然生物而存在。没有了这个前提,人的精神生命永远都只是虚幻。“活着”是实现人生意义,享受美好生活的自然前提。因此,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是我们教育的应有之义。要在教育中渗透生命的内涵,通过开设一些人文课程(如思想品德、语文等),或开展关于生命的实践活动(如关于生命的讲座),让学生了解生命来之不易,体验生命成长的艰辛与苦难,珍爱生命,积极生活,努力发挥生命的潜能,活出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2)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实现知情意统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认识和观察世界的两种基本方法和维度。科学精神主要以物为尺度,采用逻辑的、实证的、一元的方法追求真实,推崇理性至上,解决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问题,体现“知”的过程;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往往采用非逻辑的、非实证的、多元的方法强调关心人的价值,将主体的情感、意志、信仰投射于这个世界,追求自由、民主、幸福,解决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问题,更多强调“情”和“意”。[15]学校教育中只有将求真务实的科学教育和以人文本的人文教育相融合,才能实现知情意的统一。现从知识、方法与精神三个方面来分析二者的融合。
  1)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融合。人类社会的进步不仅有赖于科学知识的积累,也有赖于人文知识的掌握。科学知识可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为人文知识的生产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人文知识则为科学知识提供了审美追求的土壤,使其避免落入机械化、利益化的思维巢窠。[16]二者融合的结果就是赋予科学知识以人文性格,把人文知识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趋向和内在的兴趣、爱好转化为科学探究的趋向力,实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
  2)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的融合。科学知识运用观察和实验、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等理性方法完成对新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理论的证明和检验。人文知识用非逻辑的方法独自体验和探寻自我、人生以及整个世界的意义。科学方法无法与人文方法根本绝缘而保持一种纯粹的理性状态,它要受到人文因素的深刻影响。科学主体在客观理性地探索自然的背后,始终隐藏自身的“自由创造”精神。不过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虽然科学创新需要一定的人文方法,但是由于人文与科学各自的特殊性,人文方法不可能在科学创新中完全取代相应的科学方法。[17]
  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进行科学探索中形成一种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探求客观真理,以追求创新为核心的主观精神状态。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探索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活动中形成的尊重人,关爱人、以人本关怀为核心的主观精神状态。二者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科学精神源于人类认识、探索外界的活动,人文精神源于人类对社会发展及认识自我的活动。人类探索外界的科学活动通过对外界的认识提高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价值。人类对自我的人生价值有明确的认识后,能够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全身心投入科学探索活动中去。因此,只有两种精神的融合统一,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8]
  总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共同存在于教育系统中,二者在知识、方法与精神等方面融洽共生,实现知情意的统一。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融合,使个体获得了关于自然、人和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丰富了人关于自然、自我以及整个世界的内心感悟和体验;意志则需要在知识融合的基础上确立目的,在情感融合的基础上克服诱惑,并运用正确的探求真理的方法,即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的融合,自觉地组织心理、行为去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
  2.回归生命的超越
  人有内在于生命本性的超越性,通过对生命意义的不断探求和现实的不懈努力,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和更新。人的超越性的实现要靠教育才能完成。教育通过充分发挥其文化功能和灵魂铸造功能,一方面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和超越意识,不断提高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发展、提升人的精神生命,实现精神生命对自然生命的超越;另一方面,引导人树立远大的志向,使他们心中时刻充满着希望,用无限的未来不断地超越有限的现在。
  (1)教育要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和超越意识,实现价值生命对自然生命的超越。人是有意识的存在,不仅能够意识到外在的客观世界,而且能够觉解、反思自我和人生,如其所是地呈现自我,充分发挥自我潜能,超越自己狭隘的、有限的存在,实现价值生命对自然生命的超越。但是没有一个人能意识到自己的潜能究竟有多少,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未能意识到的一切。[19]笔者认为,教育主要从两个方面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和超越意识:
  其一,教育通过传承文化知识(包括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使人逐渐地认识、了解自我生存的客观世界以及内心的主观世界。当这种间接经验与自己的直接经验发生联系,间接经验被活化了,知识因为被赋予主观的“情”而打开人的心灵之门,自我意识被唤醒。在清晰的自我意识支配下,个人主动地生存和学习,如其所愿地努力去做,不断超越“实然”的自我,实现“应然”的自我。
  其二,教育是一种影响人心灵的活动,通过其灵魂铸造功能,唤醒灵魂深处的良知,使人懂得什么是美德,什么是良知,什么是勇气,什么是同情,什么是丑恶,什么是正义,不断激活人性中沉睡的自我意识,使人逐渐领悟灵魂超越的内涵,主动追求至真至善,实现生命的超越。[20]
  (2)教育要引导学生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实现无限对有限的超越。人自身蕴含着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只有以当下为基础,才能转化成现实。当这种可能性充分实现时,又会成为人追求下一个可能性的基础,如此循环渐进,以至无穷。因此,教育要实现无限对有限的超越应从两方面着手:其一,立足现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条件和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体验知识探求的过程,在过程中领略文化的魅力,体验求知的乐趣,充分发展学生的知情意,激发他们生命中蕴含的潜能;其二,放眼未来。未来如何才能转化成现实?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孜孜不倦的努力。只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才能对未来时刻充满希望,才能产生永不衰竭的动力;只有孜孜不倦的努力才能保证未来转化成现实,用无限的未来超越有限的现在。
  3.回归生命个性与类性的和谐发展
  人是个性与类性的统一。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应和谐发展生命的个性与类性。
  首先,尊重差异,珍视个性。每个生命个体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教育的原点和归宿就是千千万万有着差异性和独特性的人。教育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促进每一个独特生命的成长、发展和完善,而不是去遏制、压抑和抹杀这种个性和独特性。[21]因此,因材施教、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为个性化教育的现实要求。然而这似乎和日益讲求效率的班级授课制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笔者认为,二者矛盾的解决要靠高素质的教师来落实,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其一,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所带班级更换不要过于频繁,可坚持两到三年,尽可能加深对每个学生的了解;其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每一个学生进行富于爱心的对话和交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温暖,并用成长档案袋的形式记录学生的点滴进步;其三,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除师对生的评价外,还应加入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内省,关注自我的内心需要,建立充盈的内心世界。生生互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交往,意识到个体是集体中的个体,个体的进步与集体的发展息息相关。
  其次,构建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在交往中成长。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学习共同体是尊重差异的共同体,是“交响乐般的共同体”,只有音色、音阶都不同的乐器发挥其差异,才能凑出优美的乐章。[22]第二,学习共同体是通过学习而构筑的共同体。师生通过学习内容开展学习活动,以敞开的心境、真诚的对话交流与合作,探求真知,升华情感,构筑温暖又不失严谨的学习共同体。在交往的实践中,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人与人情感的交流,共同促进个人和集体的成长。
  四、结语
  教育是生命的事业,应该实现生命的完整,促进生命的超越,和谐发展生命的个性与类性,这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笔者对于教育生命内涵进行的初步尝试和探讨。如何让理论有效地落实为实践,还需要我们对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的发展规律进行深入地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4][7][19]冯建军.教育的人学视野[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157,64,160,170—171.
  [2][3]朱新卓.本真生存与教育[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06:122.26.
  [5][20]王秋歌.论教育与人的卓越[D].开封:河南大学,2007:18,6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8][22][日]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03,384.
  [9][10][1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62,115,112.
  [11]王坤庆.当代西方精神教育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2002,(9).
  [13][14]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8-95.
  [15][18]周丽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当代意义探析[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11-12.
  [16][17]谢全宗.人文素养在科学创新中的作用[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21.22-24.
  [21]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64.
  (责任编辑:张中)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创建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建立各种以学为主的英语学习专题网站,将各种英语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学习方法指导、知识和学习交流工具,以帮助学生对英语专题知识的掌握和意义建构,为学生提供一个含有丰富的英语资源的自主学习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基于英语专题网站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本文探索网络环境下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的方式,
期刊
摘要: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亚文化,其富庶的意蕴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教师教育科研是教师文化建构的题中之义,本文依托于调查研究获得的真实数据,从教师文化的维度来审视当前高中教师教育科研的文化内涵、困境及发展前瞻,以期推动高中教师教育科研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科研;教师文化;意蕴;困境;前瞻  作者简介:曹雁飞(1988-),女,浙江平湖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期刊
摘要:本文开发了基于GIS平台的智能配电网高级分析软件,并对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线损分析、潮流计算、无功优化和故障恢复等功能。可以优化网络运行方式,快速恢复故障,改善供电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系统的应用将会全面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  关键词:配电网;GIS;分析软件  作者简介:孙保军(1969-),男,河南开封人,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高级工程师,主要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与创新精神”这个中心,提出了构建“三级平台”式实践教学体系这一具有学科特色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三级平台;平台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工程素质;创新精神  作者简介:张双杰(1966-),男,河北无极人,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精密塑性成形技术;李强(1962-),男,江苏赣榆人,河北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工
期刊
摘要:引入SWOT分析法,对影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查找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增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独立学院;SWOT分析法;就业  作者简介:张西平(1977-),男,湖北赤壁人,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土木工程系,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土木工程教学与管理;陈素红(1967-),女,湖北通山人,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
期刊
摘要:“电力系统分析”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专业学习水平和专业素质。本文论述了依靠先进的教学平台,建设突出体现电力行业应用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资源,使理论教学实现信息化,并能直接体现课程内容在电力行业中的实际应用,使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课程资源的建设使“电力系统分析”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发生较大变化,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力行业应用;电力系统分
期刊
摘要:本文对兰州大学教育学院71篇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了研究,对其采用的研究方法及论文的性质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研究方法应用方面存在研究方法表述缺乏规范性、思辨研究当道、实证研究匮乏、研究方法单一落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对研究方法的理论认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并举、多元化、综合化研究方法等建议,以使兰州大学及其他教育学院能够更好地发展,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方
期刊
摘要: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证明,科学合理地开发教师个人知识,不断提高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存量和质量,是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之策。本文基于对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内涵及其特点的探讨,从培训、“教中学”、教育投资和激励四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教师个人知识向人力资本转化的模式,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高校教师;人力资本;模式  作者简介:高功敏(1980-),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
期刊
摘要:结合黄河科技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特色,提出数字化设计制造能力的培养方案及相应的软硬件设备配套建设方案,并以项目驱动式课外实践创新小组工作模式实现数字化设计制造能力的拓展。  关键词: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数字化设计制造能力;培养方案  作者简介:范彩霞(1976-),女,河南三门峡人,黄河科技学院工学院,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化设计制造研究。  (河南 郑州 450063
期刊
摘要:在论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基础上,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花都工学结合基地为例,介绍了校企一体的工学结合基地文化理念与基本架构,论述了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工学结合基地;企业文化;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李营(1980-),男,河北承德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发与教育研究;傅浪波(1956-),男,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