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来源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314949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材料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来自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变化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奋勇夺取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社会安定团结大局得到巩固和发展。
  
  考点链接
  
  一、经济常识
  1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坚持改革开放,重视科技创新,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 要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在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条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
  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运用农业的地位、作用等知识,分析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十分重视“三农”问题的原因;分析实施“科教兴农”、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政策的正确性和现实意义;分析加大扶持农业的力度、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运用走“两高一优”的农业之路是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说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必要性,分析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必须依靠科学与技术。结合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之路,说明建设现代农业问题。结合农业的基础地位和现状说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结合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说明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
  4 围绕我国农业生产率低、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落后等现状,说明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重要性及要求。尤其要注意结合第三产业一些具体行业(如旅游业)的发展,分析其意义及促进发展的措施等。注意结合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5 重视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围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及构建和谐社会,分析促进就业的意义。
  
  二、哲学常识
  1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是不可分割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特别是经济形势,强调我国总体形势是好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2 联系是普遍存在的,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坚持整体与部分的联系,寻求最优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取得新进展,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3 事物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跌宕起伏,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发展的,这说明事物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就体现了这一原理。
  5 十七届三中全会针对当前国内和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今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这些科学的部署,属于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6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思想,坚持了科学的价值观和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7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时,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及时解决主要矛盾。“三农”问题事关国民经济全局,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思想。
  
  三、政治常识
  1 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主要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
  2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r,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表现。
  3 重视农业问题及严格土地管理的举措,体现了国家机构坚持依法治国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思想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 严格土地管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是事关国家独立和主权的大问题。
  
  创新设题
  
  1 十七届三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特别是经济形势,强调我国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
  A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B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
  C 矛盾主要方面原理 D 抓主要矛盾原理
  2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挑战。”增强忧患意识的哲学依据是( )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3 “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完善领导体制,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增强执政能力。”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指( )
  A 党要从根本上改变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方式
  B 党应该加强对各项工作的具体领导
  C 在领导和执政的具体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D 党要坚持把执政兴国作为第一要务
  4 “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坚定信心、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应对,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现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 )
  A 政治领导 B 思想领导 C 组织领导 D 作风领导
  5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 好又快发展。”这主要体现了我们党( )
  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B 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C 发扬党内民主 D 坚持从严治党
  6 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功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道路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这是因为( )
  A 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的性能状态会影响部分的性能状态
  B 部分制约着整体,关键部分的性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C 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是可以转化的
  D 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7 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材料表明( )
  A 维护阶级利益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的根本标志
  B 政党一旦掌握国家政权,就能为人民谋利益
  C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党”
  D 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据此回答8~9题。
  8 要解决好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需要( )
  ①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②增加对农业的物质投入和资金投入③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④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
  9 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讲这是由( )
  A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B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C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D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
  10 “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总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贯穿了这一总要求。全会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从经济常识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
  (3)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说明促进社会和谐为什么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
  参考答案:
  1.C 2.A 3.C 4.A 5.A 6.B 7.D 8.C 9.A
  10.(1)①“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②“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也体现了人民改造世界时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③“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党关于新农村的建设注意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体现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④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指导实践,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⑤“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
  (2)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②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③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三农”倾斜。扩大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建立大病、重病统筹机制。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④我国是一个大国,有十几亿人口,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都绝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基础脆弱仍然是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我国农业面临新矛盾和新挑战。
  (3)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府积极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②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巩固。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导,也体现了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要求。
  可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变电站是改变电压的电力结构,可以把原始生产的电能积极转化为用户使用需要的电能值。电力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电力技术的革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变电站
文章考察经验似然方法在GARCH模型的应用,运用经验似然方法来构造服从卡方分布的经验似然比统计量,进而构造其置信区间,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来说明经验似然应用于GARCH模型的优
2010年高考江苏地理卷试题较最近两年难得多,尤其是考查“自然地理”的选择题比较灵活,考查“区域地理”的综合题挖掘得比较深。“智利大地震”、“冰岛火山喷发”、“墨西哥湾石油污染”、“上海世博会”等地理热点,都作为地理背景材料出现,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身边的地理”的理念。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