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许鞍华导演,李樯编剧,汤唯、冯绍峰、王志文、朱亚文、郝蕾等一干著名演员出演的电影《黄金时代》虽然还未上映,但以电影为契机,巡回全国的跨界系列活动“黄金沙龙”却已经走过了上海和深圳,未来还会抵达北京、南京、广州……《黄金时代》以作家萧红的生平为主线,兼而描绘出整个中国现代作家群。而由此衍生的“黄金沙龙”自然汇聚了诸多文化名人,探讨和文化有关的议题。
比如上海那场,就由许鞍华坐镇,和作家王安忆探讨“爱情去哪儿了”。在深圳,则由李樯领头,和文化学者胡野秋、企业家刘东明、诗人沈浩波以及腾讯网副总编辑杨瑞春讨论“明天会更好?”除了台上嘉宾,台下也是文化人、作家云集,还当场展出《黄金时代》中汤唯所穿的各色旗袍。
在热闹背后,支持、推动这一切的,是不为外界所知却在圈内赫赫有名的星美传媒董事长——覃宏。覃宏有名的原因,除了眼光、金钱、手腕之外,还有他对艺术的看中和追求。在他投资的电影里,商业片、艺术片、高成本电影、低成本电影,无所不包,几乎是整个中国电影生态的缩影。但作为注重艺术的投资人,他也是一边高兴于市场的大增长,也感叹在这样的好环境下,却没有够分量的影片。
压力不是票房,是“烂片”
BQ:全国巡回的“黄金沙龙”已经成为一个文化事件,这么做的初衷是什么?
Q:文学和电影都是文化范畴之内的,想通过沙龙的形式折射当代。从电影来说,也是不同的宣传方式,能引起人们的探讨。
其实有些嘉宾的话我不认可(深圳场沙龙中有些嘉宾谈到年轻人应该先挣钱,再谈别的。——笔者注),不是都是钱的事。人要活在精神追求上,要有一些文化底蕴。那个年代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都有人看书,现在基本没人看书了。艺术使人成为人,希望能影响更多年轻人去看书。
BQ:你们选择嘉宾的标准是什么?“黄金沙龙”还请了一些企业家,为什么?
Q:以偏文化类的嘉宾为主,还会有艺术家。至于企业家,我觉得当下有一大批企业家是有很深的文化底蕴的,很有修养和素质。企业家能成功,就不是一般人,可能更有说服力,他的角度也不是纯文化的角度,有可能更能影响普通人。
BQ:作为投资方和制片人,你似乎并不是只看中挣钱的商业片,那么你做电影的理念是什么?
Q:每年一定要做一些艺术片,这是我的坚持。我也不相信艺术片永远没有市场没有票房,我们也在慢慢学习怎么去市场化的运营这种影片。艺术片也好商业片也好,好看就行。
BQ:今年大热的《白日焰火》就是艺术和商业的结合……
Q:也不是,这电影我看过,杀人案件嘛,得了金熊,这个对电影的营销非常好。《白日焰火》的题材其实是人性,它的推进靠人性,不是靠剧情,这是艺术片和商业片的区别,只不过有了“杀人”,感觉就很商业。
我从来不规避《黄金时代》是个大艺术片,所以我更希望《白日焰火》以及张艺谋的新片《归来》票房好,吸引观众来看不同于以前电影的电影,来看艺术片。
BQ:你对《黄金时代》的票房有压力吗?
Q:票房我没压力,我是个投资方、制片人,我的最大压力是出来个烂片。有些影片我是没那个本事,我要是有那个本事我就来导了,恨不得想上电影学院学习去。我跟许鞍华也说过:“我感谢你,我感谢你拍出这么好的电影。未来票房好坏那是我的事情。”
电影市场好,品质没跟上
BQ:星美前两年每年都出品了很多大制作商业片,去年只有一部《中国合伙人》,是有意调整节奏吗?
Q:去年也不只《中国合伙人》,还有一些不被大众所知的小片。我以前有盲目的时候,中间有几部失败的影片对我触动很大,我也在反思为什么会失败,所以有意地冷静下来。现在想拍的电影多得是,但要想清楚为什么要拍,用更理性更专业的态度分析电影市场。今年四月初陈可辛的新电影就开机了,九月还有《放浪记》,还有一些没有对外说的新导演的片子。
BQ:那些不为大众所知的小片,你们会用什么渠道营销和收回成本呢?
Q:艺术片走电影节,小商业片尽量降低运营成本和制作成本,还有商业植入这些。现实来说,不可能一下给年轻导演很多钱。在营销上,有的是大开大合的宣传,有的是依靠媒体和自媒体的营销,营销宣传比一定要很合理。我也浪费过,就跟《武侠》似的,我和陈可辛从来不忌讳这个话题,我俩当时很郁闷,《武侠》在营销上现金投入非常大,但是效果不好。
BQ:那你现在觉得《武侠》的问题出在哪?
Q:我觉得收尾还是有一点问题,被雷劈死这个情节不符合本土观众国情口味。这个行业的特点是,有一个大概的常规营销模式,但要针对影片做不同的点到点宣传。比如陈可辛下部电影,开机前就要做发布会,这是大开大合,《武侠》当时就是藏着的。
BQ:这两年中国电影的票房呈“井喷”状,你觉得能说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了吗?
Q:从市场来看,当然是黄金时代,我也做院线,非常清楚中国电影的票房是怎么走上来的,非常可怕。现在全国每年增加银幕五六千块,我记得2001年、2002年全国电影票房才9亿,2003年、2004年才13亿,然后是14亿、18亿……这么走上来的,十年都不到。大环境又好,经济、文化、政治环境都很好。
但从作品本身来说,还不如九十年代那会儿拍的电影,那些电影到今天还让人津津乐道。(当下)缺乏“脊梁作品”,不是有多少票房,而是能被历史留下来的那种。那会有《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活着》,这十几年有多少作品能够到那样的高度呢?但反过来说就是更有上升空间。我挺期待张艺谋的《归来》的,《黄金时代》我不能自卖自夸,但我觉得从导演和编剧的水准来看,看完之后你会觉得这是不一样的。起码在中国电影圈里没有出现过这种结构和表演方式,当时一定争议挺大的,但我认为一定会被留下来的。
比如上海那场,就由许鞍华坐镇,和作家王安忆探讨“爱情去哪儿了”。在深圳,则由李樯领头,和文化学者胡野秋、企业家刘东明、诗人沈浩波以及腾讯网副总编辑杨瑞春讨论“明天会更好?”除了台上嘉宾,台下也是文化人、作家云集,还当场展出《黄金时代》中汤唯所穿的各色旗袍。
在热闹背后,支持、推动这一切的,是不为外界所知却在圈内赫赫有名的星美传媒董事长——覃宏。覃宏有名的原因,除了眼光、金钱、手腕之外,还有他对艺术的看中和追求。在他投资的电影里,商业片、艺术片、高成本电影、低成本电影,无所不包,几乎是整个中国电影生态的缩影。但作为注重艺术的投资人,他也是一边高兴于市场的大增长,也感叹在这样的好环境下,却没有够分量的影片。
压力不是票房,是“烂片”
BQ:全国巡回的“黄金沙龙”已经成为一个文化事件,这么做的初衷是什么?
Q:文学和电影都是文化范畴之内的,想通过沙龙的形式折射当代。从电影来说,也是不同的宣传方式,能引起人们的探讨。
其实有些嘉宾的话我不认可(深圳场沙龙中有些嘉宾谈到年轻人应该先挣钱,再谈别的。——笔者注),不是都是钱的事。人要活在精神追求上,要有一些文化底蕴。那个年代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都有人看书,现在基本没人看书了。艺术使人成为人,希望能影响更多年轻人去看书。
BQ:你们选择嘉宾的标准是什么?“黄金沙龙”还请了一些企业家,为什么?
Q:以偏文化类的嘉宾为主,还会有艺术家。至于企业家,我觉得当下有一大批企业家是有很深的文化底蕴的,很有修养和素质。企业家能成功,就不是一般人,可能更有说服力,他的角度也不是纯文化的角度,有可能更能影响普通人。
BQ:作为投资方和制片人,你似乎并不是只看中挣钱的商业片,那么你做电影的理念是什么?
Q:每年一定要做一些艺术片,这是我的坚持。我也不相信艺术片永远没有市场没有票房,我们也在慢慢学习怎么去市场化的运营这种影片。艺术片也好商业片也好,好看就行。
BQ:今年大热的《白日焰火》就是艺术和商业的结合……
Q:也不是,这电影我看过,杀人案件嘛,得了金熊,这个对电影的营销非常好。《白日焰火》的题材其实是人性,它的推进靠人性,不是靠剧情,这是艺术片和商业片的区别,只不过有了“杀人”,感觉就很商业。
我从来不规避《黄金时代》是个大艺术片,所以我更希望《白日焰火》以及张艺谋的新片《归来》票房好,吸引观众来看不同于以前电影的电影,来看艺术片。
BQ:你对《黄金时代》的票房有压力吗?
Q:票房我没压力,我是个投资方、制片人,我的最大压力是出来个烂片。有些影片我是没那个本事,我要是有那个本事我就来导了,恨不得想上电影学院学习去。我跟许鞍华也说过:“我感谢你,我感谢你拍出这么好的电影。未来票房好坏那是我的事情。”
电影市场好,品质没跟上
BQ:星美前两年每年都出品了很多大制作商业片,去年只有一部《中国合伙人》,是有意调整节奏吗?
Q:去年也不只《中国合伙人》,还有一些不被大众所知的小片。我以前有盲目的时候,中间有几部失败的影片对我触动很大,我也在反思为什么会失败,所以有意地冷静下来。现在想拍的电影多得是,但要想清楚为什么要拍,用更理性更专业的态度分析电影市场。今年四月初陈可辛的新电影就开机了,九月还有《放浪记》,还有一些没有对外说的新导演的片子。
BQ:那些不为大众所知的小片,你们会用什么渠道营销和收回成本呢?
Q:艺术片走电影节,小商业片尽量降低运营成本和制作成本,还有商业植入这些。现实来说,不可能一下给年轻导演很多钱。在营销上,有的是大开大合的宣传,有的是依靠媒体和自媒体的营销,营销宣传比一定要很合理。我也浪费过,就跟《武侠》似的,我和陈可辛从来不忌讳这个话题,我俩当时很郁闷,《武侠》在营销上现金投入非常大,但是效果不好。
BQ:那你现在觉得《武侠》的问题出在哪?
Q:我觉得收尾还是有一点问题,被雷劈死这个情节不符合本土观众国情口味。这个行业的特点是,有一个大概的常规营销模式,但要针对影片做不同的点到点宣传。比如陈可辛下部电影,开机前就要做发布会,这是大开大合,《武侠》当时就是藏着的。
BQ:这两年中国电影的票房呈“井喷”状,你觉得能说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了吗?
Q:从市场来看,当然是黄金时代,我也做院线,非常清楚中国电影的票房是怎么走上来的,非常可怕。现在全国每年增加银幕五六千块,我记得2001年、2002年全国电影票房才9亿,2003年、2004年才13亿,然后是14亿、18亿……这么走上来的,十年都不到。大环境又好,经济、文化、政治环境都很好。
但从作品本身来说,还不如九十年代那会儿拍的电影,那些电影到今天还让人津津乐道。(当下)缺乏“脊梁作品”,不是有多少票房,而是能被历史留下来的那种。那会有《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活着》,这十几年有多少作品能够到那样的高度呢?但反过来说就是更有上升空间。我挺期待张艺谋的《归来》的,《黄金时代》我不能自卖自夸,但我觉得从导演和编剧的水准来看,看完之后你会觉得这是不一样的。起码在中国电影圈里没有出现过这种结构和表演方式,当时一定争议挺大的,但我认为一定会被留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