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昭平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为例,论述县域中职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培养的路径和措施,以提升专业人才素质,更好地服务县域特色经济,提升学校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三一重工 五讲四美” 德育品牌 实践与研究
中职阶段是学生的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拔节孕惠期”。中职学生是未来的产业主力军,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思想道德品质,将会影响到我国产业大军的整体素质,他们的成长也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德育是中职学校所有工作的生命线,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灵魂。昭平县职业教育中心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抓好“三风”,立德树人。近年来,学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促进学校更好适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培育“三一重工,五讲四美”德育特色品牌,强化学校育人工作,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质,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德育特色品牌主题及内涵
昭平县职业教育中心德育特色品牌主题是“三一重工,五讲四美”。“三一重工”的含义是,借用世界 500 强的国有企业文化引申为德育特色内容。“重工”是指注重工匠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把“弘扬工匠精神、培養工匠型人才”当作学校新的历史使命。“三一”,就教师层面来说,是指教师采取的“退三进一”的教育方法,即教师需要批评学生的一个缺点的时候,先表扬他的三个优点;就学生层面来说,是指“学三精一”的培养目标,即鼓励学生向“学三招、会二招、精一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发展。
“五讲四美”是一个有特殊含义的教育目标,是隽永的。“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把“五讲四美”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用“五讲四美”引领、规范和评价师生的言行举止,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造就崇德、尚法、敬业的好老师和造就明理、守纪、乐学的好学生。
二、打造德育特色品牌的措施
通过分析和整合学校德育各要素和资源,学校把校企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进行融合,构建“三一重工,五讲四美”德育特色品牌,以此集中体现校园文化和师生的价值追求。引导师生自觉修养德行,进而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促进师生健康成长和学校科学发展。
(一)树立学校德育新理念。大力弘扬劳动光荣的时代风尚,把“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工匠型人才”当作学校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推行“退三进一”的教育方法,挖掘、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求学信心,激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反思,发现优点、改正缺点,不断进步。确立“学三精一”的培养目标,学生要做到“学三招、会二招、精一招”。用“一人多技、一岗多能、一人多岗”标准严格要求学生,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使其适应现代企业员工的“学三岗、会二岗、精一岗”的实践操作需求。
每个学期,组织开展“最美教师”“最美学生”评比活动。依据“崇德、尚法、敬业”标准评比“最美教师”,依据“明理、守纪、乐学”的标准评比“最美学生”,进而树立优秀典型,强化“先做人、后做事”的价值观。学校先后制定了《昭平县职业教育中心学生行为规范及奖惩实施细则》《区别量化、三位一体教职工激励实施方案》,彰显校园文化张力和主流价值,通过外练内修引导师生践行“五讲四美”,提高综合素质。
(二)改造和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学校围绕“三一重工,五讲四美”德育品牌建设的目标,整体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将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协调发展,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教育人、激励人,将之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精神,鼓励师生在前进中不断思考、改进、提高和超越。
1.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推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校企合作等途径,把知名企业的优秀文化引入校园。比如,企业发展愿景、使命、精神、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用人标准、奖惩制度等文化内涵融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校企共建德育实践基地,把德育渗透在学生实习实训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比如,在专业实训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 7s 管理模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习惯,培养学生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把这些德育内容植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中,使学生沐浴在一种优秀企业文化氛围中。
学校聘请企业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工匠、道德模范等兼任德育教师,与学校老师一起共同培育学生,提升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专业教学实训过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实训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诚实做人的社会公德,团结友爱、相互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具备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具有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生活和工作作风,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产业人员。
2.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引进校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教育课程中,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与此同时,在文化课、专业课中渗透德育,全方位地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有教材、有课表、有教师、有评价制度的“四有”德育,以文化人、以德立人,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各门课程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并行,形成协同效应,建立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为一体的育人机制。
学校围绕“三一重工,五讲四美”德育特色品牌的建设目标,整体规划和推进学校的校训、学风、教风、校风、校歌、校徽、章程、制度等校园形象文化建设;铭记“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形成“包容、从善、务实、向上”的校园核心文化,坚守“自尊、互爱、和谐、幸福”的校园核心理念;通过改造和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实现“信心的有效建立、责任的有效养成、技能的有效生成、知识的有效建构”的“四有”育人目标。 (三)把具有县域经济特色的“茶叶文化”活载体融入德育品牌创建中。昭平县是广西著名的茶叶的生产基地,茶与昭平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亲密无间。因此,在德育特色品牌的创建活动中,学校选择了吸取自然生命的精华和精神造化智慧的“茶叶”作为活动载体,孕育了“茶叶文化”。学校赋予茶叶以文化的生命,使茶叶文化充满活力,让平凡的茶叶充满激情和梦想,并以其攀升的节律昭示脚踏实地的风格和坚韧执着的品性激励学生,以其昂扬的姿态散发青春的宣言,从而把具有县域经济特色的“茶叶文化”活载体融入德育品牌创建中,让“茶叶文化”与德育相辅相成,互相孕育。
三、取得的育人效果
(一)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实施“三一重工,五讲四美”德育特色品牌項目建设,以学生为本,围绕校风、教风、学风这个核心建设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校文化不断优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在学校文化的滋养下,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校规校纪,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家长放心,社会认同。近年来,学生思想进步,积极向上。学生参加自治区级以上专业技能竞赛、科技创新大赛、文明风采大赛获奖 118 人次,其中,自治区级一等奖 8 项,二等奖 18 项,三等奖 27 项。学校有 12 名学生先后获得县、市、自治区科技小发明一、二、三等奖,其中,获得自治区科技竞赛小发明一等奖 2 项,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生毕业率 95%,就业率 98.5%,企业满意率 96%。
(二)专业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为了满足本地产业人才需要,学校与企业合作研发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与高职院校合作实施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的中高职五年制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核心课程 6 门、编写并出版校本教材 3 部,完成《昭平红茶加工技术品牌课程及教学资源库》等自治区级职业教育教改项目 12 项。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3 项。茶叶生产加工专业被评为自治区优秀专业及实训基地,为自治区品牌专业;茶叶种植被立项为自治区专业群实训基地重点研究建设项目。学校获评为自治区示范性中职学校、自治区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
(三)服务县域经济社会的贡献力不断增强。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专业,学校教育培训工作向多方面发展,现已成为自治区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温暖工程、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等定点培训机构。学校平均每年培训非全日制在校生 3000 多人次,较好地提升本地农民劳动技能,为县域经济发展、扶贫攻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提升学校的贡献力。
(四)教师综合素质整体提高。通过德育特色品牌建设,广大教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师德修养、坚持言行雅正、秉承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规范从教行为,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近年来,教师无一违反师德,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社会满意度高。有 1 名教师晋升正高级讲师,7 名教师晋升高级讲师、5 名教师晋升讲师职务资格,“双师型”教师达到 49%,12 人次在自治区教师技能比赛中获奖,邱绍伟校长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马庆发.中等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耿 洁.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35)
【作者简介】吴文辉(1966— ),男,昭平县人,高级讲师,贺州市昭平县职业教育中心副校长,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卢建龙)
【关键词】“三一重工 五讲四美” 德育品牌 实践与研究
中职阶段是学生的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拔节孕惠期”。中职学生是未来的产业主力军,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思想道德品质,将会影响到我国产业大军的整体素质,他们的成长也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德育是中职学校所有工作的生命线,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灵魂。昭平县职业教育中心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抓好“三风”,立德树人。近年来,学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促进学校更好适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培育“三一重工,五讲四美”德育特色品牌,强化学校育人工作,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质,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德育特色品牌主题及内涵
昭平县职业教育中心德育特色品牌主题是“三一重工,五讲四美”。“三一重工”的含义是,借用世界 500 强的国有企业文化引申为德育特色内容。“重工”是指注重工匠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把“弘扬工匠精神、培養工匠型人才”当作学校新的历史使命。“三一”,就教师层面来说,是指教师采取的“退三进一”的教育方法,即教师需要批评学生的一个缺点的时候,先表扬他的三个优点;就学生层面来说,是指“学三精一”的培养目标,即鼓励学生向“学三招、会二招、精一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发展。
“五讲四美”是一个有特殊含义的教育目标,是隽永的。“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把“五讲四美”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用“五讲四美”引领、规范和评价师生的言行举止,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造就崇德、尚法、敬业的好老师和造就明理、守纪、乐学的好学生。
二、打造德育特色品牌的措施
通过分析和整合学校德育各要素和资源,学校把校企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进行融合,构建“三一重工,五讲四美”德育特色品牌,以此集中体现校园文化和师生的价值追求。引导师生自觉修养德行,进而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促进师生健康成长和学校科学发展。
(一)树立学校德育新理念。大力弘扬劳动光荣的时代风尚,把“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工匠型人才”当作学校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推行“退三进一”的教育方法,挖掘、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求学信心,激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反思,发现优点、改正缺点,不断进步。确立“学三精一”的培养目标,学生要做到“学三招、会二招、精一招”。用“一人多技、一岗多能、一人多岗”标准严格要求学生,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使其适应现代企业员工的“学三岗、会二岗、精一岗”的实践操作需求。
每个学期,组织开展“最美教师”“最美学生”评比活动。依据“崇德、尚法、敬业”标准评比“最美教师”,依据“明理、守纪、乐学”的标准评比“最美学生”,进而树立优秀典型,强化“先做人、后做事”的价值观。学校先后制定了《昭平县职业教育中心学生行为规范及奖惩实施细则》《区别量化、三位一体教职工激励实施方案》,彰显校园文化张力和主流价值,通过外练内修引导师生践行“五讲四美”,提高综合素质。
(二)改造和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学校围绕“三一重工,五讲四美”德育品牌建设的目标,整体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将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协调发展,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教育人、激励人,将之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精神,鼓励师生在前进中不断思考、改进、提高和超越。
1.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推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校企合作等途径,把知名企业的优秀文化引入校园。比如,企业发展愿景、使命、精神、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用人标准、奖惩制度等文化内涵融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校企共建德育实践基地,把德育渗透在学生实习实训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比如,在专业实训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 7s 管理模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习惯,培养学生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把这些德育内容植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中,使学生沐浴在一种优秀企业文化氛围中。
学校聘请企业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工匠、道德模范等兼任德育教师,与学校老师一起共同培育学生,提升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专业教学实训过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实训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诚实做人的社会公德,团结友爱、相互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具备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具有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生活和工作作风,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产业人员。
2.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引进校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教育课程中,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与此同时,在文化课、专业课中渗透德育,全方位地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有教材、有课表、有教师、有评价制度的“四有”德育,以文化人、以德立人,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各门课程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并行,形成协同效应,建立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为一体的育人机制。
学校围绕“三一重工,五讲四美”德育特色品牌的建设目标,整体规划和推进学校的校训、学风、教风、校风、校歌、校徽、章程、制度等校园形象文化建设;铭记“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形成“包容、从善、务实、向上”的校园核心文化,坚守“自尊、互爱、和谐、幸福”的校园核心理念;通过改造和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实现“信心的有效建立、责任的有效养成、技能的有效生成、知识的有效建构”的“四有”育人目标。 (三)把具有县域经济特色的“茶叶文化”活载体融入德育品牌创建中。昭平县是广西著名的茶叶的生产基地,茶与昭平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亲密无间。因此,在德育特色品牌的创建活动中,学校选择了吸取自然生命的精华和精神造化智慧的“茶叶”作为活动载体,孕育了“茶叶文化”。学校赋予茶叶以文化的生命,使茶叶文化充满活力,让平凡的茶叶充满激情和梦想,并以其攀升的节律昭示脚踏实地的风格和坚韧执着的品性激励学生,以其昂扬的姿态散发青春的宣言,从而把具有县域经济特色的“茶叶文化”活载体融入德育品牌创建中,让“茶叶文化”与德育相辅相成,互相孕育。
三、取得的育人效果
(一)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实施“三一重工,五讲四美”德育特色品牌項目建设,以学生为本,围绕校风、教风、学风这个核心建设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校文化不断优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在学校文化的滋养下,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校规校纪,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家长放心,社会认同。近年来,学生思想进步,积极向上。学生参加自治区级以上专业技能竞赛、科技创新大赛、文明风采大赛获奖 118 人次,其中,自治区级一等奖 8 项,二等奖 18 项,三等奖 27 项。学校有 12 名学生先后获得县、市、自治区科技小发明一、二、三等奖,其中,获得自治区科技竞赛小发明一等奖 2 项,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生毕业率 95%,就业率 98.5%,企业满意率 96%。
(二)专业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为了满足本地产业人才需要,学校与企业合作研发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与高职院校合作实施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的中高职五年制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核心课程 6 门、编写并出版校本教材 3 部,完成《昭平红茶加工技术品牌课程及教学资源库》等自治区级职业教育教改项目 12 项。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3 项。茶叶生产加工专业被评为自治区优秀专业及实训基地,为自治区品牌专业;茶叶种植被立项为自治区专业群实训基地重点研究建设项目。学校获评为自治区示范性中职学校、自治区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
(三)服务县域经济社会的贡献力不断增强。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专业,学校教育培训工作向多方面发展,现已成为自治区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温暖工程、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等定点培训机构。学校平均每年培训非全日制在校生 3000 多人次,较好地提升本地农民劳动技能,为县域经济发展、扶贫攻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提升学校的贡献力。
(四)教师综合素质整体提高。通过德育特色品牌建设,广大教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师德修养、坚持言行雅正、秉承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规范从教行为,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近年来,教师无一违反师德,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社会满意度高。有 1 名教师晋升正高级讲师,7 名教师晋升高级讲师、5 名教师晋升讲师职务资格,“双师型”教师达到 49%,12 人次在自治区教师技能比赛中获奖,邱绍伟校长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马庆发.中等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耿 洁.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35)
【作者简介】吴文辉(1966— ),男,昭平县人,高级讲师,贺州市昭平县职业教育中心副校长,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