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后,中国文化产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获得了诸多国家层面政策的支持及各路资本的追捧。
投中集团数据显示,2012年是中国文化产业基金发展壮大的“大年”。仅9月份单月,在中外创业投资暨股权投资机构新募集的25只基金中,就有3只是文化产业基金,目标总规模达202亿元人民币。投中集团分析师认为,随着国家政策利好的持续,再加上央企文化产业基金持续发力,文化产业基金投融资或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文化产业基金萌发
作为中央批准设立的唯一一只国家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采取有限合伙制股权基金的方式设立,以股权投资为主。作为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重点投资新闻出版和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化科技、文化休闲、网络文化、其他细分文化及相关行业内符合国家法规、政策和政治导向的未上市企业,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改制重组和并购以及文化资源的整合和结构调整。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但目前,中国文化产业仍然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国家财政进行扶持,带动社会资本进入,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他说,财政支持文化产业要坚持三大原则:一是公共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应弥补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对于那些不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财政不应该参与,否则会干扰或扭曲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促进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多元化,构建完善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三是注重效率考核,针对文化产业的特殊性,设置科学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指标,将财政资金和国有文化资产使用管理的绩效考核,纳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张少春表示,“十二五”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财政部门将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促进中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首先,要完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财税优惠政策。加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完善和落实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其次,要加快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有机融合。运用财税杠杆,加速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加速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同时,积极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旅游、信息以及制造等产业相结合,使文化融入经济发展的大循环之中。第三,要提高文化企业国有资产运营效率。加快推动组建国有文化资产投资公司、控股公司和大型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促进国有文化资产优化配置和结构调整,加快国有文化企业合并、重组、股改和上市,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自2010年中央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来,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累计支持文化系统项目304个,总金额达9.21亿元人民币。自2009年开始,文化部先后与多家银行建立合作机制,引导银行类金融机构积极扶持文化产业,截止到2011年底,累计实现187亿元贷款投放。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11年主要金融机构文化产业中长期贷款达861亿元,同比增长20.4%。
2011年,中国文化企业上市趋势良好,7家文化企业在A股市场成功上市,4家文化企业借壳上市,5家文化企业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截至2011年末,在沪深两地上市文化企业累计超过50家。截至2012年2月,文化企业累计发行各类债券达到379.94亿元人民币。
此外,一批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相继成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文化产业投资基金111只,资金总规模超过1330亿元。其中,2011年1-11月间设立的基金数量达47只,占总数的42.34%,资金规模达554.2亿元,占资金总规模的40.9%。
与此同时,以保险支持文化产业试点工作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投融资风险分担机制也在逐步建立,在首批11个文化产业试点险种中,6个已开发完成并逐步受到文化企业的认可。文化产业保险艺术品专属保险第一单,就为价值达1.2亿元的艺术品提供了从馆藏、展览到运输等各个环节的艺术品综合保险保障,风险保障作用初步显现。
2012年11月5日,首家获得证监会行政许可、首家证券公司直投基金,由海通证券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SMG)联合发起的上海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在沪举行成立揭牌仪式。该基金目标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首期募集30亿元人民币(分两期到位)。基金由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全资直投子公司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通开元”)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数家文化业领军企业:如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基金主要出资人还包括上海强生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石狮市铧亚翔达股权投资基金等。
上海文化产业基金采用有限合伙制,基金出资人作为有限合伙人(LP),海通创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GP)和基金管理公司负责基金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海通创意资本是由海通开元联合其他投资人设立并绝对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2亿元。海通开元于2008年8月获得券商直投业务试点资格。
该基金的重点投资涵盖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其业务不仅包括Pre-IPO(上市前股权投资),还包括文化企业轻资产估值;与银行、券商、租赁和信托公司合作,协助其开展信贷、债券发行、融资租赁、信托等业务;开展资产重组、融资并购、文化创意成果转化等高端增值服务;通过推动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帮助企业整合产业链,培育跨平台、跨领域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推动文化企业利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融资和再融资。
PE观望
北京产权交易所总裁熊焰指出,近几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在中国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是近两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介入文化创意产业堪称“井喷”,一些民营出版公司也开始了“私募之旅”,君联资本等老牌基金也一直在观望文化创意产业。
鼎晖创投合伙人王树表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入文化创意产业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现在国家对外资的限制、私募机构的退出机制等。
岩石资产管理公司总裁高健智则认为,投资文化创意产业,在当下完全不是PE的选择。因为投资文化创意产业,退出时间较长,所以此类产业根本没办法投资。他希望政府能够真正对文化产业落实一些实惠有效的政策,比如建立非营利性基金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扶持。
另外,私募行业现在在中国所面临的一些法律空白不容忽视。虽然《合伙企业法》现已实施,但该法律的具体细则至今尚未到位。私募机构的资金来源也存在障碍:一方面,金融机构作为GP有障碍;另一方面,国际上PE的资金来源中通常包括贷款和自有资金,往往贷款占的比例比PE自有资金还高,但中国的《贷款通则》规定,银行资金不能作为并购贷款,私募机构如果仅依靠自有资金,实力非常有限。此外,私募机构还面临重复征税等问题。尽管如此,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杨淦认为,私募股权基金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是大势所趋。
(作者系中鼎国际投资创始合伙人)
投中集团数据显示,2012年是中国文化产业基金发展壮大的“大年”。仅9月份单月,在中外创业投资暨股权投资机构新募集的25只基金中,就有3只是文化产业基金,目标总规模达202亿元人民币。投中集团分析师认为,随着国家政策利好的持续,再加上央企文化产业基金持续发力,文化产业基金投融资或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文化产业基金萌发
作为中央批准设立的唯一一只国家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采取有限合伙制股权基金的方式设立,以股权投资为主。作为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重点投资新闻出版和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化科技、文化休闲、网络文化、其他细分文化及相关行业内符合国家法规、政策和政治导向的未上市企业,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改制重组和并购以及文化资源的整合和结构调整。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但目前,中国文化产业仍然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国家财政进行扶持,带动社会资本进入,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他说,财政支持文化产业要坚持三大原则:一是公共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应弥补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对于那些不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财政不应该参与,否则会干扰或扭曲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促进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多元化,构建完善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三是注重效率考核,针对文化产业的特殊性,设置科学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指标,将财政资金和国有文化资产使用管理的绩效考核,纳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张少春表示,“十二五”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财政部门将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促进中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首先,要完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财税优惠政策。加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完善和落实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其次,要加快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有机融合。运用财税杠杆,加速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加速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同时,积极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旅游、信息以及制造等产业相结合,使文化融入经济发展的大循环之中。第三,要提高文化企业国有资产运营效率。加快推动组建国有文化资产投资公司、控股公司和大型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促进国有文化资产优化配置和结构调整,加快国有文化企业合并、重组、股改和上市,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自2010年中央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来,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累计支持文化系统项目304个,总金额达9.21亿元人民币。自2009年开始,文化部先后与多家银行建立合作机制,引导银行类金融机构积极扶持文化产业,截止到2011年底,累计实现187亿元贷款投放。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11年主要金融机构文化产业中长期贷款达861亿元,同比增长20.4%。
2011年,中国文化企业上市趋势良好,7家文化企业在A股市场成功上市,4家文化企业借壳上市,5家文化企业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截至2011年末,在沪深两地上市文化企业累计超过50家。截至2012年2月,文化企业累计发行各类债券达到379.94亿元人民币。
此外,一批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相继成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文化产业投资基金111只,资金总规模超过1330亿元。其中,2011年1-11月间设立的基金数量达47只,占总数的42.34%,资金规模达554.2亿元,占资金总规模的40.9%。
与此同时,以保险支持文化产业试点工作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投融资风险分担机制也在逐步建立,在首批11个文化产业试点险种中,6个已开发完成并逐步受到文化企业的认可。文化产业保险艺术品专属保险第一单,就为价值达1.2亿元的艺术品提供了从馆藏、展览到运输等各个环节的艺术品综合保险保障,风险保障作用初步显现。
2012年11月5日,首家获得证监会行政许可、首家证券公司直投基金,由海通证券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SMG)联合发起的上海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在沪举行成立揭牌仪式。该基金目标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首期募集30亿元人民币(分两期到位)。基金由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全资直投子公司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通开元”)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数家文化业领军企业:如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基金主要出资人还包括上海强生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石狮市铧亚翔达股权投资基金等。
上海文化产业基金采用有限合伙制,基金出资人作为有限合伙人(LP),海通创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GP)和基金管理公司负责基金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海通创意资本是由海通开元联合其他投资人设立并绝对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2亿元。海通开元于2008年8月获得券商直投业务试点资格。
该基金的重点投资涵盖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其业务不仅包括Pre-IPO(上市前股权投资),还包括文化企业轻资产估值;与银行、券商、租赁和信托公司合作,协助其开展信贷、债券发行、融资租赁、信托等业务;开展资产重组、融资并购、文化创意成果转化等高端增值服务;通过推动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帮助企业整合产业链,培育跨平台、跨领域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推动文化企业利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融资和再融资。
PE观望
北京产权交易所总裁熊焰指出,近几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在中国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是近两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介入文化创意产业堪称“井喷”,一些民营出版公司也开始了“私募之旅”,君联资本等老牌基金也一直在观望文化创意产业。
鼎晖创投合伙人王树表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入文化创意产业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现在国家对外资的限制、私募机构的退出机制等。
岩石资产管理公司总裁高健智则认为,投资文化创意产业,在当下完全不是PE的选择。因为投资文化创意产业,退出时间较长,所以此类产业根本没办法投资。他希望政府能够真正对文化产业落实一些实惠有效的政策,比如建立非营利性基金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扶持。
另外,私募行业现在在中国所面临的一些法律空白不容忽视。虽然《合伙企业法》现已实施,但该法律的具体细则至今尚未到位。私募机构的资金来源也存在障碍:一方面,金融机构作为GP有障碍;另一方面,国际上PE的资金来源中通常包括贷款和自有资金,往往贷款占的比例比PE自有资金还高,但中国的《贷款通则》规定,银行资金不能作为并购贷款,私募机构如果仅依靠自有资金,实力非常有限。此外,私募机构还面临重复征税等问题。尽管如此,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杨淦认为,私募股权基金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是大势所趋。
(作者系中鼎国际投资创始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