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倮支系花彝“六月节”铜鼓舞调查报告

来源 :学生学习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n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铜鼓舞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彝族民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老舞种之一,分布于广南、麻栗坡、富宁、西畴、马关、邱北等县的壮、彝村寨。在红白喜事、“春节”、“壮族三月花街节”、“彝族跳宮节”等活动中,仍保留有古朴的使用铜鼓遗风。自古以来,在那些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彝族倮支系村寨中,无论在怎样历史条件下,始终传承发展着自己民族的传统舞蹈艺术,其中包含丰富的物质和文化内容。铜鼓舞作为其民族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受到自然和社会两种因素的影响,它是由人在劳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体态和对社会观念的反映所构成的,并且铜鼓文化作为彝族倮支系自己独特的文化代表,犹如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多少具有一致性,但在富宁县境内,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彝族倮支系村寨在其文化内部,又有不同的文化表征和表现行为。鉴于此,笔者以文山州倮支系花彝铜鼓舞最具代表性的村落“蔑弄村”为例,探索彝族铜鼓舞与自然环境、节日祭祀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分析“铜鼓舞”在“六月节”活动仪式中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铜鼓舞;六月节;花彝
  一、田野点概述
  (一)地理环境
  蔑弄村位于田蓬镇政府的西南面,距离9公里,属于平坝地区,四面环山,中间有一个出入口,像是山间的一个狭隘偏僻的角落,彝语称此地形为“mia nong”,所以音译成汉语叫“蔑弄”,蔑弄村的名称由此得来(如图1)。蔑弄村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花彝村落,该村居住有花彝50户,人口208人,还有少部分的白花彝,仅个别人为汉族。村中大多数人会讲彝语、穿着花彝传统服饰,没有自己的文字,祖祖辈辈以口传身授的方式将本民族的风俗礼仪、宗教信仰、生产劳作经验等自己的独特文化与智慧结晶一代代传承下去。村寨地处中越边境的大山深处,由于交通落后,经济滞后、自我封闭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保留了当地纯朴、原始的民俗民风以及较为完整独立的舞蹈生态环境。根据越南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 1968年出版 <大越史记全书>(第六集)记载:“戍辰年 (1508年)云南倮倮人流入兴化镇(即今老街省)水尾区域”。“苗旺和同文的倮倮老人说,他们的祖先是起义失败后为躲避明王朝捕杀而从中国来越南的。
  (二)族源
  在中越边境,自称“倮倮”的彝族主要分布在富宁、麻栗坡、西畴、那坡等四县,富宁县自称“倮倮”的彝族主要集中在与越南接壤的田蓬、木央、里达、板仑等四个乡镇;过去,彝族的他称很多,如罗罗、彝家、卜拉、撒梅、山苏、阿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民族识别,将自称“倮倮”部落归为彝族倮支系。
  越南倮倮族从事山地农业,其语言和习俗与中国彝族大体相同。紧靠云南文山州的麻栗坡县、富宁县,与中国彝族有亲缘关系。铜鼓是越南倮倮族的传世圣物,也是倮倮人祭祀礼仪中的重要法器,更是倮倮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至今该地区的倮倮人还保存着历史十分悠久成套的铜鼓。每套有一大一小两件,小的称之为“雄鼓”,大的称之为“雌鼓”[ 李坚:《民族区域原生态舞蹈研究》第204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第一版。]
  由此看来,彝族的主体起源于我国境内,由于历史上国界线的划分、彝族因战乱而逃亡的迁徙历程,导致彝族这一跨境民族的形成,因此,中国西南地区自古以来与越南就有着密切的交往联系与天然的民族情感。现如今,中越边界的历史变迁、民族交错聚居、国家社会文化传统的差异、在对待划分民族结构上的差异等各方面因素使得民族文化呈现出某种杂糅的状態。
  二、节日由来
  “六月节”是富宁地区彝族倮支系花彝古老而盛大的民俗节日,彝语原音“玛琸姆”,“六月节”这一称谓是当地彝族祖先根据此节日的具体历史时间按月份起的,后来经过专家和学者的研究,称其为“跳宮节”或“打宫节”。据当地老人们讲,在战乱不断、四处逃难的年代,蔑弄村的彝族祖先摆脱官府的镇压,成功脱离困境,于农历六月初九抵达安全地带,选址定居,从此花彝人民安居乐业,过上了稳定的生活,后人便将抵达这里的日子定为“六月节”以此纪念,并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表现对祖先的崇敬与缅怀,纪念抒发内心的喜悦,表现人们生生不息,安居乐业的美好期翼。
  《圣武记·雍正西南夷改流记》记载:“其治边诸夷也,先革土司,后剿倮夷。”相传,由于清政府西南边疆实行的改土归流的政策,不仅加重了原来在土司统治下的少数民族的负担,同时也套上了封建统治的枷锁,受到了双重压迫,遭官府驱赶、屠杀。此时彝族祖先面临灭顶之灾,被迫无奈之下,走上了迁徙逃亡之路。
  据蔑弄村村支书非强荣介绍:“自清朝年代彝族倮支系花彝的祖先居住在四川省凉山一带,当时清政府收租收税,加上花倮的祖先极为重视婚丧嫁娶,在这方面的经费开支也比较大,当时生活非常困难,导致身无分文,无能力承担上级官府的赋税,被官兵驱赶追杀,面临灭顶之灾,无奈之下,花倮的祖先组织部落朝云南省的西南法租界方向逃荒,经四川、贵州、蒙自、广南逃到富宁、越南一带,花倮部落就分散选址居住,并先后于农历四月、六月凯旋,所以有的居住在田蓬镇,有的居住在木央镇,有的居住在越南的苗王县等,而蔑弄村的祖先于农历六月初九抵达蔑弄,在逃亡迁徙过程中花彝的祖先随身只带了铜鼓、牛皮鼓、长矛、腰刀、火药枪等家产。后来,为了祭奠祖先,把胜利抵达居住地的日子当作节日即‘六月祭公节’(彝语叫苦拉蛮旧墓)在庆祝期间,祭祀土地神、竜神、祖先(如图2),大家在一起喝酒吃肉(如图3、图4),唱山歌,跳铜鼓舞,通宵达旦。”
  由此可见,即便在夹缝中生存、逃荒、迁徙,无论过程多艰难,民族文化始终形影不离的伴随左右,尤其是铜鼓文化,根据本民族自己的文化特点在该地区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与传承。
  三、“六月节”传统舞蹈
  在“六月节”中花彝人民所举行的跳铜鼓舞仪式是当地彝族人民农耕文明的缩影。从原始狩猎到农耕的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物质生产的逐渐积累和丰富,人们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定居生活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化,让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生产技能和经验的重要性,因此或是为了传授、纪念生产劳动技能,或是以此为题材在劳动之余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生产劳作舞蹈便成为古代先民农耕文明的艺术体现。在富宁县境内,除了田蓬镇的花彝以跳铜鼓舞来表达他们对“六月节”(即“跳宮节”)的庆祝,其他彝族村寨倮支系同胞如“高白彝”、“白彝”、“白花彝”、“黑彝”(在富宁县境内,彝族倮支系分布广泛,根据不同地区彝族倮支系人们的服饰特点来命名各自的彝族称谓)还将吹葫芦笙、跳葫芦生舞、跳牛皮鼓舞等歌舞形式纳入民俗节日的活动内容。   花彝“六月节”民俗活动中的传统舞蹈“铜鼓舞”包括十二套动作:一、“开场舞”;二、“两步舞”;三、“三步舞”;四、“甩手舞”;五、“反手舞”;六、“锄草舞”;七、“叉腰舞”;八、“前后进退舞”;九、“蒿秧舞”;十、“纺织舞”;十一、“侧身舞”;十二、“节庆舞”。 舞蹈套路名称大多是村民根据生产劳作时的具体动作来命名的,舞蹈内容多为对当地人民耕作、生活习俗的模拟。除此之外,还有抒发内心情绪,调动气氛的情绪舞如“甩手舞”、“反手舞”、“节庆舞”等,一般无具体内容,动作套路名称由村民根据动作的特点自己拟定。
  伴奏乐器:铜鼓、牛皮鼓和锣。
  舞蹈动作:动力向上,膝伸,身体随之起立。男性动作幅度较大,潇洒自如;女性动作幅度较小,含蓄秀挺。动作合着铜鼓点变化而变化,一般一个动作要反复数次,节奏多为四分之二或四分之三拍子。舞蹈风格欢快别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性。
  表演场地:村寨广场,老年人、中年人、儿童都能参与娱乐,属全民性集体舞蹈,自发性强,数十人同时表演场面更为壮观。
  表演时间:2019.7.12(农历六月初十)晚七点
  铜鼓舞作为节日仪式活动中的一部分,其所激发的美感与快感,具有吸纳观众自觉走进审美场的力量,而这种审美力,可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扩展其功能,让舞蹈者和观赏者无形中获得一种精神的熏陶。例如,当村民们踏着铜鼓的鼓点跳起第六套“锄草舞”的时候,身体重心随左脚的迈步移到身体的左侧斜下方,双手半握拳同时随身体倒下去,随后重心立刻移到右脚,带动身体和手臂,往上扬,其动势和姿态将劳动人民在锄草时的动作过程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村民们的日常劳作生活中,每当秧苗生长出来,难免长出一些杂草,影响秧苗的生产质量,所以这时候就需要人们把杂草除去。所以,村民即舞蹈者早已将自己耕种劳作的生活融入到舞蹈动作中,在跳的过程中能普遍的感受到最强烈的审美与享受,更为重要的是,“舞蹈者因知道他已引起群众对他的善意和赞赏也可以得到一种补偿。因为这个缘故双方都激起了热烈的兴奋;他们渐为音调和动作所陶醉了;热情愈涨愈高,最后发展到成为一种真正的狂热。”[ 格罗塞. 《艺术的起源》[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将观众即外来者或村子里外出务工、民族文化观念薄弱的年轻人带进了彝族人民辛勤劳作的锄草场景,被人们勤劳朴实、不畏艰苦的美好品质所感染,激起观众的想象,进入审美状态。
  “铜鼓舞”对于没有本民族文字的彝族倮支系民众来说,如同具有系统肢体语言的象征性符号,在“六月节”的活动仪式中,其符号功能是非常突出的,承载了千百年来彝族人民所沉淀的传统文化。“艺术符号首先是一种逻辑符号,它通过对客体对象的抽象而获得。因而符号与对象并不是一种等同对应关系,而是一种逻辑类似关系。”[ 陈申:《云南民族舞蹈研究》,3页,民族出版社,2010。]第十套铜鼓舞“纺织舞”就是当地生活的一种符号代表。当地彝族人民的布料、成衣均自制,其中包括纺线、织布、刺绣等服饰制作工艺。据彝文古籍《起源经》记载,纺线织布,始于彝族英雄支格阿鲁的母亲蒲嫫列依时代,可见纺织技艺与彝族族源和悠久的历史息息相关,含有古老文化的象征意义,并且始终影响着彝族千百年服饰的演变及发展。彝族人民将自己独特、精湛的纺织技艺,进行抽象后,获得了一个和纺织技艺有关的符号化的舞蹈象征关系:舞蹈形态、动作、心理等对纺织技艺的模拟和再现,表达了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形象、逼真的动作向后人传授劳动技艺和经验,在节日活动中唤起了民族记忆,凝聚了族群力量,充分展示了彝族人民的劳动智慧。
  结语:
  此次深入蔑弄村进行田野调查,通过了解花彝人民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亲身参与“六月节”的整个活动仪式,深切感受到彝族祖先艰苦的迁徙奋斗历程和后人们祭奠祖先的缅怀之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在“六月节”跳铜鼓舞仪式中,这些保留原始风貌的纯朴舞蹈动作和严謹规范的程式,不仅体现出彝族人民对待民族文化的积极传承态度,还可以看到,祭铜鼓、跳铜鼓舞作为本民族的一种集体行为仪式,依附于“六月节”这一民俗节日活动,具有极强的自发性,舞蹈的体态风格、动律特征根植于彝族人民的传统文化,来源于彝族人民的生产劳动生活,不仅烘托了节日氛围,而且还形成很强的集体意识,产生本民族文化心理的认同。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4
其他文献
【摘要】“读史明智,知古鉴今。”历史学习从来都不是简单地了解从前发生过的事情,而是在学习历史同时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有效地引导。但是现在大部分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为了让学生顺利应付考试,所以更注重历史事件的讲解,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内容。这样的历史教学并不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作用,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改进课堂教学,在让学生们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能体会其中的家国情感,并对学生当前的思想和行为进行
期刊
【摘要】伴随着当今时代的步伐,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因而,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用变化的、动态的、轻松的学习氛围去感动学生,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你的课堂,从而,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那就能大面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并做到老师乐教,学生乐学。  【关键词】中学英语 ;轻松学习;高效课堂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教学资源的整合,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是开启和展示学生智慧的核心场所。在课堂
期刊
【摘要】语言是能被听见的,而听则是学习语言最必不可少的基础,因为听是学习语言最直观的感受—听觉。在英语教学当中,听是一个必须要具备的内容,只有听得多,才能说得准,同时注重听力能力以及口语能力的培养对初中英语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但在这个时期的英语教学课程活动上,许多教师忽略了听说能力的训练,只注重英文单词的写译,只与书面的单词打交道,只学习各种语法而忽略了学习语言的最基本用途,即交流,而听说能力
期刊
【摘要】英语一直都是我国必考科目,此外,它还是如今国际通用语言,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唯有学好英语,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发挥自己的价值,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般来说,小学是学生正式接触英语学习的重要开端,能够为学生奠定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等,从而决定他们在英语学科的成就。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如何创设小学英语趣味高效课堂,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化學实践让教师真正的从理论课堂走进中小学一线课堂,去感受当今社会的化学基础教育。通过认真观察、分析、比较,体验到当今化学基础教育与往日的不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课堂教学。(2)关于当代学生。  【关键词】化学教育;基础教育;教育实践  一、关于课堂教学  听了不同学科的老师讲课,领略到每位老师的教学风格都不同,但是都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方面,老师们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的
期刊
【摘要】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整合语文知识转变为允许学生独立探索语文内容的深刻含义,其中阅读理解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使用。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技巧的重要性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技巧探析  一、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现状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引入,教学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改革,也改变了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并给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教学给应用和重视起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和理解能力。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有效问题;教学策略;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而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和提高学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是小学学习的最基本过程,也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英语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思维导图与英语课堂相结合,开发新的教学方法,并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教学方法。教师需要提出具体的教学计划。它阐明了小学生学习英语水平的要点,并通过继续增加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热情。  【关键词】思维导图 一年级 英语教学  一年级生刚刚进入小学,并且正
期刊
【摘要】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评价标准分别包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内容,并且还要根据这些内容来全面考察中学生语文的文化素养。现如今,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原有的时间加汗水的学习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课标下的中考语文的复习,全国各地各个学校都在纷纷落实为学生减轻课业负担,本文着重讲述了如何在新课标下对中考语文进行有效复习。  【关键词】新课标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重点内容,是广大教师需注重的工作方向。高中数学知识具有抽象化的特征,同时知识体量大、学习时间有限,切实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对于高中数学乃至其它科学的学习水平而言均大有裨益,值得广大教师在此方面加以探索。  【关键词】高中数学;抽象;核心素养;能力培养  教师应当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予以高度的重视,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持续优化教学方法,通过多途径并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