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音乐鉴赏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更是充分落实小学音乐教学目标、实践素质教育要求的必然选择。文章以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为主要研究对象,目的在于为广大小学音乐教师探索出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方法,促进小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和审美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音乐欣赏课 教学策略
音乐欣赏作为认知和感受音乐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是培养和丰富学生联想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当其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知识储备还不够丰富时,其对音乐的感觉是直接和直白真切的。加强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小学生丰富情感世界,开阔音乐视野,增强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有效维持注意力,提升他们对具体事物的关注度。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的教学。
一、以“听”入心
音乐与人体器官所能发生的直接性关联就在于“听”。只有不断倾听音乐,才有可能理解和感知音乐,与音乐产生共鸣。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并使学生的每一次聆听都带着不同的感受、不同的问题。比如第一次聆听时,要学生猜测音乐当中使用了什么样的乐器,乐器出现了几次;第二次聆听时,要感受音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聆听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其他类型的辅助手段来帮助教学。比如在聆听某首乐曲的时候,引导学生轻轻地拍打节拍,模仿指挥或者乐器弹奏的动作。这些动作可以帮助学生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使之全身心投入到感知音乐的心路历程当中。
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聆听。比如聆听两首乐曲在情绪、表现力以及情感方式上的区别,让学生更加清晰、形象地认知音乐,从而加深对音乐的印象。例如教师在进行《暴风雨》和《小鸭与大灰狼》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分别聆听两首乐曲来分析乐曲的表现力、风格以及在情绪表达和主题上的不同,以便接下来能够更好地投入学习。
二、以“说”写形
音乐虽然是无形的艺术,但是任何音乐在为人感知、为人欣赏的过程中,必然会生成一定的象形元素。换言之,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需要发挥一定的想象力,没有想象力,未被情感色彩所包围的音乐,无所谓美感和价值。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说”出音乐,即说出个人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脑海里所呈现的画面,赋予无形的音符色彩、形象,让学生在描述、表达的同时,进入音乐的深处。比如在学习乐曲《小鸭与大灰狼》时,笔者首先引入了另外一首乐曲《在农场里》,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感知《小鸭与大灰狼》这首乐曲所要表达的主题。比如,笔者问学生:“小鸭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当你听完这首乐曲时,觉得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呢?”很多低年级的小学生本身具有天真烂漫的性格以及不为世俗所污染的精神状态,这就使得他们在聆听乐曲时,个人的想象力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进而展开多样化的描述与表达。事实上,这些表达和描述都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通过自我认知和语言描述,学生不仅捕捉了音乐形象,更从根本上调动了自身的音乐学习热情,从而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带给课堂无限的活力。
三、以“唱”品味
“唱”是音乐学习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任何一首乐曲,其主题的变化、旋律的更迭,会让学生在聆听、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内在情感的波动,也会在感受音乐风格和特点的同时,激发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引领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乐曲所要表达的主题,带领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去学习、感受和演唱。例如在欣赏《摇篮曲》时,笔者根据舒伯特的原作,重新编制了歌词,当学生唱熟了歌词后,笔者会让学生听伴奏带,然后配唱全新编写的歌词。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同时在细细品味的过程中,使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以及情感表达产生自我认知与理解。
四、以“动”感知
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心性尚未成熟,在听到音乐时,尤其是听到动感、欢快的乐曲时,会不由自主地随音乐舞动起来;当他们听到深沉、舒缓的音乐时,动作又会变得轻柔、舒缓,不自觉地陶醉其中。这些来自身体本能的动作,就是学生对音乐最初的感受,是肢体语言对音乐本身所富含情感的最初认知。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时,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肢体语言,让学生随着音乐做出最直观的身体反应。
总而言之,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更为深刻和真实地感知音乐,同时还能使学生更好地领悟音乐的内涵,感知音乐所创造的唯美世界,获得精神的愉悦。
【参考文献】
[1]余艳华.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优化刍议[J].儿童音乐,2015(02):50-51.
[2]傅雯丽.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中教学手段的运用[J].成功(教育版),2013(09):55.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音乐欣赏课 教学策略
音乐欣赏作为认知和感受音乐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是培养和丰富学生联想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当其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知识储备还不够丰富时,其对音乐的感觉是直接和直白真切的。加强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小学生丰富情感世界,开阔音乐视野,增强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有效维持注意力,提升他们对具体事物的关注度。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的教学。
一、以“听”入心
音乐与人体器官所能发生的直接性关联就在于“听”。只有不断倾听音乐,才有可能理解和感知音乐,与音乐产生共鸣。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并使学生的每一次聆听都带着不同的感受、不同的问题。比如第一次聆听时,要学生猜测音乐当中使用了什么样的乐器,乐器出现了几次;第二次聆听时,要感受音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聆听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其他类型的辅助手段来帮助教学。比如在聆听某首乐曲的时候,引导学生轻轻地拍打节拍,模仿指挥或者乐器弹奏的动作。这些动作可以帮助学生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使之全身心投入到感知音乐的心路历程当中。
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聆听。比如聆听两首乐曲在情绪、表现力以及情感方式上的区别,让学生更加清晰、形象地认知音乐,从而加深对音乐的印象。例如教师在进行《暴风雨》和《小鸭与大灰狼》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分别聆听两首乐曲来分析乐曲的表现力、风格以及在情绪表达和主题上的不同,以便接下来能够更好地投入学习。
二、以“说”写形
音乐虽然是无形的艺术,但是任何音乐在为人感知、为人欣赏的过程中,必然会生成一定的象形元素。换言之,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需要发挥一定的想象力,没有想象力,未被情感色彩所包围的音乐,无所谓美感和价值。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说”出音乐,即说出个人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脑海里所呈现的画面,赋予无形的音符色彩、形象,让学生在描述、表达的同时,进入音乐的深处。比如在学习乐曲《小鸭与大灰狼》时,笔者首先引入了另外一首乐曲《在农场里》,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感知《小鸭与大灰狼》这首乐曲所要表达的主题。比如,笔者问学生:“小鸭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当你听完这首乐曲时,觉得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呢?”很多低年级的小学生本身具有天真烂漫的性格以及不为世俗所污染的精神状态,这就使得他们在聆听乐曲时,个人的想象力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进而展开多样化的描述与表达。事实上,这些表达和描述都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通过自我认知和语言描述,学生不仅捕捉了音乐形象,更从根本上调动了自身的音乐学习热情,从而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带给课堂无限的活力。
三、以“唱”品味
“唱”是音乐学习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任何一首乐曲,其主题的变化、旋律的更迭,会让学生在聆听、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内在情感的波动,也会在感受音乐风格和特点的同时,激发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引领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乐曲所要表达的主题,带领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去学习、感受和演唱。例如在欣赏《摇篮曲》时,笔者根据舒伯特的原作,重新编制了歌词,当学生唱熟了歌词后,笔者会让学生听伴奏带,然后配唱全新编写的歌词。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同时在细细品味的过程中,使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以及情感表达产生自我认知与理解。
四、以“动”感知
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心性尚未成熟,在听到音乐时,尤其是听到动感、欢快的乐曲时,会不由自主地随音乐舞动起来;当他们听到深沉、舒缓的音乐时,动作又会变得轻柔、舒缓,不自觉地陶醉其中。这些来自身体本能的动作,就是学生对音乐最初的感受,是肢体语言对音乐本身所富含情感的最初认知。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时,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肢体语言,让学生随着音乐做出最直观的身体反应。
总而言之,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更为深刻和真实地感知音乐,同时还能使学生更好地领悟音乐的内涵,感知音乐所创造的唯美世界,获得精神的愉悦。
【参考文献】
[1]余艳华.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优化刍议[J].儿童音乐,2015(02):50-51.
[2]傅雯丽.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中教学手段的运用[J].成功(教育版),2013(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