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血疗法对慢阻肺稳定期模型大鼠炎性反应相关指标的影响

来源 :世界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m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研究自血疗法对慢阻肺稳定期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2(IL-2)、IL-6及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抽签法等分成空白对照组、空白观察组以及自血疗法组。其中空白观察组及自血疗法组大鼠均由熏香烟联合气道内灌注毒素法制作慢阻肺稳定期模型。完成后予以空白对照组、空白观察组大鼠生理盐水灌服,自血疗法组大鼠则予以自血疗法干预。3组大鼠均进行30 d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L-2、IL-6及CRP、PCT,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自血疗法组大鼠IL-2、IL-6及CRP、PCT均低于空白观察组,但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自血疗法组大鼠血清MMP-9以及TIMP-1均低于空白观察组,但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结论:自血疗法可显著改善慢阻肺稳定期模型大鼠的炎性反应程度,降低血清MMP-9以及TIMP-1水平,可能成为临床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有效手段之一。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大鼠模型;自血疗法;炎性反应因子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autohemotherapy on the levels of interleukin-2 (IL-2),IL-6,c-reactive protein (CRP) and procalcitonin (PCT) in ra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n stable phase.Methods:A total of 60 healthy and clean male Wistar rat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blank control group, blank treatment group and autohemotherapy group by random lottery. Rats in the blank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autohemotherapy group were modeled by cigarette smoking combined with intraairway toxin infusion. After modeling, the rats in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and the blank treatment group were drenched with normal saline, and the rats in the autohemotherapy group were given the autohemotherapy intervention. All rats in the three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30 days, the changes of serum IL-2, IL-6, CRP, PCT, serum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 and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 1 (TIMP-1)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IL-2,IL-6,CRP and PCT in the autohemotherap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blank treatment group, but was higher than the blank control group(all P<0.05).After treatment, serum levels of MMP-9 and TIMP-1 in rats from the autohemotherap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blank treatment group, but was higher than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all P<0.05).Conclusion:Autohemo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alleviate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reduce serum MMP-9 and TIMP-1 of the model rats. It may be 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treat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stable phase.
  Key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table phase; Rat model; Autohemotherapy; Inflammatory cytokines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12.0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亦可称之为慢阻肺,主要是指一组以进行性气流受限为临床表现特征的慢性疾病,该病的发生可能和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以及粉尘颗粒等引发的肺部炎性反应有关,慢性炎性反应导致的气道损伤、重塑以及修复是该病主要病理改变[1-2]。该病患者主要症状囊括反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伴或不伴有胸闷等,如不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会累及其他脏器、系统,继而导致肺外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3]。迄今为止,关于慢阻肺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大多数研究学者认为其可能和免疫失衡、炎性反应、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气道黏液过度分泌、细胞凋亡/组织重构等密切相关[4]。临床上针对慢阻肺尚無特异性治疗手段,因此,寻找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显得尤为重要,亦是目前临床医务人员以及患者共同关注的热点。自血疗法是近年来所兴起的一种治疗手段,其主要机制目前已得到大量研究证实[5-6]:血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血细胞、酶类、激素以及补体等,通过自血疗法治疗可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并拮抗炎性反应因子的释放,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合成、分泌,抑制乙酰胆碱等多种活性物质的释放。然而,关于自血疗法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相关基础研究并不多见。由此,本文通过研究自血疗法对慢阻肺稳定期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的影响,旨在探究自血疗法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主要机制,继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现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 选取6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将大鼠体质量(180±20)g,均由天津市山川红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津)2009-0001]。将所有大鼠均饲养在温度18~22 ℃,相对湿度50%~70%的条件下,光照时间一致,每天昼夜各12 h,食物与水不进行控制,适应性饲养7 d后进行实验。
  1.1.2 药物 大肠杆菌内毒素(SIGMA公司,美国,货号:019034);生理盐水(上海信谊金朱药业公司,货号:227693)。
  1.1.3 试剂与仪器 染毒箱(上海玉研科学仪器公司,型号:PLY5000);IL-2、IL-6及CRP、PCT检测试剂盒(均购自eBioscience公司,美国,货号分别为014207、102311、039148、026403);MMP-9、TIMP-1检测试剂盒(均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分别为019112、019430)。
  1.2 方法
  1.2.1 分组与模型制备 1)分组方式:将6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以随机抽签法等分成空白对照组、空白观察组以及自血疗法组,每组20只。2)慢阻肺稳定期大鼠模型的建立:通过熏香烟联合气道内灌注毒素法制作慢阻肺稳定期模型,即空白对照组大鼠予以正常空气呼吸,而空白观察组以及自血疗法组大鼠每天放置于染毒箱内被动吸烟(大前门牌过滤嘴香烟),吸烟频率为1支/次,30 min/次,2支/d,上午9:00及下午15:00各1支,连续熏烟30 d。实验开始后第1天以及第14天,空白观察组以及自血疗法组大鼠均予以乙醚吸入麻醉处理,随后于气道内分别滴注200 μL大肠杆菌内毒素与200 μL生理盐水混合溶液,当日不予以被动吸烟处理。然后经由上述方式造成慢阻肺,常规饲养14 d后达到稳定期,即完成慢阻肺稳定期大鼠模型的制作。
  1.2.2 干预方法 待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空白观察组大鼠分别予以生理盐水灌服治疗,使用剂量为1 mL/100 g,1次/d。自血疗法组大鼠则采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从第17天开始进行穴位注射,在每次注射时选择两穴点,包括肺俞穴(双侧)及肾俞穴(双侧),操作时轮流取穴,从大鼠的眼眶静脉丛提取其自体血,单穴点给予0.4 mL的自体血注射,频率为隔天1次,一共治疗6次。
  1.2.3 检测指标与方法 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L-2、IL-6及CRP、PCT水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以及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 1,TIMP-1)水平的变化情况。其中血清IL-2、IL-6及CRP、PCT水平及血清MMP-9、TIMP-1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具体操作务必以相关试剂盒说明书完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2.1 治疗前后3组大鼠血清IL-2、IL-6及CRP、PCT水平 治疗后自血疗法组大鼠血清IL-2、IL-6及CRP、PCT水平均低于空白观察组,但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3组大鼠血清MMP-9以及TIMP-1水平比较 治疗后自血疗法组大鼠血清MMP-9以及TIMP-1水平均低于空白观察组,但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见表2、图1。
  3 讨论
  自血疗法主要是基于经络学说以及自体血液细胞多成分激发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原理所发展而来的一种治疗疾病手段[7-9]。该治疗方法在慢肺阻稳定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更多医者的关注和认可。IL-2是一种调节体液免疫的重要细胞因子;IL-6属于多功能细胞因子之一,本质乃是一种多肽类物质,多种外源性刺激均可能促进正常细胞合成、分泌IL-6,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10-12];CRP属于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炎性反应以及感染等状态下显著升高,是用以评价机体炎性反应、感染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PCT属于降钙素的前肽物之一,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不表达或极低表达,一旦发生感染或炎性反应时,其水平大幅度上升[13-14]。目前,临床上已有不少研究报道证实,上述4项指标可用以反映慢肺阻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评估[15-16]。本文通过研究自血疗法对慢阻肺稳定期模型大鼠IL-2、IL-6及CRP、PCT水平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探讨自血疗法应用于慢阻肺的可行性和作用机制。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自血疗法组大鼠IL-2、IL-6及CRP、PCT水平均低于空白观察组,但高于空白对照组,这说明了自血疗法可明显降低慢阻肺稳定期模型大鼠的炎性反应因子。分析原因,我们认为可能与该疗法有效促进机体免疫力的恢复以及抑制炎性反应递质的释放有关[17-18]。另外,治疗后自血疗法组大鼠血清MMP-9以及TIMP-1水平均低于空白观察组,但高于空白对照组,这提示了自血疗法应用于慢阻肺稳定期模型大鼠治疗中,可显著改善MMP-9以及TIMP-1水平。其中MMP-9属于明胶酶之一,可发挥降解气道与肺的细胞外基质、基质膜的作用,进一步引起肺泡表面以及肺弹性蛋白不可逆性损害以及肺结构重塑,在慢阻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有相关研究报道证实[19-20],MMP-9可通过趋化炎性细胞聚集,从而加剧肺组织炎性反应,导致肺组织结构的破坏,进一步引起气道重塑,最终引起气流阻塞。TIMP-1则属于MMP-9的一种内源性抑制剂,属于呼吸道重构的重要因子之一,与MMP-9共同作用参与支气管以及肺泡壁的进行性破坏以及不可逆呼吸道重构过程。正常生理状况下,MMP-9和TIMP-1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若比值升高反映气道以炎性反应为主,若比值降低则反映以修复为主。因此,可推测自血疗法应用于慢阻肺稳定期模型大鼠中的主要机制可能和调节MMP-9和TIMP-1水平有关。   综上所述,自血疗法应用于慢阻肺稳定期模型大鼠的治疗中,可明显改善大鼠的炎性反应程度。此外,MMP-9和TIMP-1水平的调节可能是自血疗法治疗阻肺稳定期的重要机制。
  参考文献
  [1]Buekers J,Theunis J,De Boever P,et al.Wearable Finger Pulse Oximetry for Continuous Oxygen Saturation Measurements During Daily Home Routin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Over One Week:Observational Study[J].JMIR Mhealth Uhealth,2019,7(6):e12866.
  [2]Lindskrog S,Christensen KB,Osborne RH,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 and the Severity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the Context of an Innovative Digitally Supported 24-Hour Service:Longitudinal Study[J].J Med Internet Res,2019,21(6):e10924.
  [3]吴洁,姚兆敏,方伟,等.烟雾所致轻度稳定期COPD小鼠肺组织中MRP1表达增加与Nrf2信号通路有关[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9,35(2):272-277.
  [4]杨晓芸,李涛,任英杰.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C反应蛋白与肺功能急性加重次数的相关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3):326-328.
  [5]吴波,程孝顶,曲善忠,等.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90例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7,38(1):10-12.
  [6]梁超,姜涛.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及对患者血清IL-12和IFN-γ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2,32(12):1077-1080.
  [7]Krachunov I,Kyuchukov N,Ivanova Z,et al.Stability of Frequent Exacerbator Phenotyp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Folia Med(Plovdiv),2018,60(4):536-545.
  [8]Xu R,Zhang Y,Chen XC,et al.association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Rev Invest Clin,2019,71(3):204-210.
  [9]Yang SN,Ko HK,Hsiao YH,et al.Long-acting muscarinic antagonist versus long-acting β2 agonist/corticosteroid for moderate to 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Exacerbation risk assessment[J].J Chin Med Assoc,2019,82(6):488-494.
  [10]李永興,杨剑烨,陶学芳.河车大造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清炎性反应因子和纤维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9,27(1):55-58.
  [11]付潇潇,韩校鹏,刘剑波.气道黏液高分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及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9,32(3):321-323,329.
  [12]何添标,黎艳聪,袁健志.AECOPD患者血清PCT、IL-6、CRP水平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6):447-450.
  [13]张胜睿,杨栋梁,匡智明,等.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5):1084-1086.
  [14]付潇潇,韩校鹏,刘剑波.气道黏液高分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及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9,32(3):321-323,329.
  [15]刘志刚,童金生,吴柱国,等.噻托溴铵联合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IL-6、hs-CRP、TNF-α、CK-MB和肺功能的影响研究[J].重庆医学,2019,48(5):863-865,869.
  [16]刘振坤,乔明涛,安瑞肖,等.PCT、YKL-40、sICAM-1、TRAIL和IP-10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性反应中的诊断意义[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16(1):176-180.
  [17]胡蓉,唐森,刘怀,等.艾灸配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6,36(8):815-819.
  [18]崔文惠,容波.穴位埋线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37例[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1):1115-1116.
  [19]潘娜,陈乾华,辛丽云,等.痰上清液MMP-9、TIMP-1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性反应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9):2221-2223.
  [20]吴佳,尧雪洲.在慢阻肺炎性反应中黄芪多糖的抗炎作用及抑制TLR4/NF-κB通路的机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9(5):760-764.
  (2019-08-14收稿 责任编辑:王明)
其他文献
摘要 周围神经损伤(PNI)是临床常见病,属于中医“痹证”“痿证”范畴。本着“评价疗效、探寻规律、阐明机制、指导临床”为研究总体思路,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研究中心郭义教授团队与日本铃鹿医疗科学大学石田寅夫教授团队合作,围绕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开展了系列研究。明确了电针刺激可促进外周神经再生,早期干预效果更佳,低频电针效果更佳,且对失神经支配所造成的肌肉萎缩也有一定的疗效,肯定了经皮穴位电刺激治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自我管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缓解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ails 5个数据库1980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的文献,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后,收集以自我管理对RA患者疼痛缓解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所需数据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聯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4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71)和观察组(n=72),对照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
期刊
摘要 针对中医标准化理论方法不足、共性技术缺乏、评价体系缺失等关键性问题,开展了中医标准化理论与方法学的研究,在理论方面,提出了中医标准化发展战略,明确了国际中医针灸标准发展现状,构建了以标准研制为主体的针灸标准体系,提出中医标准化基本理论,厘清了标准化研究中几个重要的关系问题;在方法技术方面,提出了“三证合一”的指南制定方法并得到应用,提出了中医证据分级标准及证据集合方案,构建了标准适用性评价方
期刊
摘要 钙离子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团队前期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基于生物化学对钙离子与经络腧穴关系,从经穴钙离子分布、针刺对经穴钙离子浓度的影响、脏腑病变时外周经穴钙离子浓度变化、络合钙离子对针刺效应的影响以及钙离子与神经、肥大细胞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以期推动经穴物质基础的研究,为经络腧穴的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钙离子;针刺;针型传感器;经穴钙离子分布特异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牛膝不同提取分离部位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以及柱色谱法将牛膝分成不同部位,以CCK-8法检测牛膝各部位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增殖的效果,并筛选出较好的作用部位和浓度。结果:牛膝正丁醇部位(25 μg/mL,P<0.01)和其多糖部位(12.5 μg/mL,P<0.01)对神经干细胞增殖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牛膝正丁醇部位和多糖部位可能是其促神经干
期刊
摘要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胃肠疾病,主要以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为临床表现。FD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可超过1个月或在过去的12个月中累计超过12周。在中医学中常见于胃脘痛、胃痞、吞酸、痞滿、嘈杂等病症,其病因病机为长期饮食不节、情志不调导致肝失疏泄,犯胃乘脾,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而出现以胃脘满闷不舒
期刊
摘要 针刺效应是如何启动的,是针刺作用原理研究中的共性关键问题。多年来在肯定针刺效应的前提下,从穴位局部化学离子入手,由点及线,由线成网,从神经、免疫、内分泌、能量代谢不同角度开展研究,探讨了局部神经-细胞-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系统研究了针刺后“穴网络”变化其与针刺效应的关系,证实:1)针刺可引起支配穴位的神经兴奋,启动神经调节;2)针刺可引发穴位局部炎性反应,启动免疫调节;3)针刺可调节穴区部分
期刊
摘要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和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测定结果,对不同产地五灵脂药材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HPLC建立五灵脂指纹图谱和穗花杉双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并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和统计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的五灵脂指纹图谱和穗花杉双黄酮含量有其专属性,其中陕西、山西、安徽、河北四产地的指纹图谱相似度高,且穗花杉双黄酮含量>0.020%。结论:不同产地的五灵脂质量存在较大
期刊
摘要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放化疗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然而其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本文以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评价与转化中心近6年来开展的针灸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的恶心呕吐(CINV)、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CRL)和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的研究结果,结合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发布的针灸在肿瘤研究方面的共识及最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