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日两国很早就有法律文化交流,中国古代法律大规模传入日本是在日本"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天智天皇时期制定了《近江令》二十二卷,此为唐代法律传入日本之始.在唐代律、令传入日本的同时,唐代另外两种法典形式格和式也传到了日本.唐式早已失传,日本古代的法典《延喜式》则保存至今.笔者根据现存的古代文献和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唐式残卷与日本的《延喜式》进行比较,发现唐代律、令与日本古代律、令差别很小,而唐式与日本《延喜式》的差别很大.唐式的某些条文为日本《养老令》所吸纳,有些条文为《延喜式》所受容.飞鸟、奈良时期的日本政府对
【机 构】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北京100191
【基金项目】
: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2017-01-07-00-02-E0004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日两国很早就有法律文化交流,中国古代法律大规模传入日本是在日本"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天智天皇时期制定了《近江令》二十二卷,此为唐代法律传入日本之始.在唐代律、令传入日本的同时,唐代另外两种法典形式格和式也传到了日本.唐式早已失传,日本古代的法典《延喜式》则保存至今.笔者根据现存的古代文献和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唐式残卷与日本的《延喜式》进行比较,发现唐代律、令与日本古代律、令差别很小,而唐式与日本《延喜式》的差别很大.唐式的某些条文为日本《养老令》所吸纳,有些条文为《延喜式》所受容.飞鸟、奈良时期的日本政府对唐代法律的态度是宏观上全面受容,而微观上延续了本民族的法律习惯,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其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其他文献
民国时期既是古典词学的终结期又是现代词学的兴盛期,新派词学出现,并与传统旧词学形成分野之势.新旧两派词学在许多论题上相互对立,如对南北宋词审美价值的判断和取舍,旧派
文章将资本市场上的非理性因素——投资者情绪纳入研究框架,从分析师跟踪、盈余预测准确度及分歧度三个维度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如何影响分析师行为.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高涨的公司能够吸引更多的分析师跟踪,但盈余预测准确度随着投资者情绪的上升而下降,而且分析师对投资者情绪高涨的公司的预测结果也有较大分歧.文章拓展了对投资者情绪经济后果和分析师盈余预测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为优化资本市场配置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狭义的劳动教育专指以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为目的的劳动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广义的劳动教育包含"三重含义":一是作为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二是作为"五育"之一的劳动技术教育(综合技术教育);三是作为实现育人目标重要途径的劳动活动.无论是将"五育"之"劳"简单代换为"劳动教育",还是将劳动教育仅仅等同于各种形式的劳动,都不符合教育学的逻辑体系,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本意,还带来了实践操作的困惑.强调劳动教育要区分广义与狭义,广义的劳动教育并不是"三重含义"机械相加的总和.第一、第二重含义是"为了劳动的教育",
区别于汉儒解经的还原性认知活动,宋明理学"诗可以兴"的读书法表征了一种以体验为中心、具有强烈自省精神的阐释理念.在"诗可以兴"的视野下,理学的"自得"话语联系着阐释者的此在生命体验,"公理"范畴则指向了阐释的公共理解问题.宋明理学在天理层面上达成世界同一性的基础,而理学阐释的核心即在于贯通"自得"与"公理",从而实现阐释者的此在与存在、阐释之个体性与公共性的统一.总之,宋明理学较为完整地反映了中国古典阐释学的文化品格,具有不可忽视的现代意义.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观点,也是关于教育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的主导价值取向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观点是通过"教劳结合"改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以及与造就未来社会理想新人相背离的传统观念,全面提高社会生产,消灭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旧的分工以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面临时代的新要求,"教劳结合"应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立场,遵循符合其内涵实质和时代特征的基本原则积极实践.
社交媒体的广告投放策略对消费者的品牌态度和传播意愿产生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实验研究证实,随着品牌信息呈现频率的增加,消费者对社交媒体故事性广告的品牌态度先升后降,这种倒"U"型的关系受到了消费者加工流畅性和说服知识唤醒的影响,而且品牌—情节契合度在品牌信息呈现频率与说服知识唤醒间起调节作用.文章结论对于企业实施社交媒体故事性广告策略有指导意义.
在与散文的比较视野下,诗歌的特征明显表现为:第一,诗是文精;第二,诗无达诂、诗尚多解;第三,诗具有象征性与朦胧性;第四,诗歌的语言讲究节奏与韵律;第五,诗歌具有创造性;第六,诗歌具有探索性.其中"诗是文精"体现了诗歌文短意深的特点,而"诗无达诂"正是在诗歌凝练性的基础上形成的,融合作者、文本、读者为一体的多元阐释特性.明晰诗歌的诸特征方可对诗歌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恰当的评论.
本文基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以湘西的一个苗族村寨为考察对象,探讨乡村精英参与扶贫的行动过程、行动结果与形成机制.研究发现:Z村精英参与扶贫形成了"精英帮扶",有效带动了贫困人口经济与精神的双重脱贫."精英帮扶"的形成机制主要缘于以下三个方面:扶贫场域中的"政治势能"与激励机制的"双轮驱动"为"精英帮扶"的形成提供了基本条件;熟人社会与宗族观念作为一种特殊惯习强化了Z村精英参与扶贫的"精英帮扶"效用;多重资本赋予了乡村精英凭借其在扶贫场域中占据某种特殊位置并因而可以在扶贫场域中发挥特殊作用的权力.Z村乡村精英
近些年来,不少作家返归中国文学古典传统,从方志、历史典籍、地方文献中吸收创作资源,创作出不少具有地方志元素的"类方志"小说.类型上有"志书体""条目体""嫁接体""副文本"几种形式.这类小说,因为打通了与地方史学、地理学等的联系,形成一种层累化的历史复合文本,构成古今的对话与话语激活关系,开阔了小说的审美空间.但是,因为作家处理历史文献的学力、才识有限,不少作品存在文献处理和创作转化上的严重问题,或随意肤浅,或泥古不化,影响到当代小说的创作品质.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策划侵占中国东北过程中,就占领中国东北后的军费政策提出"本地筹措为主,日本政府适当补充"的主张.事变后,日本政府把在一般会计项目下支出的"满洲事件费"作为镇压中国东北人民的军费.伪满政府在保证伪军队军费开支的同时,还以"国防费分担金"的名义分担日本关东军占领中国东北的军费开支,这就决定了在日本关东军严密控制下的伪满洲国军费政策的从属性和傀儡地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的军费开支被纳入"临时军事费特别会计",成为其对外侵略战争总体军费体系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