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是“民意直达高层的直通车”,公众借助互联网对某一社会现象表达的有影响力的意见综合形成网络舆情。网络舆情作为一种信息资源,输入到政治系统,进入政治沟通过程。通过7.21北京暴雨事件中网络议题和公众回应的分析,对信息进行整合并结合以往经验进行决策,形成一定的行为。网络舆情对政府沟通中“信息”进行整合和充分利用,并通过对政治系统输出进行的反馈,实现对政府决策进行及时调整。
【关键词】网络舆情;政府决策;政治沟通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对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推广和建设使广大网民观点和意见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进行表达,由此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舆情。网络舆情作为新生事物,对政府决策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那么网络舆情是如何在政府决策中发挥作用的呢?如何有效地整合和利用信息进行决策呢?
2.北京7.21暴雨事件分析
2012年7月21日,自北京市气象部门连发5次暴雨预警后,遭遇了强降雨导致市内多处地段严重积涝、交通瘫痪,多条地铁延长运营时间。7.21暴雨事件在各大新闻网站和论坛社区,有关北京暴雨的实时滚动、新闻专题、帖子和评论等数量惊人。社会公众获取信息主要是通过网络获取,网民关注的具体议题主要是集中在排水系统、暴雨预警、地铁和京港澳高速积水等 [1]。总体来看,一周中网民的关注点随着事件发展而变化,具体议题丰富多样 [2]。网络舆情的及时性要求对特定社会问题的关注的程度是不同的。在此次暴雨事件中,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1网络舆情影响决策的效率
传播工具网络的力量以及由此产生的网络舆情对事件的反应的及时快捷等特点,正是网络舆情的优势。在政府决策时,接收到足够丰富的信息和资源。网络舆情的及时、相对完整,影响决策的信息来源和决策效率。首先,网民分布的广泛性和信息反馈集中及时加之媒体的报道等,因此信息输入是相对全面的。在政治系统对网络舆情的处理过程中,即从政治系统接受信息,到对环境做出反应的时间,间隔会相对要短,使政府能够对危机事件快速做出反应,有效应对周围环境产生的负荷,减少暴雨带来的更大损失。网络高效快捷的交流方式也减少了信息层级传递中的失真和曲解。
2.2网络舆情的反馈调节决策
在政府决策中,反馈作为一种信号机制,来衡量政府的决策效果,以便及时调整,保证其政策目标、途径与效果的一致性。此次暴雨事件突发,第一时间的应急方案是政府早期制定的应急方案,才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政府做出决策后,社会公众对此决策有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又作为一种反馈信号,在反馈环节,网络舆情的作用就是帮助政府决策和决策目标方向一致性的纠正。[3]为防止类似事件的出现,政府通过“学习”对原有的信息的整理和总结,掌握危机事件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并运用和学习这种规定获得一种预见环境将发生何种变化的能力。[4]这就是多伊奇所提出的“领先”,领先使政治系统在负荷产生前,做出适当反应和调整,有意识实现对环境的控制。
2.3推动社会问题进入政府议程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政策问题提出的过程中,某一个社会问题先进入公众议程,被公众加以关注和讨论;很多社会问题虽然处在公众议程内,已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和讨论。但是决策系统并没有把它列入政府议程。政治系统要达到自己的目标,需从各方面接受涉及体系目标的、有关环境变化情况的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加以选择、储存、分析和处理,形成决策。在这个过程中,网络舆情的力量和呼声对政府及政治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从而迫使督促其对问题做出回应,[5]使公众议程在危机事件的触发下,进入政府议程,能够真正进入政府决策环节。
3.总结
网络舆情是决策的出发点,是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输入。正确的网络舆情能够充分体现民意,政府政策必须要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就是以公众舆情为依据,发挥其对决策的影响力。网络舆情实质上是一种信息资源,既扩大了公众通过网络有序参与政府决策,又能维持政府决策的相对自主性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正是这种强大的推动力量,当一项政府政策要想获得成功需要有民众的支持和认可,公众舆情就成为政府决策的一股强大的推动力。[6]在网络舆情进入政治系统后,会发挥其调节作用,调整和修正,在一定时间内建立其政府与民众基本一致的行为互动过程。
参考文献
[1]柯敏.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意见领袖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力研究[D].西北大学,2013.
[2]郑智斌,王诗雨,陈冲. 重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沟通——以“7·21”北京暴雨事件为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5-8.
[3]赵灿灿.网络舆情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
[4]唐亮.多伊奇的政治沟通理论[J].政治学研究,1985,02:44-46.
[5]邓惠惠.政府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6]刘惠兴,伍勇. 政治沟通理论及其研究概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6-19.
【关键词】网络舆情;政府决策;政治沟通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对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推广和建设使广大网民观点和意见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进行表达,由此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舆情。网络舆情作为新生事物,对政府决策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那么网络舆情是如何在政府决策中发挥作用的呢?如何有效地整合和利用信息进行决策呢?
2.北京7.21暴雨事件分析
2012年7月21日,自北京市气象部门连发5次暴雨预警后,遭遇了强降雨导致市内多处地段严重积涝、交通瘫痪,多条地铁延长运营时间。7.21暴雨事件在各大新闻网站和论坛社区,有关北京暴雨的实时滚动、新闻专题、帖子和评论等数量惊人。社会公众获取信息主要是通过网络获取,网民关注的具体议题主要是集中在排水系统、暴雨预警、地铁和京港澳高速积水等 [1]。总体来看,一周中网民的关注点随着事件发展而变化,具体议题丰富多样 [2]。网络舆情的及时性要求对特定社会问题的关注的程度是不同的。在此次暴雨事件中,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1网络舆情影响决策的效率
传播工具网络的力量以及由此产生的网络舆情对事件的反应的及时快捷等特点,正是网络舆情的优势。在政府决策时,接收到足够丰富的信息和资源。网络舆情的及时、相对完整,影响决策的信息来源和决策效率。首先,网民分布的广泛性和信息反馈集中及时加之媒体的报道等,因此信息输入是相对全面的。在政治系统对网络舆情的处理过程中,即从政治系统接受信息,到对环境做出反应的时间,间隔会相对要短,使政府能够对危机事件快速做出反应,有效应对周围环境产生的负荷,减少暴雨带来的更大损失。网络高效快捷的交流方式也减少了信息层级传递中的失真和曲解。
2.2网络舆情的反馈调节决策
在政府决策中,反馈作为一种信号机制,来衡量政府的决策效果,以便及时调整,保证其政策目标、途径与效果的一致性。此次暴雨事件突发,第一时间的应急方案是政府早期制定的应急方案,才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政府做出决策后,社会公众对此决策有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又作为一种反馈信号,在反馈环节,网络舆情的作用就是帮助政府决策和决策目标方向一致性的纠正。[3]为防止类似事件的出现,政府通过“学习”对原有的信息的整理和总结,掌握危机事件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并运用和学习这种规定获得一种预见环境将发生何种变化的能力。[4]这就是多伊奇所提出的“领先”,领先使政治系统在负荷产生前,做出适当反应和调整,有意识实现对环境的控制。
2.3推动社会问题进入政府议程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政策问题提出的过程中,某一个社会问题先进入公众议程,被公众加以关注和讨论;很多社会问题虽然处在公众议程内,已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和讨论。但是决策系统并没有把它列入政府议程。政治系统要达到自己的目标,需从各方面接受涉及体系目标的、有关环境变化情况的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加以选择、储存、分析和处理,形成决策。在这个过程中,网络舆情的力量和呼声对政府及政治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从而迫使督促其对问题做出回应,[5]使公众议程在危机事件的触发下,进入政府议程,能够真正进入政府决策环节。
3.总结
网络舆情是决策的出发点,是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输入。正确的网络舆情能够充分体现民意,政府政策必须要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就是以公众舆情为依据,发挥其对决策的影响力。网络舆情实质上是一种信息资源,既扩大了公众通过网络有序参与政府决策,又能维持政府决策的相对自主性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正是这种强大的推动力量,当一项政府政策要想获得成功需要有民众的支持和认可,公众舆情就成为政府决策的一股强大的推动力。[6]在网络舆情进入政治系统后,会发挥其调节作用,调整和修正,在一定时间内建立其政府与民众基本一致的行为互动过程。
参考文献
[1]柯敏.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意见领袖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力研究[D].西北大学,2013.
[2]郑智斌,王诗雨,陈冲. 重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沟通——以“7·21”北京暴雨事件为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5-8.
[3]赵灿灿.网络舆情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
[4]唐亮.多伊奇的政治沟通理论[J].政治学研究,1985,02:44-46.
[5]邓惠惠.政府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6]刘惠兴,伍勇. 政治沟通理论及其研究概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