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内阅读教学的高质量一直是教师追求的目标所在。但教师目前的课内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无法忽视的问题,如教学氛围不够良好、学生兴趣不够浓厚等,它们深深地影响着教师课内阅读教学质量的优化和提高。基于此,对小学语文课内阅读教学的有效指导策略进行探究,以期能给各位同行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课内阅读;小学语文;有效指导
学生阅读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可以领悟大千世界的神奇;可以感受大好河山的壮美;可以追寻人生百态的智慧;还可以聆听心底花开的声音。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立足于学生主体,拓展生本对话的广度,创新生本对话的方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提高自己的课内阅读教学质量。接下来笔者将从全面接触文本、推动多元互动、构建开放空间三方面来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全面接触文本,深化生本对话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这句话告诉教师,文本中所承载的知识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但与此同时教师也要知道,仅仅依靠学生在课堂上与文本进行短短40分钟的接触,他们是无法对文章的丰富内涵有着深刻理解的。因此教师就必须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预习时间,让他们去全面接触文本,进行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在深入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对该篇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心路历程、创作风格、写作意图等都会有所了解,再加上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他们就可以轻松地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例如:在进行《珍珠鸟》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之前,笔者让学生对该篇文章进行了预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预习任务,笔者制作了相关微课,其内容包含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手法和文章中“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这一句话的理解等问题。笔者将之传给学生,让他们按照微课的指引进行与文本的全面接触,从而完成与文本的初步对话。这样笔者在课堂上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与文本的深入对话,从而让学生对文章的丰富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推动多元互动,促进生本对话
生本对话是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内阅读时需要突出的重点,但与此同时,教师也不能忽略了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因为单一的生本对话形式会让整节课堂处于沉默的氛围中,教师只有推动课堂的多元互动,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阅读氛围,让他们快乐地进行阅读。教师通过推动学生之间的对话,可以让不同的学习主体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从而让他们的认知不会受到个体的局限,也因此更好地促进生本对话。例如:在进行《草船借箭》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时,因为该篇文章通过一件事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周瑜的气量狭窄、妒才忌能;鲁肃的忠厚老实等。这时要让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的把握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笔者因此组织学生进行了事件重演。学生通过对诸葛亮、周瑜、鲁肃等角色的扮演和彼此之间的合作交流,可以深化对人物形象的认知,更好地促进了生本之间的对话。
三、构建开放空间,放飞学生思维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受到教师的重视和认同,他们在更多情况下像是被教师操纵的木偶,教师让他们读哪段,他们就读哪段;教师让他们怎么读,他们就怎么读。这样一来,学生都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解读文本,对文章的所有理解都离不开教师的观点。这种现象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教师必须要对学生采取放手态度,为他们构建开放的阅读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在阅读的世界中自由飞翔。为此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让学生自己读书
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课本的阅读,静声默读、大声朗读、快读、慢读、跳读、浏览都是学生可以选择的阅读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自己的思考,拥有自己的想法,从而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2.让学生自己提问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勇于质疑。我校采用的是“教学案教学”方式,每一课教学案的预习内容中,均有“美文初探”环节。学生充分预习后,要将自己的质疑归纳,选择一至两个填写到“学贵有疑”项目上。教师在二备时,将学生的质疑归类、汇总,并把最具代表性和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转回给学生,作为课堂研讨的内容之一。从三年级起始的不間断的课课质疑,使学生的质疑能力与质疑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这种质疑也要延伸到课外阅读中,当学生之间针对相同的阅读内容出现不同的观点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让他们在辩论中更好地进行问题的解决。
3.让学生自己说话
当学生拥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说话的空间,让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校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实施的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就为落实学生此项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场域。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思考在组内交流。借助小组的力量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后,再推选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在同学的追问、补充和老师的引导下,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同时,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种阅读力、学习力的提高,可以进一步提升其课外阅读的效果,为他们的终身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让学生的心底缓缓开出阅读的绚烂花朵,就必须让学生全面接触文本,从而深化生本对话;推动多元互动,从而促进生本对话;构建开放空间,从而放飞学生思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内阅读活动中聆听到花开的声音,从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因此提高自己的课内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薛海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J].好家长,2018(12):112.
[2]杨广德,陶加岩,包维范,等.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9):57-58.
编辑 高 琼
关键词:课内阅读;小学语文;有效指导
学生阅读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可以领悟大千世界的神奇;可以感受大好河山的壮美;可以追寻人生百态的智慧;还可以聆听心底花开的声音。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立足于学生主体,拓展生本对话的广度,创新生本对话的方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提高自己的课内阅读教学质量。接下来笔者将从全面接触文本、推动多元互动、构建开放空间三方面来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全面接触文本,深化生本对话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这句话告诉教师,文本中所承载的知识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但与此同时教师也要知道,仅仅依靠学生在课堂上与文本进行短短40分钟的接触,他们是无法对文章的丰富内涵有着深刻理解的。因此教师就必须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预习时间,让他们去全面接触文本,进行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在深入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对该篇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心路历程、创作风格、写作意图等都会有所了解,再加上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他们就可以轻松地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例如:在进行《珍珠鸟》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之前,笔者让学生对该篇文章进行了预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预习任务,笔者制作了相关微课,其内容包含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手法和文章中“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这一句话的理解等问题。笔者将之传给学生,让他们按照微课的指引进行与文本的全面接触,从而完成与文本的初步对话。这样笔者在课堂上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与文本的深入对话,从而让学生对文章的丰富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推动多元互动,促进生本对话
生本对话是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内阅读时需要突出的重点,但与此同时,教师也不能忽略了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因为单一的生本对话形式会让整节课堂处于沉默的氛围中,教师只有推动课堂的多元互动,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阅读氛围,让他们快乐地进行阅读。教师通过推动学生之间的对话,可以让不同的学习主体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从而让他们的认知不会受到个体的局限,也因此更好地促进生本对话。例如:在进行《草船借箭》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时,因为该篇文章通过一件事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周瑜的气量狭窄、妒才忌能;鲁肃的忠厚老实等。这时要让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的把握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笔者因此组织学生进行了事件重演。学生通过对诸葛亮、周瑜、鲁肃等角色的扮演和彼此之间的合作交流,可以深化对人物形象的认知,更好地促进了生本之间的对话。
三、构建开放空间,放飞学生思维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受到教师的重视和认同,他们在更多情况下像是被教师操纵的木偶,教师让他们读哪段,他们就读哪段;教师让他们怎么读,他们就怎么读。这样一来,学生都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解读文本,对文章的所有理解都离不开教师的观点。这种现象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教师必须要对学生采取放手态度,为他们构建开放的阅读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在阅读的世界中自由飞翔。为此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让学生自己读书
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课本的阅读,静声默读、大声朗读、快读、慢读、跳读、浏览都是学生可以选择的阅读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自己的思考,拥有自己的想法,从而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2.让学生自己提问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勇于质疑。我校采用的是“教学案教学”方式,每一课教学案的预习内容中,均有“美文初探”环节。学生充分预习后,要将自己的质疑归纳,选择一至两个填写到“学贵有疑”项目上。教师在二备时,将学生的质疑归类、汇总,并把最具代表性和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转回给学生,作为课堂研讨的内容之一。从三年级起始的不間断的课课质疑,使学生的质疑能力与质疑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这种质疑也要延伸到课外阅读中,当学生之间针对相同的阅读内容出现不同的观点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让他们在辩论中更好地进行问题的解决。
3.让学生自己说话
当学生拥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说话的空间,让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校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实施的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就为落实学生此项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场域。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思考在组内交流。借助小组的力量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后,再推选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在同学的追问、补充和老师的引导下,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同时,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种阅读力、学习力的提高,可以进一步提升其课外阅读的效果,为他们的终身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让学生的心底缓缓开出阅读的绚烂花朵,就必须让学生全面接触文本,从而深化生本对话;推动多元互动,从而促进生本对话;构建开放空间,从而放飞学生思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内阅读活动中聆听到花开的声音,从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因此提高自己的课内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薛海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J].好家长,2018(12):112.
[2]杨广德,陶加岩,包维范,等.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9):57-58.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