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应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在充分了解教材的基础上用好教材,把握好教学的“度”,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本上来,真正体现以本为本,追求课本知识的到位,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 研究;知识;教学;度;挖掘; 例题;习题
如何把握好教学中的“度”,是老师普遍关心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中的“度”主要指教学的信度、广度、深度、难度等,它由教材、学生、教师三方面的因素所决定,但教材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材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蓝本,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也是教与学的依据。因此,要把握好教学中的“度”,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研究教材知识结构,控制教学难度
教材在知识结构上的安排,考虑了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认知规律,注重联系实际,体现数学的直观性和应用性,重视基础,强调能力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难度的设定上要注意下列问题。
1.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淡化纯理论和学生难以接受的东西。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各单元在引入知识到形成结论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从生活实例或是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出发,经过简单抽象、概括,再得到一般性的结论。这样做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即尽量克服因追求纯理论上的严密性而使数学显得抽象和枯燥,甚至使学生望而生畏;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实际情况和数学的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渐培养能力。因此,教学的重点应放在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上,通过问题提出的思维过程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的暴露,把知识的发生、形成、探索过程复现出来,进行“拟真性”的教学,作为学生对知识作深层次的理解和思维方法的借鉴。
2.课堂教学应把主要精力用于将最基础的东西讲深、讲透。不可否认,教材上的知识都很重要,但其程度是不等同的,教学时需张驰有度。如关于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深入研究一下可总结出许多结论,但这些结论真正实用的并不多,且有些是相通的,对于这些知识点应做到“点到为止”。但是等差(比)中项的概念就非常重要,教学时应深挖,以等差中项为例,在给出概念和举例后可作这样的说明:“容易看出,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教学中对此还可作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是它的前后“等距离”的项的等差中项,“等距离”不仅充分刻画了等差数列的特征,而且为等差中项的逆用创造了条件。所以教学时应把最基本的规律向学生讲清楚,过多的性质补充不仅使教学内容烦琐,而且还增加了学生记忆的负担,脱离实际的拔高会伤害学生的自信心。
3. 对概念内涵的挖掘要舍得下工夫,真正使学生能掌握其实质。平时学生总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课堂上能听懂,但课后作业或考试就做不出来了?出现这一情况的关键是学生并未真正搞懂。所以课堂教学中对某些重要的概念要引导学生认真探讨。如等差数列的教学,若给出定义后立即进行通项公式的推导,这对刚接触到等差数列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对概念的理解,还是对后面内容的学习都是不利的。但如能引导学生对定义作这样的探索:公差d=0可以吗?若d<0(或d>0)等差数列逐项的值又会如何变化?你能把定义用符号表示吗?如何判定一个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等等。经过这样的研究,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把握其实质。理解概念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学中不可过于草率和急功近利。
二、 研究课本例题,充分发挥例题功能
解题是数学永恒的主题。课本中的例题既是如何运用知识解题的经典,也是思维训练的典范。正是这些典范的作用,学生才初步学会了怎样进行数学思维,怎样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考、解题,如何表述自己的解题过程。例题的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教材中的例题一般只是给出了一种解法,特别是为了说明某一观点而采用的解法,并不见得对所述问题就是一种很好的解法,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引导同学尝试用其他一些解法,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因此,处理好例题是落实知识到位的关键一步。根据教材的要求,我对例题的处理采取一看、二议、三评、四挖的教法。如下例题:试证明:A(3,-2),B(-3,-6),C(9,2)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此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直线的斜率的概念,但是我在讲此例题时除了按教材上的方法用斜率相等(KAB=KBC)来证明,还引导学生思索能否用其他的方法进行证明,有的同学很快就想到了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用边长关系证|AB| |AC|=|BC|)来证明,同学发现了这一种解法后兴趣大大增加,积极思维,还发现了以下几种方法:比如用三角形的面积证(△ABC=0);可用定比分点公式证(A为线段BC的中点);可用向量平行证
→ →
((AB∥AB));可用直线方程证(C点的坐标适合AB的方程)。那么如何由三点坐标求面积这个问题对学生又是一个悬念,所以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而且联系了以前的内容,同时为后续课程学习直线方程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做好了铺垫。因此,会用、用好课本上的例题也是我们每个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的一个“度”。
三、 研究课本习题,挖掘教材深度
课本习题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制高点,又是教学大纲期望达到的目标。教材对此作了精心的设计,有许多看似平淡但却很精彩的题目。忽视对这些题目的研究和运用,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1. 考虑习题的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多种方法解题,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运算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提倡“一题多解”,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身作则,经常进行“一题多解”的典型示范,同时要引导学生区别哪种方法较为简洁,从而加强解题的预见性,做到解题思维敏锐,避繁就简,达到正确迅速的要求。对于学生有创见性的解法要及时鼓励,宣传。这样做既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同时又会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这一训练中来。对于学生提出的不正确解法,也要善于引导,爱护他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同时帮助他分析具体错在哪里。
2. 对于一些内涵丰富的习题,考虑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应变能力。例:判别下列式子的正误,说出理由:
①∫sin2xdx=sin2x c
②∫sin2xdx=cos2x c
③∫sin2xdx=-0.5cos2x c
作为判断题,此题可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解问答题的一般方法,但此题的价值远不止这些,如加以挖掘,则可充分发挥其潜在的智能价值。
总而言之,研究教材,就是要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本上来,追求课本知识的到位,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赵振威.怎样学好数学.科学出版社,1986.
[2] 王全怀.挖掘课本习题潜在功能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通报,1999.
关键词: 研究;知识;教学;度;挖掘; 例题;习题
如何把握好教学中的“度”,是老师普遍关心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中的“度”主要指教学的信度、广度、深度、难度等,它由教材、学生、教师三方面的因素所决定,但教材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材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蓝本,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也是教与学的依据。因此,要把握好教学中的“度”,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研究教材知识结构,控制教学难度
教材在知识结构上的安排,考虑了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认知规律,注重联系实际,体现数学的直观性和应用性,重视基础,强调能力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难度的设定上要注意下列问题。
1.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淡化纯理论和学生难以接受的东西。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各单元在引入知识到形成结论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从生活实例或是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出发,经过简单抽象、概括,再得到一般性的结论。这样做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即尽量克服因追求纯理论上的严密性而使数学显得抽象和枯燥,甚至使学生望而生畏;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实际情况和数学的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渐培养能力。因此,教学的重点应放在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上,通过问题提出的思维过程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的暴露,把知识的发生、形成、探索过程复现出来,进行“拟真性”的教学,作为学生对知识作深层次的理解和思维方法的借鉴。
2.课堂教学应把主要精力用于将最基础的东西讲深、讲透。不可否认,教材上的知识都很重要,但其程度是不等同的,教学时需张驰有度。如关于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深入研究一下可总结出许多结论,但这些结论真正实用的并不多,且有些是相通的,对于这些知识点应做到“点到为止”。但是等差(比)中项的概念就非常重要,教学时应深挖,以等差中项为例,在给出概念和举例后可作这样的说明:“容易看出,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教学中对此还可作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是它的前后“等距离”的项的等差中项,“等距离”不仅充分刻画了等差数列的特征,而且为等差中项的逆用创造了条件。所以教学时应把最基本的规律向学生讲清楚,过多的性质补充不仅使教学内容烦琐,而且还增加了学生记忆的负担,脱离实际的拔高会伤害学生的自信心。
3. 对概念内涵的挖掘要舍得下工夫,真正使学生能掌握其实质。平时学生总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课堂上能听懂,但课后作业或考试就做不出来了?出现这一情况的关键是学生并未真正搞懂。所以课堂教学中对某些重要的概念要引导学生认真探讨。如等差数列的教学,若给出定义后立即进行通项公式的推导,这对刚接触到等差数列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对概念的理解,还是对后面内容的学习都是不利的。但如能引导学生对定义作这样的探索:公差d=0可以吗?若d<0(或d>0)等差数列逐项的值又会如何变化?你能把定义用符号表示吗?如何判定一个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等等。经过这样的研究,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把握其实质。理解概念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学中不可过于草率和急功近利。
二、 研究课本例题,充分发挥例题功能
解题是数学永恒的主题。课本中的例题既是如何运用知识解题的经典,也是思维训练的典范。正是这些典范的作用,学生才初步学会了怎样进行数学思维,怎样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考、解题,如何表述自己的解题过程。例题的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教材中的例题一般只是给出了一种解法,特别是为了说明某一观点而采用的解法,并不见得对所述问题就是一种很好的解法,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引导同学尝试用其他一些解法,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因此,处理好例题是落实知识到位的关键一步。根据教材的要求,我对例题的处理采取一看、二议、三评、四挖的教法。如下例题:试证明:A(3,-2),B(-3,-6),C(9,2)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此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直线的斜率的概念,但是我在讲此例题时除了按教材上的方法用斜率相等(KAB=KBC)来证明,还引导学生思索能否用其他的方法进行证明,有的同学很快就想到了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用边长关系证|AB| |AC|=|BC|)来证明,同学发现了这一种解法后兴趣大大增加,积极思维,还发现了以下几种方法:比如用三角形的面积证(△ABC=0);可用定比分点公式证(A为线段BC的中点);可用向量平行证
→ →
((AB∥AB));可用直线方程证(C点的坐标适合AB的方程)。那么如何由三点坐标求面积这个问题对学生又是一个悬念,所以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而且联系了以前的内容,同时为后续课程学习直线方程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做好了铺垫。因此,会用、用好课本上的例题也是我们每个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的一个“度”。
三、 研究课本习题,挖掘教材深度
课本习题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制高点,又是教学大纲期望达到的目标。教材对此作了精心的设计,有许多看似平淡但却很精彩的题目。忽视对这些题目的研究和运用,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1. 考虑习题的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多种方法解题,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运算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提倡“一题多解”,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身作则,经常进行“一题多解”的典型示范,同时要引导学生区别哪种方法较为简洁,从而加强解题的预见性,做到解题思维敏锐,避繁就简,达到正确迅速的要求。对于学生有创见性的解法要及时鼓励,宣传。这样做既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同时又会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这一训练中来。对于学生提出的不正确解法,也要善于引导,爱护他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同时帮助他分析具体错在哪里。
2. 对于一些内涵丰富的习题,考虑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应变能力。例:判别下列式子的正误,说出理由:
①∫sin2xdx=sin2x c
②∫sin2xdx=cos2x c
③∫sin2xdx=-0.5cos2x c
作为判断题,此题可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解问答题的一般方法,但此题的价值远不止这些,如加以挖掘,则可充分发挥其潜在的智能价值。
总而言之,研究教材,就是要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本上来,追求课本知识的到位,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赵振威.怎样学好数学.科学出版社,1986.
[2] 王全怀.挖掘课本习题潜在功能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通报,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