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要买体育用品能去哪儿呢?商场?网店?专柜?除了这些地方,你还能想到什么非常规地点呢?如果你留心,不妨还可以试试这些“非常规”的体育用品市场。
旧货市场虽然环保 但问题成堆
旧货,说白了就是二手或N手货。其实一件物品,只要它的使用价值还存在,就有其被交换的价值,也存在着再次进入市场的可能。“交换闲置物品,提高物品循环利用率,其实也是环保。当你想扔掉某件物品时,应先想想它对别人是否有使用价值,如果有,就让别人再消费一次。这样尽可能拉长物品的生命线,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说这些是不是很复杂?在国内二手市场有个更为形象好记的名字——“跳蚤市场”。如果你喜欢,可以在各个城市觅其踪迹,但可能都不会太显眼。毕竟,国人的消费观念还是很在意“面子”问题。二手的东西卫生问题暂且放在一边,花钱买个别人用过的总是不如新的来得体面。
在国外,跳蚤市场或者说“旧货市场”早已是常态且运作纯熟。很多旧货市场有着较大的规模、固定的场所以及丰富的品类。小规模的社区跳蚤市场就更为常见且灵活多变了。以美国为例,由于长期市场经济的熏陶,美国人普遍有较强的商品意识和市场观念,而且比较讲究实际。他们对于出售废旧物资没有什么顾虑,丝毫不感到有损体面。他们认为这些物品自己不用了,对别人还有用,多少能卖些钱,何乐而不为呢?那些比较富裕的人家假日里自办“草坪抛售”,全家参与,泰然自若。节假日“跳蚤市场”人头攒动,甚是热闹。
在国内,跳蚤市场发展得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反倒是很多外国人聚居的社区里这样的市场十分活跃。在上海的古北新区,社区委员会党支部副书记崔莉霞就对旧货市场津津乐道:“去年不断有老外业主向我们建议,希望能组织跳蚤市场,因为他们在华工作期限将满,回国前需要处理掉很多物品,丢掉了实在可惜。最初的几次我们发活动通知,渐渐跳蚤市场越来越火,常有居民打电话来问,下次什么时候再开啊,能不能多办几次。现在,这项活动成了社区每月一次的重头戏。”
相较于家电、家具等生活耐用品,体育用品的旧货市场主要局限于体育器材和户外装备,如背包、帐篷、家用健身器械、各类球拍、球等,且并没有单独发展,只是散见于各类旧物市场里,需要很用心地去“淘宝”。不过如果你运气好,用几分之一的价格买到合意的用品也是很有购物乐趣的一件事。
尽管近几年来,我国旧货市场发展迅速,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对“旧货”的观念跟不上旧货市场的发展步伐。长期以来,提起“旧货”许多人就会认为是过时的老式家具和破旧的日常用品上,认为旧货就是人们已经使用过且弃而不用了的物品,认为购买或出售旧货是不光彩、没有档次的。因此认为,旧货市场是没有品味、无身份的人才光顾的地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旧货市场的货源与客源,制约了旧货市场往规模化方向发展。而这也是阻碍当前我国旧货市场发展的最大因素。
对旧货市场的管理混乱。由于对旧货市场的管理错位、越位,甚至出现管理主体缺位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对旧货市场的管理比较混乱,旧货市场货源得不到有效监控,使得大量通过抢劫、盗窃等非法途径获得的“黑货”纷纷涌入旧货市场,这给二手市场发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另外,由于对旧货市场缺乏管理,使得许多无证经营的摊贩乘虚而入,无证经营的现象比比皆是,严重损害了其他合法经营的旧货摊贩,也影响了旧货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
从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旧货市场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外来打工者、下岗职工等,他们往往是在其他行业中无法得到更好地发展才被迫选择了从事旧货交易的,他们总体素质普遍偏低,且在从业之前也没有经过上岗培训,业务水平也不高,具体体现在他们从事旧货交易过程中为了谋取利益不择手段,片面夸大二手商品的质量以及过分抬高旧货的价格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旧货市场上流通的商品价格无法确定。对于旧货市场的旧货,目前仍然没有统一的价格标准,一方面使得一些不法旧货商贩恶意抬高旧货价格,以期谋求高额利润,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另一方面,消费者不知道某一旧货真正的价格,其估价可能高于或是低于实际价格,结果要么是旧货摊贩以远高于旧货实际价格赚了一笔,要么就是因彼此对价格的估价太悬殊,使得交易无法进行,最终也不利于旧货市场的发展。
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众所周知,旧货市场要么设在城郊结合部,要么就设在“城中村”附近,而近年来包括昆明在内的大多数城市都在进行“城中村”拆迁改造,这使得旧货市场的周边环境秩序比较混乱,在旧货市场附近经常发生盗窃、“两抢”等违法事件。这不仅不利于规范的、有序的旧货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同时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消费者权益得到侵害时,无法得到有效、及时的救济。由于旧货市场摊贩没有给消费者出具发票,也没有质量的“三包”凭证,摊贩仅仅是口头承诺,消费者在旧货市场购得假冒伪劣的二手商品致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侵害时,却找不到有效的途径来保护其合法权益,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就吃了哑巴亏,只能自认倒霉。
只要你愿意 芝麻换西瓜
在知名生活服务平台58同城网(www.58.com)上,王先生将自己所收藏的全新安踏奥运冠军龙服贴了出来,搭配佳能18-55mm的镜头,他在交换信息中写明希望可以换到一个佳能18-135mm的镜头。
像王先生这样的“换客”们在58同城网上并不在少数,所涉及的各类生活信息也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换客”们:将自己闲置的物品拍照上网,然后写明自己想要交换到手的物品,所有的信息在互联网上公开,如果配上实际拍摄的图片,有意交换的对家很快就会自动“上门”联系了。
一些可重复利用的体育用品往往是“换客”们青睐的对象:帐篷、头灯、车载GPS、网球拍……生活中的有心人总是可以付出最少的交换价值来换取最大的使用价值。
同城交换物品的便利性和广泛性早已被“换客”们津津乐道,但其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十分明显:如何在交易时保证交易安全甚至是人身和财产安全一直是这种市场模式所无法回避的突出问题。同时,交换后的使用体验风险也只能由“换客”们自行承担——一旦交换来的物品出现使用不满意、配件缺失或短时间内损坏等问题,恐怕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其实,在驴友们和各个体育俱乐部的小圈子里,交换市场其实早就不再是新生事物了。只不过这类型的交换往往仅限于好友和熟人之间,所交换的物品范围也十分有限。令人放心的是,这类的体育装备交流往往安全性非常高,毕竟圈子小人员少,搞不好毁了“清誉”还真是得不偿失。
同样,在各类“圈子网站”的论坛中也隐藏着不小的交换市场,如户外网站“8264”、“绿野”、骑行爱好者们的“biketo”,各类装备转让和交换的帖子层出不穷,如果你有闲,不妨逛逛看,说不定比逛专卖店还“刺激”。
测评试用 形同“中奖”
这类型市场本是品牌商针对网络而做出的网络营销策略的一部分,渐渐就被一些“发烧级粉丝”瞄上,希望可以得此幸运。在各类运动爱好者聚集的专业网站上,品牌商会同网站联手推出某一产品的测评活动,发动在网站内活动的网友们以较低价格“签约”购买。所谓“签约”购买,是要求得到购买资格的网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在论坛中发表图文并茂、水平较高的测评帖,以达到帮助品牌商进行产品宣传的目的,同时也客观地提升了该网站的点击率,可谓一举三得,多赢的营销模式大受各方欢迎。
在论坛中能得到测评资格的概率往往很低,所以很多得到测评资格的网友往往有种“中奖”的兴奋喜悦。虽然很少,但不论是价格还是产品都足以让人跃跃欲试,还真不怕有人不买账。所以,要论非常规市场,这一型也不能不算在内!只不过碰到真正急用或者必备装备时,等着得到测评资格这个“馅饼”还不如跑到实体店收一个回来更靠谱一些。
旧货市场虽然环保 但问题成堆
旧货,说白了就是二手或N手货。其实一件物品,只要它的使用价值还存在,就有其被交换的价值,也存在着再次进入市场的可能。“交换闲置物品,提高物品循环利用率,其实也是环保。当你想扔掉某件物品时,应先想想它对别人是否有使用价值,如果有,就让别人再消费一次。这样尽可能拉长物品的生命线,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说这些是不是很复杂?在国内二手市场有个更为形象好记的名字——“跳蚤市场”。如果你喜欢,可以在各个城市觅其踪迹,但可能都不会太显眼。毕竟,国人的消费观念还是很在意“面子”问题。二手的东西卫生问题暂且放在一边,花钱买个别人用过的总是不如新的来得体面。
在国外,跳蚤市场或者说“旧货市场”早已是常态且运作纯熟。很多旧货市场有着较大的规模、固定的场所以及丰富的品类。小规模的社区跳蚤市场就更为常见且灵活多变了。以美国为例,由于长期市场经济的熏陶,美国人普遍有较强的商品意识和市场观念,而且比较讲究实际。他们对于出售废旧物资没有什么顾虑,丝毫不感到有损体面。他们认为这些物品自己不用了,对别人还有用,多少能卖些钱,何乐而不为呢?那些比较富裕的人家假日里自办“草坪抛售”,全家参与,泰然自若。节假日“跳蚤市场”人头攒动,甚是热闹。
在国内,跳蚤市场发展得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反倒是很多外国人聚居的社区里这样的市场十分活跃。在上海的古北新区,社区委员会党支部副书记崔莉霞就对旧货市场津津乐道:“去年不断有老外业主向我们建议,希望能组织跳蚤市场,因为他们在华工作期限将满,回国前需要处理掉很多物品,丢掉了实在可惜。最初的几次我们发活动通知,渐渐跳蚤市场越来越火,常有居民打电话来问,下次什么时候再开啊,能不能多办几次。现在,这项活动成了社区每月一次的重头戏。”
相较于家电、家具等生活耐用品,体育用品的旧货市场主要局限于体育器材和户外装备,如背包、帐篷、家用健身器械、各类球拍、球等,且并没有单独发展,只是散见于各类旧物市场里,需要很用心地去“淘宝”。不过如果你运气好,用几分之一的价格买到合意的用品也是很有购物乐趣的一件事。
尽管近几年来,我国旧货市场发展迅速,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对“旧货”的观念跟不上旧货市场的发展步伐。长期以来,提起“旧货”许多人就会认为是过时的老式家具和破旧的日常用品上,认为旧货就是人们已经使用过且弃而不用了的物品,认为购买或出售旧货是不光彩、没有档次的。因此认为,旧货市场是没有品味、无身份的人才光顾的地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旧货市场的货源与客源,制约了旧货市场往规模化方向发展。而这也是阻碍当前我国旧货市场发展的最大因素。
对旧货市场的管理混乱。由于对旧货市场的管理错位、越位,甚至出现管理主体缺位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对旧货市场的管理比较混乱,旧货市场货源得不到有效监控,使得大量通过抢劫、盗窃等非法途径获得的“黑货”纷纷涌入旧货市场,这给二手市场发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另外,由于对旧货市场缺乏管理,使得许多无证经营的摊贩乘虚而入,无证经营的现象比比皆是,严重损害了其他合法经营的旧货摊贩,也影响了旧货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
从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旧货市场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外来打工者、下岗职工等,他们往往是在其他行业中无法得到更好地发展才被迫选择了从事旧货交易的,他们总体素质普遍偏低,且在从业之前也没有经过上岗培训,业务水平也不高,具体体现在他们从事旧货交易过程中为了谋取利益不择手段,片面夸大二手商品的质量以及过分抬高旧货的价格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旧货市场上流通的商品价格无法确定。对于旧货市场的旧货,目前仍然没有统一的价格标准,一方面使得一些不法旧货商贩恶意抬高旧货价格,以期谋求高额利润,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另一方面,消费者不知道某一旧货真正的价格,其估价可能高于或是低于实际价格,结果要么是旧货摊贩以远高于旧货实际价格赚了一笔,要么就是因彼此对价格的估价太悬殊,使得交易无法进行,最终也不利于旧货市场的发展。
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众所周知,旧货市场要么设在城郊结合部,要么就设在“城中村”附近,而近年来包括昆明在内的大多数城市都在进行“城中村”拆迁改造,这使得旧货市场的周边环境秩序比较混乱,在旧货市场附近经常发生盗窃、“两抢”等违法事件。这不仅不利于规范的、有序的旧货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同时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消费者权益得到侵害时,无法得到有效、及时的救济。由于旧货市场摊贩没有给消费者出具发票,也没有质量的“三包”凭证,摊贩仅仅是口头承诺,消费者在旧货市场购得假冒伪劣的二手商品致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侵害时,却找不到有效的途径来保护其合法权益,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就吃了哑巴亏,只能自认倒霉。
只要你愿意 芝麻换西瓜
在知名生活服务平台58同城网(www.58.com)上,王先生将自己所收藏的全新安踏奥运冠军龙服贴了出来,搭配佳能18-55mm的镜头,他在交换信息中写明希望可以换到一个佳能18-135mm的镜头。
像王先生这样的“换客”们在58同城网上并不在少数,所涉及的各类生活信息也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换客”们:将自己闲置的物品拍照上网,然后写明自己想要交换到手的物品,所有的信息在互联网上公开,如果配上实际拍摄的图片,有意交换的对家很快就会自动“上门”联系了。
一些可重复利用的体育用品往往是“换客”们青睐的对象:帐篷、头灯、车载GPS、网球拍……生活中的有心人总是可以付出最少的交换价值来换取最大的使用价值。
同城交换物品的便利性和广泛性早已被“换客”们津津乐道,但其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十分明显:如何在交易时保证交易安全甚至是人身和财产安全一直是这种市场模式所无法回避的突出问题。同时,交换后的使用体验风险也只能由“换客”们自行承担——一旦交换来的物品出现使用不满意、配件缺失或短时间内损坏等问题,恐怕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其实,在驴友们和各个体育俱乐部的小圈子里,交换市场其实早就不再是新生事物了。只不过这类型的交换往往仅限于好友和熟人之间,所交换的物品范围也十分有限。令人放心的是,这类的体育装备交流往往安全性非常高,毕竟圈子小人员少,搞不好毁了“清誉”还真是得不偿失。
同样,在各类“圈子网站”的论坛中也隐藏着不小的交换市场,如户外网站“8264”、“绿野”、骑行爱好者们的“biketo”,各类装备转让和交换的帖子层出不穷,如果你有闲,不妨逛逛看,说不定比逛专卖店还“刺激”。
测评试用 形同“中奖”
这类型市场本是品牌商针对网络而做出的网络营销策略的一部分,渐渐就被一些“发烧级粉丝”瞄上,希望可以得此幸运。在各类运动爱好者聚集的专业网站上,品牌商会同网站联手推出某一产品的测评活动,发动在网站内活动的网友们以较低价格“签约”购买。所谓“签约”购买,是要求得到购买资格的网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在论坛中发表图文并茂、水平较高的测评帖,以达到帮助品牌商进行产品宣传的目的,同时也客观地提升了该网站的点击率,可谓一举三得,多赢的营销模式大受各方欢迎。
在论坛中能得到测评资格的概率往往很低,所以很多得到测评资格的网友往往有种“中奖”的兴奋喜悦。虽然很少,但不论是价格还是产品都足以让人跃跃欲试,还真不怕有人不买账。所以,要论非常规市场,这一型也不能不算在内!只不过碰到真正急用或者必备装备时,等着得到测评资格这个“馅饼”还不如跑到实体店收一个回来更靠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