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叶圣陶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以训练之。训练的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批)。语文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教学之成功。"可见,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良好习惯。语文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阅读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能力;阅读
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阅读者用大脑进行认识、想象、联想、判断、分析、归纳、推理及创造的思维过程。阅读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动力,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它能使学生全面提高素质、获得知识并发展智力,从而有效地训练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能力。
一、注重朗读,加强感悟
目前,学生朗读水平的现状不容乐观。有的同学课前预习不充分,对课文朗读重视不够;在课堂上个别朗读次数也往往不足;还有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大情愿当着大家的面朗读课文。这种种情况提示我们,要把朗读教学提高到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上来。首先,通过朗读训练语感。朗读是以字、词、句为基础的。要读好一篇文章,首先要扫清字词障碍,懂得句子的意思,了解全文的中心和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理解来促进朗读,再通过朗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反复读,多多读,可以训练语感。“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就是这个意思。其次,加强学生朗读训练,体现了普通话教学的要求。国家推广使用普通话,汉语的世界影响也越来越大。这对朗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受方言和口语的影响,有的大学生在毕业时普通话还不能达标,这足以说明加强学生朗读训练的重要性。再次,朗读与作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朗读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书面语言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与吸收能力,这些能力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基础,通过朗读这一有声语言的训练,可以把读与写相互联系,相互交融到一起,以读引写,以写促读。最后,朗读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许多优美的散文和诗歌中所蕴涵的美的情趣,只有通过朗读才能体现的淋漓尽致。借助朗读去感知并理解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再造想象,才能进入欣赏性阅读阶段,使读者的性情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从而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
二、注重技巧,掌握方法
就拿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文阅读为例,现代文阅读观念强调以获取信息、掌握知识为目的而兼顾鉴赏评价,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比如速读能力、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等。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适合当今时代高效率、快节奏的需要。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它是通过科学的、一定量的训练逐渐形成的。从现代文阅读应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的角度看,精读细读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精读的要求就是读懂,甚至达到吃透,读懂吃透就是要从整体入手,局部理解,而最终达到整体把握这一目的。理解不了局部就把握不了整体,把握了整体又可以更好地理解局部。局部理解也不仅仅是孤立的理解局部自身含义,还要把握好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完成由局部到整体、由语言到内容,然后再由整体到局部、由内容到语言的反复的过程。
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时,要求阅读三遍。第一遍理解由局部到整体的自身含义。第二遍把握相互关系。然后再看文后的问题,理出各题关系,把握中心题(因为许多试题的设置都是有一定梯度和联系的),带着问题去读第三遍,既可验证前面的所读,又为做题找到依据。一定要先读文章后做题,读懂文章再做题。
三、注重方式,提升兴趣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此外,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从而使学生对课文理解趋向深入的同时,促进其比较思维和分析理解能力的提高。即使有的文章学习时间相隔较长,但问题一旦抛出,也会自然促使学生迅速打开记忆之门,进行积极紧张的回顾和思考,这样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背景、立意、结构、方法、语言方面等作比较,都有助于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把对课文的理解推向更深的层次,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孔子就曾说过:“温故而知新”的话。学新温故,在训练求同辨异思维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对旧知的温习中获取新的启迪。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1]代蕊华编著.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东主编.新课程教学基本策略[M].开明出版社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能力;阅读
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阅读者用大脑进行认识、想象、联想、判断、分析、归纳、推理及创造的思维过程。阅读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动力,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它能使学生全面提高素质、获得知识并发展智力,从而有效地训练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能力。
一、注重朗读,加强感悟
目前,学生朗读水平的现状不容乐观。有的同学课前预习不充分,对课文朗读重视不够;在课堂上个别朗读次数也往往不足;还有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大情愿当着大家的面朗读课文。这种种情况提示我们,要把朗读教学提高到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上来。首先,通过朗读训练语感。朗读是以字、词、句为基础的。要读好一篇文章,首先要扫清字词障碍,懂得句子的意思,了解全文的中心和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理解来促进朗读,再通过朗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反复读,多多读,可以训练语感。“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就是这个意思。其次,加强学生朗读训练,体现了普通话教学的要求。国家推广使用普通话,汉语的世界影响也越来越大。这对朗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受方言和口语的影响,有的大学生在毕业时普通话还不能达标,这足以说明加强学生朗读训练的重要性。再次,朗读与作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朗读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书面语言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与吸收能力,这些能力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基础,通过朗读这一有声语言的训练,可以把读与写相互联系,相互交融到一起,以读引写,以写促读。最后,朗读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许多优美的散文和诗歌中所蕴涵的美的情趣,只有通过朗读才能体现的淋漓尽致。借助朗读去感知并理解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再造想象,才能进入欣赏性阅读阶段,使读者的性情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从而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
二、注重技巧,掌握方法
就拿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文阅读为例,现代文阅读观念强调以获取信息、掌握知识为目的而兼顾鉴赏评价,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比如速读能力、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等。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适合当今时代高效率、快节奏的需要。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它是通过科学的、一定量的训练逐渐形成的。从现代文阅读应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的角度看,精读细读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精读的要求就是读懂,甚至达到吃透,读懂吃透就是要从整体入手,局部理解,而最终达到整体把握这一目的。理解不了局部就把握不了整体,把握了整体又可以更好地理解局部。局部理解也不仅仅是孤立的理解局部自身含义,还要把握好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完成由局部到整体、由语言到内容,然后再由整体到局部、由内容到语言的反复的过程。
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时,要求阅读三遍。第一遍理解由局部到整体的自身含义。第二遍把握相互关系。然后再看文后的问题,理出各题关系,把握中心题(因为许多试题的设置都是有一定梯度和联系的),带着问题去读第三遍,既可验证前面的所读,又为做题找到依据。一定要先读文章后做题,读懂文章再做题。
三、注重方式,提升兴趣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此外,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从而使学生对课文理解趋向深入的同时,促进其比较思维和分析理解能力的提高。即使有的文章学习时间相隔较长,但问题一旦抛出,也会自然促使学生迅速打开记忆之门,进行积极紧张的回顾和思考,这样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背景、立意、结构、方法、语言方面等作比较,都有助于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把对课文的理解推向更深的层次,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孔子就曾说过:“温故而知新”的话。学新温故,在训练求同辨异思维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对旧知的温习中获取新的启迪。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1]代蕊华编著.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东主编.新课程教学基本策略[M].开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