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与小学数学教学相比较而言,初中数学教学的难度更大,数学教学内容更多。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学困生,学困生的出现对教师的数学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探究了增强学困生转化效果的具体方式,为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可行建议,希望对其他教师有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困生; 有效转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要求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在初中阶段,一些学生由于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学习效果往往达不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目标,尤其是在数学学习中时常出现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了解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具体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一)不愿做练习,缺少观察积累
部分学生怕麻烦而只愿意做选择题、填空题,不愿做解答题和应用题。还有的学生连题目都不愿仔细看,比如,教师布置课本上的练习时,这些学生总是要问“要抄题吗?”。在抄练习题的过程中,他们抄错题,抄漏题,将两道题目合成一道题的情况经常出现。笔者认为这是缺少观察积累造成的,而在练习中认真抄题就强化了观察积累的过程。
(二)学习数学时不重视方法与思考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数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训练思想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所以数学常常被称之为“训练思维的体操”。有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动脑筋,不思考数学问题,纯粹地靠“填鸭式”地做题,像记生词一样去记解答过程。这种情况下,学生得到的不过是断断续续的知识,学习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而且很容易遗忘知识,达不到训练思维的目的。
二、针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对策尝试
(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困生积极参与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来说还比较小,但是已经具备自己的思想,比较追求自己的个性,因此教师应注重遵从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适当开展情感教育,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通常情况下,学困生对于数学学习具备害怕的心理,上课不认真听讲,不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是常见现象。不仅如此,部分学困生已经完全放弃了数学的学习,作业全凭借着抄袭完成,当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都会躲避提问,长期以来都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引导学困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注重转变以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树立平等观念,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让学困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同时,教师也要放下身段去关心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数学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这不仅能够促使学困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还能够拉近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关系,长此以往能够有效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班级内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较大差异,即使是学困生群体内部,不同学生的数学能力也各不相同。首先,教师应适当降低数学课堂教学的起点,使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的学生也能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在讲解基础知识点时,教师应当使学困生完全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适当渗透解题技巧与思路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解题能力。数学教学中还有部分对学困生来说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但这部分知识点并不多。教师可将这些难度较高的复杂知识点区分开,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逐个击破难点,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较弱,仅增强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难以在短时间内弥补其知识漏洞。因此,教师需加强对学困生的课外辅导,引导学困生组建合作探究小组,鼓励班级内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学困生提供学习指导,同龄学生的指导对增强学困生的数学能力更加有效。
其次,教师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体现信息化的教育思维,将不同的信息化教学工具应用于课堂中。例如,讲解《两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用微课展示两圆圆心、半径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根据微课视频的演示总结两圆五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学困生根据具体的视频内容总结抽象的数量、位置关系,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相比,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三)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學习主动性的有效策略,与此同时也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探索合理有效教学手段激发学困生数学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首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困生加以照顾,如果学困生表现出想要回答问题的神情,那么教师一定要给学困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并在学困生回答问题之后加以表扬。而如果学困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回答错误,教师一定不要立马加以纠正,同时避免批评学困生,严重打击学困生数学学习积极性。教师应针对学困生回答问题的表现进行鼓励,然后通过委婉的语言提出问题。这样既不会伤害学困生数学学习积极性,还能够保证数学教学效果。另外,在实际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借助于多媒体开展教学,这不仅仅能够转化学困生,又能够促使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有效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学困生主要是缺乏足够的兴趣和自学能力,导致基础不扎实。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数学产生足够的兴趣。当然,也要发挥家庭和学校的双重作用,让学困生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黄烈辉. 激发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探讨[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4):160.
[2] 苟建鹏. 核心素养下中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J]. 甘肃教育, 2020(4):52-52.
[3] 李建军.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心理障碍与解决措施[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 000(010):P.75-75.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毕节七中 551705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困生; 有效转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要求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在初中阶段,一些学生由于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学习效果往往达不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目标,尤其是在数学学习中时常出现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了解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具体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一)不愿做练习,缺少观察积累
部分学生怕麻烦而只愿意做选择题、填空题,不愿做解答题和应用题。还有的学生连题目都不愿仔细看,比如,教师布置课本上的练习时,这些学生总是要问“要抄题吗?”。在抄练习题的过程中,他们抄错题,抄漏题,将两道题目合成一道题的情况经常出现。笔者认为这是缺少观察积累造成的,而在练习中认真抄题就强化了观察积累的过程。
(二)学习数学时不重视方法与思考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数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训练思想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所以数学常常被称之为“训练思维的体操”。有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动脑筋,不思考数学问题,纯粹地靠“填鸭式”地做题,像记生词一样去记解答过程。这种情况下,学生得到的不过是断断续续的知识,学习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而且很容易遗忘知识,达不到训练思维的目的。
二、针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对策尝试
(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困生积极参与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来说还比较小,但是已经具备自己的思想,比较追求自己的个性,因此教师应注重遵从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适当开展情感教育,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通常情况下,学困生对于数学学习具备害怕的心理,上课不认真听讲,不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是常见现象。不仅如此,部分学困生已经完全放弃了数学的学习,作业全凭借着抄袭完成,当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都会躲避提问,长期以来都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引导学困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注重转变以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树立平等观念,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让学困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同时,教师也要放下身段去关心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数学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这不仅能够促使学困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还能够拉近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关系,长此以往能够有效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班级内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较大差异,即使是学困生群体内部,不同学生的数学能力也各不相同。首先,教师应适当降低数学课堂教学的起点,使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的学生也能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在讲解基础知识点时,教师应当使学困生完全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适当渗透解题技巧与思路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解题能力。数学教学中还有部分对学困生来说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但这部分知识点并不多。教师可将这些难度较高的复杂知识点区分开,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逐个击破难点,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较弱,仅增强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难以在短时间内弥补其知识漏洞。因此,教师需加强对学困生的课外辅导,引导学困生组建合作探究小组,鼓励班级内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学困生提供学习指导,同龄学生的指导对增强学困生的数学能力更加有效。
其次,教师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体现信息化的教育思维,将不同的信息化教学工具应用于课堂中。例如,讲解《两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用微课展示两圆圆心、半径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根据微课视频的演示总结两圆五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学困生根据具体的视频内容总结抽象的数量、位置关系,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相比,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三)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學习主动性的有效策略,与此同时也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探索合理有效教学手段激发学困生数学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首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困生加以照顾,如果学困生表现出想要回答问题的神情,那么教师一定要给学困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并在学困生回答问题之后加以表扬。而如果学困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回答错误,教师一定不要立马加以纠正,同时避免批评学困生,严重打击学困生数学学习积极性。教师应针对学困生回答问题的表现进行鼓励,然后通过委婉的语言提出问题。这样既不会伤害学困生数学学习积极性,还能够保证数学教学效果。另外,在实际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借助于多媒体开展教学,这不仅仅能够转化学困生,又能够促使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有效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学困生主要是缺乏足够的兴趣和自学能力,导致基础不扎实。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数学产生足够的兴趣。当然,也要发挥家庭和学校的双重作用,让学困生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黄烈辉. 激发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探讨[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4):160.
[2] 苟建鹏. 核心素养下中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J]. 甘肃教育, 2020(4):52-52.
[3] 李建军.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心理障碍与解决措施[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 000(010):P.75-75.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毕节七中 55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