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基于国内数十所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状况的考察和分析,以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即以产学结合为视角,从高职院校办学理念、高职教育新型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以及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方式等问题入手,探讨了高职教育的问题与创新。
[关键词]办学理念 教育特色 教学体系 考核评价
[作者简介]朱水根(1955- ),男,浙江平湖人,嘉兴学院平湖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浙江平湖31420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5-0008-03
近年来,《中国教育报》等刊物介绍了我国数十所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定位、专业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等,基本反映了我国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情况。本文以此作为基本的文献依据,结合高职教育的实际,从核心问题入手,探讨高职教育的问题与创新。
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围绕其核心问题来进行。所谓核心问题,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是所有问题由之生发和关联的问题,是研究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的那个“基点”,也就是说,核心问题是研究高职教育所有问题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个核心问题是“产学结合”的问题。高职院校办学的理念、定位,需要明确产学结合的问题;创造高职教育优势、特色與品牌,必须基于产学结合的问题;构建新型教学体系以及教学管理体系必须能适应和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竞赛选拔和技术交流机制的创新,也必须从产学结合的问题出发,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围绕产学结合这个核心问题来做。本文重点谈以下三个问题。
一、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创新
办学理念是沉淀了学校的历史传统,反映了学校的文化背景,以及广大师生共同愿景的一整套教育思想体系的结晶。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是对高职院校的本质、功能、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考和理性认识,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精神支柱。因此,许多人把办学理念视为学校发展的灵魂和命脉,甚至提出“理念创新”是学校走向成功的标志。
(一)思路:鲜明的人才观和学校观
我国新办的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和学校定位上存在的问题是:笼统,没有地方特色。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缺乏文化的积淀;二是这些高职院校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还不适应,这与产学结合的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有关。一所地方的高职院校如果不能根植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是没有生命力的。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办学理念上主要体现在人才观和学校观等方面,而人才观是办学理念的核心。
1.技能与素养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学校的人才类型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学校的性质和特点。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基本内涵是:强调“技能与素养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立德为本、致用为宗”办学理念中的“致用为宗”,就是要学会做事,把学以致用作为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宗旨,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①能力本位表达和反映了职业教育本质特征,是所有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同时,在吸收职业教育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几乎都注意了人文素养的培养特别是道德教育。“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突出职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技能的训练无疑是重要的,同时,职业教育也是‘成人之道’的教育。职业教育始终要把人格的塑造,职业精神的培养摆在首位。”②“德”与“技”两者不可偏废,培养21世纪优秀人才必须实现德与才的有机统一,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技术技能统筹安排实施,确立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在集体中求得发展的价值观念,在创业中实现人生理想的价值观念和诚信受益的价值观念。
教育部在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的界定中提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理论与实践并重,技术与素养融合是高职院校共同追求的办学理念。而这种追求既基于高等教育办学的规律和要求,即“高等教育必须要有全面素质的提高,否则就不是高等教育”,也基于社会的需求,即伴随我国经济建设的前进步伐,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需求旺盛。正如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刘占山指出的那样:“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今后5年,我国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就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都迫切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实际技能和综合素质。”③
2.确立鲜明的办学方向,把握独特的本质特性。“学校观”就是“建设什么样的学校”的问题。就某一高职院校来说,学校的定位和特色是至关重要的。“定位”需要对“高职院校是什么”作出肯定的表述。“特色”需要对此高职院校不同于彼高职院校且独具竞争力的特点与优势作出明确的表述。
高职院校定位首先基于存在的条件,如特定的区域经济、社会和市场需求、服务行业等,其次是可选择的办学途径和合作模式,以及办学层次、人才规格、专业设置等因素。所以,办学定位是对区域经济、市场与服务行业、办学途径、合作模式、办学层次、人才规格、专业设置等因素,进行全面审视并概括出“学校是什么”的内涵,确立鲜明的办学定位,进而把握学校的使命和对社会发挥作用等问题。办学特色则是对办学定位的进一步追求和完善。高职教育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在独特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在办学主体的刻意追求下,依据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性,以及高职院校办学选择的创造性,自觉追求而形成的那些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符合教育规律、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独特的、优化的、先进的、科学的个性特征。“高职教育办学特色有两个非常鲜明的本质特性,一是它的应用性,二是它的开放性。把握住了这两个本质特性,就抓住了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灵魂。”④在明确的定位即明了办成什么样的学校后,必须刻意追求“独特品质”。一般会在人才特色、师资特色、模式特色、课程特色、教学特色上体现办学的独特品质。
(二)经验:市场化定位与职业性特色
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必须也最终体现在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等方面。办学理念落实到办学定位、落实到办学特色是一个“具体化”的过程。
1.理念的“定位化”。就具体的学校而言,定位就是战略规划。淄博职业学院作为一所直接面向经济主战场的高职院校,根据淄博乃至山东的经济发展确立了“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瞄准人才需求市场;专业锁定市场走势,培养跟踪就业岗位;突出技能教学特色和国际型人才培养特点;把握高职发展前沿,树立质量立校观念,建设综合性国际化技能型的职业学院”的办学理念,初步构筑了“以工为主、商为特色、工商结合、艺术、外语、学前教育等人文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框架,并力争把学院打造成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地。⑤鄂东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坚持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高职和中职并举;坚持突出工科、多学科并举,力争把数控、机电、计算机建成全省同类学校的品牌专业;坚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科学地确定不同时期的最佳办学规模,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做到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努力把鄂东职院做强、做特、做优,早日办成湖北省的重点高职学院。⑥显然,从职业院校定位内容的元素看,都试图突出定位的主要元素,如服务区域经济,面向市场,面向行业,多学科并举,多元化办学等。这些元素的选择与组合都以人才需求市场为前提和出发点。
2.理念的“特色化”。理念是形成特色的理性认识和理论基础。高职院校的特色追求,要求理念作为先导并有所创新。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学院实际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保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产学研结合,以人为本,崇尚应用,立足包头,面向全区,服务全国”的办学理念。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并形成了“依托行业、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订单”培养,办专业学院。从2001年开始,学院先后与温州市鞋革工业协会、温州服装商会、温州轻工行业联合会,合作创办了“中国鞋都技术学院”“温州服装学院”和“温州轻工学院”等三个二级学院。这三个学院都是经市政府批准的专业学院,相关行业协会的会长同时兼任二级学院的副院长,实行理事会管理运行机制,并成立了首届理事会,各协会下属的“功勋企业”“优秀企业”作为理事单位参与学院的办学,协会的会员单位既是学院相应专业的实训基地,又是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单位。⑧显然,上述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理念从目标、模式、服务功能诸方面都努力体现办学的特色。视特色为生命,在创新中创造特色是高职院校办学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与教学管理体系的创新
中国高职教育的初期很大程度上沿袭了普通高校的教学体系,未能突破学科性教学习惯,因而所谓的实践性教学难成“气候”。
(一)思路:构建新型教学体系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教学体系的调整在于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学科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关系。
1.以学科性教学为基础,突出实践性教学。学科性教学专事理论知识的教育,对职业素养的培养是有限的。突出和注重实践性教学,是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形成办学特色的必然要求。实践性教学的显著效果是实习制度、实训制度和顶岗实习制度的完善并能发挥作用。从就业的角度看,顶岗实习这个环节尤其重要。顶岗实习制度的实施难度也比较大,它必须是学校、企业(或社会)和政府三方合作,联动进行。顶岗实习必须通过构筑规范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制定及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不断改进顶岗实习管理方法。只有从顶岗实习指导到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都由校企共同组织实施,才能保障顶岗实习工作的有序、有效地完成。
2.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与教学评价制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指在教学运行过程中,用以保障教学质量的一系列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机制。通过这些机制的有效运行,达到巩固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价与监控体系;二是学校外部的监控与评价体系,包括政府、用人单位、家长等。
高职教育创新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与教学评价制度在于:(1)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要体现高职特色;(2)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3)建立新型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理顺评价和监控的关系;(4)重视教学过程监控,完善教学质量评价;(5)注重监控和评价的目的和功能;(6)改进教学质量监控手段。
(二)经验: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是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应用性和开放性。
1.课程内容的改革在于“教育性知识”体系的重建。科学的教育性知识体系是以培养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以专业特征、人才素质特征和素质特征背后的能力结构为导向,以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理论为指导,将课程、教材、实验、参考书、授课方式、评价方式等科学结合起来的体系。
从现状来看,“教育性知识体系”目前还不完善,需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整个体系在出发点(培养目标)和导向(以专业特征、人才素质特征和素质特征背后的能力结构)上存在缺陷;二是整个体系在结构上仍停留在便于传授知识和促进科研的阶段,造成了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与服务社会脱节,这也是现行高等教育的最大弊病;三是整个体系在内容上没有能够迅速自我调整,以适应科技、经济等社会的综合发展;四是系统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发展的滞后;五是教育性知识体系的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有机结合起来。⑨科学合理的“教育性知识体系”是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根本,是从整体上提高我国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
2.教育教学的“市场化”方式。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路径实际上是“市场化”的教育教学改革,而学分制和“多证书”考证制度是实现“市场化”的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和注重实践性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市场化”的必然要求。但是,眼下的“考证”制度并不完善,为考证而考证的现象严重存在。因此,职业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的培养。
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紧紧围绕“应用”这一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使整个教育过程充分体现职业综合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使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职业素质高等特点。
在教学模式上,重视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东营职业学院经济系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的“专业理论+顶岗实训”模块组合模式,既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又合理利用了校外实训条件,深受企业欢迎。⑩
推行学分制和“多证书”就业,是职业教育制度的创新,但必须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努力形成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以岗位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方式的创新
目前我国许多高等职业院校中专业课程考核模式单一,考核效率不高。传统的考试制度存在明显的弊端。
(一)思路:职业素养评价与技能鉴定结合
高职教育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根本问题则是高职教育还没有实质性地在“产学研”结合的轨道上运行。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从欧美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许多国家都较重视职业与专业的统一与协调,其高职技术人才的培养规格是:较高的职业素养+熟练的专业技能+牢固的专业知识。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分析,結合我国实情,可以预测未来十年我国各行业对高职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是:较高的职业素养+熟练的职业技能+较强的创新能力。而未来行业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己远不止熟练的单项技能,而是要求熟练的综合技能,因此课程教学和考核应围绕职业技能的训练,尤其是综合职业技能的训练,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核心来进行。
(二)经验:注重对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检验
由于职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同专业课程的教学与考核有着密切的关系,应将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重点放在专业课程考核模式的创新上,从而在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两方面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考试改革的具体思路和做法是:第一,对相关专业课程大纲中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下调为50%左右,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在每门专业课程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并将每门课程所要求的、单项或专项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与考核放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第二,确定各专业课程考核内容在综合考核中所占的比例。先将综合能力考核涉及的各门专业课程在某一学期内的学时和学分加起来,然后考察各专业课的学时和学分在这一总学时与学分中的比例,并参考这一比例来确定各专业课考核内容在综合能力考核中所占分量与比例。第三,制订成绩换算办法。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谢文静在《高职教育考试改革探讨》一文中指出,要紧密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系统规划考试制度。高职教育教学过程和培养目标的三个特点:一是注重岗位能力培养,根据“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组织课程教学、试验和实习;二是强调课程体系的针对性,课程设置不是从学科出发,而是从职业岗位群需要出发;三是突出实践环节教学,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要求,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要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就要从考试内容、形式、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出一套相对完整、切实可行的能充分发挥考试功能和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的的考试制度。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多证并举”的制度,完善人才评价制度。 所谓“多证并举”是指在“双证书”的基础上,同时获得更多相关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即学生在三年学习中获得所学专业的毕业证书,同时获得一种以上与本专业(群)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且要求获取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计算机水平等级证书和其他技能等级证书。
另外,高职教育能否成为高等教育的“半边天”,要看其优势与特色。其优势与特色的考量标准是“人才的优势”和“人才的特色”,即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高职院校进行特色与品牌建设必须与地方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否则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特色与品牌。
[注釋]
①黄春麟.高品位智力技能型人才是怎样培养出来的[N].中国教育报,2006-09-15.
②陈樱之,卓晶晶.改革创新中的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N].浙江日报,2006-
06-01.
③潘光.职教与企业合作推进发展和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6-09-21.
④刘兰明.高职教育办学特色及其本质特性[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16):32.
⑤刘学良,路荣平.走向国际的淄博职业学院[N].中国教育报,2005-05-31.
⑥施向荣,邓默耘,朱卫民.鄂东职业技术学院三十年改革发展纪实[N].中国教育报,2006-06-14.
⑦欧文静.记腾飞中的包头职业技术学院[N].中国教育报,2006-09-13.
⑧童卫军.与温州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走特色强校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6-06-01.
⑨宋永华,解启健.把脉当前高等教育知识体系存在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8-03-28.
⑩资料来源于中国教育报2008年6月11日发表的“东营职业学院改革和创新纪实”一文。
周宇,钟华.高职专业课程考试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02(5):15.
陈南英.21世纪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考试改革综述[J].职教论坛,2005(29):4.
资料来源于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29日发表的“实施多证制度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特色发展纪实”一文。
[关键词]办学理念 教育特色 教学体系 考核评价
[作者简介]朱水根(1955- ),男,浙江平湖人,嘉兴学院平湖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浙江平湖31420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5-0008-03
近年来,《中国教育报》等刊物介绍了我国数十所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定位、专业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等,基本反映了我国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情况。本文以此作为基本的文献依据,结合高职教育的实际,从核心问题入手,探讨高职教育的问题与创新。
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围绕其核心问题来进行。所谓核心问题,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是所有问题由之生发和关联的问题,是研究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的那个“基点”,也就是说,核心问题是研究高职教育所有问题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个核心问题是“产学结合”的问题。高职院校办学的理念、定位,需要明确产学结合的问题;创造高职教育优势、特色與品牌,必须基于产学结合的问题;构建新型教学体系以及教学管理体系必须能适应和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竞赛选拔和技术交流机制的创新,也必须从产学结合的问题出发,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围绕产学结合这个核心问题来做。本文重点谈以下三个问题。
一、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创新
办学理念是沉淀了学校的历史传统,反映了学校的文化背景,以及广大师生共同愿景的一整套教育思想体系的结晶。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是对高职院校的本质、功能、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考和理性认识,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精神支柱。因此,许多人把办学理念视为学校发展的灵魂和命脉,甚至提出“理念创新”是学校走向成功的标志。
(一)思路:鲜明的人才观和学校观
我国新办的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和学校定位上存在的问题是:笼统,没有地方特色。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缺乏文化的积淀;二是这些高职院校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还不适应,这与产学结合的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有关。一所地方的高职院校如果不能根植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是没有生命力的。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办学理念上主要体现在人才观和学校观等方面,而人才观是办学理念的核心。
1.技能与素养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学校的人才类型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学校的性质和特点。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基本内涵是:强调“技能与素养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立德为本、致用为宗”办学理念中的“致用为宗”,就是要学会做事,把学以致用作为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宗旨,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①能力本位表达和反映了职业教育本质特征,是所有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同时,在吸收职业教育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几乎都注意了人文素养的培养特别是道德教育。“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突出职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技能的训练无疑是重要的,同时,职业教育也是‘成人之道’的教育。职业教育始终要把人格的塑造,职业精神的培养摆在首位。”②“德”与“技”两者不可偏废,培养21世纪优秀人才必须实现德与才的有机统一,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技术技能统筹安排实施,确立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在集体中求得发展的价值观念,在创业中实现人生理想的价值观念和诚信受益的价值观念。
教育部在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的界定中提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理论与实践并重,技术与素养融合是高职院校共同追求的办学理念。而这种追求既基于高等教育办学的规律和要求,即“高等教育必须要有全面素质的提高,否则就不是高等教育”,也基于社会的需求,即伴随我国经济建设的前进步伐,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需求旺盛。正如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刘占山指出的那样:“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今后5年,我国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就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都迫切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实际技能和综合素质。”③
2.确立鲜明的办学方向,把握独特的本质特性。“学校观”就是“建设什么样的学校”的问题。就某一高职院校来说,学校的定位和特色是至关重要的。“定位”需要对“高职院校是什么”作出肯定的表述。“特色”需要对此高职院校不同于彼高职院校且独具竞争力的特点与优势作出明确的表述。
高职院校定位首先基于存在的条件,如特定的区域经济、社会和市场需求、服务行业等,其次是可选择的办学途径和合作模式,以及办学层次、人才规格、专业设置等因素。所以,办学定位是对区域经济、市场与服务行业、办学途径、合作模式、办学层次、人才规格、专业设置等因素,进行全面审视并概括出“学校是什么”的内涵,确立鲜明的办学定位,进而把握学校的使命和对社会发挥作用等问题。办学特色则是对办学定位的进一步追求和完善。高职教育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在独特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在办学主体的刻意追求下,依据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性,以及高职院校办学选择的创造性,自觉追求而形成的那些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符合教育规律、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独特的、优化的、先进的、科学的个性特征。“高职教育办学特色有两个非常鲜明的本质特性,一是它的应用性,二是它的开放性。把握住了这两个本质特性,就抓住了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灵魂。”④在明确的定位即明了办成什么样的学校后,必须刻意追求“独特品质”。一般会在人才特色、师资特色、模式特色、课程特色、教学特色上体现办学的独特品质。
(二)经验:市场化定位与职业性特色
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必须也最终体现在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等方面。办学理念落实到办学定位、落实到办学特色是一个“具体化”的过程。
1.理念的“定位化”。就具体的学校而言,定位就是战略规划。淄博职业学院作为一所直接面向经济主战场的高职院校,根据淄博乃至山东的经济发展确立了“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瞄准人才需求市场;专业锁定市场走势,培养跟踪就业岗位;突出技能教学特色和国际型人才培养特点;把握高职发展前沿,树立质量立校观念,建设综合性国际化技能型的职业学院”的办学理念,初步构筑了“以工为主、商为特色、工商结合、艺术、外语、学前教育等人文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框架,并力争把学院打造成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地。⑤鄂东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坚持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高职和中职并举;坚持突出工科、多学科并举,力争把数控、机电、计算机建成全省同类学校的品牌专业;坚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科学地确定不同时期的最佳办学规模,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做到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努力把鄂东职院做强、做特、做优,早日办成湖北省的重点高职学院。⑥显然,从职业院校定位内容的元素看,都试图突出定位的主要元素,如服务区域经济,面向市场,面向行业,多学科并举,多元化办学等。这些元素的选择与组合都以人才需求市场为前提和出发点。
2.理念的“特色化”。理念是形成特色的理性认识和理论基础。高职院校的特色追求,要求理念作为先导并有所创新。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学院实际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保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产学研结合,以人为本,崇尚应用,立足包头,面向全区,服务全国”的办学理念。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并形成了“依托行业、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订单”培养,办专业学院。从2001年开始,学院先后与温州市鞋革工业协会、温州服装商会、温州轻工行业联合会,合作创办了“中国鞋都技术学院”“温州服装学院”和“温州轻工学院”等三个二级学院。这三个学院都是经市政府批准的专业学院,相关行业协会的会长同时兼任二级学院的副院长,实行理事会管理运行机制,并成立了首届理事会,各协会下属的“功勋企业”“优秀企业”作为理事单位参与学院的办学,协会的会员单位既是学院相应专业的实训基地,又是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单位。⑧显然,上述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理念从目标、模式、服务功能诸方面都努力体现办学的特色。视特色为生命,在创新中创造特色是高职院校办学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与教学管理体系的创新
中国高职教育的初期很大程度上沿袭了普通高校的教学体系,未能突破学科性教学习惯,因而所谓的实践性教学难成“气候”。
(一)思路:构建新型教学体系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教学体系的调整在于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学科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关系。
1.以学科性教学为基础,突出实践性教学。学科性教学专事理论知识的教育,对职业素养的培养是有限的。突出和注重实践性教学,是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形成办学特色的必然要求。实践性教学的显著效果是实习制度、实训制度和顶岗实习制度的完善并能发挥作用。从就业的角度看,顶岗实习这个环节尤其重要。顶岗实习制度的实施难度也比较大,它必须是学校、企业(或社会)和政府三方合作,联动进行。顶岗实习必须通过构筑规范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制定及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不断改进顶岗实习管理方法。只有从顶岗实习指导到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都由校企共同组织实施,才能保障顶岗实习工作的有序、有效地完成。
2.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与教学评价制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指在教学运行过程中,用以保障教学质量的一系列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机制。通过这些机制的有效运行,达到巩固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价与监控体系;二是学校外部的监控与评价体系,包括政府、用人单位、家长等。
高职教育创新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与教学评价制度在于:(1)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要体现高职特色;(2)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3)建立新型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理顺评价和监控的关系;(4)重视教学过程监控,完善教学质量评价;(5)注重监控和评价的目的和功能;(6)改进教学质量监控手段。
(二)经验: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是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应用性和开放性。
1.课程内容的改革在于“教育性知识”体系的重建。科学的教育性知识体系是以培养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以专业特征、人才素质特征和素质特征背后的能力结构为导向,以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理论为指导,将课程、教材、实验、参考书、授课方式、评价方式等科学结合起来的体系。
从现状来看,“教育性知识体系”目前还不完善,需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整个体系在出发点(培养目标)和导向(以专业特征、人才素质特征和素质特征背后的能力结构)上存在缺陷;二是整个体系在结构上仍停留在便于传授知识和促进科研的阶段,造成了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与服务社会脱节,这也是现行高等教育的最大弊病;三是整个体系在内容上没有能够迅速自我调整,以适应科技、经济等社会的综合发展;四是系统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发展的滞后;五是教育性知识体系的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有机结合起来。⑨科学合理的“教育性知识体系”是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根本,是从整体上提高我国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
2.教育教学的“市场化”方式。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路径实际上是“市场化”的教育教学改革,而学分制和“多证书”考证制度是实现“市场化”的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和注重实践性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市场化”的必然要求。但是,眼下的“考证”制度并不完善,为考证而考证的现象严重存在。因此,职业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的培养。
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紧紧围绕“应用”这一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使整个教育过程充分体现职业综合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使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职业素质高等特点。
在教学模式上,重视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东营职业学院经济系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的“专业理论+顶岗实训”模块组合模式,既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又合理利用了校外实训条件,深受企业欢迎。⑩
推行学分制和“多证书”就业,是职业教育制度的创新,但必须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努力形成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以岗位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方式的创新
目前我国许多高等职业院校中专业课程考核模式单一,考核效率不高。传统的考试制度存在明显的弊端。
(一)思路:职业素养评价与技能鉴定结合
高职教育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根本问题则是高职教育还没有实质性地在“产学研”结合的轨道上运行。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从欧美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许多国家都较重视职业与专业的统一与协调,其高职技术人才的培养规格是:较高的职业素养+熟练的专业技能+牢固的专业知识。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分析,結合我国实情,可以预测未来十年我国各行业对高职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是:较高的职业素养+熟练的职业技能+较强的创新能力。而未来行业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己远不止熟练的单项技能,而是要求熟练的综合技能,因此课程教学和考核应围绕职业技能的训练,尤其是综合职业技能的训练,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核心来进行。
(二)经验:注重对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检验
由于职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同专业课程的教学与考核有着密切的关系,应将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重点放在专业课程考核模式的创新上,从而在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两方面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考试改革的具体思路和做法是:第一,对相关专业课程大纲中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下调为50%左右,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在每门专业课程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并将每门课程所要求的、单项或专项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与考核放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第二,确定各专业课程考核内容在综合考核中所占的比例。先将综合能力考核涉及的各门专业课程在某一学期内的学时和学分加起来,然后考察各专业课的学时和学分在这一总学时与学分中的比例,并参考这一比例来确定各专业课考核内容在综合能力考核中所占分量与比例。第三,制订成绩换算办法。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谢文静在《高职教育考试改革探讨》一文中指出,要紧密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系统规划考试制度。高职教育教学过程和培养目标的三个特点:一是注重岗位能力培养,根据“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组织课程教学、试验和实习;二是强调课程体系的针对性,课程设置不是从学科出发,而是从职业岗位群需要出发;三是突出实践环节教学,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要求,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要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就要从考试内容、形式、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出一套相对完整、切实可行的能充分发挥考试功能和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的的考试制度。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多证并举”的制度,完善人才评价制度。 所谓“多证并举”是指在“双证书”的基础上,同时获得更多相关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即学生在三年学习中获得所学专业的毕业证书,同时获得一种以上与本专业(群)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且要求获取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计算机水平等级证书和其他技能等级证书。
另外,高职教育能否成为高等教育的“半边天”,要看其优势与特色。其优势与特色的考量标准是“人才的优势”和“人才的特色”,即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高职院校进行特色与品牌建设必须与地方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否则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特色与品牌。
[注釋]
①黄春麟.高品位智力技能型人才是怎样培养出来的[N].中国教育报,2006-09-15.
②陈樱之,卓晶晶.改革创新中的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N].浙江日报,2006-
06-01.
③潘光.职教与企业合作推进发展和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6-09-21.
④刘兰明.高职教育办学特色及其本质特性[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16):32.
⑤刘学良,路荣平.走向国际的淄博职业学院[N].中国教育报,2005-05-31.
⑥施向荣,邓默耘,朱卫民.鄂东职业技术学院三十年改革发展纪实[N].中国教育报,2006-06-14.
⑦欧文静.记腾飞中的包头职业技术学院[N].中国教育报,2006-09-13.
⑧童卫军.与温州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走特色强校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6-06-01.
⑨宋永华,解启健.把脉当前高等教育知识体系存在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8-03-28.
⑩资料来源于中国教育报2008年6月11日发表的“东营职业学院改革和创新纪实”一文。
周宇,钟华.高职专业课程考试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02(5):15.
陈南英.21世纪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考试改革综述[J].职教论坛,2005(29):4.
资料来源于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29日发表的“实施多证制度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特色发展纪实”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