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尝试阅读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 阅读兴趣 阅读习惯 自主性 标新立异 学习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尝试阅读教学的创新。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去。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通过教材这个文本载体,将学生带入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为学生营造无拘无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其思维在其间任意驰骋,融入到阅读实践之中,“悟”出文本要表达的情感。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地球在宇宙中的美景,同时配乐配声:“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群星闪烁,在太阳系的家族里有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互相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这就是美丽的地球。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学生被眼前神秘的太空、优美的音乐、诗化的语言所营造的氛围吸引住,顿时进入学习情境,为感悟课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在小学阶段,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教学《詹天佑》时,因为学生对詹天佑不太熟悉,且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也不了解,所以很难理解中国人自己设计并修筑这条铁路的历史意义,对理解课文内容就有难度。我在讲读课文之前,先让学生从报刊或网络上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资料,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学习其他课文时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而且为收集、整理信息打下了基础。
三、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讲得多,分析得多,留给学生的读书时间就会少,甚至会出现学生学完课文还读不通课文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针对“同一首诗,为什么父母会有截然相反的评价”这一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积极的探究性阅读。发表个人理解和感受时,有的说:“巴迪年仅七八岁就能写诗,母亲看到儿子这么小就有佳作,当然兴奋不已,因此称赞‘精彩极了’。”有的说:“从巴迪迫不及待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巴迪焦急地等待父亲回来,是多么希望得到父亲的表扬,为下文父亲的评价作铺垫,形成反差,同时可以看出巴迪是一个十分上进的孩子。”有的说:“父亲的评价不切实际,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有些苛刻,甚至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还有的说:“父亲十分民主,他说‘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是希望孩子自然发展,我就希望爸爸、妈妈能这样对待我。”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发展求异思维。这样学生与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就会有效。在这一系列阅读实践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产生了独特的感受。
四、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标新立异,大胆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在阅读教学中,课堂交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交换意见,获得发展。交流时,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允许学生独树一帜,允许学生出错。教师请学生交流汇报时,应善于利用激励性语言,例如:“谁想说?”“谁愿意说?”等;在表扬时,也要抓住学生的个性,有创意地表扬,例如:“你真爱动脑筋。”“你说得真流利。”无论学生回答问题、讨论交流正确与否,只要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交流,真实地展现自己的学情,就有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教学《会摇尾巴的狼》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说:“这只大灰狼太狡猾了,它会得到应有的惩罚。”“当狼扑向小羊的一刹那,猎人一箭射中了狼的眼睛,狼昏死过去了。”“大灰狼掉进了陷阱向老山羊求救,老山羊没有救这只凶恶的狼。”“后来,这只狡猾的大灰狼饿死了!”“这只凶恶的大灰狼被我用猎枪打死了。”“后来,小山羊路过这儿,大灰狼用花言巧语骗它。它相信了,便伸下一条腿救了大灰狼。最后,凶恶的大灰狼把可怜的小山羊吃了。”“大灰狼真坏,我们千万不能上坏人的当!”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乳交融”,让孩子们丰富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真实地展示学情,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机会。
五、创设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探索。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平等地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如小结《麻雀》一课时,我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我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得真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教室又一次热闹了。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知情。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同时也获得精神愉悦。
阅读教学有着广阔的天地,给孩子们一片广阔的天地,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在广袤的宇宙空间自由地呼吸,自主地去发现、创造。
关键词: 阅读兴趣 阅读习惯 自主性 标新立异 学习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尝试阅读教学的创新。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去。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通过教材这个文本载体,将学生带入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为学生营造无拘无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其思维在其间任意驰骋,融入到阅读实践之中,“悟”出文本要表达的情感。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地球在宇宙中的美景,同时配乐配声:“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群星闪烁,在太阳系的家族里有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互相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这就是美丽的地球。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学生被眼前神秘的太空、优美的音乐、诗化的语言所营造的氛围吸引住,顿时进入学习情境,为感悟课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在小学阶段,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教学《詹天佑》时,因为学生对詹天佑不太熟悉,且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也不了解,所以很难理解中国人自己设计并修筑这条铁路的历史意义,对理解课文内容就有难度。我在讲读课文之前,先让学生从报刊或网络上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资料,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学习其他课文时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而且为收集、整理信息打下了基础。
三、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讲得多,分析得多,留给学生的读书时间就会少,甚至会出现学生学完课文还读不通课文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针对“同一首诗,为什么父母会有截然相反的评价”这一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积极的探究性阅读。发表个人理解和感受时,有的说:“巴迪年仅七八岁就能写诗,母亲看到儿子这么小就有佳作,当然兴奋不已,因此称赞‘精彩极了’。”有的说:“从巴迪迫不及待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巴迪焦急地等待父亲回来,是多么希望得到父亲的表扬,为下文父亲的评价作铺垫,形成反差,同时可以看出巴迪是一个十分上进的孩子。”有的说:“父亲的评价不切实际,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有些苛刻,甚至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还有的说:“父亲十分民主,他说‘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是希望孩子自然发展,我就希望爸爸、妈妈能这样对待我。”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发展求异思维。这样学生与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就会有效。在这一系列阅读实践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产生了独特的感受。
四、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标新立异,大胆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在阅读教学中,课堂交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交换意见,获得发展。交流时,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允许学生独树一帜,允许学生出错。教师请学生交流汇报时,应善于利用激励性语言,例如:“谁想说?”“谁愿意说?”等;在表扬时,也要抓住学生的个性,有创意地表扬,例如:“你真爱动脑筋。”“你说得真流利。”无论学生回答问题、讨论交流正确与否,只要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交流,真实地展现自己的学情,就有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教学《会摇尾巴的狼》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说:“这只大灰狼太狡猾了,它会得到应有的惩罚。”“当狼扑向小羊的一刹那,猎人一箭射中了狼的眼睛,狼昏死过去了。”“大灰狼掉进了陷阱向老山羊求救,老山羊没有救这只凶恶的狼。”“后来,这只狡猾的大灰狼饿死了!”“这只凶恶的大灰狼被我用猎枪打死了。”“后来,小山羊路过这儿,大灰狼用花言巧语骗它。它相信了,便伸下一条腿救了大灰狼。最后,凶恶的大灰狼把可怜的小山羊吃了。”“大灰狼真坏,我们千万不能上坏人的当!”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乳交融”,让孩子们丰富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真实地展示学情,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机会。
五、创设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探索。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平等地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如小结《麻雀》一课时,我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我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得真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教室又一次热闹了。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知情。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同时也获得精神愉悦。
阅读教学有着广阔的天地,给孩子们一片广阔的天地,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在广袤的宇宙空间自由地呼吸,自主地去发现、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