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的眼里,大师、名人的成就有如高山难以逾越,宛若太阳难以企及。但是,即使不能立刻成为高山和太阳,我们也要一步步走近他们,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高山的雄壮和太阳的光辉。
【文一】
爱迪生不是一
◎ 浮云
如果没有爱迪生,我们的物质生活也会万古如长夜吧。最近我看了一本《解剖发明家——爱迪生传》,对爱迪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出生于1847年的爱迪生,从小就很爱问“为什么”。然而,可能因为他的脑袋构造和别人不太一样,他自小就被视为低能儿,一生只上过3个月小学。还好他的母亲是一位教师,一直耐心地教导他,才使他最终成为“发明大王”。
爱迪生12岁就当报童赚钱以维持他的化学实验室。此后他还陆续发明了灯泡、留声机、电报机、电影机、圆形唱片、磁力析矿机、鱼雷机械装置、水底潜望镜、压碎机……爱迪生活得久,享寿84岁。曾有人问他:“何时会退休?”他回答:“葬礼之前。”他去世后,留下了2 000多项发明成果,每项发明的成功过程都是复杂的。以电灯来说,传说他曾做了1 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人类的第一个灯泡。
有人研究过,一个人一辈子要完成这么多复杂的发明,实在不可想象,爱迪生的成就应该归功于他在时间管理上的独特窍门。也有人欣赏他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生前不必多睡,死后必定长眠。”并认为他是不眠不休勤奋工作的代表。
没错,以上的描述都是对的,但却不足以说明爱迪生为什么可以完成这么多项发明。事实上,这些仅靠他一个人是做不到的。
爱迪生是他所率领的研究团体的名称。这个团体包括各行各业的聪明人,他们有不同的国籍,有的人是博士,也有人完全没受过教育,爱迪生依专长给每个人取绰号,比如其中有一位纺织工人派特罗,被称为“艺术”,因为他的手像艺术家一样灵巧。这个团体的人来来去去加起来有数百人,当时发明也赚不了太多的钱,所以发不出薪水是常有的事,但是他们仍然愿意跟爱迪生一起工作。
爱迪生很聪明,他甚至知道自己还不够聪明,所以必须把每个人放在最适合的位置,借助他们的专长来共同完成发明。他也很擅长鼓励工作伙伴,有人形容他“个性像电灯一样,照亮整个房间”,人们都乐意跟一个会改变世界的人一起工作。
过去常有人自以为聪明,感叹自己“只会做事不会做人”。其实,做人不是逢迎巴结,而是发自内心地向别人学习,尊重对方的长处,如此才能攀登一个光靠自己的力量而无法抵达的高峰。
(摘编自《楚天都市报》)
【文二】
笑声也是怀
◎ 孙道荣
一家电视台,做了一期追忆侯耀文先生的访谈节目。
侯耀文是深受观众喜爱的相声演员,在送别侯耀文先生的队伍中,有人拉起一条黑色横幅:“何时司马光再砸缸?”让人不禁想起侯耀文和赵丽蓉合作过的令人捧腹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音容笑貌宛若眼前,而正值盛年的两位艺术家却都已作古,生命无常,让人唏嘘不已。
我们一家在看这个节目时,妻子准备好了一叠纸巾,放在身边。她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但这次她估计自己会忍不住伤悲。
电视台请来的嘉宾,都是侯耀文先生的至朋亲友:二哥侯耀华,四叔常宝林,以及他的4个得意门生。
舞台后面的大屏幕上,是侯耀文先生生前的照片,主持人穿着黑色服装,几位嘉宾也是一脸严肃,场上的气氛果如所料,沉重,压抑,充满悲情。
话题从耀文、耀华哥俩谈起。侯氏三兄弟,侯耀文最小,耀华回忆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情。那时候,经济困难,兄弟之间的衣服,和全国人民一样,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哥是“新三年”,耀华是“旧三年”,耀文只好“缝缝补补又三年”。为这事,耀文一直耿耿于怀,所以,兄弟三人中耀文长得最快,成人后,老小的耀文身高最高,老大反而成了最矮的。
我听到场上忽然冒出A笑声。是那种B,C,仿佛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笑声,但发出笑声的人,一定也觉得在这种场合,笑显得有点不合时宜,所以,他似乎在努力控制,但最终还是忍俊不禁,D笑了出来。
我注意到,主持人的脸上有些错愕,这一定是她没有预料到的。一场追思会,怎么才开场,就出现了笑声?可是,很快,观众席上,笑声不可遏止地爆发出来,连绷得很紧的侯耀华先生的脸上,也隐约露出了一丝笑意。
此后,场上一再爆发出阵阵笑声。痛失手足的侯耀华先生,痛失良师的徒弟们,痛失最偏爱的晚辈的常宝林先生,在回忆起耀文生前的点点滴滴时,一桩桩,一件件,将生活中真实的、可亲的侯耀文呈现在观众面前,他的每一个故事,都像一个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包袱,在身后,被他的亲友们抖了出来。侯耀文先生再也不能走上他所热爱的舞台了,但是,他用自己的一生,配合着这样一场特殊的演出,将笑声留给了他同样深深热爱的观众。
一场将近两个小时的追忆访谈,就这样,在一次次笑声中度过。这也许不是电视台的初衷,甚至也出乎我这样一个坐在电视机前普通观众的意料。它就像一场告别演出,一如既往,侯耀文先生再一次将笑声留给了我们,这是他送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很多人都以为,在大师侯宝林的家中,一定总是笑声不断,充满欢乐。侯耀华回忆说,恰恰相反,父亲在世时,他们家常常是鸦雀无声,在外面演出累极了的父亲,需要安静地休息,需要安静地构思,需要安静地创作。生活中的侯宝林,生活中的耀华、耀文兄弟,都是严肃的,甚至是无趣的,但是,只要走上舞台,只要面对观众,他们总是一次次为我们带来笑声和快乐。
为他人带来笑声和快乐,这就是侯耀文的一生,也是所有相声喜剧演员送给观众最好的礼物。我们享受着这份快乐,我们学会笑对人生,我们也用发自内心的笑声,怀念这些可敬的大师。
(摘编自 《扬子晚报》)
【比较阅读】
主题比较。两篇文章都是关于名人的,都能使读者从名人的身上得到感悟和启示。文一告诉我们不仅要学习大发明家爱迪生勤奋努力的做事精神,还应学习像他一样的做人哲思和方法,学会取长补短,与别人合作,如此才能“攀登一个光靠自己的力量而无法抵达的高峰”。文二则由一个追忆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文的访谈节目入笔,引领读者一起回忆了侯耀文先生的“笑傲”一生。从他的身上,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快乐,也学会了如何笑对人生。
文体比较。文一是一篇议论类文章,在大众对爱迪生精神的普遍认知的基础上,从爱迪生精神的另一个侧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爱迪生不是一个人”,即合作的力量可以助你登上更高的科学山峰。文二是一篇记叙类文章,通过对一期追忆侯耀文先生的访谈节目的记叙,展现了这位艺术大师的精神风貌,也表达了对其艺术人生的追思和缅怀。
题材比较。两文题材虽不同,但选材均独特新颖,另辟蹊径,以旧立新,构思巧妙。文一前三段关于对爱迪生的成长经历、发明数量惊人和工作勤奋的描写,看似老调重弹,实则意在用大众的这些普遍认知来作为自己“爱迪生不是一个人”的论点的论据,于对比中突显论证效果,可谓眼光独到。文二记叙的是一期追忆逝者的节目,原本是让人伤感的,但作者却突起波澜记叙了一次充满笑声的追忆访谈,以“微笑”悼念亡者,对于一位逝去的相声艺术大师而言,这是一种比痛哭更深刻的悲伤,让人心灵震撼。
结尾比较。两文的结尾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的主旨得到了升华。文一由“爱迪生是一个团体”悟出集体力量的伟大,以及学会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发人深思。文二由一场追思会得出了“在享受笑声和快乐的同时还要学会笑对坎坷与挫折、笑对生死与离别”的感悟,这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
总之,这两篇文章虽然在体裁及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但都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让读者从另一个侧面去了解名人,走近大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让我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吧!
【阅读训练】
1. 你怎样理解文一中“个性像电灯一样,照亮整个房间”这个比喻?
2. 请分别将“吃吃地”、“轻轻的”、“怯怯的”、“窃窃的”填入文二第七自然段的字母处。
3. 文二中第三自然段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4. 两文在选材构思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5. 试比较两篇文章的表达方式。
6. 请找一篇关于描写名人另一面的小故事讲给你的同学听,好吗?
【参考答案】
1.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爱迪生对工作伙伴的真诚态度及其人格魅力。2. 窃窃的;轻轻的;怯怯的;吃吃地。3.这一细节用来衬托这场充满笑声的追思会的出人意料。4. 两文选材均独特新颖,另辟蹊径,以旧立新,给人以启迪(详见“对比阅读”部分)。5.文一夹叙夹议,文二以叙述为主,兼有描写和议论。6.略。
(指导教师/黄兴慧)
【文一】
爱迪生不是一
◎ 浮云
如果没有爱迪生,我们的物质生活也会万古如长夜吧。最近我看了一本《解剖发明家——爱迪生传》,对爱迪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出生于1847年的爱迪生,从小就很爱问“为什么”。然而,可能因为他的脑袋构造和别人不太一样,他自小就被视为低能儿,一生只上过3个月小学。还好他的母亲是一位教师,一直耐心地教导他,才使他最终成为“发明大王”。
爱迪生12岁就当报童赚钱以维持他的化学实验室。此后他还陆续发明了灯泡、留声机、电报机、电影机、圆形唱片、磁力析矿机、鱼雷机械装置、水底潜望镜、压碎机……爱迪生活得久,享寿84岁。曾有人问他:“何时会退休?”他回答:“葬礼之前。”他去世后,留下了2 000多项发明成果,每项发明的成功过程都是复杂的。以电灯来说,传说他曾做了1 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人类的第一个灯泡。
有人研究过,一个人一辈子要完成这么多复杂的发明,实在不可想象,爱迪生的成就应该归功于他在时间管理上的独特窍门。也有人欣赏他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生前不必多睡,死后必定长眠。”并认为他是不眠不休勤奋工作的代表。
没错,以上的描述都是对的,但却不足以说明爱迪生为什么可以完成这么多项发明。事实上,这些仅靠他一个人是做不到的。
爱迪生是他所率领的研究团体的名称。这个团体包括各行各业的聪明人,他们有不同的国籍,有的人是博士,也有人完全没受过教育,爱迪生依专长给每个人取绰号,比如其中有一位纺织工人派特罗,被称为“艺术”,因为他的手像艺术家一样灵巧。这个团体的人来来去去加起来有数百人,当时发明也赚不了太多的钱,所以发不出薪水是常有的事,但是他们仍然愿意跟爱迪生一起工作。
爱迪生很聪明,他甚至知道自己还不够聪明,所以必须把每个人放在最适合的位置,借助他们的专长来共同完成发明。他也很擅长鼓励工作伙伴,有人形容他“个性像电灯一样,照亮整个房间”,人们都乐意跟一个会改变世界的人一起工作。
过去常有人自以为聪明,感叹自己“只会做事不会做人”。其实,做人不是逢迎巴结,而是发自内心地向别人学习,尊重对方的长处,如此才能攀登一个光靠自己的力量而无法抵达的高峰。
(摘编自《楚天都市报》)
【文二】
笑声也是怀
◎ 孙道荣
一家电视台,做了一期追忆侯耀文先生的访谈节目。
侯耀文是深受观众喜爱的相声演员,在送别侯耀文先生的队伍中,有人拉起一条黑色横幅:“何时司马光再砸缸?”让人不禁想起侯耀文和赵丽蓉合作过的令人捧腹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音容笑貌宛若眼前,而正值盛年的两位艺术家却都已作古,生命无常,让人唏嘘不已。
我们一家在看这个节目时,妻子准备好了一叠纸巾,放在身边。她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但这次她估计自己会忍不住伤悲。
电视台请来的嘉宾,都是侯耀文先生的至朋亲友:二哥侯耀华,四叔常宝林,以及他的4个得意门生。
舞台后面的大屏幕上,是侯耀文先生生前的照片,主持人穿着黑色服装,几位嘉宾也是一脸严肃,场上的气氛果如所料,沉重,压抑,充满悲情。
话题从耀文、耀华哥俩谈起。侯氏三兄弟,侯耀文最小,耀华回忆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情。那时候,经济困难,兄弟之间的衣服,和全国人民一样,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哥是“新三年”,耀华是“旧三年”,耀文只好“缝缝补补又三年”。为这事,耀文一直耿耿于怀,所以,兄弟三人中耀文长得最快,成人后,老小的耀文身高最高,老大反而成了最矮的。
我听到场上忽然冒出A笑声。是那种B,C,仿佛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笑声,但发出笑声的人,一定也觉得在这种场合,笑显得有点不合时宜,所以,他似乎在努力控制,但最终还是忍俊不禁,D笑了出来。
我注意到,主持人的脸上有些错愕,这一定是她没有预料到的。一场追思会,怎么才开场,就出现了笑声?可是,很快,观众席上,笑声不可遏止地爆发出来,连绷得很紧的侯耀华先生的脸上,也隐约露出了一丝笑意。
此后,场上一再爆发出阵阵笑声。痛失手足的侯耀华先生,痛失良师的徒弟们,痛失最偏爱的晚辈的常宝林先生,在回忆起耀文生前的点点滴滴时,一桩桩,一件件,将生活中真实的、可亲的侯耀文呈现在观众面前,他的每一个故事,都像一个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包袱,在身后,被他的亲友们抖了出来。侯耀文先生再也不能走上他所热爱的舞台了,但是,他用自己的一生,配合着这样一场特殊的演出,将笑声留给了他同样深深热爱的观众。
一场将近两个小时的追忆访谈,就这样,在一次次笑声中度过。这也许不是电视台的初衷,甚至也出乎我这样一个坐在电视机前普通观众的意料。它就像一场告别演出,一如既往,侯耀文先生再一次将笑声留给了我们,这是他送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很多人都以为,在大师侯宝林的家中,一定总是笑声不断,充满欢乐。侯耀华回忆说,恰恰相反,父亲在世时,他们家常常是鸦雀无声,在外面演出累极了的父亲,需要安静地休息,需要安静地构思,需要安静地创作。生活中的侯宝林,生活中的耀华、耀文兄弟,都是严肃的,甚至是无趣的,但是,只要走上舞台,只要面对观众,他们总是一次次为我们带来笑声和快乐。
为他人带来笑声和快乐,这就是侯耀文的一生,也是所有相声喜剧演员送给观众最好的礼物。我们享受着这份快乐,我们学会笑对人生,我们也用发自内心的笑声,怀念这些可敬的大师。
(摘编自 《扬子晚报》)
【比较阅读】
主题比较。两篇文章都是关于名人的,都能使读者从名人的身上得到感悟和启示。文一告诉我们不仅要学习大发明家爱迪生勤奋努力的做事精神,还应学习像他一样的做人哲思和方法,学会取长补短,与别人合作,如此才能“攀登一个光靠自己的力量而无法抵达的高峰”。文二则由一个追忆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文的访谈节目入笔,引领读者一起回忆了侯耀文先生的“笑傲”一生。从他的身上,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快乐,也学会了如何笑对人生。
文体比较。文一是一篇议论类文章,在大众对爱迪生精神的普遍认知的基础上,从爱迪生精神的另一个侧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爱迪生不是一个人”,即合作的力量可以助你登上更高的科学山峰。文二是一篇记叙类文章,通过对一期追忆侯耀文先生的访谈节目的记叙,展现了这位艺术大师的精神风貌,也表达了对其艺术人生的追思和缅怀。
题材比较。两文题材虽不同,但选材均独特新颖,另辟蹊径,以旧立新,构思巧妙。文一前三段关于对爱迪生的成长经历、发明数量惊人和工作勤奋的描写,看似老调重弹,实则意在用大众的这些普遍认知来作为自己“爱迪生不是一个人”的论点的论据,于对比中突显论证效果,可谓眼光独到。文二记叙的是一期追忆逝者的节目,原本是让人伤感的,但作者却突起波澜记叙了一次充满笑声的追忆访谈,以“微笑”悼念亡者,对于一位逝去的相声艺术大师而言,这是一种比痛哭更深刻的悲伤,让人心灵震撼。
结尾比较。两文的结尾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的主旨得到了升华。文一由“爱迪生是一个团体”悟出集体力量的伟大,以及学会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发人深思。文二由一场追思会得出了“在享受笑声和快乐的同时还要学会笑对坎坷与挫折、笑对生死与离别”的感悟,这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
总之,这两篇文章虽然在体裁及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但都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让读者从另一个侧面去了解名人,走近大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让我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吧!
【阅读训练】
1. 你怎样理解文一中“个性像电灯一样,照亮整个房间”这个比喻?
2. 请分别将“吃吃地”、“轻轻的”、“怯怯的”、“窃窃的”填入文二第七自然段的字母处。
3. 文二中第三自然段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4. 两文在选材构思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5. 试比较两篇文章的表达方式。
6. 请找一篇关于描写名人另一面的小故事讲给你的同学听,好吗?
【参考答案】
1.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爱迪生对工作伙伴的真诚态度及其人格魅力。2. 窃窃的;轻轻的;怯怯的;吃吃地。3.这一细节用来衬托这场充满笑声的追思会的出人意料。4. 两文选材均独特新颖,另辟蹊径,以旧立新,给人以启迪(详见“对比阅读”部分)。5.文一夹叙夹议,文二以叙述为主,兼有描写和议论。6.略。
(指导教师/黄兴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