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发现新闻人物的典型意义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子报国情未已》是报道留美归国博士后、夏邑县科技副县长刘佑全的长篇通讯。这篇通讯2000年6月27日首先在《商丘日报》发表,新华社又在7月1日那天向全国播发,紧接着,《光明日报》、《文摘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报》、《中国化工报》又在重要位置予以刊载。它不但在全国产生了新闻轰动效应,而且又荣获新华社中国第12届时事报道新闻类一等奖(位列第一名)、河南新闻奖特等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这篇通讯能获得这三个有分量的奖项,说明它既受到了读者的喜爱,又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同。回想这篇通讯的采写过程,我认为它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注重发现人物的典型意义。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在谈论记者的发现力时,把它概括为六个方面,其中之一是要"善于发现和表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对人们有较大激励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对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在新闻报道中,发现典型人物实质上就是发现人物在现实社会中的典型意义,发现典型人物在现实社会中放射的精神力量。我们采写《赤子报国情未已》这篇通讯的过程,就是对刘佑全的典型意义、精神力量的发现过程,是对刘佑全认识的升华过程。
  典型人物的成长不是平面的,他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复杂的,他的思想历程,他的心灵世界,都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走过,甚至在矛盾中出现过激烈的撞击,这样的典型人物才显出思想的深厚性,人物的典型意义在社会中才能凸现出来。刘佑全是我国新时期高级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的楷模。他既在美国进行过有机化学博士后研究,也在河南最大的化工厂任过副总经理,又在基层任过科技副县长,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在这些特殊的环境中,遇到了种种矛盾,而刘佑全就是在各种矛盾中成长起来的典型人物。因此,刘佑全的思想内涵和社会的典型意义值得我们新闻工作者进行深入探讨。对于刘佑全,我在2000年的元月份对他就有了解。那时候,他刚来到夏邑县担任科技副县长,他的心愿是利用自己的知识、科研成果和在国内外的影响,为家乡的化学工业和招商引资做出贡献,使家乡的经济发展尽快迈入快车道。当时,我想从高级科技人才到基层工作和商丘积极引进人才两个方面对他进行报道。报道还没有写出,几个月之后,一个不幸的消息传了过来,刘佑全因积劳成疾累死在工作岗位上。于是,我当即来到夏邑县采访。在采访中,很多人感叹,刘佑全为家乡的建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值得大书特书。
  我认为,热爱家乡,支援家乡建设,这无疑是刘佑全的优良品质,但我感到在刘佑全身上,还有更宝贵的精神财富待我们去认识、去开掘。于是,我在夏邑县,在他曾工作过的坐落在巩义市的河南开普集团(原河南化工厂),进行了深入采访,被采访者有他的同事、同学、朋友、亲人等。采访时,人们被刘佑全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比如,刘佑全在河南开普集团工作时,人们得知他患病,工人们竟从内心里迸发出这样的声音:愿用自己的生命治好刘博士的病。对于刘佑全自己应该享受的生活津贴和应该获得的科研奖金却不要、带病工作、用自己的钱看病、出差不用公款吃饭等又感到不理解。他的学生在他去世后为他披麻戴孝守灵,而对他一直生活上俭朴、工作上艰苦、身体上忍着疾病的痛苦又很有看法。既感动,又不理解,这就构成了认识上的一对矛盾。而刘佑全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就在这一矛盾中凸显出来。人们对刘佑全不理解,是因为一个时期以来,在一些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身上,一些优良的品质丢失了,一些腐败的因素增长了,而刘佑全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却能多年来保持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并且他的事迹一般人又难以做到,这正是人们所渴盼的东西。人们的渴盼,就说明刘佑全的事迹在社会上具有了典型意义。人们对刘佑全的不理解,还表现在另一方面。一个时期以来,出国的热潮迅速升温,很多人千方百计要在美国弄到绿卡,而刘佑全在美国学成以后,谢绝高薪聘请,舍弃高水平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为了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他毅然来到地处山区的一家化工企业。在企业里,他不以高层次科研人员自居,而是超负荷地做具体工作,他只恨每天工作的时间太短,他只恨自己对祖国的贡献太少。刘佑全作为一个留美归国博士后,人们对他的思想和事迹还不太理解,因为他奉献的太多太多,得到的太少太少,而人们不理解的正是这种反差。经过对新闻素材的分析和概括,我认为刘佑全是新时期科技工作者的楷模,是全国性的先进典型人物。对此,我把刘佑全典型意义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忠于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优秀品质;淡泊名利、不求索取、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我们把刘佑全典型意义的内涵高度凝炼,拟就了这篇通讯的题目"赤子报国情未已",把刘佑全典型意义的每一个方面,铸炼在通讯的小标题中。
  综上所述,我认为:一是从内容上来看,要把人物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和时代的大背景下考查,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如果是社会的需求、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渴求,就可确定这个先进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从方法上来说,在获得新闻素材的基础上要进行理性分析,进而发掘出人物的"亮点"或光彩。这样,作品才会产生内在的精神力量。
  典型人物的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应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它具有较强的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可以说,一个先进的典型人物就是一面旗帜。典型人物的社会意义,就在于感染、教育、激励人民,从而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去推动社会的进步。2001年3月份,商丘市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后,很多乡镇自发地邀请刘佑全先进事迹报告团到基层巡回报告,全市又一次掀起了学习刘佑全先进事迹的高潮,典型人物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促进了商丘市学教活动的健康发展,同时又一次证明了发现人物典型意义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最近结合学习中央关于新闻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精神,集中阅读了6月份的《汴梁晚报》,并两次到开封对该报做了专题调查研究。我们觉得《汴梁晚报》在"三贴近"方面,特别是把笔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关注热点问题,反映群众呼声;推动实际工作,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成效是很明显的。    一、从版面看"三贴近"    《汴梁晚报》是开封日报社出版的,周六刊,星期日无报。4开,16版。6月
期刊
1989年2月,我被派到新华社中东总分社工作,直到1993年6月回来,在中东呆了4年多的时间。回来以后,就有个想法,我已经50出头了,应该考虑一下以后怎么办。我当时就想,既然已经在新华社干这么多年了,那就去中国新闻学院吧,给新华社和中国新闻界培养接班人,同时把自己这一生的新闻经验好好地总结一下。可是,新华社对外部当时就跟我说清楚了,说"你这个人,任何部门要都不给,必须要留下来"。于是我又留下来了。
期刊
5月11日,美国《纽约时报》在其头版刊登了一篇题为"辞职的时报记者留下的一长串欺骗行为"的文章,揭露该报一记者在过去7个月里杜撰了36篇新闻报道。  在接受《纽约观察家》独家采访时,杰森·布莱尔洋洋得意地说,他把一些"新闻界最优秀的人"都给骗倒了。  27岁的黑人记者杰森·布莱尔靠一台手提电脑和一部手机迷惑了读者和报社同仁。布莱尔所用的手段是伪造当事人的评论、编造现场场景,并从其他的报纸和通讯社中
期刊
电视说到底就是一个拍什么和怎样拍的问题。  拍什么?实际就是你拍摄的主体是什么。怎样拍摄?就是你的主观能动性。简单地说,就是1+1。第一个1,就是你要反映的主体。第二个1,就在于你自己。对于第一个1,就是你的选择问题,要抓住深刻的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新闻主体。第二个1则就是你自己。你的发现、你的角度、你的剪裁,总的来说就是你的水平。  我们当然强调电视作品报道的主体,主体很重要,但也不能忽略主观能动性
期刊
新闻价值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它不仅是由于新闻的不同而不同,同一新闻事实,由于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不同,也会有很大的不同。那价值的闪光,也许需要等待--不确定的等待……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张照片--一个解放军战士的半身像,他的军装、军帽上,密密麻麻地缀满了各种各样的毛主席像章,右手拿着"红宝书",左手捂着心口处,脸上的表情无比虔诚……  这张题为《虔诚者》的"文革"老照片,作者是原黑龙江日报社摄影记者
期刊
对于中国新闻工作者,索尔兹伯里这个名字应当并不陌生。上世纪80年代,他曾经沿着当年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路线采访,之后写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这本书生动、翔实地介绍了中国工农红军的英雄业绩,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在美国以及许多欧洲国家成为当年的畅销书。它的中文译本,打动了海内外无数炎黄子孙。  早在上世纪40年代,索尔兹伯里就已经是名记者了。1948年,在担任《纽约时报》驻前苏联记者
期刊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直接表明一张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态度,是报纸面对面和读者交流的重要途径。应该说,多年来言论已经成为党报的传统优势项目,它可以直接给予读者新观点、新视角,不少报纸都有自己的名牌言论栏目,成为稳定读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在地方党报改革的过程中,似乎有一种轻视党报言论的倾向,不仅言论数量越来越少,并且缺少独特风格和深度,固定的言论栏目也不多。偶有言论,或相当空洞,或属于表态性质,没有实际内
期刊
当前大众传媒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同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用不仅表现在其不同替代性上,还表现在日益丰富和多元化上;从多年来单一的宣传功能向传播信息、监督社会、引导舆论、推动经济、服务民众、提供娱乐等多方向延展。这与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为大众传媒提供的较好的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较好的生态环境使大众传媒的功能在逐步延伸和拓展中复归其自身特有的本质,愈来愈符合
期刊
诸葛亮躬耕地南阳、襄阳之争,是一桩千年悬案,也是一桩历史公案。这桩历史公案历经千年,起起伏伏,在史学界迄今没有定论。躬耕地话题,成了南阳、襄阳之间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两地就曾因《三顾茅庐》邮票的首发地问题展开争夺战,最终以两地同时首发为结局打了个"平手",这件发生在1990年的事件,被媒体称为"邮票风波",曾引起国内众多媒体的竞相报道,在舆论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随后的十几年,躬耕地
期刊
从浙江省广播电视报社原总编辑王建人贪污罪和受贿罪案,到中国有色金属报原副社长兼总编辑胡京京挪用巨额公款炒股案,再到沈阳日报报业集团原总裁、总编辑傅贵余受贿、贪污一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高层集体贪污案以及中央电视台文艺部主任赵安,再加上未经官方证实的北京某著名报社下属公司偷逃关税案等等?熏媒体人士的犯罪行为应该引起我们关注和深思了。    利用大众传媒的特殊赋权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大众传媒--这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