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芳,小学特高级教师,江西省骨干教师,景德镇市十六中附小语文教师。获全国优秀论文一、二等奖,江西省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景德镇市现场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记者:近几年,您一直在研究小学语文朗读评价这一课题,请您谈一谈这种研究的积极意义?
汪芳:在朗读评价过程中,教师如果注重评价的语言艺术,能充分发挥评价语言特有的魅力,更有效地促进朗读教学,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记者:您认为一般的朗读评价方式有什么不足?
汪芳:“你读得真好!”“你读得棒极了!”“嗯,读得不错!”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常听见教师这样评价学生的朗读。这是一种积极的朗读评价语言,它摒弃了批评指责的传统教育评价模式,对学生充满了鼓励,传递着自信。但若把它当作朗读评价的“法宝”,不思变通,这种评价语言又将显得何其苍白无力,它浮乏而又空洞,既有可能使学生在这种过度的表扬中丧失自我,又有可能学生听多了,也便听腻了,对教师的评价感到索然无味,无法从内心深处激发朗读的兴趣,不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真正提高。
記者:个性化朗读评价有什么特点?
汪芳:重在教师的语言要讲究艺术。
记者:朗读评价的语言艺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汪芳:简要地说有四点:一.评价语言要公正合理,二. 评价语言要富有童真童趣,三.评价语言要发挥激励功能,四. 评价语言要彰显学生的个性。
记者:朗读评价的语言公正合理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汪芳: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朗读,教师要摆正心态,评价学生的朗读既不要期望过高,求全责备,说学生这里没读好,那里没感情,又不要漠视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夸大其辞,一味地称赞学生,这样极易使学生“迷失自我”。而是要针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使学生既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又明白尚需继续努力的地方,以一个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朗读学习中来。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课本《识字一》,是由成语组成的一篇课文,描绘了春天来到的美景。学生读此类课文觉得琅琅上口,极容易唱读,即一字一顿地读,成语和成语之间没有停顿,更谈不上有感情,但能读得非常整齐、响亮。教师评价这样的朗读,不要简单地一句:“嗯,读得真整齐!”也不要批评:“怎么搞的,这几个成语都读不好!”应针对学生的朗读现状,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这些成语中感悟春天的美好,从而把课文读美,读好。
公正合理的评价语言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朗读心态空间,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朗读效应。
记者:评价语言要富有童真童趣具体该如何把握?
汪芳:低年级学生求知欲旺盛,情感丰富,富于形象思维。他们所接触的教材很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语言生动形象,洋溢着浓浓的儿童文学色彩。因此,教师进行朗读评价时,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倾心营造与他们心灵相通的情境,朗读评价语言必须力求形象生动,融教育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富有童真童趣,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朗读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乐于接受。
如一生朗读《夏夜多美》这篇课文, “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 这句话无论从语速、语调还是声音的高低都把握得非常好,教师诙谐幽默地评价:“你把夏夜读得真安静,'呼——呼——呼',老师和同学们都要跟着小动物一起睡着了。”再如:《荷叶圆圆》中,“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一生绘声绘色地朗读后,教师模仿青蛙的叫声进行评价:“呱呱呱,瞧,这位小朋友读得多欢快,我得再多唱两首歌:呱呱呱,呱呱呱。”“哈哈哈哈……”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欢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童真童趣的语言生动形象,切合学生的实际,在学生的欢笑声中,巧妙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记者:朗读评价怎么建立激励机制?
汪芳: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儿童尤其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激励性的语言能使他们感受到被赏识的快乐,产生自信,获得动力。如《要下雨了》一文中,一个女生将“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这句话读得很轻,教师微笑着鼓励该生:“你的声音读得真美,燕子听到了一定会回答小白兔的,可你读得轻了点,燕子听不到,把声音读大点,让燕子听到小白兔的声音好不好?同学们,给她点掌声鼓励一下!”果然该生不负众望,声音读得很清脆也很响亮,看到她坐下去时那红朴朴的脸蛋,那自信的神情,我知道,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使她从朗读中得到了快乐,以后的课文她一定会读得更好。
记者:对于今后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您有什么建议吗?
汪芳:“但愿我们每个教师在讲台上用语言弹出交响乐,能在知音者——学生的头脑里回响共鸣,收到最佳的效果。”在朗读评价中,教师要不断地研究朗读评价语言这门艺术,从而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语言特色,使它发挥它特有的魅力,更有效地激活课堂,为我们的朗读教学添砖加瓦,为孩子朗读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收稿日期:2010-10-28
记者:近几年,您一直在研究小学语文朗读评价这一课题,请您谈一谈这种研究的积极意义?
汪芳:在朗读评价过程中,教师如果注重评价的语言艺术,能充分发挥评价语言特有的魅力,更有效地促进朗读教学,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记者:您认为一般的朗读评价方式有什么不足?
汪芳:“你读得真好!”“你读得棒极了!”“嗯,读得不错!”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常听见教师这样评价学生的朗读。这是一种积极的朗读评价语言,它摒弃了批评指责的传统教育评价模式,对学生充满了鼓励,传递着自信。但若把它当作朗读评价的“法宝”,不思变通,这种评价语言又将显得何其苍白无力,它浮乏而又空洞,既有可能使学生在这种过度的表扬中丧失自我,又有可能学生听多了,也便听腻了,对教师的评价感到索然无味,无法从内心深处激发朗读的兴趣,不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真正提高。
記者:个性化朗读评价有什么特点?
汪芳:重在教师的语言要讲究艺术。
记者:朗读评价的语言艺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汪芳:简要地说有四点:一.评价语言要公正合理,二. 评价语言要富有童真童趣,三.评价语言要发挥激励功能,四. 评价语言要彰显学生的个性。
记者:朗读评价的语言公正合理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汪芳: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朗读,教师要摆正心态,评价学生的朗读既不要期望过高,求全责备,说学生这里没读好,那里没感情,又不要漠视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夸大其辞,一味地称赞学生,这样极易使学生“迷失自我”。而是要针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使学生既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又明白尚需继续努力的地方,以一个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朗读学习中来。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课本《识字一》,是由成语组成的一篇课文,描绘了春天来到的美景。学生读此类课文觉得琅琅上口,极容易唱读,即一字一顿地读,成语和成语之间没有停顿,更谈不上有感情,但能读得非常整齐、响亮。教师评价这样的朗读,不要简单地一句:“嗯,读得真整齐!”也不要批评:“怎么搞的,这几个成语都读不好!”应针对学生的朗读现状,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这些成语中感悟春天的美好,从而把课文读美,读好。
公正合理的评价语言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朗读心态空间,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朗读效应。
记者:评价语言要富有童真童趣具体该如何把握?
汪芳:低年级学生求知欲旺盛,情感丰富,富于形象思维。他们所接触的教材很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语言生动形象,洋溢着浓浓的儿童文学色彩。因此,教师进行朗读评价时,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倾心营造与他们心灵相通的情境,朗读评价语言必须力求形象生动,融教育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富有童真童趣,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朗读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乐于接受。
如一生朗读《夏夜多美》这篇课文, “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 这句话无论从语速、语调还是声音的高低都把握得非常好,教师诙谐幽默地评价:“你把夏夜读得真安静,'呼——呼——呼',老师和同学们都要跟着小动物一起睡着了。”再如:《荷叶圆圆》中,“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一生绘声绘色地朗读后,教师模仿青蛙的叫声进行评价:“呱呱呱,瞧,这位小朋友读得多欢快,我得再多唱两首歌:呱呱呱,呱呱呱。”“哈哈哈哈……”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欢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童真童趣的语言生动形象,切合学生的实际,在学生的欢笑声中,巧妙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记者:朗读评价怎么建立激励机制?
汪芳: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儿童尤其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激励性的语言能使他们感受到被赏识的快乐,产生自信,获得动力。如《要下雨了》一文中,一个女生将“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这句话读得很轻,教师微笑着鼓励该生:“你的声音读得真美,燕子听到了一定会回答小白兔的,可你读得轻了点,燕子听不到,把声音读大点,让燕子听到小白兔的声音好不好?同学们,给她点掌声鼓励一下!”果然该生不负众望,声音读得很清脆也很响亮,看到她坐下去时那红朴朴的脸蛋,那自信的神情,我知道,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使她从朗读中得到了快乐,以后的课文她一定会读得更好。
记者:对于今后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您有什么建议吗?
汪芳:“但愿我们每个教师在讲台上用语言弹出交响乐,能在知音者——学生的头脑里回响共鸣,收到最佳的效果。”在朗读评价中,教师要不断地研究朗读评价语言这门艺术,从而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语言特色,使它发挥它特有的魅力,更有效地激活课堂,为我们的朗读教学添砖加瓦,为孩子朗读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收稿日期:201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