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新模式构建与实践的现状,分析了影响高师职业技能新模式构建与实践的因素,笔者针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且结合自身的一些理解,最终提出了关于如何构建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模式与实践的一些方案或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有助于示范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教师职业技能;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2-009-01
一、目前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新模式构建与实践的背景与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为了改善传统师范院校教育模式的不足,培养更多优秀的师资人才,国家教委分别制定和颁布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和《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文件,收到了教育各界人士的称赞,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师资管理制度的影响,以及各项政策制度并未得到切实实施等问题,目前我国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新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很多高师院校将重点放在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证书的考核,因而很多关于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设置就很少。而剩下的大多都是偏重理论学习,而不注重实践的仅剩传统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而这些课程,基本都是教授方法比较单一的课程,造成了教师对所教授的课程缺乏创新性,学生也不愿意用心去学的现象。
(二)高师院校毕业的学生无法适应现实需要。[2]很多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例如普通话、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等,但事实上,随着全球化进展推进,掌握很多语言技能和现代科技技能在工作中十分重要。致使很多师范院校已经拿到资格证书的学生无法得到社会单位的认可和不能很好的胜任教师工作,甚至有的教师由于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欠缺而影响下一代的教育。
二、影响高师职业技能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的因素
造成目前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我们主要从高师职业技能新模式的落实和效果入手,来分析,以下为主要的因素。
(一)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未能得到很好的执行。教师职业技能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本来就是一个新的开始,无章可循,目前属于在摸索中寻找方法。因而很多高师院校要想在短期内做好各项安排和配置需要一个过程。例如,教师的配置,对于教授教师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的老师的聘用期和评定等目前都没有明确的安排。
(二)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考核评定没有严格执行。[3]目前,虽然一些学校将教师职业技能列入了毕业考核之内,但由于教学各项配置不完善,各项训练课程并没有按安排执行,而且目前也没有完善的考核评定制度等原因,使得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考核评定并没有严格执行。
由此看来,我们要全面系统了解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新模式构建中出现的问题,只有从源头上入手,才能彻底地解决问题。
三、如何构建与实践高师职业技能新模式与实践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国家政策的有效执行,很多高师院校也开始了积极的学习和尝试。根据上述我国高师院校教师职业技能新模式构建与实践的现状与因素,并结合笔者的经验,提出了把学习基本的知识和各种技能作为基础,把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与实践为重点,并且以各种比赛项目和活动为依托,来提高学生教师的职业技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1]以下为具体的方案与措施:
(一)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相结合。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师院校应着力构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综合体系,使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要与符合社会的需要。纠正那种只重理论讲授,不重视实践技能训练的做法,把教育理论的讲授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设备对学生进行教授和指导。除此之外,我们要推出多种多样的活动和比赛来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例如,我们开展演讲比赛、才艺大比拼、歌唱比赛等。
(二)建立全面系统的考核评价制度。[4]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拿到毕业证书是非常重要的,这关乎着自己将来的工作。因此我们把高师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中的各种表现和相关毕业证书相挂钩。当然,我们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更多的学生能够除了努力拿到专业证书之外,能够扎扎实实的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因而建立全面系统的考核评价制度就变得尤为有意义。例如,我们可以规定学生只有同时获得了外语资格证、普通话证、实习合格证、计算机证和教师资格证,才可以取得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
结束语
综上可知,高师教师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的好坏对于我国教育工作者的总体状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构建和实践好的学生教师职业技能模式也就非常关键。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高师学生教师的职业技能训练新模式的构建和实践中仍然有很多的问题,而且也根据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方案。希望我们的这些措施会对我国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会起到有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义峰.构建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新模式[J] .安康师专学报,2001,13(2):61-63.
[2] 刘芳.培养高师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以渤海大学为例[C] .//2007年科学人文教育融合与复合型教师能力培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7:339-345.
[3] 左瑞红,李锋.关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J] .教育探索,2012,(8):144-146.
[4] 张丽梅,孙雷.职技高师英语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模块的研究与实践[J] .才智,2011,(18):288.
关键词:教师职业技能;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2-009-01
一、目前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新模式构建与实践的背景与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为了改善传统师范院校教育模式的不足,培养更多优秀的师资人才,国家教委分别制定和颁布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和《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文件,收到了教育各界人士的称赞,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师资管理制度的影响,以及各项政策制度并未得到切实实施等问题,目前我国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新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很多高师院校将重点放在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证书的考核,因而很多关于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设置就很少。而剩下的大多都是偏重理论学习,而不注重实践的仅剩传统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而这些课程,基本都是教授方法比较单一的课程,造成了教师对所教授的课程缺乏创新性,学生也不愿意用心去学的现象。
(二)高师院校毕业的学生无法适应现实需要。[2]很多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例如普通话、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等,但事实上,随着全球化进展推进,掌握很多语言技能和现代科技技能在工作中十分重要。致使很多师范院校已经拿到资格证书的学生无法得到社会单位的认可和不能很好的胜任教师工作,甚至有的教师由于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欠缺而影响下一代的教育。
二、影响高师职业技能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的因素
造成目前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我们主要从高师职业技能新模式的落实和效果入手,来分析,以下为主要的因素。
(一)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未能得到很好的执行。教师职业技能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本来就是一个新的开始,无章可循,目前属于在摸索中寻找方法。因而很多高师院校要想在短期内做好各项安排和配置需要一个过程。例如,教师的配置,对于教授教师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的老师的聘用期和评定等目前都没有明确的安排。
(二)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考核评定没有严格执行。[3]目前,虽然一些学校将教师职业技能列入了毕业考核之内,但由于教学各项配置不完善,各项训练课程并没有按安排执行,而且目前也没有完善的考核评定制度等原因,使得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考核评定并没有严格执行。
由此看来,我们要全面系统了解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新模式构建中出现的问题,只有从源头上入手,才能彻底地解决问题。
三、如何构建与实践高师职业技能新模式与实践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国家政策的有效执行,很多高师院校也开始了积极的学习和尝试。根据上述我国高师院校教师职业技能新模式构建与实践的现状与因素,并结合笔者的经验,提出了把学习基本的知识和各种技能作为基础,把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与实践为重点,并且以各种比赛项目和活动为依托,来提高学生教师的职业技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1]以下为具体的方案与措施:
(一)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相结合。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师院校应着力构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综合体系,使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要与符合社会的需要。纠正那种只重理论讲授,不重视实践技能训练的做法,把教育理论的讲授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设备对学生进行教授和指导。除此之外,我们要推出多种多样的活动和比赛来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例如,我们开展演讲比赛、才艺大比拼、歌唱比赛等。
(二)建立全面系统的考核评价制度。[4]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拿到毕业证书是非常重要的,这关乎着自己将来的工作。因此我们把高师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中的各种表现和相关毕业证书相挂钩。当然,我们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更多的学生能够除了努力拿到专业证书之外,能够扎扎实实的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因而建立全面系统的考核评价制度就变得尤为有意义。例如,我们可以规定学生只有同时获得了外语资格证、普通话证、实习合格证、计算机证和教师资格证,才可以取得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
结束语
综上可知,高师教师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的好坏对于我国教育工作者的总体状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构建和实践好的学生教师职业技能模式也就非常关键。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高师学生教师的职业技能训练新模式的构建和实践中仍然有很多的问题,而且也根据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方案。希望我们的这些措施会对我国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会起到有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义峰.构建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新模式[J] .安康师专学报,2001,13(2):61-63.
[2] 刘芳.培养高师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以渤海大学为例[C] .//2007年科学人文教育融合与复合型教师能力培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7:339-345.
[3] 左瑞红,李锋.关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J] .教育探索,2012,(8):144-146.
[4] 张丽梅,孙雷.职技高师英语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模块的研究与实践[J] .才智,2011,(1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