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文化助推三院领跑飞航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k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以精益思想为导向,通过文化上的改变和传导,将精益意识和理念贯穿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过程和环节,让生产力各个要素充分释放能量,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有着56年光荣历史和辉煌成就的国有高科技企业——中国航天科工三院(以下简称三院),始终坚持把管理提升与创新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工程”,在几十年改革发展实践中创新、总结、提炼了“零缺陷系统工程管理”等一整套具有飞航特色的管理理论和工程经验,有力地保障了企业成长壮大与飞航事业蓬勃发展。
  作为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质量的重要手段——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实质上就是追求低成本、高效率。在新的历史时期,三院党委因势而为,进一步练好内功、强基固本,以内涵式增长全方位打造企业市场竞争优势,深化精益管理,突出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要增长,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构建精益文化 以思想引领行为
  建设精益文化是推进精益管理成功的关键。“小企业靠领导,中企业靠制度,大企业靠文化”,好的文化对于企业成长有着重要作用。精益文化包括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精益设计和精益供应等内容,其核心就是以较少的成本投入确保产品、服务质量,创造尽可能大的价值;同时密切与客户的关系,按客户需求提供产品。对于航天企业而言,“精”应体现在产品质量上,就是“质量零缺陷”,追求“精益求精”;“益”体现在成本和效益上,就是“不浪费”,用低成本获得高收益。
  以精益思想为导向,深化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精益文化,着力在以下几点下工夫:
  普及精益理念。当前,三院面临任务数量多、竞争异常激烈的新态势,要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求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追求更高标准的管理境界,向管理要效益、要发展。目前很多型号和项目研制周期十分紧迫,“谁快谁就胜、谁快谁就主动”。面对特殊形势,“质量”好任务才多,“质量”好竞争才主动,“质量”事关国家利益和人民安全,也事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三院坚持“创新驱动、领跑飞航”的战略思路,秉承“严慎细实”和“求实、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把“严”和“实”深蕴在血脉之中。三院两级党委高度重视精益管理,进一步树立“质量是生命”的意识,在关注单位收入、利润、增加值等指标的同时,充分认识到“精益管理是乘法”的作用,积极构建精益文化。
  抓好理念宣贯。动员和倡导全体员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从领导干部到各岗位员工树立起精益意识,掌握精益原理。三院利用内部各种会议、座谈场合,组织领导干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学习国资委、航天科工集团和三院深化精益管理的相关会议精神,学习航天科工党组“严慎细实快,协拓效善诚”十字要求,落实三院党委加强“学习型、创新型、活力型、增值型”四型建设要求,树立好作风,增强执行力。
  发动全员参与。精益文化建设是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开展的,全员参与是精益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为积极营造全员参与精益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三院邀请全国知名管理专家来院里授课,组织院本部全员、院属单位管理骨干参与学习。与此同时,三院还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开展各级劳动竞赛和技能比武,及时评选和表彰先进,带动和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精益文化建设。
  实践精益文化。三院充分利用飞航精神传承、职业精神教育、“双创”论坛、质量小讲堂、百名青年精英上讲堂等载体开展全员培训,将理念、工具、方法运用到工作中去,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习成长。三院本部员工在工位上都放上写有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作风建设的标识牌,院属单位在办公场所显著位置悬挂质量标语,让“质量文化上墙”。
  制定精益规范 以标准修正行为
  精益管理是通过优化管理过程,进行组织扁平化改革,减少非直接生产人员;推行生产均衡化、同步化,实现零库存与柔性生产;推行全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精益管理既源于生产但不局限于生产,是一项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总结和提升。2016年,三院通过一系列专项提升工程,以制定标准为切入点,规范、培养职工行为,促进精益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做好基础工作是根本。体系、管理、技术、资源、队伍等都是基础,基础不厚不牢是问题多发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质量工作長效发展的根本因素。这几年,三院着重抓好这几个方面的基础,从员工行为的角度,分解管理要素,着力解决基础问题。
  盯问题抓重点是手段。针对员工行为,按照精益理念,制定完善行为规范。2016年,三院同步部署了设计、装配工艺、软件、地面设备和外协等五个质量专项提升工程,取得了良好实效;2017年继续深化加强。这些专项提升工程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抓突出问题和关键工作,为抓系统、抓基础提供支撑和带动作用,实现以点带面。
  岗位意识和能力是保障。航天工程是系统工程,岗位和岗位之间相互衔接,各岗位工作结果都在整个大系统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一个岗位出问题,都可能成为影响大系统最终结果的致命问题。近年来,三院在抓系统、抓基础的同时,抓好岗位精益意识培养和能力建设,为精益管理提供保障。
  处理好各项关系是关键。在航天工程中,三院本部和部厂所之间是行政管理关系,各型号、项目则是系统集成关系,相互之间必须协调好、配合好、组织好,才能有效提高效率,而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就需要各型号、项目两总系统和各单位在队伍建设、基础管理上发挥好作用。三院本部在组织协调、资源保障上发挥好作用;在工作中处理好质量与效益之间的关系、顶层谋划与深入实际之间的关系、坚持经验做法与创新方法手段之间的关系、科研生产与质量之间的关系,确保完成好任务,保证产品质量持续提升。
  发扬工匠精神 以典型示范行为
  “工匠精神”被写进了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成为热词。对于从事国防武器装备研发制造的航天企业来说,更需要用“工匠精神”来推动企业创新发展。那些扎根于科研生产一线、刻苦攻关苦心钻研技术的航天“大国工匠”,是航天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一颗颗闪亮的螺丝钉,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精益求精,在创新创业中打造航天精品,助推航天梦中国梦的实现。   精益文化是“工匠精神”的延伸。工匠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其内涵在于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专注。而精益文化是在点滴中积累变化而成的,是“工匠精神”的一种延伸。只有具有“工匠精神”,设计研发人员才会对产品不断钻研思索、不停打磨探寻,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实现技术和工艺创新。
  “工匠精神”是精益文化的体现。工匠精神是对工匠文化的传承与科技的创新。以三院特级技师巩鹏为代表的工匠就是有力证明,原材料在他们手里变成形状各异的零件,精度比头发丝还精细得多,正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技能的极致化,才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航天人身上的“工匠精神”,是用创新的思维生动诠释“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和精益文化。
  弘扬“工匠精神”,发挥模范的灯塔作用。在2015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为国铸剑”大型系列人物专题,展示扎根平凡岗位、追求极致职业技能的9位“大国工匠”,其中就有来自三院的特级技师巩鹏,不仅让国人领略了他的高超技艺,也向社会生动展现了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勤劳朴实的职业素养。在航天这块科技沃土上,培育出了以国家级技能大师巩鹏、全国劳模戴天方、王阳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国工匠”。戴天方通过自学练就了异形薄壁加工、非圆截面舱体加工的绝活,被同事们称作“戴一刀”,成为数控加工领域的“大拿”;王阳31年坚守在车工岗位的三尺机台上,连续21年无废品,在岗位上开展的技术革新和发明已为企业创造了千万元价值。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榜样就像一盏盏明灯,发挥了价值示范的灯塔作用。
  厚植精益文化,以典型带动创新发展。“大国工匠”的故事播出后,让默默耕耘在一线的航天人精神振奋,这是来自身边的榜样和典型,既平凡又伟大。三院党委以此为契机,在全院发出号召,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以及“协同奉献、尽职守责、务实创新、业务专精”为主要内涵的飞航职业精神,在企业厚植精益文化,用“大国工匠”的敬业精神教育职工、感染职工、激励职工,在全院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活动,开展青年突击队专项竞赛,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凝聚起创新创业的强大力量,推动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
  完善制度保障 以管理促进行为
  精益文化的建设需要制度保障。企业推行精益文化,统一价值观是先导,完善体制机制是支撑,良好的工作机制是有效推进工作的保证。精益文化不仅对一个单位十分重要,对型号和项目推进同样重要,因为型号或项目队伍是一个团队,也面临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在型号技术攻关竞争择优机制下,如果进展慢、效果不好,可能就会被别的型号项目或者团队替代。为此,三院必须在管理上用新方法、新手段、新工具来应对,保持员工对精益工作推进的积极性,始终坚持以“培训、传帮带、竞赛、制度保障”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培育精益文化,让其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以培训為基础,促进员工增强执行力。三院重视员工培训,每年制订课表,定时开展分阶段、多形式的精益管理培训,使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员工都能理解精益内涵,掌握必要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同时,他们还建立清晰的目标,层层分解落实,细化到研究室、车间班组,制订出可以实现的进度表,以目标激励的形式一步步地渗入生产经营循环中去。
  以传帮带为纽带,促进年轻人快速成长。三院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知识型、复合型”技能人才为目标,全面推进以人才培训基地为载体、以技能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和激励四个机制为抓手,以三院技师联合会、班组建设、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体系建设。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传帮带”外,三院还实施了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三高”人才计划,并发展出了升级版的“飞航英才接力计划”。通过人才接力计划、畅通员工成长通道等措施,一批批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为航天事业的创新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以竞赛为舞台,促进优秀者脱颖而出。技能竞赛是培养和选拔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是促进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三院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激发劳动者学习业务、钻研技术、提高技能、岗位成才的积极性,不仅组织职工参加院内、集团的技能竞赛,还组织职工参加全国及国际性的比赛,多名职工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代表全球手工焊接顶尖水准的IPC全球手工焊接竞赛在美国举行,参赛选手均为各地区近3年比赛的冠亚军,被原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称为“焊接大王”的三院女职工陈洁代表中国参赛,获得了优秀奖。
  以制度为保障,促进员工养成习惯。为保证精益文化建设顺利开展,三院制订了相关的制度和实施步骤,从加强作风建设、推进职业精神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发扬“工匠精神”和飞航精神,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和制度,促进员工养成精益管理的习惯,从被动参与变成主动作为。
  同时,三院还及时做好总结,定期开展精益管理经验交流活动,每半年至少调查一次职工思想动态,搜集职工意见建议,评论项目的实施成果,总结经验教训,开展两级本部作风建设,查找问题不足,并坚决整改到位。
  中国制造迈向2025,三院以精益思想为导向,通过文化上的改变和传导,将精益意识和理念贯穿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过程和环节,让生产力各个要素充分释放能量,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党委工作部)
  (责任编辑:李万全)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机关部门作风是企业作风建设的基本单元和重中之重,是企业员工队伍建设成果的外在体现和前沿展现.
期刊
内容摘要:蜀绣作为四川的文化名片,理应积极地对外译介,让更多的人了解、熟知。然而,现在对蜀绣对外译介的研究非常少。本文借助接受美学,探讨蜀绣作品名称在对外译介时如何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不给英语读者带来阅读障碍,加之作品名称翻译又受限于篇幅。本文作者认为,在翻译蜀绣作品名称时,应该采取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策略。  关键词:蜀绣名称 翻译策略 归化异化互补  一.蜀绣简介  蜀绣,是我国的四大名绣之
校企合作是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但目前高校校企双方持久的合作关系不够稳定,校企结合的深度合作模式没有形成良性运转机制,发展中的民办高校校企合作问题更为突出。我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发展先进文化是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只有实现社会稳定 ,才能代表和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的历史时期 ,公安机关应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以及管理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中职物理作为一门承继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课程,对中职生综合素质和综合
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企业面临越来越复杂的财务风险.对这些财务风险的存在,企业如果不能及时地分析原因,有效地采取措施来规避和化解财务风险,将会引起财务危机.本文对于
宣传工作是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方向舵"和"显示器"作用.目前局、分公司新闻宣传工作进步显著,手机报、电子报等新型媒体的介入,为企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