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迹基因IGF2在辅助生殖患者子宫内膜中印迹丢失及意义

来源 :生命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检测51名辅助生育患者子宫内膜印迹基因IGF2的杂合性丢失状况和印迹丢失状况.结果显示IGF2基因的杂合率为58.82%,印迹丢失率为41.67%.印迹丢失组与印迹正常组的胚胎种植率分别为0和33.33%,两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0%和50.00%.表明佑门基因的印迹丢失对子宫内膜接受性有重要影响.是胚胎种植失败的重要候选因素.
其他文献
抗癌药物在进行动物和临床试验以前,需要用体外肿瘤组织模型评估药效.由于三维(3D)多细胞球体(multicellular tumor spheroids MCTSs)在抗药性和组织结构等方面与体内肿瘤组织相
采用方差,均值法、负二项参数K、Cassie指数、丛生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Green指数、泊松分布、负二项分布及奈曼分布的X2理论拟合,研究了湘西油茶树群落中蛇足石杉种
ASB12(homo sapiens ankyrin repeat and SOCS box containing 12)蛋白含有5个ANK(ankyrin repeat sequence)序列和一个保守的SOCS(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盒结构域,是A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mTOR)是细胞生长的中心调控因子,应用RT-PCR、免疫印迹、放射性同位素体外测定酶活性等方法,研究mTOR在小鼠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过程中在卵中的表达、活性
内源性转录终止子的计算预测是基因转录调控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当前方法的预测特异性偏低.在深入分析大肠杆菌内源性终止子中RNA发夹结构和多聚胸腺嘧啶区域等特征信号的基础
发展了一种基于连接酶介导的诱导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用于基因点突变的准确快速检测方法.针对特定突变位点设计的核酸探针,当与模板之间完全匹配时,被连接形成一条长的双链,双链
体内存在瘦素抵抗是大多数肥胖者的共同特征,但如何缓解瘦素抵抗目前还无有效方法.通过应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对大鼠脂肪细胞中瘦素信号转导通路的负反馈抑制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