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权力是高度集中与统一的。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在追求创新与超越的今天,其弊端显现得越来越明显。为了培养符合社会期望的高素质人才,各国都对教育提出了改革的期望,这种改革涉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报就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任务,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可以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藏族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在藏族这个特殊民族,中学教学过程中仍然曾在一些难点需要我们共同克服和完善。
一、特殊环境对教育的不良影响
藏区藏族中学学生,绝大多数都来自边远的高原纯牧区或半农半牧区,成长于文盲或半文盲的家庭,水平参差不齐,相差悬殊,差生面大,学生基础差,接受能力有限。 学习方法不很科学,学习兴趣也不浓。藏区学生没有受过很好的学前教育,大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出只对结论感兴趣,不愿参与探讨过程,多是机械记忆,对通过观察、推导、总结等找出内在联系,条件稍一变化,便显得无能为力。而在很多藏族教师的教学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在多种教学方法中,教师运用最多的是讲授法,对讨论、谈话、实验、查阅资料等能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的方法运用极少。教师仅仅把教学看做是达到既定教育目的的手段,教学成了一个控制的过程,成为有效传递知识的工具,而忽视了教学是学生获得发展的过程。这种教学观把教学看做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简单拼合。“教”只不过是把书本上既定知识传授给学生;“学”也只不过是单纯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同时又忽视了学生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因此,藏族中小学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观,改变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充分提供课程资源
藏族地区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条件性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在中学阶段,由于课程资源意识淡薄,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导致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带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素材性课程资源被埋没,不能及时地被加工、转化和进入实际的中学课程,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很多中学甚至把教科书当成惟一的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十分狭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效果低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和学校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开发选用适合本地区、本校的课程。这种新的体制为藏族学校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体现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并发挥独特的优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各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强的校本课程,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密切教育与学生世界的联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给学生尽可能优越的成长环境。通过多种课程形式实施校本课程,通过学生个性化、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结合家庭教育
藏族家庭教育对藏族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教育活动的行为方式产生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如果说藏族寺院教育是实现个人目标的阶梯,那么家庭教育则是藏族生存的基石。在漫长的时间中藏族形成了一整套以家庭教育为主线的家庭文化。在现代以学校教育为主要教育方式的情况下,家庭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藏族文化在家庭教育中得以传承,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态度,家庭的文化背景和家庭成员的教育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成就动机的水平,而他们在学校的成就能力和成功机会又取决于这种水平;另一方面家庭成员的教育态度也间接地影响孩子的学习表现。家庭之所以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而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产生深刻影响,主要是由于:一是因为家庭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心理群体,家庭成员在互动中容易形成较为一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二是家庭中特定文化和价值观念熏陶的连续性和潜移默化性对人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三是中学阶段的心理特点容易受到家庭文化的影响,一种观念的形成,除了受特定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影响外,与主体的心理特点也有密切关系,青少年的可塑性强、模仿性强,容易养成特殊的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
四、结语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主动的、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自然条件恶劣、教育基础薄弱的藏族中学,作为每个教师和家长应该迎难而上,齐心协力,才能真正实现藏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满足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一、特殊环境对教育的不良影响
藏区藏族中学学生,绝大多数都来自边远的高原纯牧区或半农半牧区,成长于文盲或半文盲的家庭,水平参差不齐,相差悬殊,差生面大,学生基础差,接受能力有限。 学习方法不很科学,学习兴趣也不浓。藏区学生没有受过很好的学前教育,大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出只对结论感兴趣,不愿参与探讨过程,多是机械记忆,对通过观察、推导、总结等找出内在联系,条件稍一变化,便显得无能为力。而在很多藏族教师的教学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在多种教学方法中,教师运用最多的是讲授法,对讨论、谈话、实验、查阅资料等能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的方法运用极少。教师仅仅把教学看做是达到既定教育目的的手段,教学成了一个控制的过程,成为有效传递知识的工具,而忽视了教学是学生获得发展的过程。这种教学观把教学看做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简单拼合。“教”只不过是把书本上既定知识传授给学生;“学”也只不过是单纯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同时又忽视了学生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因此,藏族中小学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观,改变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充分提供课程资源
藏族地区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条件性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在中学阶段,由于课程资源意识淡薄,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导致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带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素材性课程资源被埋没,不能及时地被加工、转化和进入实际的中学课程,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很多中学甚至把教科书当成惟一的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十分狭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效果低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和学校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开发选用适合本地区、本校的课程。这种新的体制为藏族学校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体现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并发挥独特的优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各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强的校本课程,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密切教育与学生世界的联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给学生尽可能优越的成长环境。通过多种课程形式实施校本课程,通过学生个性化、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结合家庭教育
藏族家庭教育对藏族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教育活动的行为方式产生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如果说藏族寺院教育是实现个人目标的阶梯,那么家庭教育则是藏族生存的基石。在漫长的时间中藏族形成了一整套以家庭教育为主线的家庭文化。在现代以学校教育为主要教育方式的情况下,家庭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藏族文化在家庭教育中得以传承,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态度,家庭的文化背景和家庭成员的教育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成就动机的水平,而他们在学校的成就能力和成功机会又取决于这种水平;另一方面家庭成员的教育态度也间接地影响孩子的学习表现。家庭之所以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而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产生深刻影响,主要是由于:一是因为家庭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心理群体,家庭成员在互动中容易形成较为一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二是家庭中特定文化和价值观念熏陶的连续性和潜移默化性对人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三是中学阶段的心理特点容易受到家庭文化的影响,一种观念的形成,除了受特定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影响外,与主体的心理特点也有密切关系,青少年的可塑性强、模仿性强,容易养成特殊的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
四、结语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主动的、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自然条件恶劣、教育基础薄弱的藏族中学,作为每个教师和家长应该迎难而上,齐心协力,才能真正实现藏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满足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