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村业余文艺团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浙江省台州市部分农村业余文艺团体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台州市农村业余文艺团体的现状,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农村业余文艺团体;现状;解决措施
一、建设和发展农村业余文艺团体意义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它作为文化建设中“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并真正能够融入群众生活的一种有效载体,备受人们喜爱和关注[1]。当前,扶植和壮大农村业余文艺团体对改变农民陈旧思想观念,丰富百姓精神生活,加强农村凝聚力和农民的自信心,有着积极的意义。
1.满足精神文化需求,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被迅猛释放,人们迫切地希望有更多的精神食粮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由此,业余文艺团队应运而生。各种戏剧团、歌舞团等文艺团队在节假日和农闲时分给农民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盛宴,他们不仅活跃了节日气氛,丰富了农民的精神世界,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的和谐发展。
2.宣扬利民方针政策,实现富民最终目标
文化教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2]。农民业余文艺团队寓教于乐,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转化为贴近农民实际和情感的文艺作品,并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更容易被农民接受,达到教化农民的目的。此外,业余团队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创造财富的同时还可以改变农民的陈旧思想,形成新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更多富民利民政策提供了便利。
二、农村业余文艺团体的现状
近年来,农村业余文艺团体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由于农村业余文艺团体“自发组织、自主经营”的发展特点,在其迅猛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农村业余文艺团体类型缺少典型性和多样性
据笔者调查,台州市下箬横镇、浬浦镇的部分村庄合格的业余文艺团体并不多,多以自娱自乐为主,如下岙堂村有3个业余文艺团体,而白水田村和三顶桥村都没有正规的业余文艺团体,其他一些村庄也都缺少优秀业余团队树立典型实现先进带动后进。此外,业余团体在种类上缺少多样性。根据调查了解到,歌舞类、戏剧类的文艺团体占所有文艺团体数目的65.5%,少数棋类团体占17.2%,而运动类文艺团体如健身操队、太极剑队以及曲艺类、书画类出现比例极小甚至在某些农村根本没有出现(不包括业余文艺学校),这些数据都表明温岭市农村业余文艺团体数量少,缺乏典型且种类比较单一。
2.农村业余文艺团体缺少固定的演出场所和活动平台
根据笔者调查,文化活动室或老人协会是农村业余团队活动的主要场所,这些场所多数设施简陋,无法支持活动的正常展开。根据调查显示,因为缺少文艺活动,有14.1%的村民经常去文化活动室,有62.4%的村民偶尔或很少或不去农村文化活动室。另外,村庄里很少有专门的场地供文艺团体演出。访谈得知,村民大多是利用村里空余的场地,例如放寒暑假时学校的操场、菜市场旁边的空地、活动室前的一小块场地等地方作为活动的场所,而许多村民也反映文艺演出的场地通常是临时选择,临时搭建,演完就拆。这说明大部分的农村业余文艺团体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和活动平台,缺少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演出者参与的积极性,阻碍演出长期、顺利、稳定地开展。
3.农村业余文艺团体缺少稳定的经济支持和保障
除政府资助外,农村业余文艺团体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四种:第一是个体出资,即由文艺团体的负责人独自出资;第二是集体筹资,即所有活动经费均由队员们出资筹集;第三是多方筹资,即由团体内部队员集资及当地企业赞助等方式筹集资金。第四是股份制,既由农民、企业等参股方式筹资[3]。所调查的村镇中约有64.1%的业余文艺团体是通过集体筹资的方式获得资金来源,但因为演员大多是农村基层业余文艺爱好者,没有太多额外的资金投入文艺团体中,再加之团体演出活动少,演出收入低,导致团体缺少足够的经济保障来维持其稳定长久的发展。
4.农村业余文艺团体人员比例失调,专业化水平较低
据笔者调查,当前农村地区文艺团体大多以中老年文艺团体为主,占52.8%,其中歌舞类,戏剧类文艺团体中女性比例又远远高于男性。农村文艺团体人员比例失调问题间接表明农民,尤其年轻一代,参与团队的积极性并未完全调动起来。根据调查得知,年龄在20至40岁的农民中,有34.4%的农民在业余时间选择打牌,搓麻将,有9.4%的农民将业余时间花费在聊天上,还有28.2%的青、壮年农民将业余时间花在其他与提升自己文化素质无关的事情上。这表明政府在吸引更多年轻人参团来调整团队人员比例方面仍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此外,由于团队成员大都以业余爱好者为主,多为自娱自乐,并未受过专业的训练,使得现有的业余文艺团体整体专业水平普遍偏低。
三、农村业余文艺团体建设措施
要想真正发挥农村业余团体在村建设中的作用,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加强政府和人民的合作,调整内部结构,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保障团队稳定发展。
1.完善政府监管机制,提供团队活动平台
一方面,政府要建立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要给予团队的负责人一定的指导,并共同解决难题。同时规划团队在一定时期内的具体任务目标,并定期对业余团体进行视察和考核。另一方面,政府要拨出一定的资金来开发活动场所,如建立农村文化活动室,并派专人管理农村文化活动室的日常运作,也可在本村建设乡村大舞台,为文艺团体的练习和演出提供稳定的场所。
2.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发展多样文艺团体
一方面,政府要引导农村业余文艺团体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活动,吸引群众主动观看甚至参与文艺表演来切身感受文艺团体所带来的好处,从而激发其加入或自主创建文艺团体的热情。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调查统计当地业余文艺团体数量,分析其发展前景,优化整合部分文艺团体,重点发展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团队,同时鼓励人们自主创新,积极创办新型的文艺团体。
3.调整人员结构比例,提高团队专业水平
一方面,政府要制定鼓励政策,号召年轻人加入团队,为文艺团体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可选取和培养一支专业幕后团队(包括管理者、代言人、经纪人、宣传人和联系人等)对团队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政府可以联合专业院校或培训机构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使其学习专业技能,还可以引进各种专业人才,对业余团队进行演出的专业化指导,提高团队专业化水平。
4.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保障团队经费稳定
文艺团体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多元化筹集资金。一方面,鼓励村民和当地企业参股,对文艺团体实行股份制管理[4]。同时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完善基层业余团体奖赏机制和业余团体资金补贴机制。另一方面,市场化运作文艺团体。文艺团体在不断提升专业水平的同时,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自己,拓宽演出市场,赚取演出费,还可以将优秀的表演刻录成CD、VCD、DVD等数字化产品销售,开拓销售市场。
参考文献
[1] 赵丽丽.谈基层文艺团体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J].大众文艺.
[2] 谭泓.农村实现“文化乐民、文化富民”的思考 [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12.
[3] 龙虎,李克,黄海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思路—玉林市民间业余文艺团体调研报告 [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
[4] 杜滇峰,农村文化建设新模式的调查 [J].大舞台,2007 -2.
[关键词] 农村业余文艺团体;现状;解决措施
一、建设和发展农村业余文艺团体意义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它作为文化建设中“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并真正能够融入群众生活的一种有效载体,备受人们喜爱和关注[1]。当前,扶植和壮大农村业余文艺团体对改变农民陈旧思想观念,丰富百姓精神生活,加强农村凝聚力和农民的自信心,有着积极的意义。
1.满足精神文化需求,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被迅猛释放,人们迫切地希望有更多的精神食粮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由此,业余文艺团队应运而生。各种戏剧团、歌舞团等文艺团队在节假日和农闲时分给农民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盛宴,他们不仅活跃了节日气氛,丰富了农民的精神世界,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的和谐发展。
2.宣扬利民方针政策,实现富民最终目标
文化教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2]。农民业余文艺团队寓教于乐,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转化为贴近农民实际和情感的文艺作品,并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更容易被农民接受,达到教化农民的目的。此外,业余团队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创造财富的同时还可以改变农民的陈旧思想,形成新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更多富民利民政策提供了便利。
二、农村业余文艺团体的现状
近年来,农村业余文艺团体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由于农村业余文艺团体“自发组织、自主经营”的发展特点,在其迅猛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农村业余文艺团体类型缺少典型性和多样性
据笔者调查,台州市下箬横镇、浬浦镇的部分村庄合格的业余文艺团体并不多,多以自娱自乐为主,如下岙堂村有3个业余文艺团体,而白水田村和三顶桥村都没有正规的业余文艺团体,其他一些村庄也都缺少优秀业余团队树立典型实现先进带动后进。此外,业余团体在种类上缺少多样性。根据调查了解到,歌舞类、戏剧类的文艺团体占所有文艺团体数目的65.5%,少数棋类团体占17.2%,而运动类文艺团体如健身操队、太极剑队以及曲艺类、书画类出现比例极小甚至在某些农村根本没有出现(不包括业余文艺学校),这些数据都表明温岭市农村业余文艺团体数量少,缺乏典型且种类比较单一。
2.农村业余文艺团体缺少固定的演出场所和活动平台
根据笔者调查,文化活动室或老人协会是农村业余团队活动的主要场所,这些场所多数设施简陋,无法支持活动的正常展开。根据调查显示,因为缺少文艺活动,有14.1%的村民经常去文化活动室,有62.4%的村民偶尔或很少或不去农村文化活动室。另外,村庄里很少有专门的场地供文艺团体演出。访谈得知,村民大多是利用村里空余的场地,例如放寒暑假时学校的操场、菜市场旁边的空地、活动室前的一小块场地等地方作为活动的场所,而许多村民也反映文艺演出的场地通常是临时选择,临时搭建,演完就拆。这说明大部分的农村业余文艺团体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和活动平台,缺少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演出者参与的积极性,阻碍演出长期、顺利、稳定地开展。
3.农村业余文艺团体缺少稳定的经济支持和保障
除政府资助外,农村业余文艺团体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四种:第一是个体出资,即由文艺团体的负责人独自出资;第二是集体筹资,即所有活动经费均由队员们出资筹集;第三是多方筹资,即由团体内部队员集资及当地企业赞助等方式筹集资金。第四是股份制,既由农民、企业等参股方式筹资[3]。所调查的村镇中约有64.1%的业余文艺团体是通过集体筹资的方式获得资金来源,但因为演员大多是农村基层业余文艺爱好者,没有太多额外的资金投入文艺团体中,再加之团体演出活动少,演出收入低,导致团体缺少足够的经济保障来维持其稳定长久的发展。
4.农村业余文艺团体人员比例失调,专业化水平较低
据笔者调查,当前农村地区文艺团体大多以中老年文艺团体为主,占52.8%,其中歌舞类,戏剧类文艺团体中女性比例又远远高于男性。农村文艺团体人员比例失调问题间接表明农民,尤其年轻一代,参与团队的积极性并未完全调动起来。根据调查得知,年龄在20至40岁的农民中,有34.4%的农民在业余时间选择打牌,搓麻将,有9.4%的农民将业余时间花费在聊天上,还有28.2%的青、壮年农民将业余时间花在其他与提升自己文化素质无关的事情上。这表明政府在吸引更多年轻人参团来调整团队人员比例方面仍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此外,由于团队成员大都以业余爱好者为主,多为自娱自乐,并未受过专业的训练,使得现有的业余文艺团体整体专业水平普遍偏低。
三、农村业余文艺团体建设措施
要想真正发挥农村业余团体在村建设中的作用,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加强政府和人民的合作,调整内部结构,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保障团队稳定发展。
1.完善政府监管机制,提供团队活动平台
一方面,政府要建立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要给予团队的负责人一定的指导,并共同解决难题。同时规划团队在一定时期内的具体任务目标,并定期对业余团体进行视察和考核。另一方面,政府要拨出一定的资金来开发活动场所,如建立农村文化活动室,并派专人管理农村文化活动室的日常运作,也可在本村建设乡村大舞台,为文艺团体的练习和演出提供稳定的场所。
2.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发展多样文艺团体
一方面,政府要引导农村业余文艺团体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活动,吸引群众主动观看甚至参与文艺表演来切身感受文艺团体所带来的好处,从而激发其加入或自主创建文艺团体的热情。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调查统计当地业余文艺团体数量,分析其发展前景,优化整合部分文艺团体,重点发展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团队,同时鼓励人们自主创新,积极创办新型的文艺团体。
3.调整人员结构比例,提高团队专业水平
一方面,政府要制定鼓励政策,号召年轻人加入团队,为文艺团体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可选取和培养一支专业幕后团队(包括管理者、代言人、经纪人、宣传人和联系人等)对团队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政府可以联合专业院校或培训机构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使其学习专业技能,还可以引进各种专业人才,对业余团队进行演出的专业化指导,提高团队专业化水平。
4.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保障团队经费稳定
文艺团体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多元化筹集资金。一方面,鼓励村民和当地企业参股,对文艺团体实行股份制管理[4]。同时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完善基层业余团体奖赏机制和业余团体资金补贴机制。另一方面,市场化运作文艺团体。文艺团体在不断提升专业水平的同时,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自己,拓宽演出市场,赚取演出费,还可以将优秀的表演刻录成CD、VCD、DVD等数字化产品销售,开拓销售市场。
参考文献
[1] 赵丽丽.谈基层文艺团体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J].大众文艺.
[2] 谭泓.农村实现“文化乐民、文化富民”的思考 [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12.
[3] 龙虎,李克,黄海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思路—玉林市民间业余文艺团体调研报告 [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
[4] 杜滇峰,农村文化建设新模式的调查 [J].大舞台,2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