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称呼语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时常用的语言。它是一个敏感的、开放的语汇系统,时代的变迁和价值观念的更新都会引起称呼语语义极其功能的变化。汉语社交称呼语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语用上的缩小和泛化,同时也反映出称呼语存在缺位的问题。
关键词:社交称呼语缩小泛化
一、引言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离不开社会活动,而人在进行社会活动时又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社会交际,为了交际的顺利进行和完成,使用恰当的称呼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称呼语是一个敏感的、开放的语汇系统,时代的变迁和价值观念的更新都会引起称呼语语义及其功能的变化。(祝琬瑾,1992)并且,称呼语包括两个方面:面称和引称。面称即我们所说的社交称呼语,用于当面打招呼。因此,本文将通过浅议几个典型的称呼语的语用变化来看汉语社交称呼语变化上所体现的缩小与泛化。
二、称呼语与称谓语的关系
在平时的使用中,人们并没有将称呼语和称谓语作出明确地区分,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称呼语就是称谓语。诚然,二者之间的确有一定联系,它们都可以用于社会交际中称呼他人,但又存在根本区别。
称呼语被认为是人们当面打招呼时称呼对方所使用的词语。而称谓语指用来表示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体现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所使用的名称。(马宏基,常庆丰,1998)。从定义上就可以发现,称呼语侧重于实际言语交际中使用的词汇;而称谓语侧重于从其所用的词汇中凸显人的身份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除此之外,在形式上,二者也有差异。由于称呼语是一种直接的言语交际为,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所以多采用口头形式。而称谓语一般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因此常采用书面形式,多见于行政文书中。另外,称谓语较称呼语更稳定。因为称谓语指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又是比较稳定的,所以发展变化就相对较慢。可称呼语不同,它具有灵活性的特征,所以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肖苏,2010)比如父子关系,在称谓上表现为:父亲和儿子;而在称呼上可表现为:爸爸、老爸、爹地………宝贝、乖乖、小淘气……。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几乎不会影响父子关系在称谓形式上的表现,却会影响称呼形式的表现。所以,称谓语趋向稳定,而称呼语却在不断变化。
三、社交称呼语的缩小与泛化
语言作为社会现象必定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而其中社交称呼的演变更是社会发展变化在语言上的突出表现。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社会经历了风云变化,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人们所喜闻的社交称呼,因此新的称呼语在不断涌现,而旧的又在不断消亡。另一方面,有的称呼语一直被人们沿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主要表现为其在语用范围上的缩小与泛化。
(一)称呼语缩小的表现
1. “小姐”的缩小
现在,在公共场合如果称一位陌生的女子为小姐,要么会遭一记白眼,要么就会挨一顿揍。就其原因是,现在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小姐”这一称呼多代指那些从事色情服务的三陪女郎,因此,“小姐”这一称呼语遭到其他女性的拒绝,逐渐专有。也致使“小姐”带有极其浓厚的贬义色彩,所以才会造成听“小姐”而色变。
其实,小姐作为称呼语很早就有,其使用也几经变化。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前,由于西方思潮的影响,小姐在当时作为一种泛尊称用于指称年轻的女性,可是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当时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异常激烈,小姐这一称呼也被冠以阶级色彩。所以,一提到小姐就令人联想到资产阶级家庭的娇贵公主的“小姐”。它被认为是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代名词。(白阳明,2009)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中国逐渐步入国际社会这个大舞台,在国际交往中,中西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西方流行的用于称呼女性的Miss广为国人接受,作为其在汉语中的替代词,小姐退去了阶级色彩又重新被人们使用。可另一方面,国外文化中也渗透了一些消极因素,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社会上就滋生了一些腐败落后的现象。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渐开始多元化,在服务性行业以及娱乐场所中出现情色交易,而交易的女方就被称作是“小姐”。一直到现在,社会上的某些死角仍然隐藏着一些情色活动,所以“小姐”所指称的对象在人们的心目中几乎已经形成定势,即向他人提供情色服务的女性。
虽然,现在在某些场合小姐也被采用,但都会有特定的修饰语,如:世界小姐、香港小姐、旅游小姐等,而“小姐”作为泛尊称的功能已经消失,其使用的范围已缩小,在日常的交往中很少会有人用其称呼陌生的女性。
2. “同志”的缩小
同志,顾名思义——有相同的志向、志趣。而作为一个称呼语,它就代称那些具有相同志向、共同理想的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同志作为一种泛尊称在社会上广为使用。由于当时大家都以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为共同目标,所以不分身份地位、职业、性别,大家都可以互称同志。这一称呼使人们在交往中有一种亲切、信任感,因此使用的频率很高。
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阶级斗争的影响,“同志”这一称呼语只用于人民内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被赋予区分敌我的功能。(唐颖,曲晶,2008)因此,“同志”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它不再是一般的社会称呼,成为了一个低频词汇。
现在,人们一提到“同志”,在头脑里反映的几乎都是同性恋。其实,把“同志”用来指称同性恋最早的是香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各地区间的交往日益密切,思想文化也得到交流发展。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同志”指称同性恋的新义项也经广东传入内地。而且,如今在国外社会中,同性恋现象十分普遍,随着国外很多有关同性恋题材的影视作品传入国内,同性恋现象被越来越多人所知晓,而“同志”作为同性恋的代名词也逐渐被人们接受并使用。
然而,由于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虽然有的人可以理解外国的同性恋现象,但是在国内同性恋还是遭到社会的唾弃,人们对同性恋在心理上还存在抵触。而“同志”又具有很强的指称性,所以,如果在社会交际中选择“同志”称呼对方,别人会难以接受。
以上皆表明,在时代变迁、社会变化的过程中,“同志”这一曾广泛使用的社交称呼已缩小了使用的范围。
(二)称呼语泛化的表现
1.“美女”的泛化
现在,无论是走在大街小巷,还是商场超市,“美女”便不绝于耳。比如,“美女,喜欢哪款鞋子?”“美女,想吃点什么?”无论年龄大小、美丑与否,只要是女性都有可能被称为“美女”。( 査礼礼,2010)“美女”已成为当今社交称呼语泛化的典型代表。
美女一词自古有之,只是作为称呼语是近两年才流行起来并被广泛应用于社交场合。以前,“美女”强调的是美,指美丽的年轻女子,含有褒义色彩。可以前真正算得上美女的人寥寥无几,而且,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含蓄,如果当面称呼一名女子为“美女”会显得不够庄重。所以,“美女”缺乏广泛使用的文化环境。而如今的“美女”更偏重于女,强调的是性别,其美丽的语义已逐渐虚化。自改革开放以来,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高,价值观念也发生改变,她们敢于展现自己的美丽,努力追求理想的美丽。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上出现大量整形机构、美容机构,人造美女越来越多,这也揭示了爱美是女性的天性,而“美女”这一称呼刚好符合女性的这一心里特点,它能使被称呼者感到自己受到他人的赞扬,在社会交际中容易让人产生亲近之感,从而有利于交际的完成。基于“美女”的这一功能,人们就在社会生活中普遍采用“美女”称呼女性,这就造成其使用的泛化。
2.“老板”的泛化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老板”的解释是:私营工商业者的财产所有者,掌柜的。这揭示了“老板”一词的本义,它强调财产所有者和雇工之间的关系,是旧的社会关系在称谓语上的反映。(尉万传,2010)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社会上就开始用“老板”称呼那些私营工商业主。后来,一些微小的经济活动主体,甚至一些小商贩也被称作“老板”。在商业领域,“老板”随处可闻。
然而现在,“老板”已跳出了商业范围而流行于校园。一些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的研究生,他们把自己的导师也称作“老板”。因为,一方面,他们可以跟着导师做课题,完成以后导师会适当地给予补贴,这就类似于一种雇佣关系。另一方面,很多人都认为研究生导师老板着脸训人。所以,用“老板”称呼导师有一种可以反映出师生之间的一种微妙的关系,以及导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所以,人们口中的“老板”不再只含有传统的意义,它的指称范围已扩大。
(三)称呼语的缺位
无论称呼语在使用上的缩小还是泛化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现象——称呼语缺位,即缺乏一个符合新的关系的称呼语。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称呼来表现新的人际关系。一旦没有新的称呼出现,就只能依靠将原有的称呼语在语用上的变化来满足现实的需要。所以,称呼语的缩小和泛化都反映出称呼语存在缺位。
四、结束语
语言与社会紧密相连,社会的变化会引起语言的改变。称呼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也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改变而变化。所以,不同的历史时期就应有不同的称呼与之相适应,如果没有新的称呼语的生成,就只有通过原有的称呼语在语用上的缩小或泛化来填补空位,这也表现了称呼语存在缺位。
参考文献:
[1]白阳明. 对“Miss”和“小姐”演变之研究[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2:27
[2]马宏基, 常庆丰. 称谓语[M]. 新华出版社,1998
[3]唐颖,曲晶. “同志”称谓的源流及其演变原因[J]. 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3期:270-271
[4]尉万传. 汉语称谓语的社会认知探析[J]. 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126-127
[5]肖苏. 现代汉语的称谓语[J]. 商品与质量,2010.3:68
[6]査礼礼.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析汉语称谓语的泛化现象[J]. 文学界,2010.05:109
[7]祝琬瑾. 社会语言学概论[M].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关键词:社交称呼语缩小泛化
一、引言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离不开社会活动,而人在进行社会活动时又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社会交际,为了交际的顺利进行和完成,使用恰当的称呼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称呼语是一个敏感的、开放的语汇系统,时代的变迁和价值观念的更新都会引起称呼语语义及其功能的变化。(祝琬瑾,1992)并且,称呼语包括两个方面:面称和引称。面称即我们所说的社交称呼语,用于当面打招呼。因此,本文将通过浅议几个典型的称呼语的语用变化来看汉语社交称呼语变化上所体现的缩小与泛化。
二、称呼语与称谓语的关系
在平时的使用中,人们并没有将称呼语和称谓语作出明确地区分,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称呼语就是称谓语。诚然,二者之间的确有一定联系,它们都可以用于社会交际中称呼他人,但又存在根本区别。
称呼语被认为是人们当面打招呼时称呼对方所使用的词语。而称谓语指用来表示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体现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所使用的名称。(马宏基,常庆丰,1998)。从定义上就可以发现,称呼语侧重于实际言语交际中使用的词汇;而称谓语侧重于从其所用的词汇中凸显人的身份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除此之外,在形式上,二者也有差异。由于称呼语是一种直接的言语交际为,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所以多采用口头形式。而称谓语一般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因此常采用书面形式,多见于行政文书中。另外,称谓语较称呼语更稳定。因为称谓语指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又是比较稳定的,所以发展变化就相对较慢。可称呼语不同,它具有灵活性的特征,所以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肖苏,2010)比如父子关系,在称谓上表现为:父亲和儿子;而在称呼上可表现为:爸爸、老爸、爹地………宝贝、乖乖、小淘气……。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几乎不会影响父子关系在称谓形式上的表现,却会影响称呼形式的表现。所以,称谓语趋向稳定,而称呼语却在不断变化。
三、社交称呼语的缩小与泛化
语言作为社会现象必定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而其中社交称呼的演变更是社会发展变化在语言上的突出表现。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社会经历了风云变化,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人们所喜闻的社交称呼,因此新的称呼语在不断涌现,而旧的又在不断消亡。另一方面,有的称呼语一直被人们沿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主要表现为其在语用范围上的缩小与泛化。
(一)称呼语缩小的表现
1. “小姐”的缩小
现在,在公共场合如果称一位陌生的女子为小姐,要么会遭一记白眼,要么就会挨一顿揍。就其原因是,现在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小姐”这一称呼多代指那些从事色情服务的三陪女郎,因此,“小姐”这一称呼语遭到其他女性的拒绝,逐渐专有。也致使“小姐”带有极其浓厚的贬义色彩,所以才会造成听“小姐”而色变。
其实,小姐作为称呼语很早就有,其使用也几经变化。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前,由于西方思潮的影响,小姐在当时作为一种泛尊称用于指称年轻的女性,可是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当时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异常激烈,小姐这一称呼也被冠以阶级色彩。所以,一提到小姐就令人联想到资产阶级家庭的娇贵公主的“小姐”。它被认为是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代名词。(白阳明,2009)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中国逐渐步入国际社会这个大舞台,在国际交往中,中西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西方流行的用于称呼女性的Miss广为国人接受,作为其在汉语中的替代词,小姐退去了阶级色彩又重新被人们使用。可另一方面,国外文化中也渗透了一些消极因素,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社会上就滋生了一些腐败落后的现象。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渐开始多元化,在服务性行业以及娱乐场所中出现情色交易,而交易的女方就被称作是“小姐”。一直到现在,社会上的某些死角仍然隐藏着一些情色活动,所以“小姐”所指称的对象在人们的心目中几乎已经形成定势,即向他人提供情色服务的女性。
虽然,现在在某些场合小姐也被采用,但都会有特定的修饰语,如:世界小姐、香港小姐、旅游小姐等,而“小姐”作为泛尊称的功能已经消失,其使用的范围已缩小,在日常的交往中很少会有人用其称呼陌生的女性。
2. “同志”的缩小
同志,顾名思义——有相同的志向、志趣。而作为一个称呼语,它就代称那些具有相同志向、共同理想的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同志作为一种泛尊称在社会上广为使用。由于当时大家都以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为共同目标,所以不分身份地位、职业、性别,大家都可以互称同志。这一称呼使人们在交往中有一种亲切、信任感,因此使用的频率很高。
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阶级斗争的影响,“同志”这一称呼语只用于人民内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被赋予区分敌我的功能。(唐颖,曲晶,2008)因此,“同志”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它不再是一般的社会称呼,成为了一个低频词汇。
现在,人们一提到“同志”,在头脑里反映的几乎都是同性恋。其实,把“同志”用来指称同性恋最早的是香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各地区间的交往日益密切,思想文化也得到交流发展。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同志”指称同性恋的新义项也经广东传入内地。而且,如今在国外社会中,同性恋现象十分普遍,随着国外很多有关同性恋题材的影视作品传入国内,同性恋现象被越来越多人所知晓,而“同志”作为同性恋的代名词也逐渐被人们接受并使用。
然而,由于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虽然有的人可以理解外国的同性恋现象,但是在国内同性恋还是遭到社会的唾弃,人们对同性恋在心理上还存在抵触。而“同志”又具有很强的指称性,所以,如果在社会交际中选择“同志”称呼对方,别人会难以接受。
以上皆表明,在时代变迁、社会变化的过程中,“同志”这一曾广泛使用的社交称呼已缩小了使用的范围。
(二)称呼语泛化的表现
1.“美女”的泛化
现在,无论是走在大街小巷,还是商场超市,“美女”便不绝于耳。比如,“美女,喜欢哪款鞋子?”“美女,想吃点什么?”无论年龄大小、美丑与否,只要是女性都有可能被称为“美女”。( 査礼礼,2010)“美女”已成为当今社交称呼语泛化的典型代表。
美女一词自古有之,只是作为称呼语是近两年才流行起来并被广泛应用于社交场合。以前,“美女”强调的是美,指美丽的年轻女子,含有褒义色彩。可以前真正算得上美女的人寥寥无几,而且,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含蓄,如果当面称呼一名女子为“美女”会显得不够庄重。所以,“美女”缺乏广泛使用的文化环境。而如今的“美女”更偏重于女,强调的是性别,其美丽的语义已逐渐虚化。自改革开放以来,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高,价值观念也发生改变,她们敢于展现自己的美丽,努力追求理想的美丽。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上出现大量整形机构、美容机构,人造美女越来越多,这也揭示了爱美是女性的天性,而“美女”这一称呼刚好符合女性的这一心里特点,它能使被称呼者感到自己受到他人的赞扬,在社会交际中容易让人产生亲近之感,从而有利于交际的完成。基于“美女”的这一功能,人们就在社会生活中普遍采用“美女”称呼女性,这就造成其使用的泛化。
2.“老板”的泛化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老板”的解释是:私营工商业者的财产所有者,掌柜的。这揭示了“老板”一词的本义,它强调财产所有者和雇工之间的关系,是旧的社会关系在称谓语上的反映。(尉万传,2010)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社会上就开始用“老板”称呼那些私营工商业主。后来,一些微小的经济活动主体,甚至一些小商贩也被称作“老板”。在商业领域,“老板”随处可闻。
然而现在,“老板”已跳出了商业范围而流行于校园。一些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的研究生,他们把自己的导师也称作“老板”。因为,一方面,他们可以跟着导师做课题,完成以后导师会适当地给予补贴,这就类似于一种雇佣关系。另一方面,很多人都认为研究生导师老板着脸训人。所以,用“老板”称呼导师有一种可以反映出师生之间的一种微妙的关系,以及导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所以,人们口中的“老板”不再只含有传统的意义,它的指称范围已扩大。
(三)称呼语的缺位
无论称呼语在使用上的缩小还是泛化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现象——称呼语缺位,即缺乏一个符合新的关系的称呼语。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称呼来表现新的人际关系。一旦没有新的称呼出现,就只能依靠将原有的称呼语在语用上的变化来满足现实的需要。所以,称呼语的缩小和泛化都反映出称呼语存在缺位。
四、结束语
语言与社会紧密相连,社会的变化会引起语言的改变。称呼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也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改变而变化。所以,不同的历史时期就应有不同的称呼与之相适应,如果没有新的称呼语的生成,就只有通过原有的称呼语在语用上的缩小或泛化来填补空位,这也表现了称呼语存在缺位。
参考文献:
[1]白阳明. 对“Miss”和“小姐”演变之研究[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2:27
[2]马宏基, 常庆丰. 称谓语[M]. 新华出版社,1998
[3]唐颖,曲晶. “同志”称谓的源流及其演变原因[J]. 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3期:270-271
[4]尉万传. 汉语称谓语的社会认知探析[J]. 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126-127
[5]肖苏. 现代汉语的称谓语[J]. 商品与质量,2010.3:68
[6]査礼礼.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析汉语称谓语的泛化现象[J]. 文学界,2010.05:109
[7]祝琬瑾. 社会语言学概论[M].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