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的思政德育思考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nwu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思政;德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030-02
   国务院印发的“职教20条”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论断、新要求,对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强化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好中职学校的思政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德育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思政德育的关键。
   一、中职学校思政德育的现状
   (一)整体情况方面:党建引领 改革创新
   中职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抓手,始终坚持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正确把握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办学方向,不断强化党组织建设和思想理论建设,强化立德树人政治保证,注重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坚持开展“文明风采”“职业教育周”、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常态化。
   各职业学校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和《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以及《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等文件政策,除了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这几门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外,还针对学生成长实际和专业需要开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九大精神、心理健康、就业与创业指导、安全文化、法制教育、生态文明等教育课程。进行课程标准设置,合理实施课程教学,开发课程资源,探索教学改革,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较完善的思政育人课程体系,为学生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深度融通方面:思政“三全”德育体系不完善
   1.从中职学校生源特点来讲:生源质量是思政德育效果提升的瓶颈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免学费享资助、升学就业两不误各类政策出台,中職学校发展迅速,但是仍然无法吸引大批的学生选择职业学校。很多中职学校几乎对入学成绩零要求,导致流入中职学校的大多是初中时期比较难管理的14~16岁学生。正值青春期,文化基础弱,行为习惯差。种种原因影响下,职校学生往往被社会冠以“差生”的标签,不少学生茫然选择,自暴自弃,缺乏建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政德育课由于其学科特色,理论性比较强,再加上教师教学手法单一,一味说教,是很多学生眼中的“政治课”,学生内心抵触,课程不受欢迎。
   2.从中职学校“思政德育”实效性来讲:深度融通教育教学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三全”育人体系未建立完善
   德育课定位现状:缺乏科学认识,德育学科在学校边缘化,有时“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丢掉”。德育课的教学是涉及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体现着教育的方向性,但是目前不少德育课堂,教师“满堂灌输”教育的主体性和“教师本位”的视角定势,极大地影响了德育的有效性。同时因为职业学校重视特色专业发展,在师资、经费、教学投入上都有明显的偏重,德育课被视为可有可无的课程,特别是当学生德育课与专业教学需要取舍时,或者校外顶岗实习、技能高考、对口升学时德育课经常会被忽略。
   德育课课堂教学现状:教学围绕“教师—教材—学生”,学生参与不足,师生互动较少。
   中职课堂上大多数是“00后”学生,受互联网时代的影响,学生思想开放、观念更新、思维活跃,自我意识较强,而不少学校无专业的教师且教学方法单一,有的灌输式教育,有的过分依赖和滥用多媒体课件,对教学内容缺乏感情融入,中职学生缺乏对应有的理想和人生追求,接受能力有限,导致课堂上总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很难寻找到与学生的共鸣。
   德育课教学效果现状: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教学内容未有效内化为中职学生的行为标准。国家根据不同时期对人才的需求调整德育目标,但是中职学校由于德育课教材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为编写主线,加之传统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罗列知识点,学生将条条框框的知识进行标注,在期末考试前学生背诵以求高分,但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不深刻,教学内容未有效内化为中职学生的行为标准。
   德育课教师队伍现状:教师的学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教师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背景,有的从业思想不坚定,有的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有的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学校的发展,教师队伍是关键。教师队伍不稳定难以保证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实效。
   思政德育融通文化+专业课现状:专业学科每一门课程“思政味”不佳,重知识传授、轻育人引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实施不相通。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与各类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结合融入不佳,生硬,甚至脱节。教师不会或者没有深入挖掘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不能同向同行。不能有效地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使之与专业技能教育、创业创新教育不能相得益彰,上下前后贯穿到立德树人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中。
   思政德育考核评价体系现状:中职德育工作的评价制度和标准还不够健全。各学校德育处或学生处基本建立了学生日常行为考核制度、班级管理考核制度、学生奖惩办法、道德模范评选等一系列内涵管理机制。但是在学校基础学科、专业学科、教育管理、顶岗实习等方面由思政德育到德育思政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还不完善。    二、中职学校思政德育的建议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普通教育并行的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立德树人教育更为重要。中职思政德育工作,要牢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清大势、认识大局、认知短板、认准目标,坚持培根铸魂,加大培养力度,有效解决“谁来培养”“怎样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长效培养”的问题,推动“思政德育”向“德育思政”的立体化育人模式转型。
   (一)解决“谁来培养”问题
   抓好五支队伍,实现全员育人。(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经常性开展班主任论坛、思政专项培训、业务培训等,不断提升班主任政治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水平,培养为复合型师资德育工作者。(2)发挥专任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的骨干作用,使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落到实处。(3)合作企业专家加入思政德育队伍,引企入校,开展职业创业就业指導,培养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4)充分发挥思政德育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就业指导教师在学生思政德育方面的作用,守正创新教学模式,全面实施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工程,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实现成人与成才、学业与修养的统一。(5)学校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教师深入课堂、班级、宿舍、社团等联系学生,推动育人合力。
   (二)解决“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问题
   1.加大思政教学改革力度,实现三个阶段思政德育深度融合全程育人。加大思政教学改革力度:建立完善课程设置,加大力度构筑以思政课为核心的理论知识传授、课程热点探析、实践教学体验“三位一体”的课程结构教学体系。加大培训,破解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分析并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地学习知识点,如何挖掘专业课程中思政要素结合点,课程设计、实施和教学资源建设中的课程思政要素的融入点等要素实施课程思政的难点。使基础课、专业课、理论课、实训课,每门课、每堂课恰到好处包含思政教育元素,打造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效应的课程思政。
   入学阶段:以感知教育为重点,国防军训、红色教育、专业介绍、见习体验,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和学习热情,增强自信心、兴趣、敬业精神教育。
   文化+专业学习阶段:以人文素养和职业岗位素养教育为重点。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学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构建“艺、趣、修”三阶中职学生文化艺术素养培育体系,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从学生到员工的分层培养、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体,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思政素质培养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顶岗实习阶段:充分发挥企业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友善的品质。
   2.发挥三方联动功能全方位育人。加强学校、企业、社会三方联动,全方位渗透思政德育,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发挥学校育人功能,建立学校—中层处室—专业班主任—学生四级防控机制,构建网络监督管理、家长教育系统、校园文化系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校外交流合作系统五种支持体系。发挥合作企业育人功能,搭建专业建设管理平台,由受聘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改革、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实训、毕业生就业等全过程。发挥社会育人功能。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建立道德评价和实践活动完成情况考核评价机制。发挥家庭教育作用,构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结合教育网,实现实践育人目标。
   3.注重线上线下网络育人和文化育人两个功能。充分利用学校线上信息化管理网络平台,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系统,引导学生增强责任和诚信意识。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学校网站开设思政德育栏目,利用智慧党建、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加强党建工作深度融合教育等。充分利用“文明风采”“职业教育周”“校园招聘会”等线下系列校园文化德育特色活动,加强学生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教育。
   (三)解决“长效培养”问题
   1.建立开放教育制度。通过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到校开展系列专题讲座、搭建“道德大讲堂”、开展校园开放日、研学旅等教学实践活动,开阔广大师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创新创业的信心,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质量。
   2.建立校企合作制度。加强与行业企业多层次宽领域深度合作,整合智力、人才、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资源,逐步实现基于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共同育人背景下的优质课程的自主开发模式,共同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
   3.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科学构建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着力推动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制度建设,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施教,实现由“思政课程教学”向“课程思政教育”转变,切实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解决“为谁培养”问题
   建立各具特色的一整套“三全育人效果综合考核评价系统”。实施自然融入、严谨贴切、画龙点睛的高效课程思政。以文科类、工科类、艺术类、公共课等不同类型课程的课程思政育人元素,打造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效应的课程思政高效教书育人教学改革。
   总之,学校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压实政治责任,狠抓党建促进思政德育,党员率先思政德育,不忘职业教育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将思政德育深度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文化人,将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国务院.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N].中国教育报,2019-02-14.
  编辑 冯永霞
其他文献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四日)江泽民我们正在从事伟大的、开创性的事业,只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才能不断取得成功。十多年来,我们改革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就是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
学位
学位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学者开始关注如何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股价的未来变化趋势。Fama-French三因子定价模型作为资产定价模型中具有深远意义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微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式,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它以其自身的便捷性和超越时空的界限等优势而受到越来越多师生的喜爱.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
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提高综合竞争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产业。在经济和市场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对国家来说,高科技产业将成为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取超额最大利润、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之一。但是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也造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压力加剧、生产经营成本增加、人才流动性大等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高新技术企业必要要加强企业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为企
学位
目的:抽取2018级高职检验、药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职业教育中影响学生“操作技能”形成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制订教改措施,为提高职业教育的操作技能提供依据.
印度尼西亚穿越流是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热量传输的重要载体 ,穿越流的活动由潜在地影响ElNino和季风现象进而影响到全球气候变化 .通过对爪哇海SHI90 0 6岩心LGM以来氧同位
科技报道是直接传播科技信息和科学知识的新闻报道。在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科学研究成果每时每刻层出不穷的当今时代,若想在浩如烟海的科学成果的海洋中,筛选到闪烁着有新闻
江泽民同志曾在党的十二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农村广大党员和干部,肩负着繁重的任务,上级党委对他们要多关心,多支持,多帮助。”实践也说明,充分理解、尊重、关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