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王冶,男,汉,哈尔滨市人,哈尔滨市体育学院本科(学士学位),小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3-0036-01
作为小学体育课程,课程标准指出:“应主要围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使小学生在体育课中愉快,提高小学生的参与体育的主动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而能让学生不仅能得到身体锻炼还能得到身心愉快的体育课,一定少不了必要的情境教学和体育内容的设计。
一曲“最炫民族风”唱红了大江南北,甚至在NBA的赛场上,篮球啦啦队员也在这首好听的旋律中,用富有动感的舞姿活跃着球场……印证了那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在课堂上除了要教会孩子必要的体育技能外,也应该让孩子了解民族特有的健身元素。
三年级的一节体育课,我的教学内容是教学生学习秧歌步,让学生了解秧歌这种地方特色舞蹈的特点和基本步法,并且知道我们秧歌这种舞种的产生,同时也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课前,我先做了相关的学习,了解到“衣服、绸子、大扇子、手绢、面具”秧歌舞的道具,而秧歌舞这种艺术的特别就体现在色彩鲜艳的服装上。再借助秧歌舞的伴奏乐器——唢呐、喇叭、鼓,更加渲染喜庆热闹的氛围;所以老师的示范要鲜明,让秧歌舞“美、浪、艮、俏”的四个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更关键是让学生在兴趣高涨,跃跃欲试之时掌握秧歌舞的基本要领。于是我为这节课特意准备了红绸子、扇子、面具和儿童玩具“金箍棒”,就是想让学生能在课堂上真正感受“秧歌”的氛围。
开始上课了,在准备活动之后,我就问学生:“大家都注意到了我们这节课的教具很多,那你们猜猜,这节课我们要学什么呢?”“跳舞”一个女同学立刻答道,引起男同学一小片笑声,我接着又问:“会是什么样的舞蹈要用这些道具呢?”“民族舞”“扭秧歌”孩子们开始三三两两地议论,“那你在什么地方见过扭秧歌?”“我家楼下的广场每天晚上都会有扭秧歌的。“有时周末,和妈妈逛街看到商店开业,有扭秧歌的。”“老师,我奶奶每天晚上吃完饭就到楼下扭秧歌”孩子的回答让我喜出望外。在备课时,我还担心设计“秧歌”游戏,学生会一无所知,看来我小看孩子了,于是我马上捉住时机,转换教学角色,把我“教”,变成“学生教”,“那我们来一场跳秧歌的游戏,怎么样?”我把学生首先进行分组,让小组成员在了解秧歌,理解秧歌的基础上思考:怎样才能跳得更好,扭得更美。学生开始讨论,有人认为手脚协调很重要,有人认为步子要迈大一些,有人认为道具要充分利用,课堂气氛十分热烈,教学效果超出我的预想。
在学生尽情地舞蹈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学生,他们伴着节奏,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让我顿时眼前一亮,其实长期以来,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我常常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把握教材,去“精心”设计“教学高招”,我也常常向学生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对教学内容理解、认识。课上,学生没有了主动参与的机会,学生习惯于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创造性的学习潜能无情地扼杀了。而秧歌舞这个内容,如果充分给学生以自主权,最大限度地在时间上、空间上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课堂教学就会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我请同学展示自己的舞蹈,說说自己的想法,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学生带着对教材的理解,带着学习成果,带着学习方法,自信地向老师展示自己的成功;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自主意识,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为主体”真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拥有创造性学习的广阔天地。
在体育课中通过音乐、表演等形式,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秧歌舞的快乐,充分体现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秧歌舞的兴趣。学生在自己扭秧歌时激起了课上的一个沸点,从而使学生体会了人在活动中的动态美感,唤起对生活的热爱,为突出欢快,并且突出一个“扭”字,在本次课中鼓励学生大胆创作秧歌舞的表现形式,使学生在本课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愉悦情绪当中。最后在“最炫民族风”的乐曲中,学生扭着秧歌解散在操场的每一个角落……
体育课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尝试,各抒己见,体育游戏让体育课告别了单一、枯燥的体育技能的教学,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真正锻炼身体,愉悦身心。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建文小学)
中图分类号:G80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3-0036-01
作为小学体育课程,课程标准指出:“应主要围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使小学生在体育课中愉快,提高小学生的参与体育的主动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而能让学生不仅能得到身体锻炼还能得到身心愉快的体育课,一定少不了必要的情境教学和体育内容的设计。
一曲“最炫民族风”唱红了大江南北,甚至在NBA的赛场上,篮球啦啦队员也在这首好听的旋律中,用富有动感的舞姿活跃着球场……印证了那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在课堂上除了要教会孩子必要的体育技能外,也应该让孩子了解民族特有的健身元素。
三年级的一节体育课,我的教学内容是教学生学习秧歌步,让学生了解秧歌这种地方特色舞蹈的特点和基本步法,并且知道我们秧歌这种舞种的产生,同时也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课前,我先做了相关的学习,了解到“衣服、绸子、大扇子、手绢、面具”秧歌舞的道具,而秧歌舞这种艺术的特别就体现在色彩鲜艳的服装上。再借助秧歌舞的伴奏乐器——唢呐、喇叭、鼓,更加渲染喜庆热闹的氛围;所以老师的示范要鲜明,让秧歌舞“美、浪、艮、俏”的四个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更关键是让学生在兴趣高涨,跃跃欲试之时掌握秧歌舞的基本要领。于是我为这节课特意准备了红绸子、扇子、面具和儿童玩具“金箍棒”,就是想让学生能在课堂上真正感受“秧歌”的氛围。
开始上课了,在准备活动之后,我就问学生:“大家都注意到了我们这节课的教具很多,那你们猜猜,这节课我们要学什么呢?”“跳舞”一个女同学立刻答道,引起男同学一小片笑声,我接着又问:“会是什么样的舞蹈要用这些道具呢?”“民族舞”“扭秧歌”孩子们开始三三两两地议论,“那你在什么地方见过扭秧歌?”“我家楼下的广场每天晚上都会有扭秧歌的。“有时周末,和妈妈逛街看到商店开业,有扭秧歌的。”“老师,我奶奶每天晚上吃完饭就到楼下扭秧歌”孩子的回答让我喜出望外。在备课时,我还担心设计“秧歌”游戏,学生会一无所知,看来我小看孩子了,于是我马上捉住时机,转换教学角色,把我“教”,变成“学生教”,“那我们来一场跳秧歌的游戏,怎么样?”我把学生首先进行分组,让小组成员在了解秧歌,理解秧歌的基础上思考:怎样才能跳得更好,扭得更美。学生开始讨论,有人认为手脚协调很重要,有人认为步子要迈大一些,有人认为道具要充分利用,课堂气氛十分热烈,教学效果超出我的预想。
在学生尽情地舞蹈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学生,他们伴着节奏,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让我顿时眼前一亮,其实长期以来,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我常常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把握教材,去“精心”设计“教学高招”,我也常常向学生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对教学内容理解、认识。课上,学生没有了主动参与的机会,学生习惯于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创造性的学习潜能无情地扼杀了。而秧歌舞这个内容,如果充分给学生以自主权,最大限度地在时间上、空间上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课堂教学就会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我请同学展示自己的舞蹈,說说自己的想法,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学生带着对教材的理解,带着学习成果,带着学习方法,自信地向老师展示自己的成功;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自主意识,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为主体”真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拥有创造性学习的广阔天地。
在体育课中通过音乐、表演等形式,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秧歌舞的快乐,充分体现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秧歌舞的兴趣。学生在自己扭秧歌时激起了课上的一个沸点,从而使学生体会了人在活动中的动态美感,唤起对生活的热爱,为突出欢快,并且突出一个“扭”字,在本次课中鼓励学生大胆创作秧歌舞的表现形式,使学生在本课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愉悦情绪当中。最后在“最炫民族风”的乐曲中,学生扭着秧歌解散在操场的每一个角落……
体育课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尝试,各抒己见,体育游戏让体育课告别了单一、枯燥的体育技能的教学,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真正锻炼身体,愉悦身心。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建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