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计应瞄准学生的学习起点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i_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巡回听课中聆听了两位老师“唱同一首歌”——“比的基本性质”(六年级上册)。同题会课,不同的教学策略折射出教师的教材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现摘录其教学流程,试作探析。
  
  课例回放——
  
  A老师在课堂上创设猪八戒参加选美竞聘会情境。大屏幕呈现猪八戒的多幅照片(有的变形,有的不变形),并选取3幅不变形照片的宽与长写出比,求出比值(相等),即6:8=3:4=18:24,让学生总结归纳比的基本性质;随即理解“最简单的整数比”,并教学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化简比,同时出示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让学生尝试化简,并分类归纳其化简方法。
  B老师的教学则是简洁地从数字3和4人手,让学生运用商不变性质,说一说和3÷4相等的除法算式有哪些。根据除法、分数、比三者的关联性,将这些算式依次改写成分数和比,如3:4=6:8=9:12=12:16,随即让学生分组验证这些比的前项和后项大小不同,但比值相等。在交流汇报中完善比的基本性质。在回顾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教学比的基本性质的具体应用——化简比。教师通过对国旗的慷慨陈词,有效渗透德育,引出大小不同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帮助学生深入领会整数比的化简方法。之后,放手让学生尝试化简分数比和小数比,学生经历自主探索,领悟了数学转化思想的灵动与魅力。
  
  思考——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影响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因此,“瞄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将其作为学习起点展开教学,引领学生主动建构新知,是本节课的最佳选择。对比两节课,不同的“切入口”,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一、“瞄准”新知起点,激活探究意识
  
  A老师所创设的情境学生屡见不鲜。面对耳熟能详的情境,不仅难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在单调、杂乱排列的比中,凭学生的经验与见识无法很快总结提炼出比的性质。鉴于此,教师只好“单刀直入”,让学生分别观察6:8=3:4和3:4=18:24各相等的比前后项是怎么变化的。即使把几个比按一定顺序3:4=6:8=18:24排列,并明确告诉学生“从左往右看”或“从右往左看”去寻找规律,学生也不一定能理解,尽管学生表面附和了,但也很难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我们不禁要问:这样做能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探究精神吗?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了吗?因此,情境创设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经验,使学习起点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那样才便于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中领悟数学知识的关系,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
  B老师巧妙抓住除法、分数、比三者“相似性”的内在联系,以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为起点,引出比值相等的几个比,让学生分组探寻为什么前项和后项大小不同,几个比却可以画等号,原因是比值相等。学生在有滋有味的计算、观察、思考和交流中,举例验证,列举了长长的“等式链”推理,或根据三者的“相似性”有理有据地论证……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人人有思考、人人有体验、人人有感悟、人人有发现,课堂活而不乱,使学生真切地领悟到数学知识的一致性与变通性,寻觅并探索到知识的真谛。把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有机地联系起来,既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又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瞄准”应用起点。发展探究能力
  “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对比两课例,我们发现在知识应用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A老师在总结归纳比的基本性质后,及时组织学生应用其性质解决简单问题。大屏幕出示整数、分数、小数三组比,让学生尝试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由于开始对比的意义及化简方法认识不到位,多数学生在磕磕绊绊中行进。面对学生的杂乱汇报,大屏幕展示化简方法:整数比一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一最简化;分数比一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一整数比一最简比;小数比→同乘10或100等→整数比→最简比。让学生“读一读”化简方法后,教师又出题给学生再次化简。这时正确率果然提高了“好多”倍。然而,如此的知识应用,使数学学习的价值打了折扣。
  B老师在对国旗作了慷慨陈词后,让学生分别写出会堂里的国旗、教室里的国旗、操场上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引导分析这些比“最简”了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继而总结整数比的化简方法。学生在化简比中,感悟了化简的必要性及按比例缩放的相似变换思想。课堂设计将整数比的化简作为分数比、小数比化简的学习起点。于是学生在掌握了将整数比化为最简比后尝试将分数比、小数比转化为整数比后再化简就水到渠成了。如化简0.75:2,有的将前、后项同乘100转化为整数比化简,有的把0.75化成分数3/4化简,有的用求比值法化简。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化简方法,正是源于教师的教学“瞄准”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起点,促进了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灵活理解、应用,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为此,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瞄准”学生的学习起点,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合作交流,在主动探究中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李瑞龙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中的“扶”与“放”是相辅相成的,“扶”是“放”的基础,“放”是“扶”的归宿。只有“扶”到位,才会有“放”的精彩呈现,这就是所谓的“扶放适度”。然而,在课堂上,何时该“扶”,何时当“放”,不少教师难以把握。  教学片段:  把下面每个图形都分成三角形,最少能分成几个?(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中的“想想做做”第5题。)  师:请小朋友们注意,只能分成三角形,不能分成其他图形,而且要最少。
期刊
2009年lO月6日上午11:30,新疆某建设兵团221团副团长陈伟的老婆于富琴在游览莫高窟时,因触摸一千年前的西夏壁画时被讲解员制止而大动肝火。她的跟班狗——随行人员狠狠打了19岁的女讲解员两记耳光,并伴以于富琴不堪入耳之辱骂。在事件处理过程中,陈伟对办案的警官说:“你们不要浪费警力,这里不就是一个景点吗?不就是一个小服务员吗?我们是有身份的人,几分钟的一个小事,你们不要把事情搞大了。”  机场
期刊
某校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一次期末测试中有这么一道题:  找出规律,再接着涂一涂、画一画:□□△○□□△○__ __ ____ __ __ __ __ __。  阅卷后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找出其中的规律。一位老师分析其中的原因是:“二年级学习的是较复杂的循环规律,如:◇◆□■◆□■◇□■◇◆__ ___ ___ ___ ;复习时,又反复强化这种规律,使学生形成根深蒂固的认识,容易产生思维定势。而上
期刊
由云南省教科院和云南省小语会组织的“云南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示评比活动”,于2010年5月下旬在美丽的楚雄市举行。笔者有幸观摩了来自昆明、曲靖、楚雄、文山四地(市)6位选手的12节展示评比课,从中受到了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小学语文教学呼唤“回归”    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与一切社会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摆脱不了“钟摆现象”,只有不断地呼唤“回归”,才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发展
期刊
时下,“低碳”作为一种全新的概念,正深植人心。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低碳”的理念,并非牵强附会。针对语文课堂的“高耗”现实,应该提出“低碳”要求。所谓“低碳”式阅读教学,是指引导教师从一切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尽量减少对课堂教学时空的占有和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干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  一、情境创设
期刊
作为学校管理者,要经常听课,在听课中,自己常常反思:如何组织有效课堂教学(讲什么,怎么样,讲清了吗)。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有些中、老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涛声依旧”,仍然把课堂教学定义为“认识活动、知识传输”。教师讲,学生听,统得太多、教得太死板,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二是部分青年教师热衷花样繁多的情境创设,迷恋流光溢彩的媒体展示,片面追求表面热闹的课堂生成,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研究的百花园中堪称奇花异卉,五彩斑斓,近年来,期待语文教学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呼声日渐高涨,众多有识之士频频发表真知灼见。然而,由于对“本真”语文的理解多有差异,语文教学实践也就“异彩”纷呈。究竟什么才是“本真”的语文呢?本真的语文应该是“读书语文”,即将读书贯穿始终的语文教学。    一、关于“读书语文”的理性思考    “本真”语文应该在丰富学生语言、促进学生语言发
期刊
教材简析:  《蜜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课文以第一人称方式写了法布尔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文章首先介绍了问题的产生,即“听人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它被抛弃到哪里,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接着用了较长的篇幅介绍他在女儿的配合下进行了蜜蜂能否辨认方向的试验。最后得出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
期刊
有学者形象地将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概括为“识字之桥,正音之舟”,认为汉语拼音是迄今为止我们能使用的最准确、最科学、最方便的学习汉字读音和普通话的辅助符号。熟练地运用汉语拼音不仅是学生识字正音的“桥与舟”,也是帮助学生实现早期阅读的“金钥匙”。然而,由于汉语拼音是一种表音符号,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既要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还要借助汉语拼音认读
期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专题编排了一组描写动物的课文。提到动物,孩子们并不陌生,尤其是鹅、猫、母鸡,这些平时常见的家养小动物,孩子们更为熟悉。“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中选编的四篇文学作品,分别写了上述三种动物。《白鹅》为我国“古典文人”作家丰子恺所写,《白公鹅》是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的作品,这两篇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猫》和《母鸡》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