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丝竹乐器音色变迁

来源 :音乐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xiao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我国丝竹音乐的物质材料为切入点,以文化生态学视角比较民族乐器制作用材多样化的得失,即可分析由此产生的丝竹音色审美差异,讨论丝竹音色变迁对民族音乐传承的影响.传统是一条河流,博物馆式的原样继承注定缺乏生命力,时代会催生具有相应特点的音色审美,民族器乐正是在这样的不断扬弃中实现其艺术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的.
其他文献
舆情伴随着社会性事件的传播过程,因此音乐传播活动中也同样存在着舆情.但是,音乐传播过程所携带的艺术信息不会都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它融入了更多的现代技术元素,在社交媒体
河北革命音乐资源丰富且历史悠久,在我国广阔的音乐时空中本有一席之地.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面对多元文化和海量资源的包围,对河北革命音乐进行及时而有效的传承和传播已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传播,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深入转型,尤其是随着政府相关部门、专业团体、民间资本、高等学校等社会有关各方的介入,已由单一的以“家族模式”为主
汉朝是中国文字的隶变时期,从小篆的一笔画变为隶书的四个主要笔画.隶书正体化的过程,在东汉时期留下了星汉灿烂的名碑刻石,也成为当代隶书审美渊薮.近代发掘的秦汉简牍帛书
我国音乐史上重要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萧友梅在历经坎坷追寻自己的音乐教育梦想的同时,也受自身的革命信仰鼓动和社会时事的感召,不忘参与进步歌曲乃至革命歌曲的创作.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