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看看四周就能感觉到业界方向

来源 :创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en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开始我们不在知春路,在清华大学旁边的创业楼里。随着业务发展,那个空间就捉襟见肘了,二十多人都坐不下。2009年公司搬到了海淀黄庄的豪景大厦。2010年,公司规模增长,有了五六十人,于是搬到了知春路。这个迁徙的过程,也是公司发展的过程。
  我们选择这边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依据环境、性价比选写字楼。从大环境说,中关村地区对我们是有吸引力的——跟别的公司合作、融入互联网的圈子都比较容易,地理上有很多同类项。比如说科技公司在中关村这一带聚集,形成了一个业态前沿。大家聚会、聊天比较方便。高新技术创业者都在这一带扎营,有了自己的文化。锦秋国际这个楼还有一些新公司我不太熟,但看看四周,就能感受到业界的方向。
  我们这个行业的竞争对手比较虚,而我们比较实。我们是效果广告,效果广告的基础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的基础是互联网技术。
  广告这个行业最容易做的是品牌广告,它的效果不是透明的,更多是靠人之间的信任去搞,利润率比较高,也比较容易赚钱,缺点是不容易规模化。效果广告的优点是容易规模化,缺点是很辛苦,广告业里的一些灰色的东西都没有了。我们的核心是一个预测模型,基于对用户、对行业环境的了解,我们可以从过去的数据预测广告观看者转化为消费者的概率是多少,根据这个概率售卖广告。
  现在这个市场中,成体系较有规模做这件事的就我们一家了。2008年做的时候有一堆创业公司做类似的事,模式很类似,电话付费、注册付费……基本上都在2010年死掉了。2010年以后,百度有啊电话付费、58电话付费,这种强效果的付费模式曾经追上了我们,但到了2011年、2012年也都萎缩下来了。
  我们留下来是因为在数据挖掘这一块确实比别人的技术好一些,运营也更细致一些。公司的本质是计算,怎么样用数据更准确预测人的行为。我们目前的业务相对来讲空间还不够大。
  我2002年获美国耶鲁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毕业后加入Google,是其最早的成员之一,全程参与了Google广告平台的研发。2006年我受李开复邀请回到中国担任谷歌中国技术总监,负责谷歌中国本地搜索产品的研发,先后开发了包括谷歌地图、谷歌生活、Linux桌面搜索等一系列产品。
  我是出于兴趣做这件事,自己也有一些投入。2010年底,经纬创投投资我们1000万美元。
  整理/本刊记者 陈湘鹏
其他文献
拥有200多家店(5家直营)却只有500多万元年收入的见福便利店实在靠卖货赚不了太多钱,其创始人把目光瞄准了便利店的广告价值。  1996年,已经做到国企银城啤酒厂高管的张利愈发感到和企业环境不合拍,于是他辞职做起了啤酒批发的生意。最初他一个人身兼数职:开车去采购、送货、记账、做保安,但由于时运不济,前期所有投入都打了水漂。不幸中的万幸,张利还有自己的贵人——雪津啤酒厂老总,后者允许其先进货后结账
期刊
今年7月27日,上海展览馆内挤进了近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潮人,他们打扮光鲜,迫不及待地希望体验最新一季的潮流风向。当天上海展览馆一层,随处可见潮牌的新品发布,二层则有3C产品、鞋、配件等配套商品。而这次活动的发起者正是做潮人生意的电商网站YOHO!(有货)。  有货早在2008年就已经上线。《YOHO!潮流志》的读者经常抱怨杂志上的东西很好但没有适合的渠道购买,这让有货下定决心搭建一个独立于社区和媒
期刊
张大力的华育国际,是北大青鸟在北京最早的授权培训中心之一,用两年时间成为了北大青鸟业绩最好的加盟商。羽翼渐丰的张大力不满足加盟商的角色,试图自创品牌。在2004年解除与北大青鸟的授权培训协议后,华育国际陆续成立了11所分校,并且沿袭北大青鸟“教育改变生活”的宗旨,号称“把需要工作的人变成工作需要的人”。  独立出来的华育国际以“订单式”培训为卖点,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向高考落榜生们宣传:自己的IT培
期刊
“很多同事的回忆里,知春路是灰色的。”  这是一个主观印象。20年来,数不清的创业者在这条11公里长的街道两边出没。描绘创业岁月里的迷茫、焦灼和疲惫,灰色是合适的颜色。  它同时又是客观描述。与中关村核心区和五道口相比,这里氛围单调,餐饮粗糙,缺乏娱乐。  但是,这条路流淌着四通、金山、小米的传奇故事,那些不安分的年轻人从各地赶来,如飞蛾扑火。在破旧的居民区和简陋的写字楼里,每个夹缝都暗藏着胆大妄
期刊
1994年我停薪留职,加入天汇公司,成为一名电脑程序员,开发天汇汉字3.0及3.1。  那时搞中文的主要有两拨人,其中鲍岳桥、简晶和我做Dos。鲍岳桥是UCDOS的开发者,简晶则是“中国龙”的开发者。王志东,廖恒毅搞中文windows。廖恒毅在中文之星,王志东在四通利方。  天汇在中关村南二街,四通利方有个办公地点在中关村三小,两家公司隔着一条马路。我和天汇的老板沈江曾去那栋楼里找过王志东,当时天
期刊
孙莹:我们真正解决了IT职业教育里存在的核心问题,就是创造价值。我们帮助那些不具备找工作能力的人找到工作,帮助那些具备找工作能力的人找到好工作。  2005年是达内创立的第三年,我加盟达内,那时我们才4个培训中心,北京、南京、上海和广州。开始我只负责北京中心。2005年到2008年公司营收做到1个亿,我见证了达内科技爆发成长的全过程。我后来管理整个北方地区,到2009年的时候,开始负责集团运营。定
期刊
1984年5月,四通成立,一两个月后,我加入。当时四通有五六十人,其中有一些是知青。四通办公地点是四季青公社在中关村的一个超市。那时国内还没什么超市,生意也不好,公社从超市划出两间房给四通作办公室,靠里的墙边放了几个保险柜,一张桌子,几把折叠椅。  9月份,四通门市部开业,让人眼前一亮。那时几乎所有的商店都是破破烂烂的,四通的装修很不错,吸顶灯,大玻璃,外加漂亮的窗帘,与周围的企业形成鲜明的对比,
期刊
1999年,金山已经搬到翠宫饭店了,方正就在我们楼下。更早之前金山在双榆树小区的小白楼里办公。当时知春路上的386路公交车非常有名,坐386到人大和中关村办事特别方便。知春路周围有很多小区,好多同事都住在双榆树、双安这片,翠宫饭店方圆一公里内。  后来我发现在西北边待惯的人永远喜欢在西北边,包括我们后来搬家到翠宫北边的柏彦大厦,迁址时候第一考虑的也是老板和员工是不是都住在周围。我们“村里”的文化和
期刊
一开始我们在海淀香山,从1999到2004年,在那儿度过了创业期;第二阶段是2004年搬到昌平宏福创业园,在那里有一个很小的工厂;2009年总部迁到知春路时,公司已经上市,成了业界的明星。  这三段各有不同。  1999年在香山南路起家时,经历了非常艰辛、非常快乐、非常有激情的创业期。我们的创业伙伴、家人都在那里,一周工作七天、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处于亢奋状态。二、三十个人在一口锅里吃饭,所有的人都身
期刊
2004年,我们创办学而思的时候,就把办公室和教学点设在在了知春路。一直到2008年,我们才把总部搬到了海淀黄庄,也就是沿着地铁十号线往西挪了一站地。这一站地,学而思整整走了四年。  从地图上看,中关村的核心地方就像一个大写的F:一竖是从北大东门到白石新桥这一段,也就是中关村大街;第一横则是北四环的海淀段,第二横是四通桥往东的北三环一段。知春路是中关村这条F形的动脉延伸出来的支脉。  学而思当时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