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休克预处理对严重烧伤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I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热休克预处理(HS)对严重烧伤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HSP)60、HSP70表达及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的影响,探讨HS对严重烧伤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烧伤组(40只):烧伤后即制作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另取8只大鼠不致伤作为空白对照。HS组(40只):于烧伤前20h行HS,另取8只大鼠仅行HS不烧伤,作为实验对照。放线菌素D组(40只):在HS前30min静脉注射放线菌素D0.1mg/kg,随后的处理同HS组;另取8只大鼠只注射放线菌素D不烧伤,作为实验对照。于伤后3、6、12、24、48h处死各组大鼠(每组每时相点8只)。取胃黏膜组织检测胃黏膜损伤指数(UI)、HSP70 mRNA、HSP60、HSP70的表达及SOD、CCO的活性。结果大鼠烧伤后uI呈时间依赖性增加,烧伤组伤后24h胃黏膜损伤程度最严重,UI为12.8±1.9。除伤后3h外,HS组大鼠各时相点uI均低于烧伤组(P<0.05或0.01)。放线菌素D组大鼠胃黏膜损伤程度明显重于烧伤组及HS组(P<0.05)。烧伤组、HS组除伤后24、48h外其余各时相点HSP70 mRNA均增加,而放线菌素D组伤后24、48h有所增加。与烧伤组比较,HS组大鼠胃黏膜HSP60及HSP70表达显著增加,除伤后48h外其余各时相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放线菌素D组大鼠HSP60和HSP70表达明显受抑(P<0.05)。大鼠烧伤后胃黏膜CCO、SOD活性不断降低,经HS后CCO及SOD下降不明显,在伤后6、12、24h均高于同时相点烧伤组(P<0.05或0.01)。结论HS对大鼠严重烫伤后急性胃黏膜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HSP60、HSPT0诱导表达增强,线粒体SOD及CCO活性增加等有关。

其他文献
期刊
2002-2004年,笔者对本单位收治的28例足踝部深度烧伤后足下垂的患者进行踝关节(54个)康复治疗,效果良好。
期刊
患者女,15岁,被12kV高压电击伤后30min入院。查体:患者意识清楚,右肩为电击伤人口,创面呈洞性,面积约11cm×14cm,周围组织织炭化、焦黑、坏死组织深达骨质,
传统的压力疗法预防瘢痕增生的效果已得到肯定,肝素钠软膏作为外用药预防瘢痕增生也有相关报道。近年来笔者对深Ⅱ度烧伤愈合创面早期应用肝素钠软膏结合压力疗法以预防瘢痕增生,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目前临床上开展早期肠内营养,虽然大多使用营养泵泵人常温营养液,克服了通过鼻饲管定时推注或利用重力输注液体致患者不配合治疗的问题,但多数患者仍会出现腹泻、腹胀及胃部不适的症状。为此笔者对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应用恒温加温装置,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患者男,36岁,被10kV高压电烧伤胸和四肢,2h后送入当地医院。患者昏迷,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有气体从右胸腔洞穿口进出,可见肺组织,胸骨及第3、4、5肋已断裂。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填塞,切开胸部焦痂,游离后拉拢缝合覆盖洞穿口,厚敷料加压包扎;
目的观察皮肤外扩张术修复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笔者单位收治的10例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缺损创面分布于小腿7例、膝部及周围2例、前臂1例,面积10cm×4cm~24cm×15cm。所有患者均采用外固定支架进行皮肤组织外扩张2~3周,之后拉拢缝合或辅以皮瓣(皮片)移植封闭创面。结果4例患者创面经皮肤外扩张后直接缝合完全封闭;5例创面明显缩小,剩余创面植以游离皮片;1例膝部周围创
期刊
患者男,26岁,液氨渗漏致全身皮肤多处烧伤。伤后立即送入当地医院,患者出现呼吸暂停,经口行气管插管、气囊人工辅助呼吸,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氨茶碱、甘露醇,伤后3.5h转入笔者单位。入院时患者意识不清、躁动、周身发绀,体温35℃、脉搏150次/min、血压70/40mmHg(1mmHg=0.133kPa)、呼吸52次/min,气管插管内不断喷出粉红色泡沫样液体,右侧颞顶部5cm×8cm皮下血肿,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