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及其实施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ftongy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作为两种对立的思想长期支配着人们的思维,其二者的较量也一直延伸到了教育领域中,形成了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这两种教育观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基于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前景,我们必须要反思并超越它们的局限性,树立统一的教育目的观,将两者融合,构建成一种完整的教育,由此就产生了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科学人文主义以其综合性、辩证性的特征广泛地影响于世界,成为全球文化的主旋律。深入探究科学人文主义的内涵及价值取向,并努力探索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在我国得以实施的有效途径是当今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 价值取向
  20世纪以来,教育领域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教育思潮一直处于紧张的对立状态,二者的冲突引发了诸多教育冲突和矛盾,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20世纪后期,人们开始对着两种思潮进行反思,以致出现了科学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二者的融合与统一,教育也开始走向科学人文主义理想。在我国教育中,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原因之一就在于从理论上没有搞清楚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及其走向。因此,辩证地分析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并积极探索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在我国有效实施的途径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指导意义。
  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与融合
  人文主义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社会,在18世纪以前,古典人文主义在教育领域中占有绝对优势,其根本目的是培养自我完善的人,主要流派有永恒主义流派、自由主义流派及存在主义流派。人文主义教育的哲学基础首先是人性不变的哲学观,它认为人性是美好的,且是永恒不变的,教育即培育人性,使人区别于动物而成为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的理性,理性是人的最高价值,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性中的理性。人文主义教育认为,教育首先要为个人发展服务,其次才是为社会发展服务,即个人的教育目的高于社会教育目的。就个人的教育目的而言,教育又在于形成完善的人性和获得美好的精神生活,而不是获得谋生手段和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
  随着近代科学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成功,人们越来越强调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科学主义在西方最早以实证主义为代表,最后由杜威发扬光大,它认为自然科学是人类知识的典范,科学主义鼓吹科学和理性至上,反对形而上学,它夸大了科技的合理性,其理性的外延只涉及科学技术层面。首先,科学主义教育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适应性,教育的目的和手段必须是灵活的,应当根据所有有关的事实和价值观用科学的方法来决定;其次,科学主义教育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功利性,它所重视的都是现实的人而非抽象的人,他反对抽象的谈论教育目的和人的自我实现;还有就是重视科学教育。科学人才的培养是教育所关注的焦点,为了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智力,科学教育反对一般的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反对去掌握繁琐的事实材料,而是更加注重让学生掌握比较抽象的基础理论和科学原理。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观念与教育主张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二者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处于互不相容的“敌对”状态。科学主义教育思潮反对空疏无用的古典教育内容和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强调科学知识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注重教育与实际生活、生产的联系,积极探索教育方法手段的改革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但是其过分注重科学知识而忽视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观照,阻碍了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发展。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反对教育过分的工具价值和对理性的强调,注重教育对人性的陶冶和非理性因素的培养,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个人幸福生活的实现,强调鲜明个性和独立人格的培养,使学校富有人性,教育富有个性。但是,这种观点过分强调了教育的本体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社会责任,轻视系统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对个人职业生活的意义,有的甚至走到了反科学主义的极端,违背了教育与社会以及与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的规律。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虽分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但由于二者各自为政、片面强调一方的弊病与缺陷,也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阻碍了教育事业的持续和快速发展。为此,教育必须超越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走向科学人文主义教育。
  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内涵及价值取向
  (一)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科学人文主义称为“科学人道主义”,并解释道:“它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他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的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做出新的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学会生存》中指出:“要使科学和技术成为任何教育事业中基本的、贯彻始终的因素,要使科学和技术成为儿童、青年和成人设计的一切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以帮助个人不仅控制自然力和生产力,而且也控制社会力,从而控制他自己,他的抉择和他的行为;最后,要是科学和技术有助于人类建立一种科学的世界观,以促进科学发展而不至于为科学所奴役。”①
  因此,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是以科学主义为基础,以人文主义为价值导向的社会活动。它是“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为方向和目的,其最高鹄的,是要在科学与人文的相互协调和互补中促进人和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和谐发展,并在
  此基础上不断实现人自身的解放。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是科学人文主义哲学社会观在教育中的反映,同样可以说,科学人文
  作者简介:李希(1988-),女,汉族,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
  主义教育观既是科学主义的,又是人文主义的,它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目的”。②
  (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
  科学人文主义既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取向的内在价值,又注重科学人文方法及其内容的工具价值;既注重个人的价值,也注重社会的价值。它强调以人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即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与人的整体幸福的发展。学者们把视野从单一的经验增长拓展到多目标的社会综合发展;从注重物质财富的增长,到全面考虑人的生存条件和人自身的素质与能力的发展;从争取一时的繁荣发展,到确保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发展不仅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人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人的潜力的发挥。这不仅需要以物质经济的发展为保障,而且还需要教育、文化、道德、政治、法律等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不仅要有经济社会的发展,还要与人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自然保持和谐协调。因此,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既尊重科学的价值,强调科技教育,又注重道德教育,它既反对过去教育中的唯人性论,又反对教育中的唯科学论,避免了因轻实际而造成的空疏无用,或因轻人文而造成的道德、价值、人性的失落。它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科学教育中渗透着人文精神,在人文教育中渗透着科学精神。它旨在教会人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在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中,人将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单纯作为抽象的人和单纯作为现实的劳动者而得到发展和满足。   三、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在我国实施的有效途径
  当前,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日益倾向于追求科学和人文的协调发展,并在实践上对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的有效融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转变观念是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认识到两种教育观念的优劣,使两者互相融合、互为补充。理想的教育发展观应建立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合理整合的基础上。在教育价值上,注重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也要体现教育的社会价值;在教育目标上,重视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科技水平,也重视学生内心世界的充实完善;在师生关系上,要克服片面的“学生中心论”与“教师中心论”,建立良好的师生观,将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积极互动的过程。当今社会倡导素质教育的实践,要坚决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为实现两大教育思潮的融合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课程是教育要求、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因此,要促进两大教育思潮的融合,应建立以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着眼于提升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使人接受教育,而不是限于经济增长一类的外在目的。重视把教育和生产相结合,培养人的自信心和自我表现能力和合作精神。更为重视道德教育,培养人关心自己同时关心他人、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培养人的责任感,为建立一个人文化的社会而努力。”③我国一直以来存在着文理科比例不协调这一现象。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分别针对文理科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有计划、按比例地开设人文课程和科学课程,使理工科学生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均具备应有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三)师资力量的培训
  教师的素质是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时代的发展赋予教育新的任务与要求,即培养实现科学与人文双重教育目标的、适应现代社会的现代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比以往更高的教育水平。因此应大力加强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新时期的教师应具有较好的科技人文素养,不仅要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精通,还要对其他领域知识有所涉略;不仅要熟悉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也要做到将现代教育技术熟练地运用于日常教学中。教师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与知识、教师与知识、学生与教师之间都能达到和谐平等的互动,使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互相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相交融。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和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还要向学生传递正确、良好的道德理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在相互整合中和谐发展。
  总之,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综合了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合理内核,体现了时代的精神,代表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融合,就是要构建统一的教育目的和完整的教育,共同奠定正确的追求基础,形成正确的、具有创造性的整体思维。我国须大力实施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使教育更加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也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人潜能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委.学会生存[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扈中平.论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8(4).
  [3]陶志琼.新旧之间:教育哲学的嬗变[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4]奥雷利奥.佩西.人的素质[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
  [5]刘朝晖.教育的希望:科学人文主义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
  [6]徐丹丹.构建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精神[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7]孙士杰.超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走向科学人文主义理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8]韩玉柱.走向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现代教育发展的价值逻辑[J].当代教育科学,2011(1).
  【注释】
  ①联合国教科文委.学会生存[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②扈中平.论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8(4).
  ③王军.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8.
其他文献
如今我们早已步入了信息化和全球化的21世纪,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可以这么说,现今的社会如果没有计算机网络是不能够运转的,因而在大学里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网络的教学。但在现实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文将从老师、学生、教材、学校等方面对计算机网络的教学进行探索与研究。  一、老师要教好计算机网络  众所周知,计算机课程是发展非常快的,即便是老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就是指“基本的、统一的观点,或者是一般的、基本的原理。”“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为数学学科的一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从布鲁纳的基本结构学说中来看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第一,“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心理学认为“由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
摘要:节约型校园建设既是节约型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校园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搞好节约型校园建设,应当采取做好校园建设规划、落实各项制度、推广使用新技术等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节约型校园;建设  1、引言  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节约”一词的解释是“有节制地使用,节省不必要的开支”,与“节省”一词相比,词义重点在“不铺张,不奢侈,该用的才用”。  节约型校园建
【摘要】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是目前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种特定行为的主观判断,是学业成就良好的“预测器”。本研究根据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结合网络学习环境的特点,探讨了网络学习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网络学习环境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  一、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起,以计算
【摘要】物联网的普及与发展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建立校园物联网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信息化发展的一种趋势。校园物联网在高校教学及管理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也为其他物联网应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加快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校园物联网 高校 教学  引言:近几年来,物联网已经变成全世界热议及研讨的重点问题之一。对于物联网而言,就是透过射频鉴别、红外线感应、激光扫描、全球定位系统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基于同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举重比赛的比较,分析了第17届仁川亚运会举重奖牌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第17届亚运会举重奖牌分布的格局特征和地域特征均呈现较明显的不均衡性;在奖牌的地域分布比重上依次为东亚>中亚>东南亚>西亚>南亚。对比第16届亚运会,第17届亚运会举重比赛金牌和奖牌的分布以及地域分布呈现趋向集中的特征。  【关键词】第17届亚运会 举重
【摘 要】伴随着新时期教育改革事业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在全国全面实行。初中数学采用新课标进行教学,面临许多需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解决这些问题是提升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根本途径。教师教学,既要从形式上,也要从内容上进行革新,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学生学习要在学习方法上进行完善和突破,打牢数学学习的基础,获得学习的更大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创新;教学方法  初中是学生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分析法,对运动性贫血产生的原因、监测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根据其产生、机理及相关监测措施,对预防运动性贫血提供一些理论支撑和现实操作的应用。为运动员日常训练量、强度和时间的安排,提供一些依据。  【关键词】运动性贫血 原因 监测 防治  前言  1979年日本学者Yoshiro Mara首先提出了“运动性贫血”这一术语,自此关于运动性贫血的研究进程有了更为深度和
【摘 要】机械基础是中职学校机械加工制造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如今教学的需要,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职业学校机械基础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机械基础 教学模式 兴趣  机械基础是中职学校机械加工制造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从事机械类工作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技能,并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