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育部不断提升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部分高校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工作者应依托美术课程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审美能力。而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术课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指出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传统文化与高校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提供思路。
关键词:传统文化;美术教学;高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事业逐步推进,各式各样的教学设备不断完善,当代大学生拥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一些高校采用的教育模式仍较为单一,大大削弱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推动美术教育创新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带领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高校必须革新传统美术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1]。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若将其运用到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不论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还是对高校美术课堂的发展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运用于高校美术课堂教学,是广大教学工作者需要思考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近年来,教育部提出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得高校美术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加之美术教育的发展与我国传统文化发展息息相关,所以高校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有必要将传统文化运用于课堂教学,以此提升教学实效性[2]。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高校美术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可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诸如诗词歌赋、书法、山水画、民族服饰、神话传说等都是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为艺术家创作提供多种多样的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运用到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可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使学生在多元文化形式冲击下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次,在高校美术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共同构建起了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学生鉴赏传统文化之美,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从不同方位、不同层次感受传统文化,更充分地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教师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入国画艺术。国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书、画、诗歌等一系列传统文化元素。教师从艺术视角为学生解析国画的艺术特征,带领学生领略国画的无穷魅力,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再次,在高校美术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各式各样、各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诸如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教师将传统文化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研究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技能,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与此同时,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不断开拓学生的艺术思路,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促使学生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推进传统文化与学生美术创作的有效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
二、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投入不足
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高校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不够重视。在美术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大多高校偏向于对直观的、可感知资源的开发利用,如加强教学配套设施建设、引进高素质教师队伍等。相比较而言,高校对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则缺乏足够重视,在资金、精力投入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二)一味强调学科本位
受学科本位思想影响,一些高校美术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以美术学科为中心,不注重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结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术学科的改革发展。此外,不少高校美术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将西方美术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缺乏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从长远角度而言,不仅会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还会使学生美术知识框架不够完善,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学生只关注西方文化中的美术资源,而缺乏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美术资源的有效认识。
(三)过于注重美術技能的培养
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太过强调对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而没有切实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尽管美术技能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师太过追求美术技能的教授,将影响学生对美术的全面认识,不利于学生艺术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三、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创新教学模式
针对现阶段高校美术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的问题,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充分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及无穷魅力,教师应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并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例如,不应将教学局限于课堂,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诸如美术馆、博物馆、民俗文化馆等都可成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课堂。在美术教学中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文化环境下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还可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进一步强化学生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3]。除此之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美术教师还应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推进传统文化与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二)丰富美术教学知识体系 新形势下,高校美术教师应注重积累更多形式的传统文化,并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以此丰富美术教学知识体系。例如,在将传统纹样引入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介绍各式各样的传统纹样,还应结合传统文化带领学生领略传统纹样的艺术价值。如云纹在我国古代建筑、绘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着十分美好的寓意。在开展美术创作实践活动中,切忌一味进行艺术元素堆砌,赋予作品文化内涵、艺术价值才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过程中,应向学生讲授《洛神赋》相关的文学知识,依托《洛神赋图》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4]。因此,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适时渗透传统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美术知识体系。
(三)依托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国传统文化包含各式各样的艺术元素,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了丰富资源。为此,高校美术教师应探寻传统文化与美术课堂教学的契合点,推进二者的有机融合,让学生思维与传统文化碰撞出激烈的火花,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将传统文化作为教学载体,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创作出学生喜闻乐见的美术作品,进而实现传统文化与美术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效果。例如,教师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相关图片、视频,带领学生鉴赏各式各样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元素运用于美术创作中,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开展美术实践活动
高校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基于传统文化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此外,教师还应适时开展各式各样的美术实践活动,例如,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并以此为主题举办绘画比赛。学生完成创作后,教师在对优秀作品进行评选的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从创作的作品出发,阐明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认识。这样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效。此外,教师还可适时组织学生深入学习书法艺术。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与美术发展息息相關[5]。而通过适时组织学生学习书法、领略书法的魅力,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面对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推进传统文化与高校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是美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美术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美术教学工作者应围绕如何更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运用于高校美术课堂教学进行探索研究,明确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结合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从多方面入手,促进传统文化与高校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陈略婧.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科研,2015(10):177-178.
[2]方霞.开发传统文化丰富美术课堂:谈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开发和应用[J].教师,2019(36):100-101.
[3]涂光璨.传统文化资源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优化运用研究[J].青年与社会(下),2015(7):139.
[4]安慧.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应用[J].大观(论坛),2017(11):133.
[5]李大琪.传统文化资源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优化应用[J].知识文库,2018(15):16-17.
作者单位:
中国计量大学
关键词:传统文化;美术教学;高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事业逐步推进,各式各样的教学设备不断完善,当代大学生拥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一些高校采用的教育模式仍较为单一,大大削弱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推动美术教育创新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带领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高校必须革新传统美术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1]。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若将其运用到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不论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还是对高校美术课堂的发展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运用于高校美术课堂教学,是广大教学工作者需要思考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近年来,教育部提出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得高校美术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加之美术教育的发展与我国传统文化发展息息相关,所以高校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有必要将传统文化运用于课堂教学,以此提升教学实效性[2]。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高校美术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可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诸如诗词歌赋、书法、山水画、民族服饰、神话传说等都是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为艺术家创作提供多种多样的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运用到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可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使学生在多元文化形式冲击下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次,在高校美术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共同构建起了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学生鉴赏传统文化之美,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从不同方位、不同层次感受传统文化,更充分地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教师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入国画艺术。国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书、画、诗歌等一系列传统文化元素。教师从艺术视角为学生解析国画的艺术特征,带领学生领略国画的无穷魅力,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再次,在高校美术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各式各样、各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诸如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教师将传统文化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研究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技能,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与此同时,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不断开拓学生的艺术思路,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促使学生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推进传统文化与学生美术创作的有效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
二、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投入不足
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高校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不够重视。在美术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大多高校偏向于对直观的、可感知资源的开发利用,如加强教学配套设施建设、引进高素质教师队伍等。相比较而言,高校对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则缺乏足够重视,在资金、精力投入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二)一味强调学科本位
受学科本位思想影响,一些高校美术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以美术学科为中心,不注重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结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术学科的改革发展。此外,不少高校美术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将西方美术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缺乏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从长远角度而言,不仅会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还会使学生美术知识框架不够完善,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学生只关注西方文化中的美术资源,而缺乏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美术资源的有效认识。
(三)过于注重美術技能的培养
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太过强调对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而没有切实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尽管美术技能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师太过追求美术技能的教授,将影响学生对美术的全面认识,不利于学生艺术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三、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创新教学模式
针对现阶段高校美术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的问题,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充分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及无穷魅力,教师应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并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例如,不应将教学局限于课堂,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诸如美术馆、博物馆、民俗文化馆等都可成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课堂。在美术教学中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文化环境下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还可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进一步强化学生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3]。除此之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美术教师还应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推进传统文化与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二)丰富美术教学知识体系 新形势下,高校美术教师应注重积累更多形式的传统文化,并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以此丰富美术教学知识体系。例如,在将传统纹样引入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介绍各式各样的传统纹样,还应结合传统文化带领学生领略传统纹样的艺术价值。如云纹在我国古代建筑、绘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着十分美好的寓意。在开展美术创作实践活动中,切忌一味进行艺术元素堆砌,赋予作品文化内涵、艺术价值才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过程中,应向学生讲授《洛神赋》相关的文学知识,依托《洛神赋图》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4]。因此,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适时渗透传统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美术知识体系。
(三)依托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国传统文化包含各式各样的艺术元素,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了丰富资源。为此,高校美术教师应探寻传统文化与美术课堂教学的契合点,推进二者的有机融合,让学生思维与传统文化碰撞出激烈的火花,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将传统文化作为教学载体,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创作出学生喜闻乐见的美术作品,进而实现传统文化与美术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效果。例如,教师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相关图片、视频,带领学生鉴赏各式各样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元素运用于美术创作中,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开展美术实践活动
高校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基于传统文化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此外,教师还应适时开展各式各样的美术实践活动,例如,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并以此为主题举办绘画比赛。学生完成创作后,教师在对优秀作品进行评选的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从创作的作品出发,阐明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认识。这样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效。此外,教师还可适时组织学生深入学习书法艺术。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与美术发展息息相關[5]。而通过适时组织学生学习书法、领略书法的魅力,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面对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推进传统文化与高校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是美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美术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美术教学工作者应围绕如何更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运用于高校美术课堂教学进行探索研究,明确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结合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从多方面入手,促进传统文化与高校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陈略婧.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科研,2015(10):177-178.
[2]方霞.开发传统文化丰富美术课堂:谈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开发和应用[J].教师,2019(36):100-101.
[3]涂光璨.传统文化资源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优化运用研究[J].青年与社会(下),2015(7):139.
[4]安慧.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应用[J].大观(论坛),2017(11):133.
[5]李大琪.传统文化资源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优化应用[J].知识文库,2018(15):16-17.
作者单位:
中国计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