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借助教材优势,用情讲好党员故事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ai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建党百年之际,语文教学该如何有所作为?本文着重分析了教材的独特优势之后,提出了一些观点与操作思路:借助课文中的党员形象,用情讲好党员故事,从而培养学生敬仰党、向往党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教材优势 党员形象 党员故事
  如果我们仔细梳理一下统编版语文教材,就可以发现,表现有关中国共产党党员形象的课文,数量着实可观。根据笔者初步统计,12册教材中共有18篇之多,如果加上表现参加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中的战斗英雄形象的课文,那就更加多了。教材中有两个单元,就直接以表现党员形象为主,它们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共有三篇,分别为《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也有三篇,分别为《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
  语文教材不是政治与道德读本,也不是党史读物,中国文化经典又是那么浩瀚如烟,可供小学生阅读的精品佳作不胜枚举,为何选择党员形象作为主人公的课文如此之多?其中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它在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中功勋卓著;第二,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号召力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政党;第三,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直接表现中国共产党党员形象的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不乏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优秀之作;第四,通过共产党员的正面形象,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党、信奉党的信念,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也是落实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要求。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选择这些课文进入教材,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学科教学的必然需要。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这隆重而神圣的历史时期,语文教学应该担当些什么呢?笔者以为,就是要充分利用语文的独特优势,借助课文中的党员形象,用情讲好党员故事,从而培养学生敬仰党、向往党的思想感情。为此,笔者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认识党员形象的丰富性,让学生全面认识党的伟大
  党员具有鲜明的党性,同时也具有人性,因而党员形象同样是千姿百态的。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党员形象绝非一个模子里塑造出来的刻板形象,而是个性鲜明的独特形象。从形象的职务上说,有表现党的领袖人物的,比如毛泽东、邓小平等;有表现党的高级将领的,比如朱德、刘伯承等;也有表现党的基层干部的,比如《桥》中的村支书;也有表现普通党员的,比如雷锋、张思德以及一些没有留下姓名的党员。从人物个性上说,更是极具特色。《青山处处埋忠骨》中的毛泽东,在获知大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消息时,既表现出作为领袖的伟大风范,又表现出作为父亲的悲伤与痛苦;既有作为领袖的坚定与刚毅的一面,又有作为普通父亲柔情弱骨的一面。语文教材中,既有像《清贫》中方志敏清正廉洁、无私无畏的形象,又有像张思德、雷锋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更有像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那样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敢于牺牲的战斗英雄形象。从年龄上说,既有表现党员晚年的,比如《邓小平爷爷植树》中的邓小平,也有写党员少年时代的,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周恩来。
  小学语文教材中丰富多彩的党员形象,有助于我们通过这些形象的具体感受,让学生充分而全面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政党,是一个足以担当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使命的政治组织。同时也可以说明:中国共产党党员不仅仅是卓越的领导者,也是普通的劳动者和奋斗者,职务不同,使命一致。在教学时,我们应当让学生明白:在中国共产党党员中,虽然先后出现过一些变节分子和腐败分子,但那不过是一个大苹果上的一个小斑点,它不能改变党的性质,不能动摇人民心中对党的敬仰。同时,我们还应该借助课文,让学生明白:共产党是一个世界性政党组织,中国共产党只是在中国国土上的一个政治组织,其他国家或地区也有共产党,其信奉的主张和要义大体相同。三年级上册第2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中的主人公白求恩,就是一位加拿大共产党员,他“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毛泽东《纪念白求恩》)。如果我们在教学时,能够有机地结合白求恩同志的事迹,那么,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及其党员,一定会有更全面和完整的认识。
  二、梳理党员形象的历史性,让学生了解党的艰苦卓绝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一百年,从最初的十几位党员数量之寡到现在的九千多万队伍之众,从最初的隐姓埋名到后来在天安门广场庄严宣告再到如今的昂首阔步走在时代前列,從最初的只有几支笔杆子到现在牢牢掌握着现代化的“枪杆子”,这是一个经过腥风血雨、遭遇生死存亡考验而逐渐成长发展壮大的艰难历程。党的这一发展历史,从小学语文课文里的一些党员形象中,同样可以大略地反映出来。换句话说,把相关的若干篇课文中的党员形象连缀起来,可以编成一部简明扼要的中共党史,能让学生大体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的李大钊,是早期的共产党员,也是党的创始人之一,为了党的事业,他以身殉职于1927年的“白色恐怖”中。从李大钊身上,学生可以了解到党在幼年时期成长的坎坷与卓绝。《朱德的扁担》写的是1928年朱德同志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时期的艰苦生活,表现出革命领袖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优秀品质。《清贫》写的是1935年国内战争时期的故事,方志敏作为一名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以清正廉洁的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从方志敏身上,可以读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冀中地道战》《狼牙山五壮士》《为人民服务》《小英雄雨来》写的都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抗日战争中的故事。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殊死搏斗的一场伟大战争。在这场长达十四年的战争中,从狼牙山五壮士、张思德、雨来等英雄身上,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坚忍不拔和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开国大典》虽然主要写的是典礼,但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大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使命和担当。《青山处处埋忠骨》《黄继光》写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人物。一个是党的最高领袖痛失亲子,一个是青年战士挺起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其事其情都极为震撼,是具有经典性的生动形象。《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邓小平爷爷植树》表现的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平时期的党员风貌。小小说《桥》中村支书是一个文学形象,但它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具有代表性。从上面的形象列举中,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可以从一篇篇课文中找到党的光辉形象。对教材中相关课文有意识地梳理,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极其不凡的历史。   三、借助党员事迹的故事性,让学生具体感受党的真切
  故事情节是人物形象的唯一载体,人物形象依赖于具体的故事,没有故事就没有形象。有些人物形象之所以被人世代传诵,就是凭借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细节。关羽被人一直铭记不忘,就是因为有刮骨疗伤等情节,武松被人口耳相传,就是因为有景阳冈醉拳打猛虎等壮举。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党员形象,不是用概括性的定性语言表现出来的,也不是用抽象的理论来证明的,都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故事来展现的,其情节大多生动感人。这些故事中的党员,是人,但又往往有超越常人的特质。正如斯大林曾说:“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
  《军神》写的是刘伯承24岁时的故事:为了拥有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在眼部动手术过程中,他坚持不要打麻药,而且还一刀刀数着沃克医生动手术时的刀数,七十二刀!这故事震撼人心,似乎有点神的色彩,但又是一个真实的人的实事:有姓有名有年纪,有时间有地点。《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同样感人至深:在长征途中,炊事班长为了照顾两个病号,千方百计去钓鱼,钓到几条小鱼后,自己饿着全端给病号,还谎称自己已经吃过了,其实他是在吃病号吃剩的鱼骨头。后来,班长饿着肚子去钓鱼,不幸因饥饿过度晕倒不治。这是一个真正舍己为人的共产党员,也是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桥》中的故事同样让人感激涕零:在特大洪水来临之际,面對唯一的逃生通道——窄窄的小桥,老支书果断下令:党员最后!并毫不犹豫地把是共产党员的儿子一把扯住。最后,村民全部逃出,老支书和他的儿子却牺牲了。父子俩用自己的死为村民搭了一座通向生的桥。这些故事,不管是写的是真人真事,还是源于生活的艺术加工,都可以让学生具体而生动地感知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通过这些故事,学生头脑中的党员形象不再是抽象的了,而是一个个崇高而真切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情讲好故事,特别要关注经典细节。
  四、结合党员形象的鲜活性,让学生内心深处向往党
  教材中的党员形象,不论是在历史年代上还是在社会环境上,与当前的社会现实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如果光通过课文中的党员形象来认识党、感受党,难免会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意味。百闻不如一见,看过去更要看眼前,看远处更要看近处。要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真正信仰党、向往党,一定要结合现实生活,联系看得见的党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斗探索,既创造了欣欣向荣的伟大事业,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当下的社会生活与建党初期的社会生活虽然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并非没有共同之处,共产党员依然积极发挥着先锋队员的作用。现在没有枪林弹雨的战争,但仍然有抗险救灾、脱贫攻坚等没有硝烟的战争,有的甚至比枪林弹雨的战争更严峻,比如抗疫防疫。在这种或明或暗的特殊战争中,许多共产党员依然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谱写出可歌可泣的时代强音。改革开放以来,令人敬仰的优秀共产党员数不胜数:孔繁森、王继才、许振超、李保国、钟扬等,都是共产党员中的佼佼者。在学习课文中的共产党员时,教师要及时联系新时期的共产党员事迹,特别是自己身边的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这样,学生就会有实实在在的真切感。看得见的形象,必定更能激发广大学生对党的敬仰之心和向往之情。
  语文教材的编排自然按语文的学科特征,因而,课文中的共产党员形象是分散的,时间跨度也较长,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分布。这给我们利用课文进行共产党员的形象教育似乎带来了某些难度。其实,操作起来还是有方法的。比较可行的,就是用专题形式。如讲到《朱德的扁担》时,课外开设一个“领袖与人民”的专题;讲到《黄继光》时,课外开设“战斗英雄”专题;讲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开设一个“伟人的少年”时代专题;讲到《金色的鱼钩》时,可开设“长征故事”专题;讲到《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开设“雷锋故事”专题。这样,既结合语文的学科实际,又体现出年级的阶梯,更重要的是强化和丰富了党员形象的整体性与立体感。到五、六年级时,再来一个横向排列和纵向梳理,从而让学生从小对党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其他文献
近日召开的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透露出这样一组数字:我国目前约有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0%为临床抑郁,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  有关资料显示,山西省太原市一家医院心理科儿童心理障碍疾病已占日常门诊量的15%,上海市调查了3000名儿童,其中各类情绪问题发生率为17.66%,南京和北京儿童精神科门诊中儿童情绪障碍分别占21%和11.6%。
期刊
当代教育强调构建民主、和谐、个性化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常识、赞扬、鼓励正是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方法。
期刊
神经衰弱的诊断标准  1.至少具备下列四组症状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神经衰弱。  衰弱症状 精神疲乏、脑力迟钝、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困难、工作学习不能持久。  兴奋症状 工作学习、用脑可引起兴奋,回忆及联想增多,自己控制不住,可对声光敏感,并且语言增多。
期刊
司机驾驶汽车经过一个山村时向一位居民打听:“请问,此地哪里可以找到汽车配件?”  “往前走,过了那急转弯处有个峡谷那下边多的是。”    达尔文    小王新交了一个女朋友,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有学识,约会那天,他特地戴上了一副新买的眼镜。  “你知道达尔文吗?”约会时女友突然问道。  “当然知道,”小王的语调十分自信,“我学过两年,比英文、日文难学多啦!”
期刊
【摘 要】略读课文教学应加强单元整体意识,精炼目标,精选内容,精设提问,采用简约而精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把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在略读课中进行迁移操练,形成经验,最终运用于课外阅读与写作,实现读写知识与技能、情感与审美的有效生长。把略读教出“厚”意,这才是略读教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关键词】略读 “厚”意 单元整体意识  略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有着独特的价值定位。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
期刊
师生之间的问答与师生的观念、思维、情感、意志等要素密切相关,具有浓郁的多元性、偶然性等生成性意涵。  一、弹性化的答案预设  生成性思维重创造而反框定,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饱含自主性的主体与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境因素相互耦合、联动的过程。因此,事物的发展趋向存在着多种可能。这意味着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答案。无论这些答案正确与否,它们都是学生对于某一问题的原初思维反映,是课堂教学必须遵循的
期刊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方面形成理性思维,同时也要让学生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这集中体现为学生深度思维能力的提升。  那具体在课堂中如何将深度思维能力落地呢?小学生尚处于一个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阶段,而且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很大的感性经验成分。我们可以遵循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学科特点,开展循序渐进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一节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从文本和学情的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来探究基于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优质提问对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如下教学策略: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合理运用文本图片观察预测,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把握文本细节提取信息,提升学生思维的系统性;提炼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深层思考,拓展思维的深刻性;读写结合,迁移运用,体现思维的创造性。  【关键词】提问
期刊
【摘 要】古诗词对于学生而言,本就字少意境深,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尝试借助“对比”,通过诵读、选一句珍藏等形式,激活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诗词的感悟,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关键词】对比 叠加 单元要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旨在培养学生不仅能体会情感,更能随着课文的学习展开画面联想的能力。古诗词对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的英语阅读课旨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运用到绘本教学中,不仅能引发学生思考,更能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本文试图通过课例分析,如何运用问题驱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设计运用综合英语语言表达的环节,创设契机进行语言及内涵和文化的拓展,为初中英语学习做好过渡和衔接。  【关键词】英语绘本 思维能力 问题驱动  核心素养强调人的思维,而作为核心素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