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基础课程问题引导式教学探讨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li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专业基础课大多具有理论指向性强、概念体系复杂、科学原理到工程实践过渡层次多等特点。对于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基础课学习的大学生而言,学习方法与思维习惯还不能较快地适应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建构学科专业的问题情境,并逐步形成问题导向的专业思维方式,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专业领域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形成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大学专业基础课;问题引导式;建构主义;专业思维方式
  在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大学专业基础课处于特殊而易于忽视的地位。它是在大学生在掌握一定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把专业相关知识向特定的领域拓展,为学生学习如何解决专业领域的问题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准备。大学专业基础课大多具有理论指向性强、概念体系复杂、科学原理到工程实践过渡层次多等特点。它的教学内容指向某一类对象中的共性问题,但又不明确针对特定对象。因此,对于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基础课学习的大学生而言,学习方法与思维习惯还不能较快地适应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他们的接受效率相对低下,学习容易吃力,甚至失去学习兴趣。但专业基础课却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继专业课的学习。
  目前对大学专业基础课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较偏向于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它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克服科学与实证主义客观化、精确化、可预知教学理论的不足,强调学习过程实际是人在一定社会情境中以自然性、精神性和社会性为核心的自主建构过程。问题引导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最典型的应用之一,其基本思想是将学习者置于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其通过自主思考来解决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从而让学习者掌握问题背后的知识。问题引导式教学相对传统以教为主的方法而言,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克服了“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少数学生学习、多数学生陪坐”的现象。与此同时,它也存在诸如讲授难度、深度和范围不易把握、教学难度相对较高、需要与学生深度互动等问题。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教学的改革实践,将实际遇到并思考的四个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自主构建性学习的出发点要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两种倾向:一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任务和目标,对知识点逐一讲解。讲解方式可能采用事实罗列、原理阐述或结合适当推演,这种机械式的讲解往往流于形式,对学科领域问题难以有深刻的理解。二是教师会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关注点来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却容易忽视学生本身的知识水平,甚至导致不切实际的课程考核或随意的教学内容。这两种倾向一个是以书本教学为出发点,一个是以学术兴趣为出发点。但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以教代学,都忽视了对学生自身知识和能力水平的了解,都难以有效地在学生能力范围内有目的地实现知识内化。因此,这样导致的结果也必定相同,即使教师费尽心思,最后学生还是会感到无趣、茫然,不知如何下手。
  以学生为主体应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知识的传授一定要配合学生的认知过程,要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不是纯知识性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并尽可能让他们置于熟悉的情境。其次是重视知识建构的意义,不是在于知识体系本身,而在于学生知识内化能力、认知能力的提升。具体到专业基础课的知识建构,应体现其专业意义,即知识解决专业领域问题能力的内化过程。
  二、形成情境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
  问题应作为把学生引入专业领域的一扇窗口、一个切入点。将问题引导的方法应用在大学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就显得极为关键。好的问题设计,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形成过程,并反过来将对专业问题的理解一步一步引向深入。
  专业课情境的构建往往于一开始就陷入抽象的理论模型,从而背离引导式教学的初衷。然而专业课又往往源于实践中出现的若干个具体问题。所以,问题的设计回归到实践的问题中来,再从认识规律上去演绎知识的可靠性、普遍性、逻辑性与使用价值。当专业领域的问题得到解决,也会伴随新问题的出现。由于问题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包含关系,也可能是因果关系,甚至其他学科的进展与本学科之间的关系,最初的具体实际问题应该被诱导到专业领域的核心问题上,并最终以专业领域主要的几个问题为核心展开。
  所以,问题的设计应是循序渐进的构建过程。任何一个学科,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初始的萌芽到问题的提炼,到理论的建立,再到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最后理论不断从各个方面完善成现在的模样,一定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克服问题的过程。理解了这一过程,学生也更能理解各个理论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问题的解决过程应有利于形成专业思维方式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思维过程起源于问题的形成和确定,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于某一具体问题,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习知识的能动因素不可忽视,学习必须要“疑”,再经过一番推敲和教师的点拨,就形成了思维活水。
  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主动学习、适应、改造环境的过程。从解决问题的思维形成角度,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避免陷入纯知识性的提问。问题解决过程可以借鉴人们思考问题、学习问题分析与解决时的模型,它包括:状况分析、问题形成与提炼、方案决策、应变措施这四个环节。有了专业思维,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接受并掌握专业方法。可以说专业思维方式是从事专业活动的灵魂,有了它,学生就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人员,在日后的专业活动中不会迷失,并且时时把握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动态变化。
  四、学习的深入在于引导的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容易产生另一个极端,即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全处于主动地位。这是由于,一方面大学生处理专业学习问题的能力和认知水平还不成熟,及大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规定性,这些都决定了学生难以一开始就自主地决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学生从基础课程到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有一个思维模式转换及适应的过程。专业基础的学习是在信心基础上,一步步地朝深度发掘,其过程不仅是知识的获取,也是一个信心的建设过程。无秩序感的教学也是摧毁学生信心或兴趣的杀手,导致学生无法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有目的地实现知识内化。因此,大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教师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可以引入这样一个常见的教学设计流程:设计问题——呈现问题——用最初始(原始)的方式解决问题——利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对新知识进行比较评价。在流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可以根据需要反复执行,评价与总结可以贯穿始终。在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确保学生掌握相关的特定基础知识,并且为问题构建适当的情境以引导学生到专业知识领域。最后,教师还要结合大学生在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阶段,适时提出有益的相关范例和学习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逐渐接受和学会问题引导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刘丽丽.面向复杂学习的整体任务设计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0.
  [2]张玲.论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本质和特点[J].文教资料,2005(9).
  [3]邵敏,戴心来,张法滨.课堂教学中“问题引导学习”认识误区辨析[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6).
其他文献
摘 要:音乐律动和文化礼仪相结合已经被较为广泛地应用于实践当中。本文以初一音乐课本中的蒙古族歌曲《银杯》为案例,通过前后两次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效果进行比较,旨在说明将礼仪文化与律动有效结合,将律动带入歌曲中,礼仪文化融入律动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歌曲《银杯》;文化礼仪;律动;兴趣  一、背景说明  音乐活动应当围绕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展开。音
期刊
摘 要:青春期教育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展得好坏关系到班风和校风建设。班主任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青春期教育。师范生属于青春期后期的学生,有自身的特点。班主任要取得学生的信任,就要有足够的耐心,高超的艺术,平易近人的师德素养,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卫生学知识,还要有适当的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青春期教育;方法  近年来,受高中扩招和就业的影响,师范生的质量下降。由于大多数三年制中专升为3+2专科,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显著。本文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这一内容,具体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意义,并就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制度的原则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制度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意义  作为反思和反馈环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研和
期刊
摘 要:精品课程建设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时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思路和大手笔,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阐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精品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物流信息类课程为例,通过阅读国家对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文件,发现当代物流信息类教学和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从物流信息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考核评价方式、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提出
期刊
摘 要:在高校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中,第二课堂发挥着标杆、平台和检测的重要作用,不仅实现了生涯规划课程预期与社会生活实践的巧妙结合,还极大地提高了生涯规划的现实性与可行性。本文从第二课堂视角出发,就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中开展第二课程的重要性与途径展开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第二课堂;生涯规划;课程建设;重要性  近年来,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已经成为高校高度关注的教学工作之一。但就总体而言,高校生涯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中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更是灵魂学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与现代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本文主要针对中学数学应用的内涵与意义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我国中学阶段数学应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究提升数学应用水平的有效策略,希望对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学数学;应用;教育方法;策略  一、数学应用的含义与作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对于花卉装饰服装的需求日益多元化。艺术花饰的制作与应用由来已久,从干燥花、像生花到仿真花,艺术花饰在女性礼服廓形上、面料上的运用,为现代女性花饰礼服增添了光彩,倍受现代女性的喜爱。  关键词:艺术花饰;现代女性礼服;设计应用  花卉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所喜爱,并被广泛应用于服装装饰。人们既可以利用大自然中形色各异的鲜花直接装饰在服装上,又能根据自然形态下的鲜花制作出仿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所以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不可忽视。但因为存在的种种问题,各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并不平衡。笔者就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措施  教育部在2011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也制定了更高的目标。高职院校作为高
期刊
高效课堂是运用教学手段,在效益和效率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度”,变学生“接收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导学案为统领,以学习小组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变教师教为学生学。它是高效课堂的高级阶段。高效课堂在实施过程中,要找准一个核心——课堂上教与学的关系;抓住两个关键——小组学习和导学案;掌握三种技巧——独学、对学、群学;实现四高——高效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还强调:“学生要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自己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这就充分表明初中数学的学习不能只依赖接受性的学习方式,还要适时、适量地渗入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本文针对初中数学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