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仅有4张桌子的小餐厅起家,到经历主要股东撤资风波,再到湘鄂情中小板上市,孟凯这个创业者骨子里涌动着不安分的元素。也正是凭着这份执著,他一步步地把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
四张桌子起家
故事的开始要追溯到孟凯18岁的那一年。这位武汉重型机床厂子弟,中学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走进父辈们工作生活的地方,当上了一名那时很令人羡慕的国企工人。“车间里有一位老师傅,每天上班都看见他,一想到几十年后和他一样,我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尽管能拿4000股原始股,还可以有房分,但孟凯发现身边的班长可能就是他的未来,他毅然放弃一切离开那里。于是,在1988年,孟凯南下深圳,落脚武汉人聚集的蛇口,进入深赤湾工作。
“我打听到外资企业只看能力不论资历,就找到了南海粮食公司。”在那里工作了两年,孟凯由一名普通工人做到了监督员,“这已是一个工人能做到的最高职务,再往上升必须有文凭和职称,我没有,于是决定辞职单干。”在辗转了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之后,缺乏学历和文凭的孟凯意识到已经没有太大的升职空间,想要继续发展,只有另辟途径,于是,他再一次果断地离开外企,决定自己创业。
炒过一阵子股票,本钱太少,只能是小打小闹,终究不成气候。转眼到了1994年,孟凯依旧没折腾出个名堂来。这期间,他最大的成绩就是认识了湖南妹子周长玲,并相恋结婚。婚后,回妻子故乡长沙的一次探亲,忽然给了孟凯灵感——开一个湘菜馆!
蛇口的湖南、湖北人多,口味重,孟凯经常听到他们抱怨吃不到合口的饭菜,开个便宜的湘菜馆不正有市场吗?回到深圳后,孟凯拉到一个朋友合伙,各自凑了2万块钱,在蛇口石云路租了居民区一个40平方米的小屋,起名为“湘湘菜馆”。很多熟识孟凯的人,都曾向记者描述过那段创业初期的艰难:小餐馆只有四张台,炉子是自己砌的,空调是买的二手货,孟凯身兼服务员、采购员和收银员多职,忙时还要抄起大勺炒菜。尽管如此,“湘湘菜馆”经营得并不顺利,刚开始的半年一直亏钱。朋友熬不住,没多久就撤资走了,只剩孟凯一个人独立支撑。
惨淡经营了一年之后,餐馆逐渐有了起色,营业面积慢慢扩大到了260平方米,孟凯的妻子周长玲和妻弟周智都过来帮忙。
“除了菜的口味好、价格便宜外,孟凯个性豪爽,喜欢交朋友是他成功的一大原因。朋友带朋友,他的店子慢慢变成了湖北人在蛇口聚会的 ‘根据地’。”熟悉孟凯的很多朋友都这样解释他的成功。除此之外,他身上的闯劲与激情,毅力和在关键时刻的果断决策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进军北京市场
1997年,孟凯的餐厅在原址扩建为1000平米的酒楼,并正式打出湘鄂情的名号。1998年,刚刚捞得第一桶金的孟凯趁热打铁,在蛇口东滨路又开了一家可同时容纳千人的大餐厅。
此时的孟凯,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湘鄂情品牌王国,逐步稳定以湘菜和鄂菜为主打菜系,并在餐厅装修中突出荆楚文化元素的特色。同时,口味和价格依旧保持从前的水准。这些措施为湘鄂情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家家店前排长队,甚至有香港的客人专程跑来吃。
“在做每个店的时候,我总是在想着三个月、半年之后,又该怎么样。”从小生活在九省通衢、活跃开放的武汉,孟凯比一般生意人具备更开阔的视野,深圳的成功让他信心百倍地出击北方市场。
“1999年,我到青岛、济南、大连、沈阳等北方城市考察,最后,我爱上了北京。”这个时候,孟凯心中已明确了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战略思路。孟凯发现,北京饮食业竞争虽然也达到白热化地步,但一味地追求海鲜粤菜的高档做法也让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包括中高档消费层)不敢再轻易进大餐馆了,作为文化和政治中心的北京城在餐饮业上有一个空白:那就是缺少中高档次的装修、地道的口味、贴身的服务,而收费维持在中档水平的餐馆。
湘鄂情在北京的第一家店,地址选在海淀区定慧寺的路边。原先是一家部队的招待所,面积不大,300多平方米。孟凯还调整了经营模式,在原来的湘菜、鄂菜基础上又加入粤菜海鲜,并揉合其他菜系,转走中高档路线。试营业一个月后,天天爆满。他就又租下定慧寺店二层、三层的房产,全部扩建成包房,装修风格朝着富丽堂皇方向发展,迎合了公务宴请讲究面子的心理。
2000年,孟凯在北京再开两家分店,北京湘鄂情逐渐成为许多海内外政府要员、知名公司总裁宴请的场所,每天光是海鲜的营收就达8万元。同时,孟凯也在长沙、深圳、武汉继续布点,形成全国连锁。
化解危机 上市圆梦
2001年年底,孟凯在深圳福田中航苑再开一间6000多平方米的大店。同年他又杀回妻子老家长沙,开设了80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60余间包厢,一次可容纳近2000人同时用餐的长沙湘鄂情酒楼,成为当地餐饮业航母。湘鄂情的版图扩张大业,已经开始。或许从那时起,孟凯渐渐有了建立属于自己餐饮帝国的雄心。
孟凯心中的湘鄂情版图远远没有画上句号,他的目标是未来在全国逐步开设连锁店,抢占更多的市场,为此,他专门请来了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连锁专家做投资负责人,并成立投资发展部。
餐饮品牌,创难毁易,“吸金”似流水,也使得孟凯最开始靠自己积累和亲友借款来发展的做法难以为继。脑瓜灵活的孟凯自然想到了资本市场。2002年10月,孟凯引资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后者先后出资5000万元。正当孟凯欲在全国市场大展拳脚之际,2007年5月大股东金健米业却要撤出。在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前,为了购回金健米业的股份,集中发展最有潜力的北京市场,孟凯四处借款,并忍痛将已经运作得不错的武汉、深圳和长沙的五六家门店出售,共筹集了约2500万元,按照1元/股的价格收购金健米业所持有的股份。虽然当时损失了一些门店,但鉴于孟凯的坚持和湘鄂情业绩的看好,之后,孟凯以回购金健米业时数倍的价格出售部分股权给了众多小股东,获得了资金支持。
2009年11月11日,中国股市又迎来了一只餐饮股,北京湘鄂情股份有限公司公布首次公开发行A股的招股意向书,这也意味着湘鄂情成为国内首家登陆A股市场的民营餐饮连锁企业。
据了解,孟凯共持有湘鄂情上市后总股本2亿股的67%。上市当天,湘鄂情股价开盘后股价一路上涨,中午收盘价为26.57元,孟凯个人财富也飙至35.6亿元。2009年10月份,胡润发布了《2009胡润餐饮富豪榜》,味千拉面的潘慰,其个人财富30亿元,位于第一;俏江南的张兰财富25亿元,位列第二。现在,湘鄂情的上市,使孟凯一举取代了潘慰,成为餐饮业新首富。
与一些早就名声在外的中餐连锁品牌相比,以粤、湘、鄂菜系为主,淮扬菜和鲁菜为辅,在深圳发源,北京发家的湘鄂情,在公众中的名气还是不太高。然而,公司其实从2005年开始就名列餐饮百强,服务对象为中高端商务宴请并兼顾家庭消费,所属业态为餐饮行业、正餐中的特色酒楼。目前在区域市场中,公司在北京的地位仅次于“顺峰饮食”,位居京城特色酒楼的塔尖。
四张桌子起家
故事的开始要追溯到孟凯18岁的那一年。这位武汉重型机床厂子弟,中学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走进父辈们工作生活的地方,当上了一名那时很令人羡慕的国企工人。“车间里有一位老师傅,每天上班都看见他,一想到几十年后和他一样,我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尽管能拿4000股原始股,还可以有房分,但孟凯发现身边的班长可能就是他的未来,他毅然放弃一切离开那里。于是,在1988年,孟凯南下深圳,落脚武汉人聚集的蛇口,进入深赤湾工作。
“我打听到外资企业只看能力不论资历,就找到了南海粮食公司。”在那里工作了两年,孟凯由一名普通工人做到了监督员,“这已是一个工人能做到的最高职务,再往上升必须有文凭和职称,我没有,于是决定辞职单干。”在辗转了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之后,缺乏学历和文凭的孟凯意识到已经没有太大的升职空间,想要继续发展,只有另辟途径,于是,他再一次果断地离开外企,决定自己创业。
炒过一阵子股票,本钱太少,只能是小打小闹,终究不成气候。转眼到了1994年,孟凯依旧没折腾出个名堂来。这期间,他最大的成绩就是认识了湖南妹子周长玲,并相恋结婚。婚后,回妻子故乡长沙的一次探亲,忽然给了孟凯灵感——开一个湘菜馆!
蛇口的湖南、湖北人多,口味重,孟凯经常听到他们抱怨吃不到合口的饭菜,开个便宜的湘菜馆不正有市场吗?回到深圳后,孟凯拉到一个朋友合伙,各自凑了2万块钱,在蛇口石云路租了居民区一个40平方米的小屋,起名为“湘湘菜馆”。很多熟识孟凯的人,都曾向记者描述过那段创业初期的艰难:小餐馆只有四张台,炉子是自己砌的,空调是买的二手货,孟凯身兼服务员、采购员和收银员多职,忙时还要抄起大勺炒菜。尽管如此,“湘湘菜馆”经营得并不顺利,刚开始的半年一直亏钱。朋友熬不住,没多久就撤资走了,只剩孟凯一个人独立支撑。
惨淡经营了一年之后,餐馆逐渐有了起色,营业面积慢慢扩大到了260平方米,孟凯的妻子周长玲和妻弟周智都过来帮忙。
“除了菜的口味好、价格便宜外,孟凯个性豪爽,喜欢交朋友是他成功的一大原因。朋友带朋友,他的店子慢慢变成了湖北人在蛇口聚会的 ‘根据地’。”熟悉孟凯的很多朋友都这样解释他的成功。除此之外,他身上的闯劲与激情,毅力和在关键时刻的果断决策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进军北京市场
1997年,孟凯的餐厅在原址扩建为1000平米的酒楼,并正式打出湘鄂情的名号。1998年,刚刚捞得第一桶金的孟凯趁热打铁,在蛇口东滨路又开了一家可同时容纳千人的大餐厅。
此时的孟凯,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湘鄂情品牌王国,逐步稳定以湘菜和鄂菜为主打菜系,并在餐厅装修中突出荆楚文化元素的特色。同时,口味和价格依旧保持从前的水准。这些措施为湘鄂情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家家店前排长队,甚至有香港的客人专程跑来吃。
“在做每个店的时候,我总是在想着三个月、半年之后,又该怎么样。”从小生活在九省通衢、活跃开放的武汉,孟凯比一般生意人具备更开阔的视野,深圳的成功让他信心百倍地出击北方市场。
“1999年,我到青岛、济南、大连、沈阳等北方城市考察,最后,我爱上了北京。”这个时候,孟凯心中已明确了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战略思路。孟凯发现,北京饮食业竞争虽然也达到白热化地步,但一味地追求海鲜粤菜的高档做法也让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包括中高档消费层)不敢再轻易进大餐馆了,作为文化和政治中心的北京城在餐饮业上有一个空白:那就是缺少中高档次的装修、地道的口味、贴身的服务,而收费维持在中档水平的餐馆。
湘鄂情在北京的第一家店,地址选在海淀区定慧寺的路边。原先是一家部队的招待所,面积不大,300多平方米。孟凯还调整了经营模式,在原来的湘菜、鄂菜基础上又加入粤菜海鲜,并揉合其他菜系,转走中高档路线。试营业一个月后,天天爆满。他就又租下定慧寺店二层、三层的房产,全部扩建成包房,装修风格朝着富丽堂皇方向发展,迎合了公务宴请讲究面子的心理。
2000年,孟凯在北京再开两家分店,北京湘鄂情逐渐成为许多海内外政府要员、知名公司总裁宴请的场所,每天光是海鲜的营收就达8万元。同时,孟凯也在长沙、深圳、武汉继续布点,形成全国连锁。
化解危机 上市圆梦
2001年年底,孟凯在深圳福田中航苑再开一间6000多平方米的大店。同年他又杀回妻子老家长沙,开设了80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60余间包厢,一次可容纳近2000人同时用餐的长沙湘鄂情酒楼,成为当地餐饮业航母。湘鄂情的版图扩张大业,已经开始。或许从那时起,孟凯渐渐有了建立属于自己餐饮帝国的雄心。
孟凯心中的湘鄂情版图远远没有画上句号,他的目标是未来在全国逐步开设连锁店,抢占更多的市场,为此,他专门请来了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连锁专家做投资负责人,并成立投资发展部。
餐饮品牌,创难毁易,“吸金”似流水,也使得孟凯最开始靠自己积累和亲友借款来发展的做法难以为继。脑瓜灵活的孟凯自然想到了资本市场。2002年10月,孟凯引资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后者先后出资5000万元。正当孟凯欲在全国市场大展拳脚之际,2007年5月大股东金健米业却要撤出。在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前,为了购回金健米业的股份,集中发展最有潜力的北京市场,孟凯四处借款,并忍痛将已经运作得不错的武汉、深圳和长沙的五六家门店出售,共筹集了约2500万元,按照1元/股的价格收购金健米业所持有的股份。虽然当时损失了一些门店,但鉴于孟凯的坚持和湘鄂情业绩的看好,之后,孟凯以回购金健米业时数倍的价格出售部分股权给了众多小股东,获得了资金支持。
2009年11月11日,中国股市又迎来了一只餐饮股,北京湘鄂情股份有限公司公布首次公开发行A股的招股意向书,这也意味着湘鄂情成为国内首家登陆A股市场的民营餐饮连锁企业。
据了解,孟凯共持有湘鄂情上市后总股本2亿股的67%。上市当天,湘鄂情股价开盘后股价一路上涨,中午收盘价为26.57元,孟凯个人财富也飙至35.6亿元。2009年10月份,胡润发布了《2009胡润餐饮富豪榜》,味千拉面的潘慰,其个人财富30亿元,位于第一;俏江南的张兰财富25亿元,位列第二。现在,湘鄂情的上市,使孟凯一举取代了潘慰,成为餐饮业新首富。
与一些早就名声在外的中餐连锁品牌相比,以粤、湘、鄂菜系为主,淮扬菜和鲁菜为辅,在深圳发源,北京发家的湘鄂情,在公众中的名气还是不太高。然而,公司其实从2005年开始就名列餐饮百强,服务对象为中高端商务宴请并兼顾家庭消费,所属业态为餐饮行业、正餐中的特色酒楼。目前在区域市场中,公司在北京的地位仅次于“顺峰饮食”,位居京城特色酒楼的塔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