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的概念也出现在教师面前,成为教育教学的宗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注重引导学生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具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初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8-0096-01
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通过不同学科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发展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最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这六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应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营造情境,激发空间想象
很多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尤其是数学学习中有很多抽象的公式、定理、几何图形,学生难以对这些内容进行想象,影响了学习效果。教师应为学生营造情境,让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到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接受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的时候,单纯从课本上的文字和图形,很多学生难以对轴对称图形进行想象,在涉及到一些问题的时候,难以进行解答。因此,我在讲课过程中,为学生展示了教学视频,通过动态的方式,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当学生解决轴对称图形的时候,可以回忆起动态图像,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知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营造情境,能够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提升,为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自主探究,培养逻辑思维
很多学生按照传统教学的习惯,被动接受学习内容,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数学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背诵公式、做题上,没有形成思维上的训练。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能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时候,我在教授了基本内容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关知识,也能够熟练进行运算,那么请大家思考:我们能不能找到生活中的不等式的例子?你能否用这些例子来出一道应用题呢?”学生开始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有的学生回忆起每次在分水果的时候,都要面临人均问题,有一次他将44个苹果分为同学们,每个人分到7个苹果,最后一个同学分到的苹果不到3个,他想要通过不等式的计算,来确定同学的人数。因此他假设学生的人数为x,列了两个公式:
①44-(x-1)×7>0
②44-(x-1)×7<3,并且x为整数
通过计算,他得出结论:学生人数是7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找到了自主探索的渠道,能够主动去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当他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就能够主动使用数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使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三、任务驱动,提高分析能力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通过题海战术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但是这种方法会使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甚至会对数学产生厌恶的心理,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任务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共同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数学分析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统计的简单应用》的时候,我让学生五六个人结为一组,选择四样商品作为调查对象,对附近五家超市进行调查,记录每样商品的价格,从而判断哪家超市的商品更加实惠。小组成员根据我的指示开展任务。在调查过程中,有的小组选择统一红烧牛肉面、2B铅笔、考试专用橡皮、伊利冰激凌作为调查的对象,在学校小卖部、小区超市、连锁超市等五个超市开展了调查。他们中有的学生领导能力比较强,负责担任队长,带领小组完成任务。在数据收集之后,学生将这些数据整理成为表格,并对数据进行横向分析,从而对超市的销售情况进行掌握。在调查中学生发现,有的商品在所有超市的价格都一样,有的商品在小卖部中卖2元,而在大型超市中卖1.9元,有的商品在小区超市卖2.5元,而在连锁超市卖2.7元。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学生对统计的基本知识进行了应用,并使自己的数学分析能力得到了提升,并且能夠在小组合作中实现组织能力和配合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数学教材中的内容,抓住重点和难点,营造直观情境,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探究和分析活动的过程中,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全.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A].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2.
[2]胡芬芳.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以“乘法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为例[J].数学之友,2018(03):47-49.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8-0096-01
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通过不同学科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发展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最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这六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应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营造情境,激发空间想象
很多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尤其是数学学习中有很多抽象的公式、定理、几何图形,学生难以对这些内容进行想象,影响了学习效果。教师应为学生营造情境,让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到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接受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的时候,单纯从课本上的文字和图形,很多学生难以对轴对称图形进行想象,在涉及到一些问题的时候,难以进行解答。因此,我在讲课过程中,为学生展示了教学视频,通过动态的方式,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当学生解决轴对称图形的时候,可以回忆起动态图像,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知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营造情境,能够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提升,为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自主探究,培养逻辑思维
很多学生按照传统教学的习惯,被动接受学习内容,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数学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背诵公式、做题上,没有形成思维上的训练。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能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时候,我在教授了基本内容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关知识,也能够熟练进行运算,那么请大家思考:我们能不能找到生活中的不等式的例子?你能否用这些例子来出一道应用题呢?”学生开始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有的学生回忆起每次在分水果的时候,都要面临人均问题,有一次他将44个苹果分为同学们,每个人分到7个苹果,最后一个同学分到的苹果不到3个,他想要通过不等式的计算,来确定同学的人数。因此他假设学生的人数为x,列了两个公式:
①44-(x-1)×7>0
②44-(x-1)×7<3,并且x为整数
通过计算,他得出结论:学生人数是7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找到了自主探索的渠道,能够主动去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当他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就能够主动使用数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使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三、任务驱动,提高分析能力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通过题海战术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但是这种方法会使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甚至会对数学产生厌恶的心理,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任务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共同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数学分析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统计的简单应用》的时候,我让学生五六个人结为一组,选择四样商品作为调查对象,对附近五家超市进行调查,记录每样商品的价格,从而判断哪家超市的商品更加实惠。小组成员根据我的指示开展任务。在调查过程中,有的小组选择统一红烧牛肉面、2B铅笔、考试专用橡皮、伊利冰激凌作为调查的对象,在学校小卖部、小区超市、连锁超市等五个超市开展了调查。他们中有的学生领导能力比较强,负责担任队长,带领小组完成任务。在数据收集之后,学生将这些数据整理成为表格,并对数据进行横向分析,从而对超市的销售情况进行掌握。在调查中学生发现,有的商品在所有超市的价格都一样,有的商品在小卖部中卖2元,而在大型超市中卖1.9元,有的商品在小区超市卖2.5元,而在连锁超市卖2.7元。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学生对统计的基本知识进行了应用,并使自己的数学分析能力得到了提升,并且能夠在小组合作中实现组织能力和配合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数学教材中的内容,抓住重点和难点,营造直观情境,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探究和分析活动的过程中,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全.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A].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2.
[2]胡芬芳.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以“乘法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为例[J].数学之友,2018(0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