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字探花”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考生谢梦渔参加殿试时,道光皇帝“驾崩”尚不足百日,咸丰皇帝刚刚继位。答题时,其他考生均未注意到这一特殊情况,唯独谢梦渔在答卷中,凡是遇到“皇上”、“陛下”等词时,全都在前面加上了“当今”二字,以示区别。阅卷大臣在批阅试卷时,认为谢梦渔的作法“很得体”。初拟以谢梦渔为头名状元,但因他的“书法太劣”,遂置为探花(第三名)。这件事传开后,北京人戏称谢梦渔为“两字探花”。
朝考避“翠”字
北京城里的人都知道慈禧太后的乳名叫“翠姐”,因为避讳的缘故,考生在答题时是绝对不能用“翠”字的。否则,非但不能考取功名,还会招来杀身之祸。但慈禧这个乳名只有京城里的人知道,外地人一般并不知晓。有一年殿试的题目是“麦天晨气涌”。一位诗文俱佳的外地考生在试卷中用了“翠浪”一词。阅卷大臣看罢大惊失色,说道:“翠字已不敢用,更何况再加一个浪字。若将此卷进呈,必然会使龙颜大怒。弄不好还会丢了头上的乌纱帽,甚至会脑袋搬家。”原来,北京方言中的“浪?”字是妇女风骚的代名词。有几个惜才的阅卷大臣不忍心因此而埋没人才,想为其周旋,但思前想后,终恐遭遇不测,无人敢出头露面,只好将此卷打入冷宫。
改名失乡举
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江苏华亭乡试前,考生吴昶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童颜鹤发的老神仙告诉他说:“改名三省,可获头名状元。”吴昶很迷信,遂改名叫“吴三省”。考试成绩揭晓后,吴昶的分数果然名列前茅。但是等到公堂填榜时,当阅卷大臣唱到“吴三省”一名时,主考官生气地说:“除去此人。”原来,当时吴三桂正在起兵反叛朝廷,而“吴三省”与“吴三桂”姓名相连,故主考官下令除去此人。
白卷得状元
江南名流马世琪未得志前参加乡试,考试题目是“渊渊其渊”。马世琪求胜心切,不肯轻易落笔。直到考试即将结束,举子们纷纷交卷出闱时,他的试卷上尚无一字。眼看着状元已与自己无缘,马世琪非常伤心,遂口占一首打油诗题在试卷上。诗曰:“渊渊其渊实难题,闷煞江南马世琪。一分白卷交于你,状元归去马如飞。”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发榜时,他竟然会“大魁天下”。
学习外国丢性命
清末,随着中国大门被列强强行打开,西方的自然科学也随之开始传入中国。有一年县试,江苏一廪生在考“算学”时,试卷中凡有数目字的地方全都不用中国数字“一、二、三……”,而用阿拉伯数字“1、2、3……”。江苏督学黄漱兰是个顽固不化的守旧分子,发现这种情况后大怒,说:“这位廪生以外国字入试卷,企图以夷变夏,心术殊为不正。”于是,他下令立即停止供给该廪生食物,致该廪生发狂而死。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考生谢梦渔参加殿试时,道光皇帝“驾崩”尚不足百日,咸丰皇帝刚刚继位。答题时,其他考生均未注意到这一特殊情况,唯独谢梦渔在答卷中,凡是遇到“皇上”、“陛下”等词时,全都在前面加上了“当今”二字,以示区别。阅卷大臣在批阅试卷时,认为谢梦渔的作法“很得体”。初拟以谢梦渔为头名状元,但因他的“书法太劣”,遂置为探花(第三名)。这件事传开后,北京人戏称谢梦渔为“两字探花”。
朝考避“翠”字
北京城里的人都知道慈禧太后的乳名叫“翠姐”,因为避讳的缘故,考生在答题时是绝对不能用“翠”字的。否则,非但不能考取功名,还会招来杀身之祸。但慈禧这个乳名只有京城里的人知道,外地人一般并不知晓。有一年殿试的题目是“麦天晨气涌”。一位诗文俱佳的外地考生在试卷中用了“翠浪”一词。阅卷大臣看罢大惊失色,说道:“翠字已不敢用,更何况再加一个浪字。若将此卷进呈,必然会使龙颜大怒。弄不好还会丢了头上的乌纱帽,甚至会脑袋搬家。”原来,北京方言中的“浪?”字是妇女风骚的代名词。有几个惜才的阅卷大臣不忍心因此而埋没人才,想为其周旋,但思前想后,终恐遭遇不测,无人敢出头露面,只好将此卷打入冷宫。
改名失乡举
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江苏华亭乡试前,考生吴昶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童颜鹤发的老神仙告诉他说:“改名三省,可获头名状元。”吴昶很迷信,遂改名叫“吴三省”。考试成绩揭晓后,吴昶的分数果然名列前茅。但是等到公堂填榜时,当阅卷大臣唱到“吴三省”一名时,主考官生气地说:“除去此人。”原来,当时吴三桂正在起兵反叛朝廷,而“吴三省”与“吴三桂”姓名相连,故主考官下令除去此人。
白卷得状元
江南名流马世琪未得志前参加乡试,考试题目是“渊渊其渊”。马世琪求胜心切,不肯轻易落笔。直到考试即将结束,举子们纷纷交卷出闱时,他的试卷上尚无一字。眼看着状元已与自己无缘,马世琪非常伤心,遂口占一首打油诗题在试卷上。诗曰:“渊渊其渊实难题,闷煞江南马世琪。一分白卷交于你,状元归去马如飞。”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发榜时,他竟然会“大魁天下”。
学习外国丢性命
清末,随着中国大门被列强强行打开,西方的自然科学也随之开始传入中国。有一年县试,江苏一廪生在考“算学”时,试卷中凡有数目字的地方全都不用中国数字“一、二、三……”,而用阿拉伯数字“1、2、3……”。江苏督学黄漱兰是个顽固不化的守旧分子,发现这种情况后大怒,说:“这位廪生以外国字入试卷,企图以夷变夏,心术殊为不正。”于是,他下令立即停止供给该廪生食物,致该廪生发狂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