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本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出发,简谈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解。“学高”应当包含着一个老师的教育素养、文化素养;“身正”则需要理解教师劳动具有师范性,更多的包含了教师的“教师品德”与“心理素质”。望以此来对当代师范生的学习有所助益,待到本科迷茫的浓雾散去,每个人都能在“学为人师”的路途中吐露鲜艳芬芳。
【关键词】专业素养 文化素养 师德 心理素质 本科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045-01
刘昫《旧唐书·刘子玄传》中记载:“尺才须有三长”,“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后有学者嫌其不足,补“史德”,时至今日,人们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是须“德、才、学、识”兼备。杜威曾说,“教师中的天才像其他职业者一样,不可多得”,诚然并非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完美,但对于将来要从事教育的师范生们,当下的学习无疑是将来不可或缺的从业基础。叶澜等学者从“自我更新”取向角度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五大阶段,师范生学习阶段便是其所说的“虚拟关注”阶段,这一阶段里,我们对合格教师的要求开始思考,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某些经验,对教育理论及教师技能进行学习和训练,有了对自我专业发展反思的萌芽。[1]不论是自身还是外部环境,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期望值往往都是极高的。那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理念引领下的大学生涯应该如何规划呢?
一、埋下专业素养之根
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2]。这一点我在大二做安徽支教前的备课工作时深有体会。当时的我对安徽的教材系统不熟悉再加上自己平时胡乱一气地去读作品,对自己学的内容以及要教授的内容缺乏系统、清晰的认识,所以尽管我是负责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但是自己备起课来依旧很是费劲。
就语文学科而言,语文是母语教学,注重对学生语言方面的培养,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每一位汉语言文学的师范生都应该在本科阶段系统地学习本专业的学科知识,尤为重要的是要在自身的语文学习中树立史学观念,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高瞻远瞩,不能让自己狭隘的知识面阻碍将来学生的发展。
二、生出教育素养之茎
当下的师范生培养都是学科教育与教师教育双管齐下,这就要求我们同样不能忽视教师素养方面的培育。在本科阶段,我们首先应当注重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素养的理论上的掌握,同时要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组织的教育见习、实习还有课堂教学类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有意识地运用到跟不同的年龄阶层的孩子的交往与教学之中,不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组织管理、课程开发等能力。
三、开出教师道德之花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尽管“身正”在顺序上排于“学高”之后,但二者本质上必当并列。所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师者,人之模范”[3]。教师是通过“示范”来影响他所面对的未成熟的人,所以教育者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时时以身作则。而一个教师的行为是否真正具有“示范”的价值,取决于这个教师的师德。
一个好的教师必定首先是热爱教育事业的,乐于为教育献身的,同时他更是具备了宏观的人文关怀情愫:对学生热爱,因为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好学生的重要条件[4],关怀每一个人的价值的实现;对人类、祖国热爱:关注群体的现状与未来。
其次好的教师必定善于团结周围的教师群体,合理利用资源,团结协作,无论是在教师的队伍中还是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抑或是在自己的生存中都会严于律己。
四、着上心理素质之色
新时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无疑更加多样化,对教师的“多角色”身份的挑战性也更大。作为需要关注学生、家长心里健康的教师工作者而言,自身的心理建设能力也在以后的工作中显得至关重要。自身心理素质的培育并非一朝一夕的易事,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并不断地在生活中检验自己。本人在大三上报名参加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这一过程既是对教育对象心理的了解,也对自身的提高颇有助益。多进行心理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将会帮助我们形成轻松愉快、积极乐观的心境,也将更好感染学生的人格与精神状态。
五、拨开浓雾,且行且珍惜
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普遍性与特殊性共存的过程。但是不变的真理是,我们需要在师范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准备好自己,在教育实践中检验自己。陶行知曾说:“在学与做当中,知识与行為之间是统一的,知识是概念和行为的指导,因此行为是知识的人格化。脱离行为的知识是空泛的知识,没有知识的行为是盲目的行为。[5]”因此,最终我们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檢验“真理”,拨开迷雾。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索[M].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杨雄.《法言·学行》
[4]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胡晓风等.陶行知教育文案[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专业素养 文化素养 师德 心理素质 本科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045-01
刘昫《旧唐书·刘子玄传》中记载:“尺才须有三长”,“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后有学者嫌其不足,补“史德”,时至今日,人们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是须“德、才、学、识”兼备。杜威曾说,“教师中的天才像其他职业者一样,不可多得”,诚然并非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完美,但对于将来要从事教育的师范生们,当下的学习无疑是将来不可或缺的从业基础。叶澜等学者从“自我更新”取向角度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五大阶段,师范生学习阶段便是其所说的“虚拟关注”阶段,这一阶段里,我们对合格教师的要求开始思考,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某些经验,对教育理论及教师技能进行学习和训练,有了对自我专业发展反思的萌芽。[1]不论是自身还是外部环境,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期望值往往都是极高的。那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理念引领下的大学生涯应该如何规划呢?
一、埋下专业素养之根
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2]。这一点我在大二做安徽支教前的备课工作时深有体会。当时的我对安徽的教材系统不熟悉再加上自己平时胡乱一气地去读作品,对自己学的内容以及要教授的内容缺乏系统、清晰的认识,所以尽管我是负责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但是自己备起课来依旧很是费劲。
就语文学科而言,语文是母语教学,注重对学生语言方面的培养,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每一位汉语言文学的师范生都应该在本科阶段系统地学习本专业的学科知识,尤为重要的是要在自身的语文学习中树立史学观念,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高瞻远瞩,不能让自己狭隘的知识面阻碍将来学生的发展。
二、生出教育素养之茎
当下的师范生培养都是学科教育与教师教育双管齐下,这就要求我们同样不能忽视教师素养方面的培育。在本科阶段,我们首先应当注重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素养的理论上的掌握,同时要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组织的教育见习、实习还有课堂教学类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有意识地运用到跟不同的年龄阶层的孩子的交往与教学之中,不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组织管理、课程开发等能力。
三、开出教师道德之花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尽管“身正”在顺序上排于“学高”之后,但二者本质上必当并列。所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师者,人之模范”[3]。教师是通过“示范”来影响他所面对的未成熟的人,所以教育者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时时以身作则。而一个教师的行为是否真正具有“示范”的价值,取决于这个教师的师德。
一个好的教师必定首先是热爱教育事业的,乐于为教育献身的,同时他更是具备了宏观的人文关怀情愫:对学生热爱,因为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好学生的重要条件[4],关怀每一个人的价值的实现;对人类、祖国热爱:关注群体的现状与未来。
其次好的教师必定善于团结周围的教师群体,合理利用资源,团结协作,无论是在教师的队伍中还是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抑或是在自己的生存中都会严于律己。
四、着上心理素质之色
新时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无疑更加多样化,对教师的“多角色”身份的挑战性也更大。作为需要关注学生、家长心里健康的教师工作者而言,自身的心理建设能力也在以后的工作中显得至关重要。自身心理素质的培育并非一朝一夕的易事,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并不断地在生活中检验自己。本人在大三上报名参加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这一过程既是对教育对象心理的了解,也对自身的提高颇有助益。多进行心理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将会帮助我们形成轻松愉快、积极乐观的心境,也将更好感染学生的人格与精神状态。
五、拨开浓雾,且行且珍惜
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普遍性与特殊性共存的过程。但是不变的真理是,我们需要在师范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准备好自己,在教育实践中检验自己。陶行知曾说:“在学与做当中,知识与行為之间是统一的,知识是概念和行为的指导,因此行为是知识的人格化。脱离行为的知识是空泛的知识,没有知识的行为是盲目的行为。[5]”因此,最终我们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檢验“真理”,拨开迷雾。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索[M].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杨雄.《法言·学行》
[4]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胡晓风等.陶行知教育文案[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