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孙子兵法》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有很强的象似性,二者在战略地位、编排实践结构、深层哲学基础等层面都能找到映射对应关系。战争中“将”的地位如同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孙子兵法·作战篇》)将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孙子兵法·谋攻篇》)将关系到国家的强弱。由此,作为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主导的教师自然也与国家的兴衰荣辱联系起来了,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成败与否。
【关键词】根本素质;孙子兵法;创新进步
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掌握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必须以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为基础。美国对汉语学习的要求最明确,其最大特点便是坚持“5C”原则,这一点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得非常清晰。何谓“5C”原则?“5C”原则就是Culture(文化理解体验能力)、Connections(触类旁通联系能力)、Comparisons(语言文化比较能力)、Communities(在多元文化社区中学以致用能力),Communication(沟通和交际能力)的简称。从“5C”原则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汉语学习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全面武装学生,使之能够在多元化的社会和世界中无障碍地进行交流。
一、“信”是对外汉语教师应当具备的根本素质
孙子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兵法·计篇》)即将领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素质:智慧、威信、仁德、勇敢和严格。这五种素质对不同领域的领导(主导)者来说主次顺序有所不同,“先王之道,以仁为首;兵家者流,用智为先。”(杜牧注《孙子兵法》)。对对外汉语教师来说,应以“信”为先。
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一种教学,所以它必须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规律,以期把握学生的习得规律;其次,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萨丕尔,《语言》,1921)所以,汉语教学不单纯是语言教学,更要注意文化的支撑作用。再者,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的,它教学的对象是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别、不同年龄段、具有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社会背景,对汉语习得目标有着不同需求的人群,所以它的对象极具复杂性。
二、以“仁”取“信”
既然“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如何取得学生的信任呢?要靠“仁”。
对外汉语教师要取得学生的信任,首先要做到的是真心爱护学生。课堂上时时处处都要注意对学生施以“仁”心。他们没有勇气回答问题时,要鼓励他们;他们发音不标准时,要耐心纠正;他们说错了句子,改正的时候要注意语气;回答的好,要及时表扬;细节决定成败。教师的这些行为细节会大大增加自己的亲和力,使学生真心敬服,唯此才能产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所以,只有用“仁”打开心门,知识才有机会进入。
三、以“勇”以”守“信”
孙子研究大师钱基博说“勇之为验有二:一曰临大危而不挫其气,一曰当大任而不避其艰。一言以蔽之:不畏艰险而已。”孔子也说“勇者无惧”。可见,“勇”即是无所畏惧的意思。
对外汉语教师虽然不需面对战场上的生死征战,却要面对职场上的激烈竞争。随着“汉语热”的出现,对外汉语教师这一职业显现了巨大的缺口,一致很多教师认为捡到了铁饭碗。也许现在暂时可以不论教学水平,不论综合素质,那么以后呢?还能这样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吗?2007年,国家已经出台《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提出了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基本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在坚持正面教育的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四、实现五才的方法:静以幽,正以治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孙子兵法·九地篇》)是说将领处事要做到,镇定冷静以达到深不可测的程度;公正无私以达到治理严明的程度。“智”、“信”、“仁”、“勇”、“严”五才是“幽”和“正”的具体体现,“静”和“正”是实现五才的方法和途径之一。失去了“智”和“仁”,那么士兵的信任也就荡然无存了。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静”也是教师应该具有的根本素质。众所周知,留学生课堂要比中国学生的课堂活跃得多,所以状况不断。面对这些突发状况,教师应该临危不乱,沉着冷静,有大将风范。心不乱,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机智。同时,“静”也是对对外汉语教师内在修为的一种要求。清心寡欲才能做学问,才能在教学工作中勇于创新,不断进步。
五、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对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孙子兵法》的战争理论具有很大的象似性,为将和为师具有象似性,所以我们通过《孙子兵法》对将领的基本要求来考察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对外汉语教师也应具备将领的五才,但顺序应为信、仁、智、勇、严。学生对教师的“信”是对外汉语教学展开的基础,并应贯穿于教学始终;“仁”是取“信”的手段;“智”为“信”掌舵,“信”为“智”的使用提供平台;“勇”、“严”是“信”能够维持始终的基本保障。
五才的根本是心“静”气“正”。老子说“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心不乱,生正气。沉静正气滋生五才,幻化无形,因地致用,才是常胜之法。
参考文献:
[1]李艳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技术月刊,2005(2):3-55.
[2]文光,宣林.孙子兵法(白话本)[M].成都:成都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1).
[3]许嘉乐.试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12(2):52.
【关键词】根本素质;孙子兵法;创新进步
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掌握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必须以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为基础。美国对汉语学习的要求最明确,其最大特点便是坚持“5C”原则,这一点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得非常清晰。何谓“5C”原则?“5C”原则就是Culture(文化理解体验能力)、Connections(触类旁通联系能力)、Comparisons(语言文化比较能力)、Communities(在多元文化社区中学以致用能力),Communication(沟通和交际能力)的简称。从“5C”原则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汉语学习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全面武装学生,使之能够在多元化的社会和世界中无障碍地进行交流。
一、“信”是对外汉语教师应当具备的根本素质
孙子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兵法·计篇》)即将领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素质:智慧、威信、仁德、勇敢和严格。这五种素质对不同领域的领导(主导)者来说主次顺序有所不同,“先王之道,以仁为首;兵家者流,用智为先。”(杜牧注《孙子兵法》)。对对外汉语教师来说,应以“信”为先。
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一种教学,所以它必须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规律,以期把握学生的习得规律;其次,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萨丕尔,《语言》,1921)所以,汉语教学不单纯是语言教学,更要注意文化的支撑作用。再者,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的,它教学的对象是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别、不同年龄段、具有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社会背景,对汉语习得目标有着不同需求的人群,所以它的对象极具复杂性。
二、以“仁”取“信”
既然“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如何取得学生的信任呢?要靠“仁”。
对外汉语教师要取得学生的信任,首先要做到的是真心爱护学生。课堂上时时处处都要注意对学生施以“仁”心。他们没有勇气回答问题时,要鼓励他们;他们发音不标准时,要耐心纠正;他们说错了句子,改正的时候要注意语气;回答的好,要及时表扬;细节决定成败。教师的这些行为细节会大大增加自己的亲和力,使学生真心敬服,唯此才能产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所以,只有用“仁”打开心门,知识才有机会进入。
三、以“勇”以”守“信”
孙子研究大师钱基博说“勇之为验有二:一曰临大危而不挫其气,一曰当大任而不避其艰。一言以蔽之:不畏艰险而已。”孔子也说“勇者无惧”。可见,“勇”即是无所畏惧的意思。
对外汉语教师虽然不需面对战场上的生死征战,却要面对职场上的激烈竞争。随着“汉语热”的出现,对外汉语教师这一职业显现了巨大的缺口,一致很多教师认为捡到了铁饭碗。也许现在暂时可以不论教学水平,不论综合素质,那么以后呢?还能这样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吗?2007年,国家已经出台《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提出了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基本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在坚持正面教育的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四、实现五才的方法:静以幽,正以治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孙子兵法·九地篇》)是说将领处事要做到,镇定冷静以达到深不可测的程度;公正无私以达到治理严明的程度。“智”、“信”、“仁”、“勇”、“严”五才是“幽”和“正”的具体体现,“静”和“正”是实现五才的方法和途径之一。失去了“智”和“仁”,那么士兵的信任也就荡然无存了。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静”也是教师应该具有的根本素质。众所周知,留学生课堂要比中国学生的课堂活跃得多,所以状况不断。面对这些突发状况,教师应该临危不乱,沉着冷静,有大将风范。心不乱,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机智。同时,“静”也是对对外汉语教师内在修为的一种要求。清心寡欲才能做学问,才能在教学工作中勇于创新,不断进步。
五、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对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孙子兵法》的战争理论具有很大的象似性,为将和为师具有象似性,所以我们通过《孙子兵法》对将领的基本要求来考察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对外汉语教师也应具备将领的五才,但顺序应为信、仁、智、勇、严。学生对教师的“信”是对外汉语教学展开的基础,并应贯穿于教学始终;“仁”是取“信”的手段;“智”为“信”掌舵,“信”为“智”的使用提供平台;“勇”、“严”是“信”能够维持始终的基本保障。
五才的根本是心“静”气“正”。老子说“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心不乱,生正气。沉静正气滋生五才,幻化无形,因地致用,才是常胜之法。
参考文献:
[1]李艳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技术月刊,2005(2):3-55.
[2]文光,宣林.孙子兵法(白话本)[M].成都:成都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1).
[3]许嘉乐.试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1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