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作用。现代企业的根本特征是“以人为本”,人的感觉、判断、创造和各种关系的建立是工作中无法用机器替代的部分。劳动者拥有的知识和企业的有形资产密不可分,人力资本被视为创新的源泉。许多公司意识到,金融资本虽然在企业发展中很重要,但它不会思想;机器干活虽然比人工精细,但它不会创造;而思想和创造正是现代知识型劳动和知识型企业最宝贵的资产。然而,我国企业人力资本的现状却令人堪忧。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投资;资本投资;影响因素;实施措施
一、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研究的意义
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处于空前的发展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期间,社会的竞争正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本投资问题也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话题。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的经济转型,有利于巩固我国的经济实力,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对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现状的研究,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转型迫切要求。研究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状况的研究,探索人力资本投资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用科学的计量技术,了解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科学可行的方法。研究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对于我国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结构有重要意義,如今作为人力资源密集型国家,我们正在逐渐失去优势,社会正处于有资源密集型经济转化成人才技术密集型经济,人力资本投资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解决的当务之急,是我国经济转型成功的重要一步。我国经济得到成功转型之后,我国经济将进入另一个发展高峰期,经济的再次迅速发展会使我国经济实力得到更大的提升,国际地位也会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我国人民将会由现在的小康水平迈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人口红利的消失也将不再对我国经济造成致命威胁。
二、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影响及作用
1.人力资本是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要素
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再“增长模型”和“发展模型”中把人力资本视为经济增长的内变量,认为人力资本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形成内生产性经济增长理论,从人力资本角度揭示了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理论认为,由生产中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溢出”效应,正规教育开发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内生效应”,这些都是经济实现持续均衡增长不可缺少的条件。另外,经济学家名赛尔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可以提高物质的边际生产率,从而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生产效率,产生递增的收益。
2.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舒尔茨曾用投资收益率分析方法计算出美国在1909-1929年间,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教育的2倍;而在1929-1957年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超过了物质资本的贡献,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高达33%。由此可见,在经济发展初期,物质资本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在经济发展中期,人力资本的增长则超过物质资本,起主要作用。1970年,麦迪逊研究了1950-1965年的22个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在考虑了劳动者素质、劳动者年龄构成的基础上,“有效地”劳动供给(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就业增长、劳动者素质的变化、劳动者的年龄构成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35%。中国学者对中国1981-2000年的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估计,认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1.17%由于教育的作用,GDP累计增加了6966.44亿元之多。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美国,教育已经被看做是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安全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投资的贡献在不断提升,作用在不断增强。
3.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提高人的知识存量
人力资本的知识收入效应使人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和更新的分辨力,能随时随地抓住投资获利的机会。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一个普通工人拥有的一般人力资本和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拥有的企业家人力资本所起的作用肯定无法相比,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和一个简单的劳工所创造的价值也大相径庭,知识存量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更新人的思想观念,对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地作用。
三、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发展现状
1.教育投资严重不足,教育体制不合理
在人力资本形成中,教育投资是关键,而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投资不足,中国教育投资占GDP比重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人才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实施以教育为基础的人力资本发展战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2.劳动力素质与西方国家有一定差距
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力知识存量比发达国家水平低;二是科研投入不足,科技人员拥有量以及企业部门的科技投入,都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R&D经费及与GDP的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科技投入规模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可比性指标。到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已有了较大的提高,约为1.5%,但也仅及美国的二十分之一,日本的十四分之一。
3.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制度性分割
目前我国人口流动性较小,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观念陈旧,乡土意识浓厚,再加上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劳动力流动率非常低下,这不仅因为我们存在着以户籍制度划分的城乡劳动力市场,还存在着以所有制划分的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劳动力市场,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也抑制了劳动力积极性的发挥。
4.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
我国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发展需求严重失衡。我国的人力资本结构是一种”小托大式”结构,极少数高智能、高技术劳动力带动绝大多数低智能和低技能劳动力进行现代化生产。职业培训人数与普通初、高中在读学生数之比仅为1∶7,而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职业高中人数就超过了普通高中。 四、改善我国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的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更加重视人力资本投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做任何事都必须首先在思想上接受它,然后才可能在行动上去实践。我国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人力资源不等于人力资本,要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必须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过去我们认为资本即是物质资本,从而认为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物质资本推动的,受到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才导致了目前我国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不足。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真正树立起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和基础的新观念,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使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2.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人力资本投资要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未来人力资本的存量应该是一个国家今后兴旺发达动力的源泉,只有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合理配置人力资本投资的资源,才能促进人力资本的保全和增值。此外,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要继续提高,并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财政制度,强化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保证教育经费的逐步增长。同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强化素質教育,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教育结构要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今后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层次目标应该是继续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形成一批增值能力强的人力资本存量;同时,要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此外,采取以市场机制配置为主、政府配置为辅的方式配置教育资源。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是强制性的免费教育,应由政府提供,不能采取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而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我国属于准公共产品,或者说是混合产品,应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教育资源。在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区域结构问题上,应从国家的发展战略考虑,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对于落后地区的教育进行扶植和资助,以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整个社会的教育和谐发展。
3.健全职业技能培训的社会体系
加强员工特别是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势。从短期来看,为了尽快解决我国企业职工素质低下,尤其是职业技能素质低下的问题,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应对。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大对在职员工的技能培训力度,为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企业的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扶持,对大力培养员工职业技能的企业实施税收或其他方面的优惠政策。从长期来看,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必经之路。作为政府部门应当考虑教育结构的合理调整,应加大对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引导校企联合,采取由学校教授理论知识、企业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实习就业机会的互动模式。
4.实施全民健康计划,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加大对公共医疗的投入,改革医疗投资体制,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培养全民形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及建立全国性的重大疾病监控、预防、治疗体系等。通过全民健康计划的实施来维护居民的劳动能力,对于人力资本投资来讲可以起到同等人力资本获得更大收益率的作用,重点是加大对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的投入。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早在1959年就提出了著名的双因素理论,认为要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首先要满足人的保健需要,只有满足了保健因素的需要后,人才能发挥更大的积极性来增加自身人力资本的投入。我们要把对劳动者的卫生健康投资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不断改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体系,为全面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5.消除人力资本流动的种种障碍
通过促进劳动力流动,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是人力资本资的重要形式。人力资本一定程度的自由流动,可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因此,必须加大力度推进劳动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必须尽快消除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状态,以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同时,也要积极吸引海外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投入到我国经济发展中来,使我国人力资本质量、数量都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扭转我国优秀人才流失的不利局面。
6.建立与完善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机制
建立与完善谁投资谁收益、投资越多收益越大的人力资本投资激励机制,使个人收入与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多少和人力资本质量高低直接挂钩,激励人们加大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起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此外,允许人力资本作价入股,直接参与企业的投资、注册和经营,并且对优秀的企业家、经理也要根据其业绩使其合理参与企业的收益分配。?
参考文献:
[1]杨晓红.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12年(1)
[2]雷双成、易南.甘肃省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状况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8)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投资;资本投资;影响因素;实施措施
一、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研究的意义
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处于空前的发展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期间,社会的竞争正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本投资问题也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话题。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的经济转型,有利于巩固我国的经济实力,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对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现状的研究,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转型迫切要求。研究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状况的研究,探索人力资本投资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用科学的计量技术,了解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科学可行的方法。研究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对于我国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结构有重要意義,如今作为人力资源密集型国家,我们正在逐渐失去优势,社会正处于有资源密集型经济转化成人才技术密集型经济,人力资本投资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解决的当务之急,是我国经济转型成功的重要一步。我国经济得到成功转型之后,我国经济将进入另一个发展高峰期,经济的再次迅速发展会使我国经济实力得到更大的提升,国际地位也会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我国人民将会由现在的小康水平迈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人口红利的消失也将不再对我国经济造成致命威胁。
二、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影响及作用
1.人力资本是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要素
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再“增长模型”和“发展模型”中把人力资本视为经济增长的内变量,认为人力资本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形成内生产性经济增长理论,从人力资本角度揭示了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理论认为,由生产中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溢出”效应,正规教育开发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内生效应”,这些都是经济实现持续均衡增长不可缺少的条件。另外,经济学家名赛尔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可以提高物质的边际生产率,从而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生产效率,产生递增的收益。
2.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舒尔茨曾用投资收益率分析方法计算出美国在1909-1929年间,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教育的2倍;而在1929-1957年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超过了物质资本的贡献,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高达33%。由此可见,在经济发展初期,物质资本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在经济发展中期,人力资本的增长则超过物质资本,起主要作用。1970年,麦迪逊研究了1950-1965年的22个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在考虑了劳动者素质、劳动者年龄构成的基础上,“有效地”劳动供给(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就业增长、劳动者素质的变化、劳动者的年龄构成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35%。中国学者对中国1981-2000年的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估计,认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1.17%由于教育的作用,GDP累计增加了6966.44亿元之多。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美国,教育已经被看做是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安全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投资的贡献在不断提升,作用在不断增强。
3.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提高人的知识存量
人力资本的知识收入效应使人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和更新的分辨力,能随时随地抓住投资获利的机会。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一个普通工人拥有的一般人力资本和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拥有的企业家人力资本所起的作用肯定无法相比,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和一个简单的劳工所创造的价值也大相径庭,知识存量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更新人的思想观念,对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地作用。
三、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发展现状
1.教育投资严重不足,教育体制不合理
在人力资本形成中,教育投资是关键,而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投资不足,中国教育投资占GDP比重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人才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实施以教育为基础的人力资本发展战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2.劳动力素质与西方国家有一定差距
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力知识存量比发达国家水平低;二是科研投入不足,科技人员拥有量以及企业部门的科技投入,都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R&D经费及与GDP的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科技投入规模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可比性指标。到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已有了较大的提高,约为1.5%,但也仅及美国的二十分之一,日本的十四分之一。
3.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制度性分割
目前我国人口流动性较小,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观念陈旧,乡土意识浓厚,再加上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劳动力流动率非常低下,这不仅因为我们存在着以户籍制度划分的城乡劳动力市场,还存在着以所有制划分的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劳动力市场,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也抑制了劳动力积极性的发挥。
4.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
我国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发展需求严重失衡。我国的人力资本结构是一种”小托大式”结构,极少数高智能、高技术劳动力带动绝大多数低智能和低技能劳动力进行现代化生产。职业培训人数与普通初、高中在读学生数之比仅为1∶7,而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职业高中人数就超过了普通高中。 四、改善我国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的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更加重视人力资本投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做任何事都必须首先在思想上接受它,然后才可能在行动上去实践。我国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人力资源不等于人力资本,要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必须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过去我们认为资本即是物质资本,从而认为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物质资本推动的,受到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才导致了目前我国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不足。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真正树立起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和基础的新观念,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使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2.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人力资本投资要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未来人力资本的存量应该是一个国家今后兴旺发达动力的源泉,只有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合理配置人力资本投资的资源,才能促进人力资本的保全和增值。此外,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要继续提高,并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财政制度,强化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保证教育经费的逐步增长。同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强化素質教育,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教育结构要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今后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层次目标应该是继续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形成一批增值能力强的人力资本存量;同时,要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此外,采取以市场机制配置为主、政府配置为辅的方式配置教育资源。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是强制性的免费教育,应由政府提供,不能采取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而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我国属于准公共产品,或者说是混合产品,应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教育资源。在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区域结构问题上,应从国家的发展战略考虑,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对于落后地区的教育进行扶植和资助,以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整个社会的教育和谐发展。
3.健全职业技能培训的社会体系
加强员工特别是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势。从短期来看,为了尽快解决我国企业职工素质低下,尤其是职业技能素质低下的问题,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应对。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大对在职员工的技能培训力度,为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企业的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扶持,对大力培养员工职业技能的企业实施税收或其他方面的优惠政策。从长期来看,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必经之路。作为政府部门应当考虑教育结构的合理调整,应加大对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引导校企联合,采取由学校教授理论知识、企业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实习就业机会的互动模式。
4.实施全民健康计划,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加大对公共医疗的投入,改革医疗投资体制,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培养全民形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及建立全国性的重大疾病监控、预防、治疗体系等。通过全民健康计划的实施来维护居民的劳动能力,对于人力资本投资来讲可以起到同等人力资本获得更大收益率的作用,重点是加大对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的投入。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早在1959年就提出了著名的双因素理论,认为要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首先要满足人的保健需要,只有满足了保健因素的需要后,人才能发挥更大的积极性来增加自身人力资本的投入。我们要把对劳动者的卫生健康投资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不断改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体系,为全面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5.消除人力资本流动的种种障碍
通过促进劳动力流动,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是人力资本资的重要形式。人力资本一定程度的自由流动,可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因此,必须加大力度推进劳动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必须尽快消除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状态,以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同时,也要积极吸引海外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投入到我国经济发展中来,使我国人力资本质量、数量都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扭转我国优秀人才流失的不利局面。
6.建立与完善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机制
建立与完善谁投资谁收益、投资越多收益越大的人力资本投资激励机制,使个人收入与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多少和人力资本质量高低直接挂钩,激励人们加大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起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此外,允许人力资本作价入股,直接参与企业的投资、注册和经营,并且对优秀的企业家、经理也要根据其业绩使其合理参与企业的收益分配。?
参考文献:
[1]杨晓红.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12年(1)
[2]雷双成、易南.甘肃省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状况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