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发表演讲时提出,人口学意义上的“中间群体”,如果不能真正转化为经济社会意义上的中等收入群体,就不能发挥橄榄型社会的功能,随着人口老龄化,其中的一些群体还会成为新的贫困人口。而转化的方法,就是使用再分配政策。
蔡昉表示,迄今为止形成的庞大中等收入群体,是高速经济增长、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的结果,已经塑造了橄榄型社会结构的雏形。然而,从使每个人都有参与感和获得感來看,培育这个橄榄型社会结构的中间人群,不仅要保持他们在当下收入意义上的中等水平地位,还应该真正在就业、消费、生育、社会保障意义上,解除其后顾之忧,才能提高全体人民的社会总体福利水平,释放消费潜力,发挥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功能。
蔡昉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疾风暴雨式的劳动参与率扩大和收入增长阶段已经过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更多地需要靠再分配政策,把人口意义上的中间群体转化为经济社会意义上的中等收入群体,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共享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再分配政策首先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政策取向。另外,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再分配的力度应与时俱进,社会保护体系应更加完善,政府政策在收入分配格局形成中的作用应有所增强。这是一个具有规律性的政策演变趋势,是形成和巩固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
蔡昉表示,迄今为止形成的庞大中等收入群体,是高速经济增长、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的结果,已经塑造了橄榄型社会结构的雏形。然而,从使每个人都有参与感和获得感來看,培育这个橄榄型社会结构的中间人群,不仅要保持他们在当下收入意义上的中等水平地位,还应该真正在就业、消费、生育、社会保障意义上,解除其后顾之忧,才能提高全体人民的社会总体福利水平,释放消费潜力,发挥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功能。
蔡昉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疾风暴雨式的劳动参与率扩大和收入增长阶段已经过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更多地需要靠再分配政策,把人口意义上的中间群体转化为经济社会意义上的中等收入群体,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共享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再分配政策首先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政策取向。另外,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再分配的力度应与时俱进,社会保护体系应更加完善,政府政策在收入分配格局形成中的作用应有所增强。这是一个具有规律性的政策演变趋势,是形成和巩固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