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凌霄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63394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妹妹,一起去看录像?
  她惊觉回头,左侧一个中年男子推着一辆自行车,突然把脸凑了过来。
  她的头发根根竖起来,心怦怦跳,寒意从脚踝涌上来。
  桥上,偶尔有一两辆汽车开过,两侧的自行车流像桥下的江水,滚滚向前。人行道上,行人络绎不绝,熙来攘往。
  她想破口大骂,恐惧让她只是盯了他一眼。
  她继续往前走,那辆自行车就像一条尾巴,不疾不徐地踩住她的身影。
  到了青少年宫附近,沿街是一溜饭店。她猛然跑起来,冲进第一家店里。
  那男子骑上车,追到店门口停下。他没下车,一只脚离开脚踏板踩地,当了自行车的立脚架,上身前倾,伏在自行车上,头像拱食的猪嘴探过来。
  她冲他大声喊,进来呀!你,进来呀!
  店主向她走来。
  她朝门口喊,我哥的饭店,你要不要进来坐会儿。
  那男子看看店主,一溜烟骑走了。
  她跟讶异的店主道了好几遍谢才离开……
  回忆至此,她不禁微微一笑。那时的她大概二十来岁,她甚至还想起了当时的模样——一捆竖扎的头发,蓬乱得像一窝杂生的春草;一件白衬衣塞在一条破洞牛仔裤里;脚上趿拉着一双踢踢踏踏、走路会唱歌的拖鞋。
  此时的婺江边,阒寂无人。初秋的夜晚,风冷飕飕的。婺江在黑黢黢的暗处流动,混沌天地洪荒时代似乎都在河里缓缓漂流。江边的路灯闪着微弱的光,一小团光还没映射到江面,就四散消失了。
  石凳上冰寒的气息侵袭入体,她站起身,沿着江边石阶往桥上走。石阶有两段,上行十几级台阶,是一个小平台,小平台再上行十几级台阶,就是桥上的人行道。
  桥上车水马龙,往来呼啸的除了汽车,还是汽车。
  有些坡度的人行道上,只有她一个人。
  她在一丛枯萎的凌霄花旁,怔住了……
  人行道长堤的堤壁上,攀满了凌霄花。绿叶满墙,柔条纤蔓。花儿一片片深粉、一簇簇浅紫,艳霞四溢,妩媚动人。凌霄花缠绕在堤壁上,袅袅娜娜,缠绵缱绻。仲夏晚风,新月清辉,长发长裙的她款款而行,身旁似有烟霞轻笼。
  一辆摩托车“吱”的一声急刹在她身旁。
  你好像是我同学吧?
  宝马摩托车上的男子朝她发问。这种行头的男子时常飞飙在拥挤的汽车潮流中,臀部抬离车座,身子左扭右歪,像极了一条在水中轻灵悠游的鱼,又像骏马上的白衣骑士,雄姿勃发、俊逸洒脱地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
  你真的像我一同学。
  她从愣怔中清醒过来。
  真的是同学吗?
  她展开笑颜。
  走,带你去玩?
  她收敛起笑意,瞥了一眼男子,转身离去……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凌霄愁杀人。
  在这一季中,盛开的凌霄花已枯萎,不惑之年的她,人生变了轨迹。丈夫是大学教授,对她宠爱非常。可却在某一天,把宠爱给了他一个学生,爱情之火烧得很疯狂。她选择了退出,成全。
  孩子留给了前夫。她觉得初中的男孩可以没有母亲,但不能没有父亲,父亲是青春期孩子的一座山,即使是这样的父亲。前夫自觉愧对,对她说,孩子还是跟着你吧。不然,你太孤……她立即打断了前夫,背过身去,音量从没有的大:孩子需要父亲,请你善待他。
  长堤上,还是没有一个人影。她往前方探看,没人;她往后面张望,也没人。一辆自行车出现,男子揿响了铃声,铃声绕过她丁零零遠去。又有辆摩托车出现,着专业骑行服的男子俯伏在车身上疾行,经过她身旁时,车头潇洒地往马路中央一摆,绝尘而去。
  青绿色长裙包裹着她的身体,曲线婀娜的身姿映在路面上,却忽儿细尖头,忽儿庞大状,分明像个幽灵。
其他文献
郝仁原是一家企业的技术台柱子。他带出的徒弟表现得都很优秀。  企业改制了。郝仁不但没有感到失落,相反还有自豪感。因为改制后的企业老总是他的徒弟顾泽。此时郝仁正赶上退休。  一日,顾泽带着聘书来到郝仁家。郝仁得知顾泽的来意后,执意拒绝,说,年纪大了也干不动活儿了。  郝仁的老伴在一旁插嘴说,真的不能去,他那脾气,说话尽得罪人。  郝师傅您尽管放心,请您回厂里做技术顾问,您看哪不顺眼的尽管说,顾泽拍着
期刊
赵襄子乘着马车,带着一群随从,浩浩荡荡地出了城门。在阳光的照射下,他的脸上发出红扑扑的油光。他的身体随着马车的颠簸,左右地摇晃着。  城外不远,矗立着层层叠叠的山岭。山下河道弯曲,河上一座木桥,被垂柳挡住了半边。  开路的随从过了桥,车夫鞭子一甩,催马过桥。谁料,马却“咯噔”一下停住了。马头乱摇乱晃,马蹄也往后倒退,马屁股碰到了后面的车头。  赵襄子疑虑重重。自从杀了智伯,把智伯的人头做成了饮具之
期刊
憨福父母因病去世,欠了一屁股债。任凭媒婆说破嘴,相了好多次亲,因家贫如洗,无奈亲事一一黄了。  那一年,憨福去氾水种瓜,钱没赚到,却抱着一个婴儿回家,邻居去看热闹。憨福把喜糖往大伙手里塞,笑着说,俺也有孩子了。  孩子是女孩,憨福给女儿取名喜儿。憨福乐呵呵地当爹又当妈,喂奶粉,洗尿布,渐渐地,这些带孩子的活儿他做得利利索索。  村里人家婴儿的尿布,大多是把旧衣撕成一块一块,开水烫烫,晒干可用。憨福
期刊
他和她,是一辈子的冤家,到死都是。  五十年前。  他和人在外地做生意赔了本,来要债的是山西人老陈。还不上钱,老陈便吃住在他的家里,一住就是十多天,山西人要债——腚后跟。村子不大,只有五六百口人,无风三尺浪,有风三丈三。他平常在村里也是走里走面、要头要脸的人,如今被账主子堵着门,左邻右舍指着脊梁骨说他赖账不还。她怕他难堪,更怕他父母担忧,就把老陈叫到她自己家里。  “老陈,你们俩在外边干的是什么买
期刊
小城有一家裁缝铺,叫贵贵裁缝铺,铺面很小,生意却好。  不知道是裁缝叫贵贵,还是做衣服价钱贵叫贵贵,小裁缝也就20来岁,长着一张娃娃脸,态度极其好。  来贵贵裁缝店做衣服的,可不是一般人。  主顾都是有来头的,男人要么是当地士绅,要么是达官显贵;女人要么是官宦夫人,要么是财主太太。  反正,穷人不来此店,他们在这做不起衣服,衣料太贵,手工太贵。  吴会长是店里的老主顾。吴会长的4个太太更是店里的老
期刊
5点时分,父亲急慌慌地往楼上跑,去给自家的房子贴春联。  那时候父亲刚从老家赶回来。父亲是入赘来到这边的,他的老家在南边的大山里。父亲的爹娘都走了,今天是年除夕,父亲要赶回去给父母上坟。赶回来,父亲就紧着给楼上的房子贴春联,贴上春联就过年了。  父亲一直跟岳父母住在一起,房子是三间低矮的土坯房,有几十年历史了。父亲入赘过来,房子就是这样子的,这多半的原因要怪老岳父。老岳父固执,因了多种原因拒不服从
期刊
翠莲住在长江边的白马渡,建国自小跟着爹娘在渡口打鱼。他们年纪相仿,一来二去,彼此相识。  翠莲得空,常蒸几个雪白雪白的馒头,送给建国。建国也会送她一点儿鱼干虾干,要不就是从口袋里掏出几块黄澄澄的老虎糖,作为回馈。  “给你吃。”  “真甜。”  “你喜欢吃,货郎来了我再给你买。”  廉价的老虎糖,是翠莲年少时收到的最好礼物。  十八岁那年,建国找翠莲网鱼,喊了几声,无人回应,便掀开她卧室的帘子瞧了
期刊
Q城的申君近年来染上了一种喜好,收藏石头。申君说这是他的关门爱好了。所谓关门,那当是最后一个了。申君花心,一生有过许多的喜好,下象棋,打弹弓,投飞镖,练书法,摄影,写作,钓鱼,每一样都只坚持一阵子,都是半拉子状态,这不,近年来又喜欢上了奇石。据申君自己说,他喜欢收藏石头,但从未想过要凭石头去发财。虽然读到过那些动辙上千万甚至上亿的石头传说,比如那个比鸡蛋大不了多少的“小鸡出壳”价值1.2亿,再比如
期刊
结婚三周年纪念日这天,席莉绚丽的天空突然塌了——来了一群穿制服的人,指着院墙上套着大圆圈的 “拆”字大声责问:是谁乱画上去的?赶紧擦掉,那边废弃工厂墙上的“拆”字也要擦。随着“哗哗”地清洗,留下一团模糊不清的白色印痕。  席莉二十六岁时,同车间追求她的小伙子排成了队。她能接受大六岁的苏培,乖乖走进苏家四合院的洞房,都因为一个大大的纯白色的“拆”字。动迁后,这套近百岁高龄的四合院摇身一变,就成了两套
期刊
日从山上出来。  兵马进入古勒野地,汗看见太阳的两旁有红绿两线相交如门,紧随人行。天现黄色,人的脸面也随之淡黄。他下马,率众向那光线叩拜。光线便停留下来,不再随人。汗给众将士训话,我本为人,但我教育后代信仰苍天。为何要信苍天?因为天地公正,有法度。大家抬头看,天地之间那么遥远,风霜雨雪日月轮替,四季从不相违。我们顺乎天道,天必佑我!如天佑我,什么样的敌人我们都能战胜!我们是天命所归!  将士们欢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