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议和希望85后来了……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bankco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80后的讨论持续了近10年后,85、90后带着更加独特的个性开始进入职场。与80后给前辈们的措手不及相比,这一次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研究更加细分和系统。前辈们发现,在职场初露锋芒的85、90后,他们有更明确的理想,并尝试用推倒的方式寻找实现理想的路径,更注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也有着一些“劣习”。
  你再不进步,85后都做管理者了
  日前,和泰恒信发布了2012年度“85、90后员工管理现状调研报告”,调查发现85后已经成为了基层员工的主力。在32.62%的公司中,基层员工里85后的人数已经超过了50%。
  更有一些优秀的85后已经逐渐走上了管理岗位,接近10%的企业有超过30%的基层管理者是85后。而从中层管理人员85后员工比例情况看,85后员工在企业中处于中层管理的比例较低。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7.06%的企业里,85后中层管理人员的比例已经突破了5%。
  天分更好,抗压能力更差
  85、90后们在职场表现出来的个性,也代表了一种新趋势:他们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调查结果显示,与85前员工相比。85后员工在心态、绩效产出、承受压力、团队协作等各方面表现一般,在承受压力方面表现较差;但在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方面表现良好。
  85、90后的这些问题,也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难点所在。
  在调查中,有超过70%企业的HR认为,85、90后员工“心智尚未成熟、承受压力能力差”、“思维方式不同,理解差异化”。同时有超过60%的HR认为,85、90后的员工“缺乏目标,工作主动性差”、“责任感不强,缺乏责任心”、“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
  从这些选项背后,我们可以感受到“两代人”之间的文化差异,HR们也正在寻求接纳85、90后的方法。其实每一代年轻人初入社会时,都曾经被“老人”视为“不靠谱”、“没规矩”。同样的处境70后、80后都曾有过,但一代代人被轻视的年轻人最终还是成长了起来。
  1988年出生的Fleury毕业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是2010年“贝塔斯曼校园达人大赛”的获奖者。随后,她进入了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实习。对于学金融管理的学生来说,金融投资行业似乎是公认的最好去处。但是,Fleury毕业后却选择加入了贝塔斯曼投资的一个创业项目iClick。iClick是一家做在线效果营销的公司,主要是为广告主定制跨媒介营销策略,帮助他们实现广告效率和投资回报的最大化。和贝塔斯曼投资基金相比。iClick能够提供的薪酬和职位看上去都不是最优选择。
  那么,加入创业团队而不去投行,是因为“心智不成熟”或者“缺乏目标”吗?恰恰相反——Fleury做出这个选择正是出于对自己的审视和规划。
  Fleury说:“其实我们这代人是比较有目标并善于做比较和规划的。我想的是自己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再往回倒推,看看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生活,当然过程中也会不断去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Fleury对自己的希望是“做一个创作者”。这并不是框定了一定要成为作家或者创业者,还有许多种可能能够实现这样的理想。Fleury觉得,自己学的是商科,大学期间系统地训练了商业思维,这对自己如何从经济和效率的角度看待事情是有帮助的。那么从创业的角度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或许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但是,作为刚毕业的学生,直接投入创业大军显然是不理智的,Fleury需要去学习一个公司从无到有的过程;了解如何制作一个产品;如何建立和管理一个团队……这些,在一个处于创业期、规模不是特别大的公司才能学得多、学得快。
  同时,在这样的公司,能接触到更多不是做商业,而是真正做创作的人,可以在他们身上学到更多关于“创作本身”的东西。于是,Fleury选择了iClick,实习的职位是总经理助理。现在的工作是业务发展专员。
  85、90后在追寻什么?
  85后、90后成长于信息时代,因此不论在求职方式、择业的关键因素、对公司的要求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变化。从薪酬关注点方面的调研结果看,85、90后更加实际、注重公平性、希望企业更尊重自己,同时也比较看重自身的发展和晋升,所以他们在薪酬方面更在意“薪酬的公平性”和“薪酬的提升空间”。
  在企业的培训方面,85、90后更喜欢“生动的培训方式”:在职业发展方面他们更关注自身的“上升空间”和企业对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且,他们关注结果也注重过程,通过绩效产出的调研结果看,85、90员工更在意“绩效沟通方式”,希望更多考核“过程指标”,当然,这也造成了“绩效目标设定更难”。
  此外,最明显的变化在于85、90后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关注方面,企业文化成为了他们选择一份工作的重要考量,他们更加需要“认可”、“关注”和“尊重”,也开始“更在意与企业文化的匹配程度”。
  公司怎样帮助85、90后成长?
  85、90后有心高气傲的一面,企业对这些年轻人也缺乏足够的了解。他们被同事称为“小朋友”,也知道这个称呼伴有轻视和不自信。如何理解这些年轻人,给他们空间,也给他们约束,最重要的是让年轻人快速成长起来——Google的做法值得借鉴。
  1990年出生的Chloe和李巍以及1992年出生的Bonism是在Google实习的3名学生。Chloe实习的职位是市场分析,Bonism和李巍则分别在不同的技术部门做编程工作的实习。在实习期刚开始时,导师会和实习生一起讨论,定下6个月实习期的OKR(绩效目标),并以此作为最后实习结束考核的关键指标。
  和Fleury一样,作为商科学生,Chloe也是一位对未来颇具规划的90后。Chloe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攻工商管理专业。她认为互联网行业增长潜力巨大,希望毕业后能投入其中。因为她进入Google实习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实习积累更多的行业经验,为未来求职做准备。几个月Google给她最大的感受是平等和尊重,这也让Chole觉得今后求职时,企业是否具备这样的文化,也要作为选择的依据之一。   Chloe的工作是市场研究,因为在实习前期她做了很多的资料搜集和访谈工作,但是面对积累到的大量信息,Chloe有点茫然,不知道要如何才能更好地消化这些信息。于是导师建议Chole不如把这些信息给团队的同事做个分享。令Chole意外的是,不仅平常难得一见的团队大老板参加了分享会,更有上海的团队也通过电话接入了会议。而且还有不少同事在会后发邮件给Chole,感谢她的分享,让自己收获甚多。而在Google,这样的分享会并不是强制大家参加的。这个小经历让Chole知道工作过程可以是透明灵活的,及时地、有价值的分享交流,能够帮助自己适时地调整目标和工作方法,充分利用优秀的同事资源,特别是他们的经验和观点,能够给自己更大的成长空间。
  更让Chole惊喜的是,7月下旬她去台湾旅行,在导师的协调下,参观了位于台北101大厦73层的Google台北办公室,当发现自己的员工卡在台湾也能用时,她觉得天下google是一家。归属感直线上升。
  清华大学的李巍获得Google的实习机会,是通过眼下比较火爆的微博招聘。大约去年底的时候,李巍关注了Google招聘的微博,大四的他看到招聘软件工程师实习生的信息时,第一时间觉得那是个不错的机会,于是发了一条100多字的私信介绍自己。很快就收到了微博的回复,并给出招聘信箱,于是李巍投递了简历,并最终获得了进入Google实习的机会。
  李巍是一个标准的技术宅男,对于技术的交流他能滔滔不绝,但是其他的任何事情在他嘴里都会演变成:“也没什么值得说的呀。”85、90后的宅男们更加依赖网络沟通,有别于过去的招聘模式,让他们也有了更多选择和机会。
  Bonism在Google第一次明白了技术也可以从产品的角度去思考,这个1992年出生,刚上大一的清华女生,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前辈们说过的:“做一个合格的程序员,那么他大学毕业之前一定要写够10万行代码。”而Bonism则是在高中阶段就写够了10万行代码,不过是以前写代码完全是基于对算法的研究,现在,她开始知道客户需求、产品和代码之间的关联,开始学习像一个真正的职场人那样去思考。
  对于还是校园人的Bonism来说,第一次接触职场,协作的办公模式也让她觉得很有趣。Bonism的导师在美国,他们的沟通全靠视频电话来进行,需要沟通的时候,随便找一间没人的小会议室,然后拨通电话输入一组密码,就能够和地球另一端的导师交流工作进展,听他布置新的任务……这些,都让Bonism对未来的真正进入职场充满了期待。
其他文献
演讲、陈述,英文叫presentation, 是传播的至高形式,我们为此努力一生,不管如何提高,如何成熟,还是经常不得要领。我们看美国大选,总统候选人在辩论中口若悬河,竞选获胜的一大通演讲,失败的也是一大通演讲。尽管你觉得很多稿子都是他们的班子写的,但是电视辩论是真刀真枪,没有半路支招的。可是美国的一项调查也说,当众演说是仅次于死亡的第二个最令人恐惧的事,看来话痨多的美国人整体上也是害怕Prese
期刊
有些企业一开始是好的,充满雄心壮志,老板肯给,愿意奖励员工,但是经过岁月的更迭、人事的改变,有些好的企业会慢慢老化,甚至慢漫地沉沦。  也许有人会说,“我就是要留下来改变这一切!”有这样的气魄非常值得鼓励,但是我们从实际面来看,能够改变企业的,必须拥有某种程度以上的权力或股份,你才有资格谈得上去改变。否则,只能沦为“孤臣无力可回天”,以及“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境况。  根据我多年的观察与研究,当一家
期刊
工作之外的心灵充电站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其实并不仅仅是职业和家庭平衡,家庭可以是你的避风港,却很难成为你的心灵充电站:你很难在家庭中真正获得团队才能给你的成就感,也很难让你能够甩掉心理的负情绪。而这一切工作之外的业余爱好朋友圈却可以给你。  职场故事:失意中的绝地逢生  职场人:大山 某大型国企计算机中心主任  3年前,大山毕业的第7年,没有背景的他还只是这家国企计算机中心的主任科员,在体制化的
期刊
Marco习惯性地打开Chase Jarvis的摄影网站,这是一位极富才华的国际商业摄影大师。2009年,Chase用只有200万像素的iPhone拍摄了一套视觉日记,皆是在过去一年里的生活写照,随心所欲地记录生活的细节:两只偷吃了他早餐的鸟、浸水的小船、四月阵雨催生的小花、美味的培根、生锈的窗户、被雪覆盖着的长凳。在这些画面朴实而表达深刻的影像之外,Marco最为钦佩Chase对摄影的理解:“最
期刊
有些疾病就像推辞不掉的约会,总是在固定的时段中出现,发作期一年一度,发作时度日如年。比如冻疮,不到冬天它不来,过了冬天它就走,可是有它在的时候真让人无所适从。手指、脚趾、耳廓、耳垂等一切暴露在外的肢体远端都容易生出冻疮,那些部位呈现出紫红色,变得红肿甚至产生溃烂,又痛又痒。它是机体对寒冷状况发生的异常反应,起初时往往不被觉察,然而当身体的局部感到刺痒、灼痛之时,它就已经形成并难以根除了,既隐蔽又迅
期刊
全心全意、充满创意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中,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自然反应,根本不需要特殊天赋。我们在玩耍、恋爱、工作时都会有这种体验,投入地生活本来就应该是正常状态。但在现实中,很多人不仅抓不住完全投入的机会,甚至还在竭尽所能地妨碍这种生活。这都是一种叫“潜念”的东西在作祟。  埃伦·兰格是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一位获得哈佛大学终身教职的女性心理学家,也是幸福课导师本·沙哈尔最推崇的研究者。关于“专
期刊
我们常说,换了位置,也该换个脑袋(思维与想法),这是什么意思?  如果有一天,你晋升为公司的主管,肯定你会有一大堆的烦恼,让你吃不下,睡不好。想要平平安安地在公司里生存下去,那就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事情是你要特别注意的。  团队的向心力  为什么你要注意团队里面的向心力呢?因为你能不能成功,关键要靠你的团队帮忙。如果你不得民心,得不到团队的支持,这官位可能也待不久。  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例子:小蔡
期刊
黄色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如果不能学会适时认错和低头,黄色往往会失去美好前途。  从小,圣人指示我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告诉我们“知错就改是好孩子”,党又教育我们“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我们谨遵教诲,奉若神明,莫敢不遵。一旦发现自己的问题,红色立即缴械投降,蓝色马上闭门思过,绿色坐以待批,惟独黄色坚决不从,不但死不悔改而且绝不认错。为何?因为黄色是自信的,黄色是经常正确的,当他们膨胀
期刊
我们肉眼看到的只是那些成为问题的事情和烦恼,但这些并不是事情本来的意义。  “正能量”突然就成为了一个热词。  现在对它确切的解释还停留在生硬的物理概念:“以真空能量为零,大于真空的物质能量为正,低于真空的物质能量为负”,这与我们内心感受到它时充盈、喜悦、获得力量的感觉相去甚远。人们在网络上做“正能量”的接力,用一件件零散的愉悦小事传递这难以名状的短暂舒适。  对“正能量”的喜悦和渴求,让我们看到
期刊
在我们内心,有一种将自己认可的事物转化成现实的力量,这就是“心眼力”!所谓心眼力,就是一种用心看穿表象,看到真相的能力。  平时我们过于相信肉眼看到的一切,所以很容易就被眼前的现象所迷惑。我们究竟要把意识集中在何处,这才是左右我们人生的关键。幸福的决定性因素不是金钱、权势、地位等外部条件,而是我们自身的心理状态。如果不能感激现在的幸福,那么无论具备怎样的外部条件,都只会产生新的不满而无法体会真正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