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乐而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8972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课堂引导为切入口,以教师的点滴体验勾勒一幅用生命里的爱与乐表现的优美画卷。通过课堂里乐的寻找、发现、深入、总结为孩子们的童年留下美好记忆!
  【关键词】爱  乐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12-02
  童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为珍贵的记忆,它包含着欢笑、痛苦、成长、蜕变,是生命定格下最唯美的音符。为孩子们的童年谱写什么样的旋律,是我们教育者必须面对和有待解决的难题。
  一、为课堂点盏灯——以爱之名
  大家常说课堂是学生梦想开始的地方,是老师激情燃烧的地方,是爱留连忘返的地方。为课堂点盏灯照亮更多的心灵,用爱为孩子们的童年铸就一份珍贵的记忆!
  1.洒下爱的语言,润物细无声
  六一儿童节目排练期间,一首《相信爱》让我印象深刻,中间的几句歌词是我一直和同学们分享的心灵感触。我们常常在课前小声演唱这几句歌词,用它代替那些生硬的问候,仿佛大家变成一个生命的整体。正如汉恩·古诺思在《接受我的爱》一书中说的这样一句话:“教师处于课堂危机的愁云惨雾中,一切的知识无一堪用时,此时真正能用的就是技巧的语言和智慧的爱”。我尝试用接纳性的语言和对每个学生无私公平的“爱意”去沟通。“老师知道了,我很乐意做你们之间的桥梁,下课后我们一起好好聊聊吧。”很简单的一句话,它是教师睿智的结晶,是让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赏识的有效方法。
  2.给你爱的勇气,还我灿烂笑容
  说到爱的勇气,让我想起《最美乡村教师》马复兴的形象,这也是我常常和孩子们分享的故事,视频里传达的坚强和勇气常让孩子们潸然泪下。对于班里那些位于“橄榄形”中间段的学生来说,上台表演节目就是一次“无奈的煎熬”。他们经常在讲台前“拒唱”,这让我们的教学“很纠结”。为了让学生更有勇气、坦然地面对“课堂里的舞台”,我融入了“握手尋鼓励”环节。这不仅仅是对个体胆识的考验、同时也是同学之间的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只有融入到这样的集体中,大家的脸上才能焕发出灿烂的笑容。
  3.收集生命的爱,温暖童真的心
  生命是有限的,收集发生在教学历程里的点点爱,和同学们一起回放那些共同的记忆,也是一件温暖人心的事。每个月最后一节音乐课,我会安排一段20分钟的分享环节,播放大家喜欢的舒缓音乐,和同学们分享老师的教育小故事,听一听老师眼里的“你和他”。学生之间一起谈一谈“课堂趣闻”,剖析一些“同窗琐事”,感受一些“温暖亲情”。每次分享完,我都会为课堂里的主角们留个影,把这份温暖传递到班级QQ群里。同学们在网络上踊跃发言,渐渐的这一活动变成温暖童心的一次旅程。
  二、为课堂点缀欢乐——分享童趣在心间
  寻找生命里的乐,让学生沉浸在老师庞大的快乐源泉里遨游,发现学习的魅力,探寻知识的神秘,这是我们能为每个孩子的童年点缀上的最美音符。
  1.寻找 :“辛巴达的梦想”——因为快乐前航
  如今的音乐课常却被一部分同学讨厌着,唱歌、欣赏、回答问题都成了他们痛苦的“根源”。音乐老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一个音乐梦想,就如童话里的“辛巴达”船长一般,充满冒险和惊奇,兴趣就油然而生。我以学生喜欢玩的冒险游戏为基础设立了“音乐航海”竞技环节,有奖有罚,以游戏为基础激起学生挑战的兴趣。渐渐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最初的游戏欲望转嫁到对音乐知识和表演能力的渴望上,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我们的教学,用玩的理念、乐的情趣、想的自由,真正把音乐教学构建在愉快、生动、探索的基调上,那么我们的课堂才能快乐的前航。
  2.深入:赞美式的赞美——快乐课堂的保鲜剂
  赞美孩子是老师常用来激励学生的有效手段,但长期评价式的赞美,却变成学生的一种心理负担。引例:殷竹雅丢了5元钱,12岁的查理德捡到后交给老师。老师表扬他是一个非常诚实的孩子,是个乐于助人的典范。而不久前查理拿别人的东西还被老师批评为一个不诚实,不听话的孩子。这次的评价性赞赏却让查理很为难。(选自《接受我的爱》) 正是因为我们无法用概括的语言来评价学生的成长,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更多的采用赞美式的赞美,把眼光放在孩子们做的事上,对他们的行为作出有效的评价赞赏,这摆脱了“无故称赞”、“无病呻吟”的尴尬局面。被赞美是人的天性,而赞美别人就成为我们生命历程里最有价值的保鲜剂。
  三、总结:今天你快乐吗?——Yes or No
   为了让快乐的课堂不断延续,我会在教学的中间环节设立这样的提问:今天你快乐吗?刚开始,孩子们会敷衍老师的问答,但是经过几次不断磨练和情感疏导,反对的呼声浮出了水面。大家开始敞开心扉针对这个简单的问答做出应有的反应。通过几次提问和引导,学生开始学会审铎自己、反思自己。这加快了我们前进的步伐,一次快乐的总结就是生命里爱的火花。勇于大胆说出Yes or No。
  不管是爱还是快乐,他们都是蕴藏在我们生命宝藏里的珍贵财富。点燃生命里真诚的爱,洒下青春的期待,为孩子们的童年构建一幅满载着快乐回忆的精美画卷。因乐而乐,生命精彩!
其他文献
【摘要】实验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手段。教师要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课堂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真正地推动学生化学认知的发展。  【关键词】认知发展 课堂活动 实验课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1-
期刊
【摘要】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的意义在于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教学中的学针对的是学生,其中教是引导学生学的途径,教师的教相较于学生的学更重要,应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积极的学、正确的学,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初中数学的教与学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与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我们认识到了不断地在教育教学中引入新思路,新理念以及新方法,对于教学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促进学生养成相应的数学素养,不断地优化教学,引入新技术,是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有效路径。现代教育技术,简单而言就是当前在教学中应用的技术性成果,对于教学开展模式有着较大的影响,不断地利用技术层面的先进性,促进教学开展尤为关键。本文结合实践
期刊
【摘要】新课标要求课堂凸显学生的重要性,生涩难懂的数学知识常常让学生提不起任何的兴致。要想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具体的表现在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切实的取得进步和满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至关重要,要求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牢牢的抓主要矛盾。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策略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期刊
【摘要】笔者在本文中从核心素养的角度下,对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策略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通过多方面的研究,全面提升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和水平,实现我国初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全面学习和理解。  【关键词】核心素养 视角下 初中历史 教学策略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1-0147-02  一、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中医皮肤性病学课程的实践经验,以提出中医皮肤病教学和课程建设的建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我院2014级和2015级两个年级的学生就中医皮肤性病学课程的满意程度及对皮肤病教学的建议等进行调查,并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分析。结果:两个年级学生对中医皮肤病课程的教学满意度均超过90%,2015级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对课程的总体满意程度、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四项指标优于2
期刊
【摘要】苏教版小学语文当中的“文包诗”是在新时期的教育变革中所发展出的一种创新性的课文表现形式。它符合小学生年龄与认知水平,使得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门槛更低,从而有利于学生对于诗歌的领会与感悟。因此,本文就对苏教版小学语文当中的“文包诗”教学展开相关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文包诗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65
期刊
【摘要】图画是低年级学生认识和表达的重要媒介,教者应当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让复杂知识简单化,抽象内容具体化,语言表达丰富化;通过读绘本、仿绘本、创绘本践行多层次的绘本阅读;同时构建多元完善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过好表达关。  【关键词】课本插图 绘本阅读 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49-02  一、以图为引——开启
期刊
【摘要】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专业教育,还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作为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是现代社会文明建设的助推力,可以帮助解决一系列的社会矛盾性问题。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不完善,将影响最终的教育效果。因而,本篇文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71-02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它以学生情感、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魯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