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青年流行文化是以高校青年为主体,集中体现高校青年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存状态,反映时代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的文化样态。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探讨新时代高校青年流行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影响因素、发展趋势以及引导路径。分析认为,高校青年流行文化主要是以高校大学生为特定角色和年龄群体的文化形式,既蕴含着与社会主流文化对抗和冲突的元素,又具有对主流文化接受和继承的因子。研究这一状况对于深入了解高校青年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心理,减少和避免流行文化的消极影响,提升高校大学生面对现代社会快速变迁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青年;流行文化
一、高校青年流行文化的时代内涵
流行文化反映时代精神,高校青年是流行文化的主要参与者、消费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本文将高校青年流行文化界定为,集中反映高校大学生这一特定角色和年龄群体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存状态的文化样态。新时代高校青年流行文化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微型、微小、微量的“微文化”盛行,大学生碎片化参与文化生产和线上活动成为高校流行文化的新趋势;二是,大学生流行文化具有盛行周期短、更新频率快的实时极速性;三是,在话语构成上越来越具多元性和差异性,在风格选择上越来越突显组合性和混搭性;四是,大学生善于从社会热点事件中衍生流行语,简化、调侃、吐槽的“自创”流行语和多元价值分化的网络亚文化明显增多,流行文化的时政功能弱化,娱乐性和快感化增强。
二、新时代高校青年流行文化的主要内容
新时代高校青年流行文化主要有以下三种文化样态,一是,积极向上的发展型高校青年流行文化,是大学生展现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精神的正面的、积极的文化形态,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倡导的文化形式,主要表现为由来已久且持续升温的考证文化,以及推崇“微小化”和“碎片化”传播的“治愈系文化”。二是,形式多样的娱乐型高校青年流行文化,是高校学生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文化形式,包括伴随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化,脱离使用价值而谋求商品的“引申意义”的消费主义文化,以及将偶像作为择偶标准、人生楷模和心灵寄托的粉丝文化等。三是,消极叛逆的偏离型高校青年流行文化,是大学生以差异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主流文化和社会秩序要求,甚至与主流文化产生对抗与冲突的文化形态,集中表现为随遇而安、得过且过的“佛系文化”,对社会某种现象大加挞伐和疾声痛批的“愤青文化”,都带有明显颓废、悲观、绝望等情绪,是青年群体的“丧”式表达。
三、新时代高校青年流行文化的影响因素
本文以高校青年,尤其是当前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90后”大学生作为切入点,以北京Z大学的本科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发放5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56份,选取10名“90后”在读本科生(男性4人,女性6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引导调研对象和受访者阐明他们自己或同辈群体对高校流行文化的态度、观点和感受。调研发现,大学生对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主流文化认可度较高,乐于接受形式多样的休闲娱乐文化,也常以轻松戏谑和消极自嘲的形式,影射一定的社会问题和个人诉求,表现出普遍的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和社会焦虑。一位受访者表示“这个时代的知识更新、技术更新和淘汰的节奏太快,新一代青少年的早熟与早慧,让我们感觉压力很大,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被‘out’”(高同学,男,22岁)。新媒体的大众化,加速经验性知识向即时共享知识的转变,使得代际差异中年龄的优势逐渐缩小,大学生普遍认为,与年龄和经历相伴的优越感被紧迫感和危机感取代。总体来说,高校青年流行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高校文化氛围、网络媒介价值偏向和青年群体的自我呈现方式密切相关。
四、新时代高校青年流行文化的引导路径
新时代高校必须鼓励与推广拼搏进取的积极文化,满足与支持青年正常的娱乐需求,引导与矫正偏离主流的“丧”式言行。
一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流行文化的引领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流行文化的发展方向,注重核心价值的内涵在高校流行文化中的实际应用,修正大学生的错误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二是,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思想政治教师要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以主题研讨、课堂辩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多种角度认识和分析身边的流行文化现象,拓宽视野、开阔思路,辩证看待身边的“丧”文化,避免将“丧”式行为盲目“代入”日常生活。
三是,加强高校原创精品文化的创作与推广。高校要支持高雅艺术进入校园,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激发大学生拼搏奋进精神,发挥校园建筑景观、文物和校史校训校歌的文化价值,创作和推广原创文化精品,挤压“丧”文化的校园生存与传播空间,发挥高校对消极流行文化的预警预防和科学干预的作用。
四是,发掘消极文化中的积极意蕴。带有反讽和自贬意味的“丧”文化,不等同于大学生的真实状态,情绪表达与实际操作也不完全一致,既不能对“丧”文化放纵不管,也不能盲目夸大“丧”文化的消极影响。高校要引导青年人对“丧”式话语表达和“丧”式生活态度之间进行严格的区分,发挥“丧”的反向赋能作用,引导青年人认清处境、感受危机、重新崛起,激励进取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国际联络部课题组.联合国《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实施十周年(1995~2004)特别调查:中国青年发展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5(11)6-31.
[2]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58-62.
[3]于桐月,崔忠洲.“90后”大学生的年龄焦虑:媒体建构与社会预期的分析与解读[J].青年探索,2020(1)69-79.
[4]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見[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253/202005/t20200511_452697.html.
作者简介:解科珍(1991.11-),女,汉族,河南叶县人,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青年;流行文化
一、高校青年流行文化的时代内涵
流行文化反映时代精神,高校青年是流行文化的主要参与者、消费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本文将高校青年流行文化界定为,集中反映高校大学生这一特定角色和年龄群体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存状态的文化样态。新时代高校青年流行文化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微型、微小、微量的“微文化”盛行,大学生碎片化参与文化生产和线上活动成为高校流行文化的新趋势;二是,大学生流行文化具有盛行周期短、更新频率快的实时极速性;三是,在话语构成上越来越具多元性和差异性,在风格选择上越来越突显组合性和混搭性;四是,大学生善于从社会热点事件中衍生流行语,简化、调侃、吐槽的“自创”流行语和多元价值分化的网络亚文化明显增多,流行文化的时政功能弱化,娱乐性和快感化增强。
二、新时代高校青年流行文化的主要内容
新时代高校青年流行文化主要有以下三种文化样态,一是,积极向上的发展型高校青年流行文化,是大学生展现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精神的正面的、积极的文化形态,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倡导的文化形式,主要表现为由来已久且持续升温的考证文化,以及推崇“微小化”和“碎片化”传播的“治愈系文化”。二是,形式多样的娱乐型高校青年流行文化,是高校学生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文化形式,包括伴随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化,脱离使用价值而谋求商品的“引申意义”的消费主义文化,以及将偶像作为择偶标准、人生楷模和心灵寄托的粉丝文化等。三是,消极叛逆的偏离型高校青年流行文化,是大学生以差异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主流文化和社会秩序要求,甚至与主流文化产生对抗与冲突的文化形态,集中表现为随遇而安、得过且过的“佛系文化”,对社会某种现象大加挞伐和疾声痛批的“愤青文化”,都带有明显颓废、悲观、绝望等情绪,是青年群体的“丧”式表达。
三、新时代高校青年流行文化的影响因素
本文以高校青年,尤其是当前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90后”大学生作为切入点,以北京Z大学的本科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发放5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56份,选取10名“90后”在读本科生(男性4人,女性6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引导调研对象和受访者阐明他们自己或同辈群体对高校流行文化的态度、观点和感受。调研发现,大学生对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主流文化认可度较高,乐于接受形式多样的休闲娱乐文化,也常以轻松戏谑和消极自嘲的形式,影射一定的社会问题和个人诉求,表现出普遍的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和社会焦虑。一位受访者表示“这个时代的知识更新、技术更新和淘汰的节奏太快,新一代青少年的早熟与早慧,让我们感觉压力很大,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被‘out’”(高同学,男,22岁)。新媒体的大众化,加速经验性知识向即时共享知识的转变,使得代际差异中年龄的优势逐渐缩小,大学生普遍认为,与年龄和经历相伴的优越感被紧迫感和危机感取代。总体来说,高校青年流行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高校文化氛围、网络媒介价值偏向和青年群体的自我呈现方式密切相关。
四、新时代高校青年流行文化的引导路径
新时代高校必须鼓励与推广拼搏进取的积极文化,满足与支持青年正常的娱乐需求,引导与矫正偏离主流的“丧”式言行。
一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流行文化的引领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流行文化的发展方向,注重核心价值的内涵在高校流行文化中的实际应用,修正大学生的错误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二是,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思想政治教师要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以主题研讨、课堂辩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多种角度认识和分析身边的流行文化现象,拓宽视野、开阔思路,辩证看待身边的“丧”文化,避免将“丧”式行为盲目“代入”日常生活。
三是,加强高校原创精品文化的创作与推广。高校要支持高雅艺术进入校园,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激发大学生拼搏奋进精神,发挥校园建筑景观、文物和校史校训校歌的文化价值,创作和推广原创文化精品,挤压“丧”文化的校园生存与传播空间,发挥高校对消极流行文化的预警预防和科学干预的作用。
四是,发掘消极文化中的积极意蕴。带有反讽和自贬意味的“丧”文化,不等同于大学生的真实状态,情绪表达与实际操作也不完全一致,既不能对“丧”文化放纵不管,也不能盲目夸大“丧”文化的消极影响。高校要引导青年人对“丧”式话语表达和“丧”式生活态度之间进行严格的区分,发挥“丧”的反向赋能作用,引导青年人认清处境、感受危机、重新崛起,激励进取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国际联络部课题组.联合国《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实施十周年(1995~2004)特别调查:中国青年发展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5(11)6-31.
[2]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58-62.
[3]于桐月,崔忠洲.“90后”大学生的年龄焦虑:媒体建构与社会预期的分析与解读[J].青年探索,2020(1)69-79.
[4]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見[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253/202005/t20200511_452697.html.
作者简介:解科珍(1991.11-),女,汉族,河南叶县人,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