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隋文帝自从当上皇帝后,就努力学习制衡之术,并把它当作最重要的功课。公元592年二月,大隋朝廷掀起了惊天大浪。
起因是修订音乐。国子博士何妥和太子通事舍人苏夔成了两派,两人起了纷争。隋文帝让大臣们全部参加讨论。按常理来讲,这东西主观性很强,个人爱好也不尽相同,大致上会形成平分秋色的局面,但奇怪的是,一番自由讨论后,十有八九是赞同苏夔的。何妥当时就来气了,自己当国子博士40年,现在反倒比不过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了?
抛开爱好不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其实还牵涉到一个站队的问题。苏夔虽只是太子通事舍人,权不大,但是他父亲苏威却是隋文帝的心腹,管理国政大事。百官们这番投票,很明显是有政治目的的,何妥和苏威斗了一辈子,怎么会不知道这点?
说起二人的渊源,还得从头说起。
何妥是西域人,父亲那一辈靠经商发家,是梁朝主管金帛交易的巨富。而何妥本人也极其聪明,是兰陵(今属山东临沂)最著名的才子之一。入隋后,隋文帝授他为国子博士。
苏威早年曾隐居在武功山,何妥对此嗤之以鼻,说他不过是为了引起皇帝注意罢了。这话没错,但聪明人不该这么一针见血,何妥把苏威的遮羞衣都给扒了,能不招人恨吗?
虽然苏威没有参与隋文帝夺位大计,但隋文帝对苏威好得没话说,一度让他身兼五职。何妥很不满,处处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苏威曾对隋文帝说:“先父常常告诫我说,只要通读《孝经》一卷,就足以立身治国,何必多学!”隋文帝不喜欢读书,自然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但何妥隨即进言:“苏威所学,不只《孝经》一卷。倘若他的先父确实说过这话,那么苏威就没有听从父训,这说明他不孝顺;假如他父亲根本没有说过这番话,那么他就是公然在皇上面前说谎话,这说明他不忠诚。既不忠,又不孝,这种人怎么能侍奉皇上?”过后他还拿出孔子的话来批评苏威,提醒隋文帝不可信任苏威,但隋文帝就是不听。苏威定考文学标准时,两人又互相攻击。
以前的种种,二人旗鼓相当,何妥也都认了。但是这次,竟然败在晚辈手里,何妥忍不住了。他马上向隋文帝上奏,说苏威和礼部尚书、吏部侍郎、尚书右丞、吏部考功郎等人结党营私。
苏威有才不错,隋文帝宠爱他也不假,但在皇帝那里,朋党是决不允许的,再心疼也得查。当各项证明材料放在隋文帝面前时,隋文帝勃然大怒,下令免去苏威一切官职,回家闲居,同时受牵连的有一百多人。何妥本以为这下把苏威整惨了,令他想不到的是,隋文帝对苏威的依赖远远超过他的想象。
不久,隋文帝就当着百官的面说:“苏威是个有德行的人,只是被别人误会了。”这个别人指的是谁,大家都心知肚明。对于何妥来说,这无异于给他一巴掌,在隋文帝眼里,他就是个没德行的人啊。
何妥终于明白,自己是斗不倒苏威了。隋文帝暂时打压苏威,不是为了何妥,而是为了大隋江山的稳定,再大的官、再宠的臣,都不能威胁到皇权。隋文帝达到目的后,重新起用苏威,顺便再压压何妥,给他提提醒。
苏威重新参与朝政后,热衷于订立各种规章制度,推行儒家五常,还打算编制出余粮账簿,让民间互通有无。想法固然是好,但是实施起来有难度。从这一点上看,苏威就是一个书呆子,他只是想当然。不过,虽然提议被否,但是苏威依旧受宠。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苏威在隋文帝的制衡之术中是关键的一子呢?
编 辑 / 夕 颜
起因是修订音乐。国子博士何妥和太子通事舍人苏夔成了两派,两人起了纷争。隋文帝让大臣们全部参加讨论。按常理来讲,这东西主观性很强,个人爱好也不尽相同,大致上会形成平分秋色的局面,但奇怪的是,一番自由讨论后,十有八九是赞同苏夔的。何妥当时就来气了,自己当国子博士40年,现在反倒比不过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了?
抛开爱好不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其实还牵涉到一个站队的问题。苏夔虽只是太子通事舍人,权不大,但是他父亲苏威却是隋文帝的心腹,管理国政大事。百官们这番投票,很明显是有政治目的的,何妥和苏威斗了一辈子,怎么会不知道这点?
说起二人的渊源,还得从头说起。
何妥是西域人,父亲那一辈靠经商发家,是梁朝主管金帛交易的巨富。而何妥本人也极其聪明,是兰陵(今属山东临沂)最著名的才子之一。入隋后,隋文帝授他为国子博士。
苏威早年曾隐居在武功山,何妥对此嗤之以鼻,说他不过是为了引起皇帝注意罢了。这话没错,但聪明人不该这么一针见血,何妥把苏威的遮羞衣都给扒了,能不招人恨吗?
虽然苏威没有参与隋文帝夺位大计,但隋文帝对苏威好得没话说,一度让他身兼五职。何妥很不满,处处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苏威曾对隋文帝说:“先父常常告诫我说,只要通读《孝经》一卷,就足以立身治国,何必多学!”隋文帝不喜欢读书,自然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但何妥隨即进言:“苏威所学,不只《孝经》一卷。倘若他的先父确实说过这话,那么苏威就没有听从父训,这说明他不孝顺;假如他父亲根本没有说过这番话,那么他就是公然在皇上面前说谎话,这说明他不忠诚。既不忠,又不孝,这种人怎么能侍奉皇上?”过后他还拿出孔子的话来批评苏威,提醒隋文帝不可信任苏威,但隋文帝就是不听。苏威定考文学标准时,两人又互相攻击。
以前的种种,二人旗鼓相当,何妥也都认了。但是这次,竟然败在晚辈手里,何妥忍不住了。他马上向隋文帝上奏,说苏威和礼部尚书、吏部侍郎、尚书右丞、吏部考功郎等人结党营私。
苏威有才不错,隋文帝宠爱他也不假,但在皇帝那里,朋党是决不允许的,再心疼也得查。当各项证明材料放在隋文帝面前时,隋文帝勃然大怒,下令免去苏威一切官职,回家闲居,同时受牵连的有一百多人。何妥本以为这下把苏威整惨了,令他想不到的是,隋文帝对苏威的依赖远远超过他的想象。
不久,隋文帝就当着百官的面说:“苏威是个有德行的人,只是被别人误会了。”这个别人指的是谁,大家都心知肚明。对于何妥来说,这无异于给他一巴掌,在隋文帝眼里,他就是个没德行的人啊。
何妥终于明白,自己是斗不倒苏威了。隋文帝暂时打压苏威,不是为了何妥,而是为了大隋江山的稳定,再大的官、再宠的臣,都不能威胁到皇权。隋文帝达到目的后,重新起用苏威,顺便再压压何妥,给他提提醒。
苏威重新参与朝政后,热衷于订立各种规章制度,推行儒家五常,还打算编制出余粮账簿,让民间互通有无。想法固然是好,但是实施起来有难度。从这一点上看,苏威就是一个书呆子,他只是想当然。不过,虽然提议被否,但是苏威依旧受宠。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苏威在隋文帝的制衡之术中是关键的一子呢?
编 辑 / 夕 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