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80后”和“90后”也许并不熟悉黄恺这个名字,却大多熟悉他所设计的那款风靡全国的桌面游戏—— 三国杀。
正是这位还未满30岁的北京优卡桌游文化有限公司的设计师黄恺,以《三国杀》游戏创始人身份,一跃进入《福布斯》中文版首度推出的“中美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中国榜单里,而创造这份奇迹,黄恺只用了短短6年。
痴迷从小开始
1986年出生的黄恺,在一些人看来,成功来得太快太早。其实在游戏设计的道路上,他已经走了十多年。
黄恺是一个标准的“80后”:年轻、热血、充满了想象力和行动力。如果说“天分”这个概念真实存在的话,黄恺一定是有桌游天分的。10岁,在大多数男孩子还在外面灰头土脸疯跑疯玩儿的时候,黄恺已经开始自己做游戏了。与同龄人不同,黄恺从小就不满足于遵循游戏的既有规则,而是对游戏进行改造,使其更具可玩性。
在福建福清长大的黄恺,因为父母是老师,所以对他管教很严,对孩子玩电子游戏很排斥,甚至把他的漫画都封起来禁止他看。无奈之下,他便将兴趣移植到了纸上,自己设计游戏规则,自己画图制作。
游戏设计好之后,他便在学校课间跟几个好朋友一起玩,后者成了他最早的忠实粉丝。
全情投入是一种享受
黄恺把自己的创造力归结为“走神”,这有点像阿基米德在浴盆洗澡发现浮力定律,挺神。不管是在学校上课还是在家自习,他都常常走神儿。每到此时,他便习惯性地在纸上涂涂画画。
初中前半段,各种原因“走神”造成他的成绩很差。
然而,一旦认真起来,他便总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初三下学期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考入好的高中,成绩便迅速由全班三四十名提升到了前五名,中考时,他甚至考了全班第一名。高考前,他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突击学习素描,就在艺术生考试中取得了高分。
实际上,这也是他对待游戏的态度。在他看来,沉迷也是一种幸福。这种沉迷,并非玩物丧志,而是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全情投入。
高三时,黄恺在报考志愿时发现,中国传媒大学新设了一个培养电子游戏的开发人才专业,。“这在当时的我看来简直是万幸,感觉找到了归宿。”填报高考志愿时,他便只报考了这一个专业,并最终如愿以偿。
22岁练就三国杀
如愿上了喜欢的专业,黄恺开始关注更广阔的桌游领域。“国外桌游发展几十年,国内一点都没有发展。”阴差阳错间,黄恺在大二的时候去了北京西直门的一家桌游吧,“那有可能是全国最早的桌游吧了”。桌游世界包罗万象,涉及的题材包括战争、贸易、文化、艺术、城市建设、历史甚至是电影,这让黄恺感到非常新鲜。
由于当时大多数桌游都是舶来品,背景和角色对于中国的大部分玩家来说都很陌生。“能不能自己设计一款中国玩家的游戏?”黄恺就展开了大量的探索,开始尝试把游戏的角色替换成身边的人:熟悉的好友、同宿舍的兄弟,甚至在讲台上讲课的老师,并且量身定做了“独门绝技”。
读大二的黄恺因为对上课所学的内容“不感冒”,一次上课走神儿时,他脑海中突然灵光一现:为什么不去用富有浓郁中国色彩的三国时期的背景设定呢?毕竟,三国故事更有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三国杀》的第一张牌,随即被他画下。不到一年,黄恺就设计出了《三国杀》。
游戏控走马闯商海
游戏设计出来了,黄恺的心思也再次转动了:既然国外的桌游都能风生水起,那《三国杀》又何尝不可?2006年10月,黄恺在淘宝网开了专门卖三国杀卡牌的店,这个店成为卡牌的主要销售渠道。
当时,黄恺并没有意识到这款游戏能带给中国桌游怎样大的震撼。“最开始只是想随便赚点零花钱花。”黄恺笑着回忆。
经过焦急的等待后,当第一笔生意提示交易成功时,幸运之门也随即向他开启,之后销量开始逐渐上升,半年内更是卖出了上百套。
淘宝上挣下的第一桶金,让他兴奋不已。
熟悉的三国故事,更多样化的角色扮演,更具趣味性……这款桌游卡牌依靠校园里的口口相传,病毒式地蔓延开来。不过,黄恺并没有把卖卡牌当一项大生意来做,直到遇到杜彬。
杜彬当时在清华读博,在玩三国杀一段时间后,他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于是主动找到黄恺,提出合开一家公司专门经营桌游产品。两人一拍即合。
2008年,即将毕业的黄恺成立了全国首家桌游公司—游卡桌游,并担任首席设计师,杜彬任CEO。启动资金5万元,公司只有3个人。
黄恺至今都还记得,为了赶在2009年1月1日前能出版《三国杀》的正式游戏,他和伙伴们连续四个月没日没夜地设计绘制卡片,为了将游戏制作得更有趣,同伴也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那时候正值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都是硬关,测试卡牌之余还要不停在各个学校之间来回地跑动,熬夜失眠更是家常便饭。
在熬过了艰苦的初创期后,渐渐地,一些《三国杀》的爱好者找到杜彬,希望代理卡牌的销售。在《三国杀》卡牌的经销商中,通过淘宝、拍拍等网店销售的经销商占到50%,桌游吧销售的占了40%,剩下的是游卡找到的之前就销售其他卡牌的实体店。
此后的3年,公司发展到了上百人、数千万元的规模。随着规模的扩大,公司开始融资,并从原来的合伙制企业改为股份制公司,《三国杀》也申请了著作保护权。
设计师得有自己的灵魂
“对于一名设计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得有自己的灵魂,每个设计师都会画出很多不同的东西,重要的是能让别人一眼辨认出你的作品。”黄恺表示。
设计师最重要的是灵魂,《三国杀》的灵魂就是三国文化。黄恺指出,让故事融入到游戏当中,能让玩家在玩游戏时就能想到历史人物,是他一直追求的《三国杀》的灵魂。
三国杀每位玩家分别扮演“主公”、“忠臣”、“反贼”、“内奸”等角色,张飞、曹操、孙权、刘备等,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技能属性,配合各类卡牌能打出不同效果。
例如貂蝉卡牌中的“离间”,就是基于历史故事中貂蝉离间吕布和董卓来进行创作的,而衍生出的“决斗”功能就很顺其自然了。同时,“决斗”也是为了弥补貂蝉防御上的不足,这些都是后来不停完善的过程中补充进去的。
《三国杀》已经成为白领热捧的时尚游戏。激动和喜悦过后,黄凯希望自己能一直抱有这份热情创作下去。开发出更多精彩的不插电游戏,“让社会少一些宅男宅女,多一些人际交往”。
尽全力超越自己
黄恺坦言,《三国杀》也曾被非议“山寨”国外桌游,“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更用心地研制游戏来回应传言。”
如今,《三国杀》的全球玩家已经超过1亿人次,手机平台下载用户超过3000万,而自2010年起,《三国杀》每年的销量在200万套以上。
有人怀疑,在三国杀几乎已经成为桌游代名词的情况下,黄恺能否设计出超越三国杀的游戏?“我的目标不是超越某个具体的产品,而是尽全力超越自己。”黄恺说。
黄恺,这个还不到而立之年的青年,也早已不是当年5万块钱注册的小公司里3人组的一员了。他有了更多的责任感。黄恺现在懂得捍卫自己作品的著作权,懂得感谢设计团队的后期帮助,懂得责任感能推动公司整体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作为游卡桌游的总设计师,黄恺要统领一支数十人的游戏设计团队,在错综复杂的市场里打下坚固的根基,寻求更好的发展与突破。比起以前单干时的自由自在,他所面对的一切,不再只是一套纸牌那么简单。但他依然乐此不疲:“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什么都幸福。”(编辑/周南)
正是这位还未满30岁的北京优卡桌游文化有限公司的设计师黄恺,以《三国杀》游戏创始人身份,一跃进入《福布斯》中文版首度推出的“中美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中国榜单里,而创造这份奇迹,黄恺只用了短短6年。
痴迷从小开始
1986年出生的黄恺,在一些人看来,成功来得太快太早。其实在游戏设计的道路上,他已经走了十多年。
黄恺是一个标准的“80后”:年轻、热血、充满了想象力和行动力。如果说“天分”这个概念真实存在的话,黄恺一定是有桌游天分的。10岁,在大多数男孩子还在外面灰头土脸疯跑疯玩儿的时候,黄恺已经开始自己做游戏了。与同龄人不同,黄恺从小就不满足于遵循游戏的既有规则,而是对游戏进行改造,使其更具可玩性。
在福建福清长大的黄恺,因为父母是老师,所以对他管教很严,对孩子玩电子游戏很排斥,甚至把他的漫画都封起来禁止他看。无奈之下,他便将兴趣移植到了纸上,自己设计游戏规则,自己画图制作。
游戏设计好之后,他便在学校课间跟几个好朋友一起玩,后者成了他最早的忠实粉丝。
全情投入是一种享受
黄恺把自己的创造力归结为“走神”,这有点像阿基米德在浴盆洗澡发现浮力定律,挺神。不管是在学校上课还是在家自习,他都常常走神儿。每到此时,他便习惯性地在纸上涂涂画画。
初中前半段,各种原因“走神”造成他的成绩很差。
然而,一旦认真起来,他便总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初三下学期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考入好的高中,成绩便迅速由全班三四十名提升到了前五名,中考时,他甚至考了全班第一名。高考前,他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突击学习素描,就在艺术生考试中取得了高分。
实际上,这也是他对待游戏的态度。在他看来,沉迷也是一种幸福。这种沉迷,并非玩物丧志,而是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全情投入。
高三时,黄恺在报考志愿时发现,中国传媒大学新设了一个培养电子游戏的开发人才专业,。“这在当时的我看来简直是万幸,感觉找到了归宿。”填报高考志愿时,他便只报考了这一个专业,并最终如愿以偿。
22岁练就三国杀
如愿上了喜欢的专业,黄恺开始关注更广阔的桌游领域。“国外桌游发展几十年,国内一点都没有发展。”阴差阳错间,黄恺在大二的时候去了北京西直门的一家桌游吧,“那有可能是全国最早的桌游吧了”。桌游世界包罗万象,涉及的题材包括战争、贸易、文化、艺术、城市建设、历史甚至是电影,这让黄恺感到非常新鲜。
由于当时大多数桌游都是舶来品,背景和角色对于中国的大部分玩家来说都很陌生。“能不能自己设计一款中国玩家的游戏?”黄恺就展开了大量的探索,开始尝试把游戏的角色替换成身边的人:熟悉的好友、同宿舍的兄弟,甚至在讲台上讲课的老师,并且量身定做了“独门绝技”。
读大二的黄恺因为对上课所学的内容“不感冒”,一次上课走神儿时,他脑海中突然灵光一现:为什么不去用富有浓郁中国色彩的三国时期的背景设定呢?毕竟,三国故事更有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三国杀》的第一张牌,随即被他画下。不到一年,黄恺就设计出了《三国杀》。
游戏控走马闯商海
游戏设计出来了,黄恺的心思也再次转动了:既然国外的桌游都能风生水起,那《三国杀》又何尝不可?2006年10月,黄恺在淘宝网开了专门卖三国杀卡牌的店,这个店成为卡牌的主要销售渠道。
当时,黄恺并没有意识到这款游戏能带给中国桌游怎样大的震撼。“最开始只是想随便赚点零花钱花。”黄恺笑着回忆。
经过焦急的等待后,当第一笔生意提示交易成功时,幸运之门也随即向他开启,之后销量开始逐渐上升,半年内更是卖出了上百套。
淘宝上挣下的第一桶金,让他兴奋不已。
熟悉的三国故事,更多样化的角色扮演,更具趣味性……这款桌游卡牌依靠校园里的口口相传,病毒式地蔓延开来。不过,黄恺并没有把卖卡牌当一项大生意来做,直到遇到杜彬。
杜彬当时在清华读博,在玩三国杀一段时间后,他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于是主动找到黄恺,提出合开一家公司专门经营桌游产品。两人一拍即合。
2008年,即将毕业的黄恺成立了全国首家桌游公司—游卡桌游,并担任首席设计师,杜彬任CEO。启动资金5万元,公司只有3个人。
黄恺至今都还记得,为了赶在2009年1月1日前能出版《三国杀》的正式游戏,他和伙伴们连续四个月没日没夜地设计绘制卡片,为了将游戏制作得更有趣,同伴也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那时候正值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都是硬关,测试卡牌之余还要不停在各个学校之间来回地跑动,熬夜失眠更是家常便饭。
在熬过了艰苦的初创期后,渐渐地,一些《三国杀》的爱好者找到杜彬,希望代理卡牌的销售。在《三国杀》卡牌的经销商中,通过淘宝、拍拍等网店销售的经销商占到50%,桌游吧销售的占了40%,剩下的是游卡找到的之前就销售其他卡牌的实体店。
此后的3年,公司发展到了上百人、数千万元的规模。随着规模的扩大,公司开始融资,并从原来的合伙制企业改为股份制公司,《三国杀》也申请了著作保护权。
设计师得有自己的灵魂
“对于一名设计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得有自己的灵魂,每个设计师都会画出很多不同的东西,重要的是能让别人一眼辨认出你的作品。”黄恺表示。
设计师最重要的是灵魂,《三国杀》的灵魂就是三国文化。黄恺指出,让故事融入到游戏当中,能让玩家在玩游戏时就能想到历史人物,是他一直追求的《三国杀》的灵魂。
三国杀每位玩家分别扮演“主公”、“忠臣”、“反贼”、“内奸”等角色,张飞、曹操、孙权、刘备等,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技能属性,配合各类卡牌能打出不同效果。
例如貂蝉卡牌中的“离间”,就是基于历史故事中貂蝉离间吕布和董卓来进行创作的,而衍生出的“决斗”功能就很顺其自然了。同时,“决斗”也是为了弥补貂蝉防御上的不足,这些都是后来不停完善的过程中补充进去的。
《三国杀》已经成为白领热捧的时尚游戏。激动和喜悦过后,黄凯希望自己能一直抱有这份热情创作下去。开发出更多精彩的不插电游戏,“让社会少一些宅男宅女,多一些人际交往”。
尽全力超越自己
黄恺坦言,《三国杀》也曾被非议“山寨”国外桌游,“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更用心地研制游戏来回应传言。”
如今,《三国杀》的全球玩家已经超过1亿人次,手机平台下载用户超过3000万,而自2010年起,《三国杀》每年的销量在200万套以上。
有人怀疑,在三国杀几乎已经成为桌游代名词的情况下,黄恺能否设计出超越三国杀的游戏?“我的目标不是超越某个具体的产品,而是尽全力超越自己。”黄恺说。
黄恺,这个还不到而立之年的青年,也早已不是当年5万块钱注册的小公司里3人组的一员了。他有了更多的责任感。黄恺现在懂得捍卫自己作品的著作权,懂得感谢设计团队的后期帮助,懂得责任感能推动公司整体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作为游卡桌游的总设计师,黄恺要统领一支数十人的游戏设计团队,在错综复杂的市场里打下坚固的根基,寻求更好的发展与突破。比起以前单干时的自由自在,他所面对的一切,不再只是一套纸牌那么简单。但他依然乐此不疲:“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什么都幸福。”(编辑/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