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平台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740047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燃绝望为自己照明
  
  山西 李锐
  在《读书》、《今天》陆陆续续读到高尔泰先生的回忆文字,讲人生,讲坎坷,讲遭遇,讲一个人经历了炼狱般的千万煎熬,却又永不熄灭的精神跋涉。冷峭苍凉的笔触常常让人久久难以释怀。读他的文字,每每让我联想起坐在历史的暗影中点燃一腔绝望来为自己照明的龚自珍,每每让我想起龚自珍绝决的诗句:“心药心灵总心病,寓言决欲就灯烧。”最近刚刚又读到他的《画事琐记》,难忍的剜心之痛中,再一次让我想起了龚自珍,“今年烧梦先烧笔,检点青天白日诗。”高尔泰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诗人。所谓历尽磨难,浪迹天涯,他以自己大半生的坎坷经历得来的笔墨体验,最终竟然还是毫无用处的不合时宜。“几十年的挣扎,几万里的奔逃,政治、经济、社会历史背景的重大变换,都毫无意义。荒谬感,魔幻感,无力感,无意义感,一时云集。”这个耽于幻想在儿时被父亲戏称为“野狗耕地”的人,最终也没能把自己修理成为“正路牲口”。夹边沟的劳改农场,改革开放的故乡,海洋郡杉谷湖的林中小屋,纽约市密集的高楼狭谷,都容不下他这个异己。这个“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的人,只好点燃绝望为自己照明,只好再一次漂泊上路……所幸他有一个知己为妻,可以在漂泊的路上相依为命,互相取暖。
  让我们等着路上传来的回声。
  
  《说君》及其他
  
  上海 朱铭
  孙郁先生的大作《孤桐老影》(见《读书》二○○四年第八期)谈及章士钊民国前主持的《国民日日报》,举了上面发表的《王船山史说申义》、《说君》二文,认为是章的“文字”,他可能依据的是文汇出版社出的十卷本《章士钊全集》,此书将二文都收入了。数年前,我曾翻阅过台湾影印的《国民日日报》合订本,《说君》一文是作为“社说”在报端连载的,当年该报“社说”均不署名,由章士钊、陈独秀、张继等人所撰,因而每篇“社说”的作者较难分清。如《王船山史说申义》就被钱玄同当作刘师培的文章,收入《左外集》,章士钊后来在《疏黄帝魂》中批评了钱的误收,明确表示是自己所撰。
  关于《说君》一文,张继在《回忆录》(台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本)中说:“江西谢小石出资,办《国民日日报》。由行严,由己(即陈独秀)及余皆任事,余撰《说君》一文,行严润色之。”行严是章士钊的字,张继写《回忆录》时,与章士钊经常往来,不会搞错。章士钊作为主笔修改了《说君》,《章士钊全集》如要收入,应该对此做些说明才好,张的《回忆录》不难找,记得内地有一册关于辛亥革命的文史资料也转载过。
  《章士钊全集》类似的误收还有,第二册中有小说《绿波传》,原载民国初年的《东方杂志》,署名“孤桐”,民初的孤桐另有其人,写过不少小说。章士钊早年有笔名青桐,民国前后则以秋桐著称海内,孤桐要到二十年代重办“老虎报”时才开始用,为此他专门写了一篇《字说》,孙郁先生的文章中也转录了,这里不再引用了。最近看到有的论者以《绿波传》来论述章士钊的文学成就,在此就多说几句。
  
  今人少识吴保初
  
  南京 童岭
  二○○四年第四期《读书》“短长书”一辑下收杜新艳先生《晚清女性死亡的叙事》。此文博引中西史籍,论述精当。惟转引吴保初《姚烈妇挽诗并序》时,“时光绪二十四年三月而是日也”据《北山楼集》当改为“二十日”。
  “清末四公子”中,谭嗣同、陈三立直到今日,还为学界所重。而另外二人(丁惠康、吴保初)则相对寂寞得多。读吴保初《北山楼集》,觉其诗学老杜而直逼江西诸祖,且幽愤深广,多有时代之声。我校前贤汪辟疆先生《光宣诗坛点将录》品之曰“生遘世变,哀乐特过于人,激楚之音,出以清怨”,其造诣之深,此为一证。但他的思想还是宥于士大夫之学,反映到对女性之态度上,则如杜新艳先生所谓“内心的矛盾心理”。不特《姚烈妇挽诗并序》一诗如此,其他如《哀妹文丁酉》等等,俱可见吴氏虽不复有理学家表彰贞妇之谀辞,但仍含“君臣夫妇”之大义。故《许君男哀辞有序》一文有:“姬诚为余死矣。余之所以事亲与所以死国者顾如是”之叹。
  吴保初常常出入于诗坛、政界之中;周旋于保皇、革命两党之间。其直忤俗,襟怀高旷,然为事势所格,终抑郁早逝。吴保初身后墓志为今文经派大师康有为作,而墓表却为古文经派大师章太炎作,其为士论所重,可见一斑。
  记钱仲联先生有云:治古典文学者不懂晚清学术史,实大憾也。笔者在去年岁初于旧书肆得此书后,就难以释手。但有些古代文学研究者竟不知吴氏为何人。卞孝萱先生得知后,曾于笔者此书扉页题道:“章行严先生为吴保初老人之婿,余昔在北京时,曾闻行严先生谈其岳父佚事。今童岭君购读此书,嘉其有识,喜而题跋。”姑记于此,聊备一说。
其他文献
身世、婚姻与学业    新感觉小说家派如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人的作品,主要是描写都会的灯红酒绿和及时享乐的男女,反映出上海娱乐文化和商业文化结合的特色,在革命文学当道的年代独树一帜。  历来学界对刘呐鸥的身世了解不多,最近由于刘呐鸥一九二七年日记的出土,使我们对他的生平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本日记本的封皮是彩色布面精装,封面上印着:“新文艺日记/1927”,书背是“大正十六年”,为东京新潮社出版,
期刊
一九九四年夏,俄罗斯一批著名学者和政治家座谈俄国现行政治体制时,前政府总理盖达尔讲了一个关于官员们“下海”与“上岸”的故事。他说,一九九一年夏俄罗斯独立以后,出现了一股国家机关人员纷纷流向商业机构的潮流。当时,政府部门的工作不受青睐,各部的关键职位他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敲定。政府很想把内行的专家保留住,但他们很快离去。然而时隔半年,形势骤变:一九九二年春天又掀起一股“复职狂潮”——那些离职的官员纷纷回
期刊
读《读书》,需要阅读主体自备“翻译器”,即解释机制,文章发生的背景。我猜一些人之所以说《读书》不好看,恐怕一多半是因为不了解背景: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字。不了解“所指”,也就很难理解“能指”,犹如只给出歇后语的谜面而不给出谜底。这涉及到一个言述策略问题。不能讲得太过瘾,太过瘾了就非长久之道。《东方》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当然《读书》上也确有纯粹学理性的东西,所以一部分人不大欢迎也是有道理的。  《读
期刊
陈寅恪先生一九五一年一月所作《题冼玉清教授修史图》共三首,而一九八○年出版的《寒柳堂集》和一九九三年出版的《陈寅恪诗集》都只收存两首。据章培恒先生回忆,蒋天枢先生生前曾经给他“看过几首《寒柳堂集》未收的陈先生的诗”,其中就包括《题冼玉清教授修史图》之二。这首诗虽然漏收,却依然“存于天壤间”(章先生语)。一九九七年四月,承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庄福伍君函示,我有幸读到此诗。现抄录于此:  《题冼玉清教授修
期刊
还有两种《赵氏孤儿》    张 芳  《读书》二○○四年二期《时间·历史·叙事》一文说:“上世纪六十年代由王伦所新编的《赵氏孤儿》,曾经集一时名角盛大公演,由裘盛戌、谭富英、马连良、张君秋合作演出。”所言即一九六○年北京京剧团的演出。但改编者应是“王雁”,不是“王伦”。这次演出,由郑亦秋执行导演。  “文革”前,除北京京剧团的京剧版外,还有秦腔版和蒲剧版的《赵氏孤儿》。秦腔版为陕西省戏曲演出团(
期刊
苏文先生在《不要民粹主义,但能要“精英主义”吗?》(《读书》九七年第十期)一文中指出民粹主义的特征是:它认为五个人只要一致决定就能剥夺第六个人的财产(或生命,或个人意志)。照此看去,就不难发现一些事件背后隐藏着的民粹主义。早的有轰动一时的浙江医科大学决定不招收吸烟学生,近的有鞍山某学院党委十一票对二票通过决议变相剥夺女教师的住房权。表面看去,这些做法都是“多数意志”的结果(当然,这里的“多数”是在
期刊
二○○四年六月,《帝国》(江苏人民出版社二○○三年)一书的两位作者麦克尔·哈特(Michael Hardt)和安东尼奥·奈格里(Antonio Negri)来到《读书》编辑部,与多位大陆学者举行座谈,就“帝国”理论及相关问题展开了交流。  黄平:关于两位远道而来的朋友,这里不详细介绍了,因为《帝国》已经有中文版发行。但是有一句话需要说明一下,奈格里教授在有一点行动自由之后,这是第二次离开欧洲、第一
期刊
一九九四年九月的一天清晨,我接到母亲从加州打来的电话。她告诉我我的姑妈莉安娜,也就是我父亲的孪生姐姐,在菲律宾她的家中被她自己的司机割喉。母亲用我们老家的客家话告知了我这一消息,但“谋杀”这个词她是用英语讲的,仿佛是要凭借语言的墙壁,将这一事件阻挡在我们家门外。  根据警方的报告,我的姑妈莉安娜,“一名五十八岁的独身女子”,是在她的客厅被一把“菜刀”砍死的。她的两个女佣交代说,我姑妈的司机尼洛·阿
期刊
哲学家殷海光(一九一九——一九六九)是维也纳学派逻辑实证论的宣传家,是逻辑学家金岳霖和佛学家熊十力的学生,对现代数理逻辑和古代印度佛家逻辑(因明)都有相当的了解。可是,他在其名著《逻辑新引》里,却认为全部印度逻辑可以用佛家的因明括尽,而因明则是“宗教思想的附产品”,与现代数理逻辑学“在内容上并不相同”,为使学问严谨计,不妨将其从真正的逻辑学中请出去(《逻辑新引》,104—105页,台湾水牛图书出版
期刊
契诃夫的等待  余华    安·巴·契诃夫在本世纪初创作了剧本《三姊妹》,娥尔加、玛莎和衣丽娜。她们的父亲是一位死去的将军,她们哥哥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大学教授。她们活着,没有理想,只有梦想,那就是去莫斯科。莫斯科是她们童年美好时光的证词,也是她们成年以后唯一的向往。她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等待着,岁月流逝,她们依然坐在各自的椅子里,莫斯科依然存在于向往之中,而“去”的行为则始终作为一个象征,被娥尔加
期刊